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化第四章-糖代谢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生化第四章糖代谢
一、名词解释
1.Glycolysis(糖酵解): Aanaerobic degradation is universal and ancient central pathway of glucose catabolism. In glycolysis a molecule of glucose is degraded in a series of enzymatic reactions to yield two molecules of pyruvate or lactate. The basic process of glycolysis can be divided into two phase: reactions from glucose to pyruvate and from pyruvate to lactate.
2.物质代谢:机体在生命活动过程中不断摄入O2及营养物质,在细胞内进行中间代谢,同
时不断排出CO2及代谢废物,这种机体和环境之间不断进行的物质交换即物质代谢。
3. Gluconeogenesis(糖原异生):The process of transformation of non-carbohydrates to glucose or
glycogen is termed as gluconeogenesis. Non-carbohydrates are some compounds, such as glucogenic amino acids, lactate, glycerol, and other organic acids.
4.Oxidative Phosphorylation(氧化磷酸化):The precess by which NADH and FADH2are oxidized and the coupled formation of A TP from ADP, is called oxidative phosphorylation.
5.糖原(glycogen):动物体内糖的储存形式,是可以迅速动用的葡萄糖储备。
6. Cori cycle(乳酸循环): Cori cycle may be termed as lactate cycle by which lactate is formed in
muscle and is transported into liver through blood stream, in liver lactate is converted to glucose, and glucose then is transported to muscle for produce lactate again. The significance of Cori cycle is to avoid the loss of lactate and the accumulation of lactate in blood to lower the blood Ph and acidosis. Cori cycle is an energy consuming pathway, 6 A TPs are consumed for converting 2 molecules of lactate to glucose.
8.Pentose phosphate pathway(磷酸戊糖途径):It is one of two major pathways for the
catabolism of glucose. This pathway can be divided into two pahses: an oxidative nonreversible phase and a nonoxidative reversible phase. In the first phase, glucose 6-phosphate undergoes dehydrogenation and decarboxylation to give a pentose phosphate, ribulose 5-phosphate. In the second phase, ribulose 5-phosphate is converted back to glucose 6-phosphate by a series of reactions involving mainly two enzymes: transketolase and transaldolase.。
9. T ricarboxylic acid cycle; Krebs cycle; citrate cycle(三羧酸循环): Acetyl CoA is the fuel
further reacts with oxaloacetate to form citrate and is completely oxidized to CO2and water, including 8 reactions. Tricarboxylic acid cycle not only oxidizes glucose to CO2and water completely, but also oxidized other compounds such as fatty acids and amino acids to CO2and water with the formation of reduced coenzymes and the synthesis of A TP. The tricarboxylic acid cycle serves as the crossroad for the interconversion among carbohydrates、lipids、and non-essential amino acids, and as a source of biosynthetic intermediates.
10. 物质代谢:机体在生命活动过程中不断摄入O2及营养物质(1'),在细胞内进行中间代谢,
同时不断排出CO2及代谢废物,这种机体和环境之间不断进行的物质交换即物质代谢(2')。
补充:
1.脂溶性维生素:维生素A,D,E及K均为非极性疏水的异戊二烯衍生物,可溶于脂类或
脂肪溶剂而不溶于水,称为脂溶性维生素。
2.水溶性维生素:B族维生素及维生素C在结构上与脂溶性维生素不同,可溶于水,不溶于
脂类溶剂,称为水溶性维生素。
3.Vitamin(维生素):存在于食物中的一类低分子有机化合物,是维持机体正常生活或细胞
正常代谢所必需的一类营养素
4. 高血糖:空腹血糖浓度高于7.22mmol/L(130mg%)称为高血糖。
5. 低血糖:血糖浓度低于3.89mmol/L(70mg%)称为低血糖。
二、填空题
1.蛋白质合成后其空间结构的修饰包括(亚基聚合)﹑(辅基连接)和(疏水脂链的共价连接等)。
2.脑是机体耗能的主要器官之一,正常情况下,主要以(葡萄糖)作为供能物质,长期饥饿时,则主要以(酮体)作为能源。
3.生物素是体内多种(羧化)酶的辅酶,参与体内(CO2)的羧化过程。
4.调节血糖浓度最主要的激素是(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
5. 在一轮三羧酸循环中,有(1)次底物水平磷酸化,有(4)次脱氢反应。
6. 糖异生的原料有(甘油)、(乳酸)和(生糖氨基酸)
7. 当体内葡萄糖有富余时,糖在体内很容易转变为脂,因为糖分解产生的(乙酰CoA)可作为合成脂肪酸的原料,磷酸戊糖途径产生的(NADPH+H+)可为脂酸合成提供还原当量。
8. 在三羧酸循环中,催化氧化脱羧的酶是(异柠檬酸脱氢酶)
和(α—酮戊二酸脱氢酶)。
9.1mol葡萄糖氧化生成CO2和H2O时,净生成(36或38)molA TP。
10.由于红细胞没有(线粒体),其能量几乎全由(糖酵解)提供。
11.肝糖原分解代谢主要受(胰高血糖素)调控,而肌糖原分解代谢主要受(肾上腺素)调控。
12.脂酰CoA脱下的2H通过(琥珀酸)氧化呼吸链氧化,β-羟丁酸脱下的2H通过(NADH)氧化呼吸链氧化。
13.目前已知有3个反应以底物水平磷酸化方式生成A TP,其中有一个反应由丙酮酸激酶催化,催化另2个反应的酶是(琥珀酸CoA合成酶)和(磷酸甘油酸激酶)。
14.糖的运输形式是(葡萄糖),储存形式是(糖原)。
15. 6-磷酸果糖激酶-1的别构抑制剂是(A TP)和(柠檬酸)。
16.丙酮酸脱氢酶复合体是有(丙酮酸脱氢酶)、(氢硫辛酰胺转乙酰酶)、(二氢硫辛酰胺脱氢酶)成的。
17.A TP与(肌酸)反应生成CP(肌酸),催化该反应的酶是(肌酸激酶).
18. 肌糖原酵解的关键酶有(磷酸化酶)、(6—磷酸果糖激酶—1)和(丙酮酸激酶)。
19. 6—磷酸果糖激酶—2是一双功能酶,同时具有(磷酸果糖激酶—2)和(果糖二磷
酸酶—2)两种活性。
20.糖酵解途径中的两个底物水平磷酸化反应分别由(磷酸甘油酸激酶)和(丙酮酸激酶)催化。
补充:1.可逆性抑制作用中,(竞争性)抑制剂与酶的活性中心相结合,(非竞争性)抑制剂与酶的活性中心外的必需基团相结合。
2. 磷酸吡哆醛及磷酸吡哆胺是维生素B6在体内的活性型,它们分别是(转氨酶)及(脱羧酶)的辅酶。
3. 维生素B6在体内的活性型为(磷酸吡哆醛及磷酸吡哆胺)
4. 维生素A的活性型包括:(视黄醇)、(视黄醛)、(视黄酸)。
5. 以遗传信息传递而言,复制是从(DNA)到(DNA);翻译是从(RNA)到(蛋白质)。
6. 肝糖原合成和分解的关键酶分别是(糖原合酶)和(磷酸化酶)。
7. 维生素B2在体内的活性型为(FAD)及(FMN),分别可作为黄素酶的辅基。
三、问答题
1.试述乳酸异生为葡萄糖的主要反应过程及其酶。
答:(1)乳酸经LDH催化生成丙酮酸。
(2)丙酮酸在线粒体内经丙酮酸羧化酶催化生成草酰乙酸,后者经GOT催化生成天冬氨酸出线粒体,在胞液中经GOT催化生成草酰乙酸,后者在磷酸烯醇式丙酮酸羧激酶作用下生成磷酸烯醇式丙酮酸。
(3)磷酸烯醇式丙酮酸循酵解途径至1,6—二磷酸果糖。
(4)1,6—二磷酸果糖经果糖二磷酸酶—1催化生成6—磷酸果糖,再异构为6—磷酸葡萄糖。
(5)6—磷酸葡萄糖在葡萄糖—6—磷酸酶作用下生成葡萄糖。
2. 简述肝糖原合成代谢的直接途径与间接途径。
答:肝糖原合成时由葡萄糖经UDPG合成糖原的过程称为直接途径由葡萄糖先分解成三碳化合物如乳酸、丙酮酸,再运至肝脏异生成糖原的过程称为三碳途径或间接途径。
3. 概述肾上腺素对血糖水平调节的分子机制。
答:肾上腺素通过促进肝脏和肌肉组织中的糖原分解而抑制糖原合成,使血糖水平升高。
其分子机制如下:肾上腺素作用于肝及肌细胞膜上的β受体后,促使G蛋白与GDP解离而与GTP结合,从而激活G蛋白。
活化的G蛋白能激活腺苷酸环化酶,使cAMP生成增加,cAMP 激活蛋白激酶A;后者催化细胞中许多酶类和功能蛋白质的磷酸化,从而引起肾上腺素的生理效应。
(1)使无活性的磷酸化酶b激酶磷酸化为有活性的磷酸化酶b激酶。
后者催化无活性的磷酸化酶b磷酸化为磷酸化酶a;则可促进糖原分解,升高血糖。
(2)使有活性的糖原合酶a磷酸化成无活性的糖原合酶b。
从而抑制糖原合成,致使血糖浓度升高。
(3)cAMP—蛋白激酶系统还通过磷酸化改变某些酶的活性调节血糖水平。
如抑制肝丙酮酸激酶减少糖的分解代谢,激活果糖双磷酸酶—1促进糖异生,升高血糖。
4. 简述糖异生的生理意义。
答:(1)空腹或饥饿时利用非糖化合物异生成葡萄糖,以维持血糖水平恒定。
(2)糖异生是肝脏补充或恢复糖原储备的重要途径。
(3)饥饿时,糖异生增强有利于维持酸碱平衡。
5. 简述血糖的来源和去路。
答:血糖的来源:(1)食物经消化吸收的葡萄糖;(2)肝糖原的分解;(3)糖异生。
血糖的去路:(1)氧化供能;(2)合成糖原;(3)转变为脂肪、某些非必需氨基酸;(4)转变为其他糖类物质。
6.简述乳酸循环形成的原因及其生理意义。
答:乳酸循环的形成是由于肝脏和肌肉组织中酶的特性所致。
肝内糖
异生很活跃,又有葡萄糖—6—磷酸酶可水解6—磷酸葡萄糖,释放
出葡萄糖。
肌肉组织中除糖异生的活性很低外,又没有葡萄糖—6—
磷酸酶;肌肉组织内生成的乳酸既不能异生成糖,更不能释放出葡萄
糖。
乳酸循环的生理意义在于避免损失乳酸(能源物质)以及防止因
乳酸堆积引起酸中毒。
7.试列表比较糖酵解与有氧氧化进行的部位、反应条件、关键酶、产物、能量生成及生理意义。
答:糖酵解糖有氧氧化
反应条件供氧不足有氧情况
进行部位胞液胞液和线粒体
关键酶己糖激酶(或葡萄糖激酶)有左列的3个酶
磷酸果糖激酶—1 丙酮酸脱氢酶系
丙酮酸激酶异柠檬酸脱氢酶
α—酮戊二酸脱氢酶系
柠檬酸合酶
产物乳酸、A TP H2O、CO2、A TP
能量1mol葡萄糖净得2molA TP 1mol葡萄糖净得36或38molA TP
生理意义迅速供能;某些组织依赖是机体获取能量的主要糖酵解供能方式
8.在糖代谢过程中生成的丙酮酸可进入哪些代谢途径?
答:(1)在供氧不足时,丙酮酸在LDH催化下,接受NADH+H+的氢原子还原生成乳酸。
(2)在供氧充足时,丙酮酸进入线粒体,在丙酮酸脱氢酶复合体的催化下,氧化脱羧生成乙酰CoA,再经三羧酸循环和氧化磷酸化,彻底氧化生成CO2、H2O和A TP。
(3)丙酮酸进入线粒体在丙酮酸羧化酶催化下生成草酰乙酸,后者经磷酸烯醇式丙酮酸羧激酶催化生成磷酸烯醇式丙酮酸,再异生为糖。
(4)丙酮酸进入线粒体在丙酮酸羧化酶催化下生成草酰乙酸,后者与乙酰CoA缩合成柠檬酸,可促进乙酰CoA进入三羧酸循环彻底氧化。
(5)丙酮酸进入线粒体在丙酮酸羧化酶催化下生成草酰乙酸,后者与乙酰CoA缩合成柠檬酸;柠檬酸出线粒体在胞液中经柠檬酸裂解酶催化生成乙酰CoA,后者可作为脂肪酸、胆固醇等的合成原料。
(6)丙酮酸可经还原性氨基化生成丙氨酸等非必需氨基酸。
决定丙酮酸代谢的方向是各条代谢途径中关键酶的活性,这些酶受到别构效应剂与激素的调节。
9.试述磷酸戊糖途径的主要产物及生理意义。
答:磷酸戊糖途径的主要产物是:5—磷酸核糖;NADPH。
磷酸戊糖途径的生理意义:
(1)提供5—磷酸核糖,是合成核苷酸的原料。
(2)提供NADPH,参与合成代谢(作为供氢体)、生物转化反应以及维持谷胱甘肽的还原性。
10.说明高氨血症导致昏迷的生化基础。
答:高氨血症时,脑中的反应为氨+α-酮戊二酸生成谷氨酸(3'),氨+谷氨酸生成谷氨酰胺,脑内α-酮戊二酸减少导致了三羧酸循环减慢(4'),从而使A TP生成减少,脑组织供能缺乏表现为昏迷(3')。
11.简述草酰乙酸在糖代谢中的重要作用
答:草酰乙酸在葡萄糖的氧化分解及糖异生代谢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1)草酰乙酸是三羧酸循环中的起始物,糖氧化产生的乙酰CoA必须首先与草酰乙酸缩合成柠檬酸,才能彻底氧化。
(2)草酰乙酸可以作为糖异生的原料,循糖异生途径异生为糖。
(3)草酰乙酸是丙酮酸、乳酸及生糖氨基酸等异生为糖时的中间产物,这些物质必须转变成草酰乙酸后再异生为糖。
12.简述三羧酸循环的要点及生理意义。
答:1)TAC中有4次脱氢、2次脱羧及1次底物水平磷酸化。
(2)TAC中有3个不可逆反应、3个关键酶(异柠檬酸脱氢酶、α—酮戊二酸脱氢酶系、柠檬酸合酶)。
(3)TAC的中间产物包括草酰乙酸在内起着催化剂的作用。
草酰乙酸的回补反应是丙酮酸的直接羧化或者经苹果酸脱氢生成。
三羧酸循环的生理意义:TAC是三大营养素彻底氧化的最终代谢通路。
TAC是三大营养素代谢联系的枢纽。
TAC为其他合成代谢提供小分子前体。
TAC为氧化磷酸化提供还原当量。
13.糖异生过程是否为糖酵解的逆反应?为什么?
答:糖异生过程不是糖酵解的逆过程,因为糖酵解中己糖激酶、6—磷酸果糖激酶—1、丙酮酸激酶催化的反应是不可逆反应,所以非糖物质必须依赖葡萄糖—6—磷酸酶、果糖二磷酸酶—1、丙酮酸羧化酶和磷酸烯醇式丙酮酸羧激酶的催化才能异生为糖,亦即酶促反应需要饶过三个能障以及线粒体膜的膜障。
12.为何称三羧酸循环是物质代谢的中枢,有何生理意义?(10分)
答:三羧酸循环是糖、脂、蛋白质分解代谢的最终共同途径,体内各种代谢产生的A TP、CO2、H2O主要来源于此循环。
三羧酸循环是三大物质相互联系的枢纽,机体通过神经体液的调节,使三大物质代谢处于动态平衡中,正常情况下,三羧酸循环原料乙酰CoA主要来源于糖的分解代谢,脂主要是储能;病理或饥饿状态时,则主要来源于脂肪的动员,蛋白质分解产生的氨基酸也可为三羧酸循环提供原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