蟛蜞菊抗菌活性成分研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蟛蜞菊抗菌活性成分研究
蟛蜞菊Wedelia chinensis,是菊科(Compositate)蟛蜞菊属(Wedelia)多年生草本植物,全草可入药,在我国主要分布于广东、福建和台湾等沿海地区,民间常用于医治咽喉肿痛、白喉、百日咳、痢疾、痔疮、腹痛、风湿,铁打损伤等多种疾病,有清热解毒、保肝利胆、凉血止血,消炎镇痛的功效。
蟛蜞菊是一种常见的民间药用植物,含有多种生物活性成分,已有研究发现蟛蜞菊具有抗病毒、抗肿瘤、消炎镇痛、保肝、杀虫、抗菌、降血糖、抗血管生成、清除自由基保护神经、促进创伤愈合及抗骨质疏松等多种药理作用,本文探究了蟛蜞菊的抗菌活性,并对其主要药效成分进行分析,从中分离纯化得到活性化合物。
采用硅胶柱层析、Sephadex LH-20凝胶柱层析、C18反相硅胶柱层析、高效液相色谱(HPLC)等多种柱色谱技术进行分离纯化,通过ESI-MS、
<sup>1</sup>H-NMR、<sup>13</sup>C-NMR、DEPT等波谱分析方法解析并鉴定化合物结构。
选取金黄色葡萄球菌、枯草芽孢杆菌、化脓性链球菌、大肠杆菌、福氏志贺氏菌、嗜水气单胞菌6种实验菌筛选抗菌活性药物,以广谱抗生素药物庆大霉素为阳性对照,通过滤纸片法测定抑菌圈大小,微量肉汤稀释法测定最小抑菌浓度(MIC)和最小杀菌浓度(MBC),综合评估抗菌药效。
从蟛蜞菊中分离纯化得到1个活性单体化合物,实验显示其抑菌杀菌作用强,对金色葡萄球菌、枯草芽孢杆菌、化脓性链球菌、嗜水气单胞菌都有显著抑制作用,抗菌范围较广。
其中,化合物1对以上4种实验菌的MIC很小,分别为2.0μg/mL、1.0μg/mL、0.5μg/mL、2.0μg/mL,同时,化合物1对化脓性链球菌、嗜水气单胞菌的MBC分别为1.0μg/m L、2.0μg/mL。
化合物1含量高,抗菌效果明显,是主要的抗菌活性成分,经结构鉴定为对映
-贝壳杉-16-烯-19-酸(ent-Kaur-16-en-19-oic acid)。
以上结果表明,从蟛蜞菊石油醚萃取物中分离得到的化合物1具有良好的抗菌活性,低浓度范围就能有效抗菌。
本文证实了蟛蜞菊含有抑菌杀菌效果突出的抗菌活性成分,具有相当的药用研发价值并可作为替代抗生素的抗菌类药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