标准化经济效果评价和计算之探讨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标准化经济效果评价和计算之探讨

发表时间:2013-08-27T16:37:08.217Z 来源:《中国商界》2013年9期供稿作者:都晶花

[导读] 在评价和计算过程中,应注意要科学、合理地分析和界定概念,因为这会直接影响到计算结果。

都晶花/大庆石油管理局技术监督中心标准化研究所

【摘要】本文从标准化工作实际出发,阐述了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企业开展标准化经济效果评价工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结合国内外开展标准经济效果评价和计算的现状,简要介绍和分析了标准化经济效益评价和计算的原则及其方法,对企业在开展标准经济效果评价活动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一些看法。

【关键词】标准化;经济效果;评价;计算

笔者长期从事标准化信息研究工作,日益感受到标准化工作与企业经济效益关系密切,体会到标准经济效果评价的重要性。但是,至今为止国内外尚未制定出权威的、通用的、具有可操作性评价方法或评价模式,无法直观地掌握标准化的经济效果。为此,笔者结合自己的工作实践和国内外标准化工作动态,对标准经济效果评价和计算问题做一简要阐述。

一、开展标准化经济效果评价工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随着经济的发展、技术的进步和全球化进程的加快,无论是国外还是国内,企业标准化工作已经成为增强其战略和核心竞争力的支柱,标准化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也逐渐得到了广泛的认同。尽管当前对标准在企业、行业乃至区域、国家等不同层面发挥的重要作用,还需要更多的理论研究和详实数据进行验证。但很多国家从微观经济和宏观经济角度出发,开始研究对标准化的成本和效益如何进行科学的、公正的评价,用数据说话,研究办法不断涌现,其操作性也越来越强,并且取得了一些成果。研究发现,就简化企业内部流程、提高效率、降低与供应商和客户之间交易成本而言,使用标准所产生的影响和效益占企业年收入的0.5%~5%;就标准被用作开发新产品和开拓新市场的基础而言,可达到企业年收入的9%~33%。开展标准化经济效果评价和计算工作,不仅重要,而且十分必要。

归纳起来,之所以要进行标准化经济效果评价和计算工作,是基于以下几方面理由:

(一)标准化活动需要投入很大的人力、物力,必须要考虑回报问题;

(二)标准化经济效果评价结果可作为国家制定标准化战略和政策的重要依据;

(三)通过开展企业标准化经济效果评价和计算,得出可观、科学的数据结论,可以激发企业管理者对标准化工作的积极性,成为标准化发展的强大动力,更是激发标准化发展活力的源泉;

(四)向现有的和潜在的利益相关者明示企业使用标准之后所获得的收益,用一些看得见摸得着的数据和成效展现,将会提高社会对企业的满意度,促进企业的发展。

二、国内外开展标准经济效果评价工作现状

随着国内外对使用标准能够产生正面效果并带来经济和其他效益的预期在各种研究中均得到证实,很多发达国家已经开始着手标准化经济效果评估的分析研究。早在1975年,国际标准化组织(ISO)发表了《标准化的经济效益》研究报告,报告中介绍了当时主要发达国家和学者对国家标准经济效果的研究成果。这方面,德国、英国、美国、日本、澳大利亚、加拿大等国已经先行一步,这些国家投巨资立项研究标准化经济效果评价问题,并取得了不同程度的研究成果。例如德国弗劳恩豪夫系统工程与创新研究所(ISI)采用宏观经济学方法,根据资本、劳动力生产要素和三个技术进步指标(注册的专利数量、德国采用外国专利的成本、标准与技术规则数量)进行了分析研究,利用回归分析方法算出了各个生产要素对整个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对标准化经济效果问题进行了研究。研究表明:标准化产生的经济效益约占国民生产总值的1%。德国年增长率为3.3%,其中资本的贡献率占1.6%;劳动力的贡献率占0.2%;专利的贡献率占0.1%;外国专利许可的贡献率占0.5%;标准的贡献率则占0.9%。由此可见,标准的贡献率大大高于专利,仅次于资本。

在我国,1983年至1984年连续颁布了3个有关评价、论证、计算标准化经济效果的标准,即GB3533.1-1983《标准化经济效果的评价原则和计算方法》(目前使用的有效版本是GB/T3533.1-2009《标准化经济效果评价第1部分:原则和计算方法》)、GB3533.2-1984《标准化经济效果的论证方法》和GB3533.3-1984《评价和计算标准化经济效果数据资料的收集和处理方法》。这些标准为标准化经济效果评价提供了依据和方法。据悉,作为国际标准化组织ISO的成员国,2011年中国受ISO邀请开展了关于标准经济效果的案例研究。从ISO 标准经济效益项目研究在中国所选择的新兴铸管股份有限公司和大连船舶重工集团有限公司两家试点企业来看,以2010年为例,标准对新兴铸管股份有限公司年营业利润的贡献率是14%,达到6,797.32万元;对于大连船舶重工集团有限公司而言,标准对其收入的贡献率主要体现在研发环节,造船是研发密集型产业,在研发业务中使用标准,对其平均年收入的贡献率可达12.19%。这两个案例的试点和探索,为标准化经济效果的评价方法工作提供了十分有益的研究方法和思路指导,也体现了标准化为企业带来了极其显著的经济效益。

三、标准经济效益评价和计算的原则及其方法

标准化工作涉及各行各业,因此需要评价和计算企业标准化经济效果的对象也就多种多样,几乎囊括了所有的专业和部门。为了适应不同特征的标准化对象,不同的标准化范围和环节,为了满足因侧重点不同而形成的多种特殊要求,这就需要明确一些原则,确定各式各样的评价和计算方法。

(一)标准经济效益评价和计算的原则

在GB/T3533.1-2009《标准化经济效果评价第1部分:原则和计算方法》5.1、5.2条款中,已经分别明确了评价和计算标准化经济效果及标准化经济效果论证原则。在此基础上,从实际工作出发,评价和计算标准化经济效果过程中,还要明确以下原则:

1、层次原则。就企业标准化经济效果的内涵而言可分为两个层次:

第一层次:标准对其带来的单个、微观层面的经济效益。也就是微观企业标准化经济效果,指一个企业、一个部门,通过实施标准化后取得的经济效益,体现在用数据衡量的经济指标。微观经济效果涉及的范围比较少,数据容易取得,一般是以定量的评价方法为主。

第二层次:是宏观企业标准化经济效果。宏观的就超出了微观的范围,标准化在更为宏观和更体现其公共产品属性特质的社会效益方面,评价和计算起来比较复杂,而且其研究和评估更侧重于定性原则。

2、定量和定性化原则。如果能够用简便而准确的公式和各种精确的数据,轻而易举地计算出一项产品标准化投资所取得的经济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