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政治认识类主观题答题策略解析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点是对还是错? “为什么”
--即说(做)这件事的依据、重要性、必要性、 可能性、不做这件事的危害性等。 “怎么办”
--即党、国家、公民、企业、消费者、个人等 准备怎样做这件事、采取哪些具体措施来解决问题。
例
国家主席胡锦涛在墨西哥参议院发表重要演讲时指出, 中国始终将高举和平、发展、合作的旗帜,始终奉行独立自 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坚定不移地走和平发展道路,坚持互惠 共赢的对外开放战略,在同各国广泛开展互利合作中促进自 己的发展,又为自己的发展促进各国的发展,不断为维护世 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结合材料,运用矛盾同一性与斗争性辩证关系原理,谈谈你对专家 观点的认识。
【答案】(1)同一以差别和对立为前提,没有斗争性,就没有矛盾双 方的相互依存和相互贯通,事物就不能存在和发展。文化的多样性 是文化传播的前提和文化创新的重要基础。 (2)斗争性寓于同一性之中,并为同一性所制约,没有同一性,就没 有矛盾统一体的存在,事物同样不能存在和发展。不同民族文化相 互贯通、相互依存,由此而形成多元共生的局面。 (3)矛盾双方既对立又统一,由此推动事物的运动、变化和发展。不 同民族文化求同存异,相互借鉴,成为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动力。
认识类
针对某一现象,某一时事,某一热点要求谈谈对 此类题的认识。
主要设问方式
➢ 如何认识xxx ➢ 如何看待xxx ➢ 谈谈对某一现象的看法 ➢ 分析某一现象或行为 ➢ 对xxxx进行分析说明 ➢ 评析、评价什么行为
解题方法
判断表态
阐述道理
明确做法
是什么
为什么
怎么办
“是什么” --即题目说(做)的是一件什么事?或题目观
试用有关政治生活道理,谈谈你对上述材料的认识。
是什么 ①上述材料体现了我国的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②我国的国家性质和国家利益决定了我国必须高举和平、 发展、合作的旗帜,始终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为什么 坚定不移地走和平发展道路,为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 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③中国实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把和平共处五项基
【解析】第(1)问主要考查“经济生活”中有关消费的知识,本知识既 是教学的重点,又是社会的热点。从题型看,本题属于“认识类”的试题, 一般要求正反两面辩证地分析,从“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 的角度综合考虑。从试题材料涉及的内容看,材料一阐述了2004——2011 年间我国汽车消费的整体趋势、意义及有关原因分析,涉及到的知识点为 影响消赞的因素,消费对生产的反作用,材料二描述了汽车消费带来的诸 多问题,可以运用理智消费的角度分析。
结合材料,运用主次矛盾辩证关系的有关知识,谈谈你对 “以人为核心的城镇化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略”的认识。(12分)
1. 主要矛盾在事物发展过程中居支配地位,起决定作用,这 要求我们应善于抓住重点,集中力量解决主要矛盾。针对 城镇化现状,国家把“以人为本”作为城镇化的核心正是 这一要求的体现。(3分)
2. 主次矛盾相互依赖,主要矛盾的解决有助于次要矛盾的解 决,抓住“以人为核心的城镇化战略”可以推动其他五个 问题的解决。(3分)
是什么 为什么 怎么做
【答案】①汽车消费增长体现了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②我国汽车消费增长的直接原因是居民收入水平的提 高,根本原因是经济的发展,也受到攀比、从众等消 费心理的影响。 ③汽车消费对经济增长有推动作用,不应盲目排斥。 ④汽车消费也带来了诸多问题,要求我们理性消费、 绿色消费。
牛刀小试
3. 主次矛盾相互依赖,次要矛盾会影响主要矛盾的解决,这 要求我们应坚持统筹兼顾,恰当处理次要矛盾。在抓住 “以人为本”这个核心的同时,不忽视城镇化其他五个方 面体现了这一要求。(3分)
4. 把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被排在了第一位,又不忽视城 镇化其他方面坚持了两点论和重点的统一。(3分)
“网络暴民”是随着互联网的发展而产生的新词,但网络暴民心态,已经 成为一种令人恐惧的力量。当你的文章或发生的事件不对他们的味口,网络暴 民往往采用污言秽语的信口谩骂或随声吠影的口诛笔伐,使用破坏性和毁灭性 的暴力手段对别人实施攻击,对被攻击者造成精神上的杀伤。当然,丑恶在网 上也会得到一致的讨伐,但这种讨伐并不一定具有理性的判断。 运用文化生活的知识,谈谈你对材料中“网络暴民”这一文化现象的认识。
《国家“十二五”时期文化改革发展规划纲要》强调,培养高度的文 化自觉和文化自信,提高全民族文明素质,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弘扬 中华文化,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努力建设社会主义文 化强国。对此有专家指出,“文化自觉”指的是文化的自我觉醒,自我 反省,自我创建。“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既是 对待文化多样性的正确态度,也是对“文化自觉”历程的一种概括。
中央城镇化工作会议于2013年12月12日至13日在北京举行。会议提出, 城镇建设,要依托现有山水脉络等独特风光,让城市融入大自然,让居 民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要保护和弘扬传统优秀文化,延 续城市历史文脉;在促进城乡一体化发展中,要注意保留村庄原始风貌, 慎砍树、不填湖、少拆房,尽可能在原有村庄形态上改善居民生活条件。 运用《文化生活》中有关文化传承的知识,谈谈对材料的认识。
怎么做 本原则作为国与国关系的准则,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 主张同各国发展政治、经济和文化交流,实现共赢和共同 发展。
例 (2013天津38)
材料一
材料二 当越来越多的人争先恐后地实现了“有车一族”的梦想 之后,车也带来了诸多问题。相关资料显示,机动车尾气排放 是造成空气污染的重要原因。汽车带来的道路拥堵也成为了城 市交通的最大问题,然而仍有超过60%的城市居民愿意选择私 家车作为日常出行方式。 ⑴根据材料一和材料二,运用《经济生活》的知识说明,应该 如何看待我国汽车消费增长。(12 分)
①传统文化具有相对稳定性和鲜明的民族性,(是什么)城镇 化建设让人们记得住乡愁,延续城市历史文脉,有利于发挥传 统文化维系民族生存和发展的精神纽带作用。(为什么) ②建筑,被称为凝固的艺术。中国古代建筑是展现中国传统 文化的重要标志。保留村庄原始风貌有利于传统文化的传承。 (为什么) ③文化在继承的基础上发展。正确处理继承和发展的关系,要 保护和弘扬传统优秀文化,延续城市历史文脉。(怎么做)
哲学认识类题型解题技巧
哲学类题答题一般是原理、方法论、材 料分析三步法,哲学中的“谈认识”题大致 相同,即: ①材料体现“是什么”哲学道理? ②哲学原理及方法论是什么? ③“怎么样”进行材料分析?
中央城镇化工作会议2013年12月12日至13日在北京举行。 此次会议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央召开的第一次全国城镇化工作会 议。会议内容丰富,明确了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提高城 镇建设用地利用效率、建立多元可持续的资金保障机制、化城 镇化布局和形态、提高城镇建设水平和加强对城镇化的管理等 六大任务。在城镇化的六大任务中,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 被排在了第一位,充分体现了以人为核心的城镇化战略。
在某市开展的“我为创建文明城市献一计”活动中,广 大市民通过电话、电子邮件、微博等方式纷纷建言献策。不 到半年时间,市政府就收到四千多条建议,经过认真研究, 许多合理的建议被政府采纳,从而推动了该市的文明城市创 建活动。
从政治生活的角度,谈谈你对公民参与上述活动的认识。
是什么 为什么 怎么做
【答案】 (1)公民通过社情民意反映制度参与政府决策,是公民意 识和政治素养的体现。 (2)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人民是国家的 主人。(原因) (3) 公民积极参与上述活动有利于提高决策的科学性和 民主性。(意义) (4)公民要坚持权利和义务相统一的原则,不断增强权利 意识和义务意识,进行有序的政治参与。
答案:①“网络暴民”的出现反映了网络(大众传媒)在丰富文化 生活的同时,也带来了令人忧虑的现象。 (是什么)
②文化对经济、政治具有反作用,先进、健康文化促 进经济、政 治发展;落后、腐朽文化阻碍经济、政治发展。“网络暴民”不利 于市场经济的和谐发展、不利于我国公民有序参与政治生活。(为 什么) ③文化对人的影响来源于特定的文化环境,具有潜移默化的特点。 “网络暴民”污染网络文化环境、不利于网民的健康发展,会对网 民的实践活动、认识 活动、思维方式产生不利的影响。(为什么) ④政府要加强对网络文化的管理和正确引导;网民要 提高眼力、拒 绝污染,自觉提高科学文化修养与思 想道德修养。(怎么办)
--即说(做)这件事的依据、重要性、必要性、 可能性、不做这件事的危害性等。 “怎么办”
--即党、国家、公民、企业、消费者、个人等 准备怎样做这件事、采取哪些具体措施来解决问题。
例
国家主席胡锦涛在墨西哥参议院发表重要演讲时指出, 中国始终将高举和平、发展、合作的旗帜,始终奉行独立自 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坚定不移地走和平发展道路,坚持互惠 共赢的对外开放战略,在同各国广泛开展互利合作中促进自 己的发展,又为自己的发展促进各国的发展,不断为维护世 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结合材料,运用矛盾同一性与斗争性辩证关系原理,谈谈你对专家 观点的认识。
【答案】(1)同一以差别和对立为前提,没有斗争性,就没有矛盾双 方的相互依存和相互贯通,事物就不能存在和发展。文化的多样性 是文化传播的前提和文化创新的重要基础。 (2)斗争性寓于同一性之中,并为同一性所制约,没有同一性,就没 有矛盾统一体的存在,事物同样不能存在和发展。不同民族文化相 互贯通、相互依存,由此而形成多元共生的局面。 (3)矛盾双方既对立又统一,由此推动事物的运动、变化和发展。不 同民族文化求同存异,相互借鉴,成为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动力。
认识类
针对某一现象,某一时事,某一热点要求谈谈对 此类题的认识。
主要设问方式
➢ 如何认识xxx ➢ 如何看待xxx ➢ 谈谈对某一现象的看法 ➢ 分析某一现象或行为 ➢ 对xxxx进行分析说明 ➢ 评析、评价什么行为
解题方法
判断表态
阐述道理
明确做法
是什么
为什么
怎么办
“是什么” --即题目说(做)的是一件什么事?或题目观
试用有关政治生活道理,谈谈你对上述材料的认识。
是什么 ①上述材料体现了我国的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②我国的国家性质和国家利益决定了我国必须高举和平、 发展、合作的旗帜,始终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为什么 坚定不移地走和平发展道路,为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 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③中国实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把和平共处五项基
【解析】第(1)问主要考查“经济生活”中有关消费的知识,本知识既 是教学的重点,又是社会的热点。从题型看,本题属于“认识类”的试题, 一般要求正反两面辩证地分析,从“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 的角度综合考虑。从试题材料涉及的内容看,材料一阐述了2004——2011 年间我国汽车消费的整体趋势、意义及有关原因分析,涉及到的知识点为 影响消赞的因素,消费对生产的反作用,材料二描述了汽车消费带来的诸 多问题,可以运用理智消费的角度分析。
结合材料,运用主次矛盾辩证关系的有关知识,谈谈你对 “以人为核心的城镇化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略”的认识。(12分)
1. 主要矛盾在事物发展过程中居支配地位,起决定作用,这 要求我们应善于抓住重点,集中力量解决主要矛盾。针对 城镇化现状,国家把“以人为本”作为城镇化的核心正是 这一要求的体现。(3分)
2. 主次矛盾相互依赖,主要矛盾的解决有助于次要矛盾的解 决,抓住“以人为核心的城镇化战略”可以推动其他五个 问题的解决。(3分)
是什么 为什么 怎么做
【答案】①汽车消费增长体现了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②我国汽车消费增长的直接原因是居民收入水平的提 高,根本原因是经济的发展,也受到攀比、从众等消 费心理的影响。 ③汽车消费对经济增长有推动作用,不应盲目排斥。 ④汽车消费也带来了诸多问题,要求我们理性消费、 绿色消费。
牛刀小试
3. 主次矛盾相互依赖,次要矛盾会影响主要矛盾的解决,这 要求我们应坚持统筹兼顾,恰当处理次要矛盾。在抓住 “以人为本”这个核心的同时,不忽视城镇化其他五个方 面体现了这一要求。(3分)
4. 把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被排在了第一位,又不忽视城 镇化其他方面坚持了两点论和重点的统一。(3分)
“网络暴民”是随着互联网的发展而产生的新词,但网络暴民心态,已经 成为一种令人恐惧的力量。当你的文章或发生的事件不对他们的味口,网络暴 民往往采用污言秽语的信口谩骂或随声吠影的口诛笔伐,使用破坏性和毁灭性 的暴力手段对别人实施攻击,对被攻击者造成精神上的杀伤。当然,丑恶在网 上也会得到一致的讨伐,但这种讨伐并不一定具有理性的判断。 运用文化生活的知识,谈谈你对材料中“网络暴民”这一文化现象的认识。
《国家“十二五”时期文化改革发展规划纲要》强调,培养高度的文 化自觉和文化自信,提高全民族文明素质,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弘扬 中华文化,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努力建设社会主义文 化强国。对此有专家指出,“文化自觉”指的是文化的自我觉醒,自我 反省,自我创建。“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既是 对待文化多样性的正确态度,也是对“文化自觉”历程的一种概括。
中央城镇化工作会议于2013年12月12日至13日在北京举行。会议提出, 城镇建设,要依托现有山水脉络等独特风光,让城市融入大自然,让居 民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要保护和弘扬传统优秀文化,延 续城市历史文脉;在促进城乡一体化发展中,要注意保留村庄原始风貌, 慎砍树、不填湖、少拆房,尽可能在原有村庄形态上改善居民生活条件。 运用《文化生活》中有关文化传承的知识,谈谈对材料的认识。
怎么做 本原则作为国与国关系的准则,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 主张同各国发展政治、经济和文化交流,实现共赢和共同 发展。
例 (2013天津38)
材料一
材料二 当越来越多的人争先恐后地实现了“有车一族”的梦想 之后,车也带来了诸多问题。相关资料显示,机动车尾气排放 是造成空气污染的重要原因。汽车带来的道路拥堵也成为了城 市交通的最大问题,然而仍有超过60%的城市居民愿意选择私 家车作为日常出行方式。 ⑴根据材料一和材料二,运用《经济生活》的知识说明,应该 如何看待我国汽车消费增长。(12 分)
①传统文化具有相对稳定性和鲜明的民族性,(是什么)城镇 化建设让人们记得住乡愁,延续城市历史文脉,有利于发挥传 统文化维系民族生存和发展的精神纽带作用。(为什么) ②建筑,被称为凝固的艺术。中国古代建筑是展现中国传统 文化的重要标志。保留村庄原始风貌有利于传统文化的传承。 (为什么) ③文化在继承的基础上发展。正确处理继承和发展的关系,要 保护和弘扬传统优秀文化,延续城市历史文脉。(怎么做)
哲学认识类题型解题技巧
哲学类题答题一般是原理、方法论、材 料分析三步法,哲学中的“谈认识”题大致 相同,即: ①材料体现“是什么”哲学道理? ②哲学原理及方法论是什么? ③“怎么样”进行材料分析?
中央城镇化工作会议2013年12月12日至13日在北京举行。 此次会议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央召开的第一次全国城镇化工作会 议。会议内容丰富,明确了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提高城 镇建设用地利用效率、建立多元可持续的资金保障机制、化城 镇化布局和形态、提高城镇建设水平和加强对城镇化的管理等 六大任务。在城镇化的六大任务中,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 被排在了第一位,充分体现了以人为核心的城镇化战略。
在某市开展的“我为创建文明城市献一计”活动中,广 大市民通过电话、电子邮件、微博等方式纷纷建言献策。不 到半年时间,市政府就收到四千多条建议,经过认真研究, 许多合理的建议被政府采纳,从而推动了该市的文明城市创 建活动。
从政治生活的角度,谈谈你对公民参与上述活动的认识。
是什么 为什么 怎么做
【答案】 (1)公民通过社情民意反映制度参与政府决策,是公民意 识和政治素养的体现。 (2)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人民是国家的 主人。(原因) (3) 公民积极参与上述活动有利于提高决策的科学性和 民主性。(意义) (4)公民要坚持权利和义务相统一的原则,不断增强权利 意识和义务意识,进行有序的政治参与。
答案:①“网络暴民”的出现反映了网络(大众传媒)在丰富文化 生活的同时,也带来了令人忧虑的现象。 (是什么)
②文化对经济、政治具有反作用,先进、健康文化促 进经济、政 治发展;落后、腐朽文化阻碍经济、政治发展。“网络暴民”不利 于市场经济的和谐发展、不利于我国公民有序参与政治生活。(为 什么) ③文化对人的影响来源于特定的文化环境,具有潜移默化的特点。 “网络暴民”污染网络文化环境、不利于网民的健康发展,会对网 民的实践活动、认识 活动、思维方式产生不利的影响。(为什么) ④政府要加强对网络文化的管理和正确引导;网民要 提高眼力、拒 绝污染,自觉提高科学文化修养与思 想道德修养。(怎么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