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癫痫药物介绍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病灶
癫痫病灶中大量神经元突然同时除极化,产生高频、同步、 爆发式放电、并向周围正常脑组织扩散,使之广泛兴奋导 致脑功能突然、短暂失常。产生短暂的不同的运动、感觉、 意识和植物神经功能紊乱的症状。
•3
癫痫发作的国际分类
局限性发作(局部开始的发作)
单纯部分性发作(相当于局灶性癫 痫) 1.运动性发作 2.感觉性发作 3.植物神经性发作 4.精神性发作 复杂部分性发作(相当于颞叶癫痫) 1.意识障碍起病者 (精神运动性发作) 2.继发于单纯部分性发作的意识障 碍者
多种临床表现,不影响意识,每次发作持续20-60s
2、复杂部分性发作
发作时影响意识,常伴有唇抽动,摇头等,每次发作持续30s-
(颞叶性、精神运动性) 2min
3、部分性发作继发全 身强直-阵挛性发作
上述两种部分性发作可发展为伴有意识丧失的强直-阵挛性发作 和全身肌处于强直收缩状态,而后进入收缩-松弛(阵挛性)状 态,可持续1-2min
氨己烯酸 Vigabatrin 1999年
左乙拉西坦 Levetiracetan 1999年
奥卡西平 Oxcarbazepine 1999年
唑尼沙胺 Zonisamide 2000年
•6
药物治疗目标
控制临床症状 改善生活质量 不良反应少
•7
二、常用抗癫痫药
苯妥英钠 卡马西平 丙戊酸钠 乙琥胺
苯巴比妥 苯二氮卓类药物 奥卡西平 扑米酮
变态反应 皮疹,血细胞减少和肝坏死。长期服用者应定期 检查血常规和肝功能。
骨骼系统 本药诱导肝药酶,加速维生素D代谢,长期应
用导致低血钙症。必要时应用维生素D预防。
•13
药物相互作用
蛋白结合率相关
保泰松、磺胺类、水杨酸类、苯二氮卓类和口服抗凝血 药可与PHT竞争结合血浆蛋白结合部位,使后者血药浓度 增加
PHT对癫痫大发作(强直-阵挛发作)效果好,可作为首 选,也可用于单纯部分发作(局限性发作)和复杂部分 发作(精神运动性发作),对失神性小发作无效。
•10
药代动力学
口服吸收慢,吸收率个体差异大,并受食物影响。口服生 物利用度80%,血浆蛋白结合率88%-92%,口服4-12h血 药浓度达峰值。
主要在肝脏代谢,代谢产物无药理活性,存在肝肠循环。 消除速度与血药浓度有关,成函数关系变化,即非线性 关系,易引起毒性反应。
全身性发作(非局部开始的发作)
1.大发作(强直-阵挛发作)
2.小发作(失神发作)
3.不典型小发作
4.强直发作
5.肌阵挛发作
6.无张力发作
未ຫໍສະໝຸດ Baidu分型的发作
1.新生儿错乱性发作
2.婴儿痉挛
3.良性中央区癫痫
4.偏侧性发作
5.间脑癫痫
•4
常见癫痫发作的临床分型
发作类型 一、部分性发作
临床特征
1、单纯部分性发作
•14
禁忌证
对乙内酰脲类药物过敏者 Ⅱ-Ⅲ度房室阻滞、窦房结阻滞、窦性心动过缓 妊娠妇女禁用,早期致畸胎(D)
•15
2、苯二氮卓类
常用药品 地西泮(安定) 氯硝西泮(氯硝安定) 硝西泮 作用于GABA受体,加速与GABA受体偶联的Cl-通道开放 的频率,使Cl-内流增加。 安定静脉注射为癫痫持续状态首选之一;氯硝西泮为较广 谱抗癫痫药,对于癫痫小发作强于安定,静注用于癫痫持 续状态;硝西泮主要用于癫痫小发作。 此类药物副作用为疲倦,嗜睡。突然停药后的反跳现象会 引起癫痫发作,长期应用会产生耐受性。
•12
不良反应与注意事项
局部刺激 对胃肠有刺激性,口服易引起食欲减退,恶心, 呕吐,腹痛,宜饭后服用。长期应用引起齿龈增生,多见 于儿童及青少年,停药可消退。
神经系统 药量过大引起中毒,导致小脑-前庭系统功能失调, 表现为眼球震颤,复视,共济失调,严重可出现语言障碍, 精神错乱昏迷。
造血系统 长期使用导致叶酸缺乏,发生巨幼红细胞贫血。
代谢相关
PHT为肝药酶诱导剂,与糖皮质激素、含雌激素的口服
避孕药、环孢素、左旋多巴等合用时,加速上述药物代
谢,降低疗效。
同时,PHT也可被肝药酶代谢,氯霉素、异烟肼通过肝药
酶抑制作用,降低PHT的代谢,使其血药浓度升高,从
而增加疗效或引起不良反应;PB和CBZ通过肝药酶诱导加
速其代谢,从而降低血药浓度。
•8
1、酰脲类
巴比妥类 苯巴比妥 乙内酰脲类 苯妥英钠 对乙内酰脲化学结构进行改造,得到丁二 酰亚胺类的药物乙琥胺。
•9
苯妥英钠 PHT(大仑丁)
药理作用及机制
PHT具有膜稳定作用,能降低细胞膜对Na+和Ca+的通透 性,抑制Na+和Ca+的内流,从而降低细胞膜的兴奋,使 动作电位不易产生。
PHT只能阻止异常放电向病灶周围的正常组织扩散,而 不能消除癫痫病灶的异常放电。
1912年发现苯巴比妥,1938年发现苯妥英钠,1964年发现
了丙戊酸钠。
自丙戊酸用于临床20年后开发,美国FDA批准使用
非氨酯
Felbamate 1993年
拉莫三嗪 Lamotrigine 1993年
加巴喷丁 Gabapentin 1994年
托吡酯 Topiramate 1996年
噻加宾 Tiagabine 1997年
主要经肾排泄
PHT血药浓度个体差异较大,临床应注意监测血药浓度
•11
用法用量
成人:每日250-300mg,每日两次,1-3周内增加至300mg, 分三次服用。极量一次300mg,一日500mg。 儿童:开始每日5mg/kg,分2-3次给药,逐渐增加至每 日4-8mg/kg。 PHT治疗指数低,有效血药浓度为10-20μg/ml,应个体 化给药,监测血药浓度,以决定患者每次的给药次数 和用量。
二、全身性发作
1、失神性发作(小发 短暂的意识突然丧失。常伴有对称的阵挛性发作,每次发作持
作)
续约30s
2、肌阵挛性发作
单侧肢体部分肌群或全身部分肌群发生短暂的(约1s)休克样 抽动
3、强直-阵挛性发作 (大发作)
突然意识丧失伴有剧烈的强直性痉挛后转为阵挛性抽搐,•继5 而 较长时间的中枢抑制
抗癫痫药物的发展历史
抗癫痫药物
•1
一、概述
概念:癫痫(epilepsy):是一种反复发作的神经系统疾 病,发作时大多伴有脑局部病灶的神经元兴奋性过高所致 的阵发性异常高频放电,并向周围扩散而出现大脑功能短 暂失调的综合征。 临床表现:突然发作、短暂的运动感觉功能或精神异常, 伴有异常的脑电图
•2
癫痫的病理机制
正常脑细胞 异常高频放电
癫痫病灶中大量神经元突然同时除极化,产生高频、同步、 爆发式放电、并向周围正常脑组织扩散,使之广泛兴奋导 致脑功能突然、短暂失常。产生短暂的不同的运动、感觉、 意识和植物神经功能紊乱的症状。
•3
癫痫发作的国际分类
局限性发作(局部开始的发作)
单纯部分性发作(相当于局灶性癫 痫) 1.运动性发作 2.感觉性发作 3.植物神经性发作 4.精神性发作 复杂部分性发作(相当于颞叶癫痫) 1.意识障碍起病者 (精神运动性发作) 2.继发于单纯部分性发作的意识障 碍者
多种临床表现,不影响意识,每次发作持续20-60s
2、复杂部分性发作
发作时影响意识,常伴有唇抽动,摇头等,每次发作持续30s-
(颞叶性、精神运动性) 2min
3、部分性发作继发全 身强直-阵挛性发作
上述两种部分性发作可发展为伴有意识丧失的强直-阵挛性发作 和全身肌处于强直收缩状态,而后进入收缩-松弛(阵挛性)状 态,可持续1-2min
氨己烯酸 Vigabatrin 1999年
左乙拉西坦 Levetiracetan 1999年
奥卡西平 Oxcarbazepine 1999年
唑尼沙胺 Zonisamide 2000年
•6
药物治疗目标
控制临床症状 改善生活质量 不良反应少
•7
二、常用抗癫痫药
苯妥英钠 卡马西平 丙戊酸钠 乙琥胺
苯巴比妥 苯二氮卓类药物 奥卡西平 扑米酮
变态反应 皮疹,血细胞减少和肝坏死。长期服用者应定期 检查血常规和肝功能。
骨骼系统 本药诱导肝药酶,加速维生素D代谢,长期应
用导致低血钙症。必要时应用维生素D预防。
•13
药物相互作用
蛋白结合率相关
保泰松、磺胺类、水杨酸类、苯二氮卓类和口服抗凝血 药可与PHT竞争结合血浆蛋白结合部位,使后者血药浓度 增加
PHT对癫痫大发作(强直-阵挛发作)效果好,可作为首 选,也可用于单纯部分发作(局限性发作)和复杂部分 发作(精神运动性发作),对失神性小发作无效。
•10
药代动力学
口服吸收慢,吸收率个体差异大,并受食物影响。口服生 物利用度80%,血浆蛋白结合率88%-92%,口服4-12h血 药浓度达峰值。
主要在肝脏代谢,代谢产物无药理活性,存在肝肠循环。 消除速度与血药浓度有关,成函数关系变化,即非线性 关系,易引起毒性反应。
全身性发作(非局部开始的发作)
1.大发作(强直-阵挛发作)
2.小发作(失神发作)
3.不典型小发作
4.强直发作
5.肌阵挛发作
6.无张力发作
未ຫໍສະໝຸດ Baidu分型的发作
1.新生儿错乱性发作
2.婴儿痉挛
3.良性中央区癫痫
4.偏侧性发作
5.间脑癫痫
•4
常见癫痫发作的临床分型
发作类型 一、部分性发作
临床特征
1、单纯部分性发作
•14
禁忌证
对乙内酰脲类药物过敏者 Ⅱ-Ⅲ度房室阻滞、窦房结阻滞、窦性心动过缓 妊娠妇女禁用,早期致畸胎(D)
•15
2、苯二氮卓类
常用药品 地西泮(安定) 氯硝西泮(氯硝安定) 硝西泮 作用于GABA受体,加速与GABA受体偶联的Cl-通道开放 的频率,使Cl-内流增加。 安定静脉注射为癫痫持续状态首选之一;氯硝西泮为较广 谱抗癫痫药,对于癫痫小发作强于安定,静注用于癫痫持 续状态;硝西泮主要用于癫痫小发作。 此类药物副作用为疲倦,嗜睡。突然停药后的反跳现象会 引起癫痫发作,长期应用会产生耐受性。
•12
不良反应与注意事项
局部刺激 对胃肠有刺激性,口服易引起食欲减退,恶心, 呕吐,腹痛,宜饭后服用。长期应用引起齿龈增生,多见 于儿童及青少年,停药可消退。
神经系统 药量过大引起中毒,导致小脑-前庭系统功能失调, 表现为眼球震颤,复视,共济失调,严重可出现语言障碍, 精神错乱昏迷。
造血系统 长期使用导致叶酸缺乏,发生巨幼红细胞贫血。
代谢相关
PHT为肝药酶诱导剂,与糖皮质激素、含雌激素的口服
避孕药、环孢素、左旋多巴等合用时,加速上述药物代
谢,降低疗效。
同时,PHT也可被肝药酶代谢,氯霉素、异烟肼通过肝药
酶抑制作用,降低PHT的代谢,使其血药浓度升高,从
而增加疗效或引起不良反应;PB和CBZ通过肝药酶诱导加
速其代谢,从而降低血药浓度。
•8
1、酰脲类
巴比妥类 苯巴比妥 乙内酰脲类 苯妥英钠 对乙内酰脲化学结构进行改造,得到丁二 酰亚胺类的药物乙琥胺。
•9
苯妥英钠 PHT(大仑丁)
药理作用及机制
PHT具有膜稳定作用,能降低细胞膜对Na+和Ca+的通透 性,抑制Na+和Ca+的内流,从而降低细胞膜的兴奋,使 动作电位不易产生。
PHT只能阻止异常放电向病灶周围的正常组织扩散,而 不能消除癫痫病灶的异常放电。
1912年发现苯巴比妥,1938年发现苯妥英钠,1964年发现
了丙戊酸钠。
自丙戊酸用于临床20年后开发,美国FDA批准使用
非氨酯
Felbamate 1993年
拉莫三嗪 Lamotrigine 1993年
加巴喷丁 Gabapentin 1994年
托吡酯 Topiramate 1996年
噻加宾 Tiagabine 1997年
主要经肾排泄
PHT血药浓度个体差异较大,临床应注意监测血药浓度
•11
用法用量
成人:每日250-300mg,每日两次,1-3周内增加至300mg, 分三次服用。极量一次300mg,一日500mg。 儿童:开始每日5mg/kg,分2-3次给药,逐渐增加至每 日4-8mg/kg。 PHT治疗指数低,有效血药浓度为10-20μg/ml,应个体 化给药,监测血药浓度,以决定患者每次的给药次数 和用量。
二、全身性发作
1、失神性发作(小发 短暂的意识突然丧失。常伴有对称的阵挛性发作,每次发作持
作)
续约30s
2、肌阵挛性发作
单侧肢体部分肌群或全身部分肌群发生短暂的(约1s)休克样 抽动
3、强直-阵挛性发作 (大发作)
突然意识丧失伴有剧烈的强直性痉挛后转为阵挛性抽搐,•继5 而 较长时间的中枢抑制
抗癫痫药物的发展历史
抗癫痫药物
•1
一、概述
概念:癫痫(epilepsy):是一种反复发作的神经系统疾 病,发作时大多伴有脑局部病灶的神经元兴奋性过高所致 的阵发性异常高频放电,并向周围扩散而出现大脑功能短 暂失调的综合征。 临床表现:突然发作、短暂的运动感觉功能或精神异常, 伴有异常的脑电图
•2
癫痫的病理机制
正常脑细胞 异常高频放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