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药典中常见定量分析方法的概述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
2.杂质定量测定的准确度
• 向原料药或制剂中加入已知量杂质进行测定。 • 本法测定结果与另一成熟的方法进行比较
• 应明确表明
• 单个杂质和杂质总量相当于主成分的重量比(%)或面积 比(%)
3.数据要求
• • • •
在规定范围内,至少用9个测定结果进行评价。
3个不同浓度,每个浓度各分别制备3份供试品溶液
硫喷妥钠含量测定
•
取装量差异项下的内容物,混合均匀,精密称取 适量(约相当于硫喷妥钠0.25g),置500ml量瓶中, 加水使硫喷妥钠溶解并稀释至刻度,摇匀,精密量 取适量,用0.4%氢氧化钠溶液定量稀释制成每1ml 中约含5μg的溶液,照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附录 ⅣA),在304nm的波长处测定吸光度;另取硫喷妥 钠对照品适量,精密称定,用0.4%氢氧化钠溶液溶 解并定量稀释制成每1ml中约含5μg的溶液。同法测 定。根据每支的平均装量计算。每1mg硫喷妥钠相 当于1.091mg的C11H17N2NaO2S
计算分光光度法 比色法 标准曲线法
仪器的校正和检定
波长
吸光度 杂散光
对溶剂的要求
截止波长:溶剂的截止波长是指该溶剂可以在紫外检测器 中使用的最低波长,低于该波长后,溶剂会有紫 外吸收。
高效液相色谱法
基本原理
高效液相色谱法是采用高压输液泵将规定得流动相泵 入装有填充剂得色谱柱进行分离测定得色谱分析方法。 供试品经进样阀注入,由流动相带动通过色谱柱,各 成分在柱内被分离后,依次通过检测器,其成分情况 转变为其色谱信号情况,并由记录仪、积分仪或计算 机记录、显示而作为检验成分得依据。
•
外标法
•
色谱条件与系统适用性试验 用十八烷基硅烷键合硅胶为填充剂,以庚烷磺酸钠溶液(取庚 烷磺酸钠2.0g,加水900ml溶解后,用冰醋酸调节pH值至3.9,加水至1000ml)-乙腈-甲醇 (25:6:1)为流动相;检测波长为254nm。理论板数按法莫替丁峰计算应不低于1400。
•
测定法 取本品20片,精密称定,研细,精密称取适量(约相当于法莫替丁50mg),置 50ml量瓶中,加甲醇适量,振摇使法莫替丁溶解,并用甲醇稀释至刻度,摇匀,滤过,精密 量取续滤液5ml,置50ml量瓶中,用流动相稀释至刻度,摇匀,作为供试品溶液;取经五氧 化二磷80℃减压4小时的法莫替丁对照品50ml,精密称定,置50ml量瓶中,加甲醇适量溶解 并稀释至刻度,摇匀,精密量取5ml,置50ml量瓶中,用流动相稀释至刻度,摇匀,作为对 照品溶液。精密量取上述两种溶液各20μl,分别注入液相色谱仪,记录色谱图。
•
按外标法以峰面积计算,即得。
气相色谱法
基本原理
采用气体为流动相流经装有填充剂得色谱柱进行分离 测定得色谱方法。
应用
溶剂残留量得检查、乙醇检查、挥发性杂质检查、维 生素E及其制剂的含量测定。
温控系统
载气系统
进样系统
色谱柱
检测系统
数据处理系统
分析方法的验证
•
药品质量标准分析方法验证的目的
–
吸收池:1cm的石英池
波长:在规定的吸收峰波长正负2nm以内,测试几个点,以 吸收度最大的波长为测定波长。
吸光度读数:0.3~0.7
狭缝宽度:小于吸收带半宽度的十分之一
含量测定方法
标准品对照法
•
Cx=(Ax/AR)*CR
卡马西平含量测定
•
取本品,精密称定,加乙醇溶解并定量稀释制成每1ml 中约含10ug的溶液。照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在 285nm波长处测定吸光度;另取卡马西平对照品,同 法测定,计算,即得。
吸光系数法 盐酸氟奋乃静的含量测定:取本品,精密称定,加盐 酸溶液(9→1000)溶解并定量稀释制成每1ml中约含 10μg的溶液,照分光光度法,在255nm的波长处测定 吸收度,吸收系数为553~593。
贝诺酯片含量测定
•
取本品10片,精密称定,研细,精密称取适量(约相 当于贝诺酯片15mg),置100ml容量瓶中,加无水乙 醇适量,振摇,微温,使贝诺酯溶解后,放冷。加无 水乙醇稀释至刻度,摇匀,滤过,精密量取续滤液5ml, 置100ml容量瓶中,加无水乙醇稀释至刻度,摇匀,按 照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在240nm得波长处测定吸 光度,按C17H15NO5得吸光系数为745计算,即得。
所得残渣重量与1.087相乘,即得供试品中含有药物的重量。
•
请问该法是什么方法?
•
二、酸碱滴定法 的弱酸都可用碱滴定液直接滴定; 的弱碱都可用酸滴定液直接滴定; 精密称取供试品适量,置于锥形瓶中,加入适当的溶剂使其溶解,
•
•
•
精密加入定量过量的酸(碱)滴定液待反应完全后,加指示液数
滴,再用酸(碱)滴定液滴定至规定的突变终点颜色,此为 滴定法 ,
•
三、氧化还原滴定法 氧化还原滴定法有哪些方法? 碘量法的指示剂是什么?
•
•
•
剩余碘量法回滴定用的标准溶液是什么?
亚硝酸钠滴定法的标准溶液是什么?终点指示方法是什么?
•
•
测定有机碱及其氢卤酸盐、磷酸盐、硫酸盐或有机酸盐、 以及有机酸碱金属盐类药物的含量的方法是什么滴定法?
•
高氯酸法的标准溶液是什么?指示剂是什么?溶剂是什么?
•
鉴别反应、杂质检查和含量测定方法
(四)检测限
•
检测限 系指试样中被测物能被检测出的最低量。
•
•
鉴别试验和杂质检查方法
信噪比法
–
•
一般以信噪比为3∶1或2∶1。
(五)定量限
•
定量限 系指试样中被测物能被定量测定的最低量 杂质定量测定 信噪比法
–
•
•
•
一般以信噪比为10∶1
(六)线性
•
线性
–
系指在设计的范围内,测试结果与试样中被测物浓度直 接呈正比关系的程度。
• 成本低
•
准确度和精密度都较高。
在中外药典中广泛应用于原料药的含量测定;
仪器分析法的特点
• • •
准确度和精密度越来越高
专属性也较强
色谱法:先分离后测定,适合组分复杂、干扰成分较多、难以用滴 定分析法测定含量的品种 国内外药典——仪器分析法占绝大部分 高效液相色谱、分光光度法
• •
化学分析法
•
•
精密度试验
–
RSD(%) 0.65
•
稳定性试验
–
12小时内供试品稳定性良好
•
重现性试验
–
相对标准偏差为0.39%,表明方法重现性良好
•
回收率试验
–
平均回收率为99.61%,符合要求
•
通过以上方法学考察,说明甘草酸含量方法稳定可行
定量分析有关计算
• 药物的定量分析
– 准确测定药品有效成分或指标性成分的含量
– 原料药与制剂含量表示方法不同
• 原料药的含量用百分含量表示 • 制剂的含量则用标示量的百分含量表示。
原料药的百分含量
制剂 标示量的百分含量
一、原料药百分含量的计算
•
(一)滴定分析法
(二)分光光度法 (三)色谱法(HPLC、GC)
•
•
(一)滴定分析法
1.直接滴定法
•
呋塞米含量测定:取本品0.4988g,加乙醇30ml,微温使 溶解,放冷,加甲酚红指示液4滴与麝香草酚蓝指示液1滴,
•
项目 内容 准确度
杂质测定
鉴别 -
含量测定
限度
定量
溶出量测定
+
-
+
精密度
重复性 中间精密度 专属性 检测限 定量限 线性
+ -
+ + + + +
+ + -
+ + + +
范围
-
+
-
+
某研究拟建立以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
解郁安神片中甘草酸含量的方法
• •
方法学考察 线性关系
–
标准曲线,回归方程为y=382206.54x-4139.33,相关系数 r=0.9999。
应报告已知加入量的回收率(%) 或测定结果平均值与真实值之差及其相对标准偏差
或可信限。
(二)精密度
•
精密度 系指在规定的测试条件下,同一个均匀供试 品,经多次取样测定所得结果之间的接近程
•
度。
•
一般用偏差、标准偏差或相对标准偏差表示。 含量测定和杂质的定量测定
•
•
重复性
–
在相同条件下,由同一个分析人员测定所得结果的精密度
用氢氧化钠滴定液(0.1003 mol/L)滴定至溶液显紫红色,
消耗氢氧化钠滴定液(0.1003mol/L)14.86ml;并将滴定 的结果用空白试验校正,消耗氢氧化钠滴定液
(0.1003mol/L)0.05ml。每1ml氢氧化钠滴定液
(0.1mol/L)相当于33.07mg的呋塞米。按干燥品计算, 含C12H11ClN2O5S不得少于99.0%。
•
含量测定
(七)范围
•
范围
–
系指能达到一定精密度、准确度和线性,测试方法适用的 高低限浓度或量的区间。
–
例如:原料药和制剂含量测定,范围应为测试浓度的 80%~120%;
(八)耐用性
•
耐用性
–
系指在测定条件有小的变动时,测定结果不受影响的承受程 度。
•
例如:
•
液相色谱法中典型的变动因素有: 流动相的组成和pH值、不同厂牌或不同批号的同类 型色谱柱、柱温、流速等;
•
应用较广的沉淀滴定法是什么?其指示剂是什么?
配位滴定法的标准溶液是什么?指示剂是什么?
•
紫外分光光度法
基本原理
单色光辐射穿过被测溶液时,在一定浓度范围内被该 物质吸收的量与该物质的浓度和液层厚度成正比。
•
•
A=ECl
应用及注意事项
分析对象:含有共轭体系或芳香环等发色基团,或在一定条件 下加入显色剂或经过处理显色后能对可见光产生吸收的药物。 测定方法: 对照液:同批次的溶剂
药典中常见的定量分析方法概述
药物的定量分析
准确测定药品有效成分或指标性成分的含量 是评价药品质量、判定药物优劣的重要手段
化学分析
仪器分析
重量法
容量法
电化学分析法
分光光度法 色谱法
化学分析法的特点
优点
• •
仪器设备简单 易于操作、速度较快 • • •
缺点
灵敏度低,药物用量大 不适合含量少的药物 专属性不如仪器分析法(易受到干 扰)
系指用该方法测定的结果与真实值或参考值
接近的程度
•
一般用回收率(%)表示。 准确度应在规定的范围内测试。
•
1.含量测定方法的准确度
•
原料药
•
可用已知纯度的对照品或供试品进行测定 或用本法所得结果与已知准确度的另一个方法测定 的结果进行比较。
•
•
制剂
•
用含已知量被测物的各组分混合物进行测定。
可向制剂中加入已知量的被测物进行测定 用本法所得结果与已知准确度的另一个方法
2.中间精密度
•
考察随机变动因素对精密度的影响
•
变动因素为
–
不同日期、不同分பைடு நூலகம்人员、不同设备。
3.重现性
•
法定标准采用的分析方法,应进行重现性试验。
4.数据要求
•
应报告 标准偏差、相对标准偏差和可信限。
•
(三)专属性
•
专属性 系指在其他成分(如杂质、降解产物、辅料等)可能
•
存在下,采用的方法能正确测定出被测物的特性。
–
证明采用的方法适合于相应检测要求。
方法验证理由、过程和结果均应记载在药品
质量标准起草说明或修订说明中。
分析方法验证的内容
•
(一)准确度
(二)精密度
重复性、中间精密度 重现性
• (四)检测限 • (五)定量限 • (六)线性
•
–
–
•
(三)专属性
• (七)范围
• (八)耐用性
(一)准确度
•
准确度
–
•
中间精密度
–
在同一个实验室,不同时间由不同分析人员用不同设备测定 结果之间的精密度
•
重现性
–
在不同实验室由不同分析人员测定结果之间的精密度
1.重复性
•
9个测定结果进行评价。 3个不同浓度,每个浓度各分别制备3份供试 品溶液
•
•
或将相当于100%浓度水平的供试品溶液,用
至少测定6次的结果进行评价。
•
一、重量分析法
A挥发法 B萃取法 C沉淀法 取本品约0.3g,精密称定,加水50ml溶解后,加稀盐酸l0ml,摇匀,用乙醚 振摇提取5次,第一次100ml,以后每次各25ml,合并乙醚液,用水洗涤2次, 每次5ml,合并洗液,用乙醚10ml振摇提取,合并前后两次得到的乙醚液,
•
置105℃恒重的蒸发皿中,低温蒸去乙醚,并在105℃干燥至恒重,精密称定,
应用
色谱柱:ODS
检测器:常用UV 流动相:有机相不低于5%
系统适用性试验
色谱柱得理论塔板数 n=5.54(tR/Wh/2)2
分离度 重复性 拖尾因子 R=2(tR2-tR1)/(W1+W2) RSD < 2.0% T=W0.05h/2d1
测定方法
内标法
•
色谱条件与系统适用性试验 用十八烷基硅烷键合硅胶为填充剂;甲 醇-水(70:30)为流动相,检测波长为281nm 。理论板数按炔雌醇 峰计算应不低于1000,炔雌醇峰与内标物质峰的分离度应符合要求。 内标溶液的制备 取醋酸甲地孕酮约20mg,精密称定,置10ml量瓶 中,以无水乙醇溶解并稀释至刻度,摇匀,即得。 测定法 取炔雌醇对照品约40mg,精密称定,置5ml量瓶中,以无 水乙醇溶解并稀释至刻度,摇匀;精密量取该溶液与内标溶液各 2ml ,置10ml量瓶中,以甲醇稀释至刻度,摇匀,取10μl 注入液相 色谱仪,记录色谱图;另取本品适量,同法测定,按内标法以峰面 积计算,即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