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我国农产品冷链物流现状及发展前景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2-2013学年第一学期周日1、2节《物流管理概论及案例分析》科目论文
论我国农产品冷链物流现状及发展前景
【摘要】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居民对物质生活的要求越来越高,对生鲜农产品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带动了我国农产品冷链物流的发展。

本文依据国家发改委于2010年制定的《农产品冷链物流发展规划》,并结合我国农产品冷链物流发展现状,浅作分析。

【关键词】农产品冷链物流发展
农产品冷链物流是指使肉、禽、水产、蔬菜、水果、蛋等生鲜农产品从产地采收(或屠宰、捕捞)后,在产品加工、贮藏、运输、分销、零售等环节始终处于适宜的低温控制环境下,最大程度地保证产品品质和质量安全、减少损耗、防止污染的特殊供应链系统。

近年来,随着我国农业结构调整和居民消费水平的提高,生鲜农产品的产量和流通量逐年增加,全社会对生鲜农产品的安全和品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加快发展农产品冷链物流,对于促进农民持续增收和保障消费安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世界冷链物流的起源和我国农产品冷链物流的发展现状冷链起源于19世纪上半叶冷冻剂的发明,到20世纪30年代,欧洲的食品冷链体系已经初步建立。

美国是从二次世界大战后开始推动的。

1958年,美国的阿萨德等人提出的冷冻食品品质保证取决于食品的冷冻时间(Time)、温度(Temperature)、耐藏性(Tolerance),即“3T”概念;接着左尔补充提出冷冻食品品质还取决于产品冻前质量(Produce)、加工方式(Processing)、包装(Package)等因素,即“3P 理论”;还有“3C”原则:冷却保鲜(Cool)、清洁(Clean)、小心(Care);“3Q”要求:冷藏保鲜链中的设备数量(Quantity)、质量(Quality)、冷
却速度(Quick);“3M”条件:冷藏保鲜的工具和手段(Means)、方法(Methods)、管理措施(Management)。

这些理论不仅成为低温食品加工流通与冷链设施遵循的理论技术依据,更重要的是它奠定了低温食品与冷藏链发展和完善、坚实的理论基础。

我国现代农产品储藏、保鲜技术起步于上世纪初,自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开始在生鲜农产品产后加工、储藏及运输等环节逐步得到应用。

进入新世纪以来,我国农产品储藏保鲜技术迅速的发展,农产品冷链物流发展环境和条件不断改善,农产品冷链物流也得到了较快的发展。

我国是农业生产和农产品消费大国,2010年,我国蔬菜产量约占全球总产量的60%,水果和肉类产量占30%,禽蛋和水产品产量占40%。

近年来我国生鲜农产品产量也快速增加,每年约有4亿吨生鲜农产品进入流通领域,冷链物流比例逐步提高。

目前我国果蔬、肉类、水产品冷链流通率分别达到5%、15%、23%,冷藏运输率分别达到15%、30%、40%,冷链物流的规模快速增长。

截止2010年,全国有冷藏库近2万座,冷库总容量880万吨,其中冷却物冷藏量140万吨,冻结物冷藏量740万吨;机械冷藏列车1910辆,机械冷藏汽车20000辆,冷藏船吨位10万吨,年集装箱生产能力100万标准箱。

目前,我国已有一大批生鲜农产品出口企业开始引进国际先进的HACCP(危害分析和临界控制点)认证、GMP(良好操作规范)等管理技术,普遍实现全程低温控制。

一些大型肉类屠宰企业也开始应用国际先进的冷链物流技术,从屠宰、分割加工、冷却成熟等环节低
温处理起步,逐渐向储藏、运输、批发和零售环节延伸,向着全程低温控制的方向快速发展。

另外,适应我国国情的低能耗、低成本的冷链处理技术也广泛推广,推动水产品和反季节果蔬为代表的高价值量农产品冷链迅速兴起。

近年来,中外运、中粮等社会化第三方物流企业,双汇、众品、光明乳业等食品生产企业也都逐步引进国外先进的冷链管理系统,一些大型连锁商业企业也逐渐完善了终端销售环节的冷链管理,加快发展生鲜食品配送。

我国冷链物流企业呈现出网络化、标准化、规模化、集团化发展态势。

另一方面,我国高度重视冷链物流发展,在近几年下发的中央1号文件中均强调要加快农产品冷链物流系统建设。

一些冷链物流的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和地方标准先后颁布实施,《食品安全法》等重要法律法规逐步完善。

农产品冷链物流的重要性进一步被消费者认识,全社会对“优质优价”农产品的需求不断增长。

(二)面临的挑战
总体来说,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农产品冷链物流发展仍处于起步阶段,规模化、系统化的冷链物流体系尚未形成,与发展现代农业、居民消费和扩大农产品出口的需求相比仍有差距。

鲜活农产品通过冷链流通的比例仍然偏低,大部分生鲜农产品仍在常温下流通;冷链物流基础设施能力严重不足;区域分布不平衡,中部农牧业主产区和西部特色农业地区冷库严重短缺;大型农产品批发市场、区域性农产品配送中心等关键物流节点缺少冷冻冷藏设施;生鲜农产品产后预冷技术和低温环境下的分等分级、包装加工等商品化处理手段尚未普及,
运输环节温度控制手段原始粗放,发达国家广泛运用的全程温度自动控制没有得到广泛应用;第三方冷链物流企业发展滞后。

在农产品冷链物流发展过程中,优质优价的机制仍没有形成,冷链物流的服务体系尚未完全建立,服务水平有待进一步提高;冷链物流法律法规体系和标准体系不健全。

规范冷链物流各环节市场主体行为的法律法规体系尚未建立。

冷链物流各环节的设施、设备、温度控制和操作规范等方面缺少统一标准,冷链物流各环节的信息资源难以实现有效衔接。

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农产品冷链物流缺乏整体规划
由于我国农业的产业化程度和产供销一体化水平不高从农业的初级产品来看,虽然产销量巨大,但在初级农产品和易腐食品供应链上,仍存在着缺乏与食品冷链相关的标准、法律法规、综合性专业人才以及对食品冷链的宣传等问题,以至于严重影响了农产品冷链的资源整合,阻碍了我国农产品冷链物流行业的发展。

二、农产品冷链的市场化程度不高,第三方冷链介入很少
中国农产品除了外贸出口的部分以外,大部分在国内流通的农产品物流配送业务是由经销商完成的,农产品冷链的第三方物流发展十分滞后,能提供的综合性全程服务的第三方物流企业还不足总体需求的5%,而专门针对生鲜易腐农产品的物流服务更是微乎其微,缺乏有影响力的、全国性的第三方冷链物流行业领袖,服务网络和信息系统不够健全,大大影响了农产品物流的在途质量、准确性和及时性,同时农产品冷链的成本和商品损耗很高。

三、农产品冷链的硬件设施建设不足
我国的冷冻冷藏运输行业与国际标准相差巨大。

我国设施整体规模不足,人均冷库容量仅7公斤,冷藏保温车占货运汽车的比例仅0.3%,与发达国家差距较大。

现有冷冻冷藏设施普遍陈旧老化,国有冷库中近一半已使用30年以上。

内地货运车辆约七成是敞篷式设计,只有约三成为密封式或厢式设计,而备有制冷机及保温箱的冷藏车辆连一成都不到。

铁路冷藏运输设施非常陈旧,大多是机械式的速冻车皮,缺乏规范保温式的保鲜冷冻冷藏运输车厢,冷藏食品运量仅占总货物运量的1%。

公路运输中,易腐保鲜农产品的冷冻冷藏运输只占运输总量的20%,其余80%左右的禽肉、水产品、水果、蔬菜大多是用普通卡车运输。

据国家发改委统计,目前欧、美、加、日等发达国家肉禽冷链流通率已经达到100%,蔬菜、水果冷链流通率也达95%以上。

而我国约为15%~20%。

我国目前的冷链设施和冷链物流装备不足,原有设施设备陈旧,发展和分布不均衡。

由此产生两个直接后果,一是造成易腐食品特别是初级农产品的大量损耗,整个物流费用占到易腐物品成本的70%,而按照国际标准,易腐物品物流成本最高不超过其总成本的50%。

二是食品安全存在巨大隐患。

四、农产品冷链物流软件技术落后
食品冷链物流软件技术包括冷藏专业技术、物流技术和组织技术。

目前,我国食品冷链物流中冷藏专业技术匾乏,导致冷链成本居高不下;物流技术落后,自动化、智能化、信息化水平低,以至于作
业效率不高;组织技术低下,没能建立起战略联盟,无法实现上下游企业互利共赢。

五、农产品冷链体系不够完善
我国冷链物流各环节缺乏系统化、规范化、连贯性的运作。

部分在屠宰或储藏环节采用了低温处理的产品,在运输、销售等环节又出现“断链”现象,全程冷链的比率过低。

现有冷链物流企业以中小企业为主,实力弱,经销规模小,服务标准不统一,具备资源整合和行业推动能力的大型冷链物流企业刚刚起步,不具备市场领导力。

(三)、发展机遇及前景
近年来,随着农业结构调整和居民消费水平的提高,我国生鲜农产品的产量和流通量及社会需求量逐年增加,全社会对生鲜农产品的安全和品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国家发改委在2010年《农产品冷链物流发展规划》中明确要求:各地区要结合本地的实际情况,按照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构建和谐社会的要求,紧紧围绕构建农业增产增效和农民持续增收的长效机制,适应城乡居民生活水平提高和保障居民食品安全的需要,以市场为导向,以企业为主体,初步建立冷链物流技术体系,制订推广冷链物流规范和标准,加快冷链物流基础设施建设,培育一批冷链物流企业,形成设施先进、管理规范、网络健全、全程可控的一体化冷链物流服务体系,以降低农产品产后损失和流通成本,促进农民增收,确保农产品品质和消费安全。

社会需求和政策鼓励为农产品冷链行业发展注入了强大活力。


国家的政策支持下,冷库建设工程、低温配送处理中心建设工程、冷链运输车辆及制冷设备工程、冷链物流企业培育工程、冷链物流全程监控与追溯系统工程、肉类和水产品冷链物流工程、果蔬冷链物流工程、冷链物流监管与查验体系工程等一大批重点工程业已投入建设,相关的法律法规也不断完善。

相关企业和机构应果断抓住机遇,积极进取,开拓国内巨大的市场空间,努力推进我国冷链物流的发展和壮大,促进农业生产的增收增效和保障我国食品行业的安全。

【参考文献】:
[1] 刘丽欣,励建荣.农产品冷链物流发展模式与政府行为概述[J].食品科学,2008,( 9 ):680-682.
[2] 孙红菊.农产品冷链物流浅析[J].物流技术,2009,(28):158-159.
[3] 宋辉,肖艳,佘望梅.乳业冷链物流的发展现状与对策研究[J]. 供应链管理,2009,(4):59-61.
[4] 发改委:《农产品冷链物流发展规划》2010-07-31
[5] 孙红菊.冷链物流发展的现状分析[J].物流技术,2009,(8):158 -159.
[6]魏国辰.生鲜农产品冷链物流体系发展探讨[J].商业时代,2009,( 2 ) :24-25.
[7] 范梅华.我国食品冷链物流的现状和对策[J].中国禽业导刊,2008,(14)。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