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高校教师职业信仰的缺失与重塑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论现代高校教师职业信仰的缺失与重塑
高永丰
(广东白云学院
管理学院,广东
广州
510450)
[摘要]职业信仰是一个人信仰的集中体现,它使一个人的信仰与自己的职业联系在了一起,从而在职业中自觉地
追求利己、利人和利群的高度统一。目前,部分高校教师出现职业信仰危机,这是高校教师群体核心价值观失落的表现。其原因是高校教师与外界的隔绝及自身的孤立,岗位的单调性与学生的难以认同,无法达到专才与通才的平衡。高校教师应从核心价值观建设入手,打造教师的职业使命感;重构教师的职业良知;唤醒教师的职业情感,从而重塑教师职业信仰。
[关键词]高校教师;职业信仰;缺失与重塑[中图分类号]G645
[文献标识码]
A
TheLossandReconstructionofProfessionalBeliefofModernCollegeandUniversityTeachers
GAOYongfeng
Abstract:Professionalbeliefistheconcentratedreflectionofone'svalue,connectingthevaluewithhisvocationanddrivinghimtopursuehighlyunifiedinterestsforhimself,otherpeopleandagroup.Theprofessionalbeliefcrisisisnowemergingamongcollegeteachers,whichreflectsthelossofthecorevalueofteachergroupsinhighereducationalinstitutions.Itiscausedbytheisolationbetweenteachersandtheoutsideworld,monotonyoftheirpositionandlossofstudents'acknowledgement,andtheimbalancebetweentheirintensiveprofessionalknowledgeandgeneralknowledge.Torebuildteachers'professionalbelief,startingwithbuildingthecorevalue,teachersofhighereduca-tionalinstitutionsshallforgeasenseofprofessionalmission,reconstructteachers'vocationalconscience,andawakenteachers'occupationaffection.
Keywords:teachersofhighereducationalinstitutions,professionalbelief,lossandreconstruction
[收稿日期]2012-11-30
[作者简介]高永丰(1980-),广东汕头人,广东白云学院管理学院讲师,硕士。研究方向:应用管理学。
网络经济时代的浪潮来袭,信息与知识分享已成为主流。高校教师群体固守的象牙塔逐渐崩塌,单纯的高校教育不再是学生通向未来的唯一拯救力量,学生可以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通过网络获取知识与技能去提升自己,但也可能在网络世界中迷失和放纵自己。网络经济所带来的功利主义、消费主义、科技主义,极大的冲击了高校教师的职业信仰,高校教师逐渐丧失了基本的职业操守,权学交易、钱学交易、学色交易层出不穷,损坏了社会对高等教育的希望。因此,高校教师职业信仰的缺失,是现代高校教师自我成长亟待解决的核心问题。在今天,如果我们还希望高等教育成为整个社会的主要推动力量,就需要拯救和重建高校教师的职业信仰。
一、高校教师职业信仰的内涵
信仰,《辞海》定义为人们“对某种宗教,或某种主义的极度信服和尊重,并以之为行动的准则。从定义上理解,信仰是主体的一种精神状态,是主体对其认定的、体现着最高生活价值的某种对象的由衷信赖和执着不渝的追求。职业信仰,是一个人对于所从事职业的意义、规律、原则的极度信服和尊崇,并把它奉为自己的行为准则和活动指南的一种情感体验。职业信仰是一个人信仰的集
中体现,它使一个人的信仰与自己的职业联系在了一起,从而在职业中自觉地追求利己、利人和利群的高度统一。
高校教师与一般职业人员不同,一般职业人员创造的是产品和服务,高校教师则是通过传授专业知识改造学生的灵魂,其教育成果则需要学生进入社会才能够体现。现代高校教师职业化后,与一般职业人员一样,变成一个普通的工作人员,为维持基本的生活而追求物质利益。没有一家机构能够把自身的所有能量投入到对其使命的追求之中;它必须耗费客观的努力来维持纪律和结构,这样做只是为了保障自己的生存,高校教师在物质利益的冲击下,职业信仰逐渐成为虚幻的代名词。现代高校教师的职业信仰,应该与宗教信仰区别开来,它不是一种精神上的寄托,而是为实现教育目标的一种从始而终的力量,是坚信能改造学生的命运而坚持不懈去完成的动力;它是一种承诺,是为了充分满足学生的求知欲望,帮助他们实现人生目标的坚持。
二、高校教师职业信仰的三个层次
1.核心层:职业使命
职业使命是一种促使人们采取行动,实现自我理想和信仰的心理状态,是决定人们行为取向和行为能力的
第2013年第1期(总第413期)
商业经济
SHANGYEJINGJI
No.1,2013TotalNo.413
[文章编号]1009-6043
(2013)01-0076-0376--
关键因素。高校教师的社会角色不同于一般教师,高校教师集教育者、研究者和知识分子三种社会角色于一身。高校教师的职业使命是教育学生,追求真理、追求学术,通过社会文化批判而促进社会文化的进步。完成职业使命,高校教师必须明确以下问题:为了学生我能够付出我的智慧和青春吗?为了追求真理,我能够抵抗各种名利的诱惑吗?为了学术,我能够扎实研究而不弄虚作假吗?为了社会文化进步,我敢于进行自我反思与批判吗?
2.中间层:职业良知
职业良知就是从业人员对职业责任的自觉意识。高校教师的职业良知包含两个方面。一是正念,高校教师能够根据职业义务的道德要求,对职业动机进行自我检查,并做出正确的选择或决定;能够纠正自私欲念和偏颇情感,避免不良后果;对没有履行职业义务的不良后果和影响,能够主动自觉地纠正错误。二是正知,一个现代的高校教师除了具备专业知识之外,还应该具备科学的马克思主义哲学观、丰富的心理学知识以及对我国传统文化精髓传承的文化知识底蕴,不管专业是文科还是理科,教师在传授学生专业知识和技能的同时,应该教会学生辨别善恶的方法、身心健康的自我保护理念、为社会服务的良好意识。高校教师对职业良知的把握,应该在实践中不断得到检验和完善,并经得起庸俗观念和腐朽思想的考验。
3.外围层:职业情感
情感是信仰最直接的心理因素,也是信仰形成最为直接的心理基础。从信仰形成的角度看,情感是信仰的精华与标志。高校教师职业情感是教师对职业以及教育对象爱或恨的体验,这种体验表现为对职业的归属感,这种归属感就是“爱”与“被爱”的满足,其情感体验直接决定了对自身行为的调整、约束或者发动。在职业实践中,职业信仰的情感因素的作用表现为“作为一个教师,我幸福吗?”,“教师爱什么、恨什么”等情感体验。
三、高校教师职业信仰缺失的表现
1.职业使命的丧失
现代高校教师职业信仰缺失最根本的表现在于职业使命的丧失,职业使命的丧失意味着教师职业发展动力的迷失和教育目标方向的偏颇。首先,高校教师对职业认同感在不断下降,从事教师职业就是为了安逸稳定的生活、工作就是为了获得报酬、搞科研就是为了评职称成为多数高校教师的共识与职业目标。在教育学生方面,简单的板书、单向的灌输知识和单纯的技术传授则成为教育的唯一目的,教师职业成为维持生活的基本需要,而不是自我实现的最终途径;只能成为专家不能成为大师,高校教师专业条块分割,即使是同一个专业,也因为研究方向不同而门派林立、各自为政,有的教师一辈子只是教几门课,在专业领域或许能有深入见解,但却不能从高处俯瞰整体,加上高校教师之间很少能够资源共享和技能促进,单兵作战成为职业的主要表现形式,专业互补和团队合作及其匮乏,所以,能成为大师级的高校教师少之又少;
最后,高校教师因为职业环境的封闭性与社会脱钩,缺乏对社会的洞察力与批判精神,只能成为没有反思能力的执行工匠,执着于教育功用的技术工人。
2.职业良知的沦落
高校教师职业良知沦落的表现之一是从正直的思想者逐渐转变为拜钱主义者,现代高校教师在市场经济拜金主义的冲击下,思想已经七零八落,唯利是图、追求眼前利益主导了一切,职业功利化尤为突出,权学交易、钱学交易、学色交易等高校丑闻不绝于耳,高校教师应是学生灵魂的改造者,教育学生成为社会的栋梁,应是思想者,站在历代圣贤的肩膀上,引导学生深刻、辩证的理解世界的是非,为学生传授真善美的理念;表现之二是学术抄袭层出不穷,高校教师安逸的校园环境以及对体制的依赖,既缺乏企业工作的经验又缺少职业的压力,自我思考能力和社会批判能力逐渐丧失,学术抄袭成为职称晋升及科研常见的手段,更深层次的原因是教师对学术研究缺乏真正的认知,实质上,学术研究更重要的价值功用是为社会创造生产力、提升社会整体文化素质。
3.职业情感的衰竭
在现代大学教育中,职业情感被教育的有用价值所替代,教育的工具化成为一种冷冰冰的知识传授,高校教师所要引导学生领悟生命价值的激情消失殆尽,剩下的是对学生的冷漠与隔绝。高校教师处于象牙塔里,知识的堆积以及企业经验的不断弱化,加上处于与外界的隔绝状况,日常的教学科研生活已无法提升个人职业情感的注入。十年如一日的刻板生活,把高校教师的心灵弱化到麻木的状态,教师上课面对活力的学生团体视而不见,而只把他们当作灌输知识的机器,缺乏真正心灵的沟通与关爱。高校教师的职业情感在重复的环境中缺失,理性是教育的代名词,学生没有如遇春风的课堂气氛,只有压抑的被动接受知识。
四、高校教师职业信仰缺失的原因
1.与外界的隔绝及自身的孤立
高校教师像是生活在一个模拟的社会,过着隐居的生活。终日搞科研和教育,根本无法认识社会往来的人,除了与专业有关的少数企业接触外,认识的只有同事或学生,在工作之外不需要其他的兴趣和爱好。高校教师的生活不仅限制了他们的想象力,也限制了他们对社会发展的洞察力。高校教师过于强调自身的孤立,虽然天天与学生在一起,但对学生的想法、兴趣、态度和思想状况一无所知,与学生总存在沟通障碍,学生对教师的不满总隐藏在教师自以为是的态度中。类似这样的思维习惯也阻碍了教师与社会外界之间的沟通,使他们难以了解外界发展的动态与趋势。
2.岗位的单调性与学生的难以认同
高校教师岗位几十年如一日的重复性工作,让多数教师感到深深的职业厌倦和乏味。当然,教师岗位的单调性在一定程度上是必须的,因为单调的反面是不安全感,“单调”意味着教师能安心的上课和搞科研,一个人的创高永丰:论现代高校教师职业信仰的缺失与重塑
7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