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建设综述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消费率仍呈逐年走低趋势: ——1978年我国消费率为62.1%,2009年下降到 48%,这是改革开放以来的最低点。 ——从国际比较看,2008年,与金砖四国中的巴 西、印度和俄罗斯比,巴西是80.9%,印度是 67.1%,俄罗斯是63.7% ▲消费背后是收入分配关系和社会结构 ▲从要求生产扩张到要求消费扩张的阶段性跨越
(1)主要建设领域往往与群体性事件伴随
(2)无利益相关群体性事件、泄愤 性恶性案件引人注目
(3)非制度化的应对方式导致“维稳怪圈”
(三)坚持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加快转变经 济发展方式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
1.人口红利——劳动者报酬和权益受到挤压 所谓“人口红利”,是指一个国家的劳动年 龄人口占总人口比重较大,抚养率比较低,为 经济发展创造了有利的人口条件,整个国家的 经济成高储蓄、高投资和高增长的局面。“劳 动力资源丰富和成本优势已经使我国成为世界 工厂和世界经济增长的引擎 。
2.新发展方式的三大关键有赖于民生改善 十七大报告:“促进经济增长由主要依
靠投资、出口拉动向依靠消费、投资、出口 协调拉动转变,由主要依靠第二产业带动向 依靠第一、第二、第三产业协同带动转变, 由主要依靠增加物质资源消耗向主要依靠科 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管理创新转变”
新发展方式的 “三个转变”有赖于民生 改善.
二、更加注重保障和改善民生,促进社 会公平正义
社会建设的重点是民生。党的十七大 提出今后要着力抓好关系民生问题的六项 工作。这就是:优先发展教育,建设人力 资源强国;实施扩大就业的发展战略,促 进以创业带动就业;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 革,增加城乡居民收入;加快建立覆盖城 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保障人民基本生 活;建立基本医疗卫生制度,提高全民健 康水平;完善社会管理,维护社会安定团 结。这六项事业与民生息息相关,是我国 社会建设的重点。
2000-2002 5.4 3.1 3.02002)
阿根廷
2.3
6.7
16.3
19.6
巴西
2.8
6.5
6.9
9.4
智利
10.4
4.4
5.3
7.8
秘鲁

9.4
7.7
8.7
委内瑞拉 5.9
7.7
10.3
1பைடு நூலகம்.8
▲改善就业的捷径之一是通过结构 性改革来调节资源配置的方向,使 资源向私人资本和中小企业倾斜。 ▲健全统一规范灵活的人力资源市 场,为劳动者提供优质高效的就业 服务 ▲加强职业培训和择业观念教育, 提高劳动者就业能力
失衡的社会结构明显制约作为社会人的需求满足
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
自我 实现 尊重需要 感情需要
安全需要 生理需要
戴维斯曾就美国的情况做过调查,如下表:
(二)必须加快解决突出矛盾和问题,有效化 解社会稳定风险
1.阶层群体冲突增加 2.流动性问题 3.维权意识更加强烈 4.社会失范引发风险
1994-2007,全国群体性事件从1万起增加 到10万起,参与人数从75万增到307万起
(一)必须适应国内外形势的新变化, 顺应各族人民过上更好生活新期待
▲改革开放之初,人民需要温饱、 需要不折腾
▲1978年中国人均GDP大约200 美元,是印度的2/3,排世界倒数第2位。
30年后人民需要什么?
中国网调查:“十二五”期间, 你最希望生活中哪些方面有所改善?
住房 医疗 食品安全 就业 劳动者权益 教育 低碳减排 收入分配 养老 城镇化管理 交通
2009年,“中国工人”作为唯一一个 群体入选《时代》的年度人物,原因是: 中国经带领世界走向经济复苏,这些功劳 首先要归功于中国千千万万勤劳坚韧的普 通工人。
2010年,“中国工人”再次作为一个 群体荣登美国《财智》“全球最具影响力 人物”排行榜,理由是:数以亿计的中国 工人是世界经济最强大的力量之一。
三、加强社会建设,建立健全基本公共服务
(一)破解转型期间的就业难
小企业发展与失业率高低
东亚与拉美一些国家和地区失业率的比较
国家和地区 日本 韩国 中国台湾
1980-1982 2.0 — 1.361981)
1990-1992 2.2 2.5 1.71988)
1994-1997 3.4 2.6 1.81995)
(二)社会建设的定义
社会建设,就是要在社会领域或社会发展领 域不断建立和完善各种能够合理配置社会资源和 社会机会的社会结构和社会机制,并相应地形成 各种能够良性调节社会关系的社会组织和社会力 量。社会建设主要包括教育事业、科技事业、文 化事业、医疗卫生、体育事业、劳动就业、社会 保障、社区建设、旅游事业、人口与计划生育等 方面。
以上两个方面的问题说明,在新世纪
新阶段,社会结构的调整、社会事业的发 展和社会体制的改革已经成为关系到能否 保持经济继续快速发展和社会能否平稳前 进的重大问题。只有从理论上和实践上解 决好社会建设问题,把全党和全国人民的 力量从单纯地关注经济建设转到经济社会 的协调发展上,才能保证中国特色社会主 义事业的兴旺发达和长治久安。社会建设 的重大战略思想,正是适应了这种形势的 需要而提出来的。
第五讲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建设
一、社会建设理论 二、更加注重保障和改善民
生,促进社会公平正义
三、加强社会建设,建立健全基本公共服务 四、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切实维护社会的
和谐稳定
一、社会建设理论 (一)社会建设理论的形成背景
1.这一理论是在建设全面小康社会的背景 下提出来的
2.这一理论是在体制转轨期和社会 转型期的背景下提出来的
公众性、公用性、公益性和非营利性,是社 会事业最主要的特征。
(三)社会主义社会建设理论的主要内容
• 第一,社会结构的变动和建构。 • 第二,社会有序流动。 • 第三,社会组织建设。 • 第四,利益关系的协调和机制保障。
第五,社会事业的发展。 第六,社会保障制度的建设。 第七,社区建设。 第八,社会管理体制的建设和完善。
————————1108票 ———————1044票 ——————1023票 —————960票 —————955票 —————951票 ————940票 ————939票 ———934票 ——915票 —909票
人民的需要突出表现为: ▲脱贫:生存问题---安居乐业 ▲安全:保障问题---生存保障、权利保障 ▲发展:公共服务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