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立冲突的原则和文学的张力美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对立统一规律与文学的“张力”之美
刘淑欣
文学是“人学”,是关于人的心灵的哲学,即对普遍的人性经验的追问。

文学以诗性的方式把握人类的心灵,透过纷繁复杂的文学表象,叩问人类灵魂的深处。

从文艺美学的角度探索文学,“宇宙的规律也就文艺的规律”,①即宇宙的大规律和文学的小规律应该是一个大系统和一个子系统的关系,所谓“一粒沙一世界”。

超越优秀文学作品所描写的具体的人生体验,我们可以看到其中对普遍的人性经验的触摸,对人性的探察,以及由此而形成的文学的张力美。

“张力”在物理学上指物体受到两个相反方向的拉力作用时所产生于其内部而垂直于两个部分接触面上的互相牵引力,例如“拔河”的时候,绳子内部就存在张力。

张力首先是产生于事物内部;其次是由相反相联的力共同组成。

其中两种相互作用的力构成其内部的张力。

新批评派的艾伦•退特把诗篇的意义规定为文字的“内含”(指比喻意义)和“外延”(指逻辑意义)所形成的“张力”,认为张力最后获得平衡或调和,诗篇才算成功。

他指出:“为描述这种成就(指对诗的价值的评判),我提出张力(Tension)这个名词。

我不是把它当作一般的比喻来使用这个名词的,而是作为一个特定名词,是把逻辑术语外延(Extension)和内涵(Intension)去掉前缀而形成的。

我所说的诗的意义就是指它的张力,即我们在诗中所能发现的全部外展和内包的有机整体。

”②格式塔心理学指出,如果以尽量少的特征突出最复杂心灵的结构,最大限度地简化心灵的结构的话,就形成了简化的表现心灵结构的“力的样式”,即艺术的表现性的一种样式。

张力是最具有表现性和运动性的状态,是在平衡态中包容着不平衡态。

可以给艺术张力这样一个界定:在艺术作品中包含着至少两种似乎不相容的文学元素时,各方不消除对立关系,而是在对立状态中互相衬映、比较、抗衡、冲击的力量,张力使读者的思维不断在各极中往返、游移,而产生一种循环往复的立体感受。

凡一个统一体存在着对立而又相互联系的力量的事物,都存在着张力,矛盾、冲突的因素并置在一起,双方产生相对抗的力,形成动态平衡的张力效果。

张力美是最富于魅力的艺术品格之一。

中国当代诗论家李元洛指出:一览无余的直陈与散文化的松散,都不能构成张力,而是要在矛盾的对立统一基础上,由不和谐的元素组成和谐的新秩序,在相反的力量动向中寻求和而不同。

如在反逻辑与合逻辑、反情理与合情理的对立中产生张力效果。

理论家梵•康纳1943年所说,张力存在于“诗歌节奏与散文节奏之间;节奏的形式性与非形式性之间;个别与一般之间,具体与抽象之间;反讽的两个组成部分之间;散文风格与诗歌风格之间”。

可以说,对立统一规律是客观事物存在的规律,任何事物内部都是矛盾的统一体,人的存在状态即是在对立统一的关系当中。

文学表现事物的对立统一关系,共处一体的矛盾冲突因素,可以说是文学张力得以产生的直接的动力。

一、文学表现两种文化的冲突的张力美
在全球一体化的今天,人类争夺生存空间的军事或政治对抗,已让位给更加广泛的没有硝烟的文化冲突。

今天人们发现过去人类的许多似乎没有目的没有理由的冲突,是由于拥有不同质的文化造成的人的价值观以及人的文化选择的冲突。

利益冲突,种族冲突,军事冲突、政治冲突,相对来讲都是暂时性的冲突,在一方取胜一方失败或双方和解的情况下,很快会结束或转化。

而文化冲突一般都是在心理、情感、思想观念等精神领域中进行,在人们不知不觉中发生,其结果也不像推翻一个政权或进行一场战争那样直接与明显,通过较长的
①赵宪章:《文艺学方法通论》,第100页,浙江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②艾伦.退特《论诗的张力》
历史阶段才能见到。

在文学作品中,蕴含其中的这种文化冲突,也许需要经过年代的洗涤,去除表面的种种时空的浮光掠影,才能被发现。

英国作家高尔斯华绥的中篇小说《苹果树》讲述了一个“痴心女子负心汉”的故事,曾被认为是批判资产阶级的自私虚伪、道德败坏。

在今天现代语境中,多元文化价值观的“对话精神③”被人们频频提及,甚至成为一种思维方式。

文学批评与研究也逐渐远离简单的阶级批判、道德轰炸的战火硝烟。

重新解读《苹果树》的悲剧,探索其中隐含的深层意蕴,我们可以发见作品所表现的人性内在的冲突,两种文化观念的冲突、乃至两种审美理想审美观念方面的冲突,这些似乎已经跨越时间空间的樊篱,显现为人类永恒的困惑。

《苹果树》男主人公弗兰克的一次远离城市文明的户外行动,引起了一桩缠绵悱恻忧伤哀婉的爱情悲剧。

这位男主人公是作为城市文明的代表,女主人公是乡村文明的代表,两种文明形成了对照。

弗兰克的文雅细致、诗情画意;和梅根的纯真自然是迥然不同的异质美,这是他们的爱情产生的重要条件。

弗兰克与梅根的爱情产生在美妙的大自然中,如同“牧神遇见了林间的仙女”,在美妙的农村,“一切都是超尘脱俗的,不是尘世间情侣相会的地方;只适合男神和女神,牧神和林中仙女”。

窈窕少女梅根是那么朴素、美好和俏丽:“蓝色的眼睛,花一般的妩媚,恬静的脸容,苗条的身材,苹果花似的气色……那被月光照亮的脸那么白皙,她那张开的嘴唇呈现着淡淡的粉红色,这脸和嘴唇的颜色有着苹果花的那种活的超尘脱俗的美。

”“她是那么单纯、年轻和直率,只有一片爱慕之心,毫无自卫的能力”……这是大自然之女。

天性热爱大自然的弗兰克,幻想自己像一个骑士一样热爱她,保护她。

而当环境切换到城里,弗兰克的一切感觉全变了。

他回到城里,想要给梅根买一套能够穿到伦敦,面见自己父母亲友的衣服,可是他发现在那些高级的时装店的橱窗里,竟然找不到一套适合梅根的衣服。

那些漂亮的衣服只适合穿到贵族小姐的身上,现代文明与梅根的个性是相抵触的:弗兰克“简直没法相信:梅根——他的梅根——竟会脱掉他经常看见她穿戴的粗苏格兰呢裙子、质料低劣的短罩衫和压扁的苏格兰圆帽,而换上别的服装!”“她也需要一顶帽子,一双鞋,一副手套;可是,如果他都买了,说不定它们会使她显得很庸俗,就像假日的漂亮衣服叫乡下人穿了总显得十分庸俗一样!”特别是自从遇见哈利德一家人之后,“那个农庄和梅根——甚至连梅根——都似乎不真实了。

”弗兰克甚至开始怀疑已经发生过的一切:“难道他真的向她求过爱,真的答应过带她去同居吗?他一定是受了春天、夜和苹果花的迷惑!这五月的狂热只能把他们两个都毁啦!”弗兰克自言自语地说:“真可怕,我干的什么——”!在城市的环境里,弗兰克察觉到了他在“在乡村独特清澄的景致里他无法觉察到”的东西,而这些他终究会觉察出,并“无法忍受”,原本梅根吸引他的一切美的特质,在城市文明的比照下都变了味:弗兰克渐渐确切地感觉到他是不会跟梅根结婚的了。

甚至想一想“娶这不满十八岁的单纯的孩子为妻的念头,现在使他充满了恐惧”!如果他们结合的话,那不过是一段荒唐的恋爱生活,一段不安的、悔恨交集的、别扭的生活!”弗兰克想,“把她移植到大城市里去,把像她这样一个完全属于大自然的人关在一套公寓房间里”,这是不可思议的。

他与梅根的爱情是“不平常的冒险”,弗兰克应该回去过“正常的生活”。

弗兰克知道,自己如果和梅根结合,一定会受到来自自己生活圈子的嘲笑和排斥。

想到这些,他会害怕,会愤恨。

于是三天后,他与梅根不辞而别,和哈利德兄妹一起回到伦敦,他甚至连一封信也没有写给梅根:因为他不知道“还有什么可说的呢”?
如前所说,张力的形成是由于两种矛盾力量的互相抗衡和互相吸引。

代表两种文明的对立美的弗兰克和梅根之间的爱情,似乎证明了“两种文明既有对立性,也有不可否认的互补性”④。

首先他们共处一体,对方的存在是自身存在的前提条件:城市文明现代文明是乡
③蒋原伦、潘凯雄:《历史描述与逻辑演绎》,第224页,云南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

④刘淑欣:《现代西方人的一次心灵历险》外国文学研究,1997年第五期第116页。

村文明传统文明发展而来,没有后者,就无所谓前者,两种文明因差异性而愈发凸显各自的特性。

久居城里的弗兰克,初次见到梅根,就是被她身上所具有的纯朴和天真,超拔尘世之美所征服,而回到城里,又对高雅文静、有教养,懂艺术的淑女斯苔拉心生爱慕,这说明了两种文明各具魅力。

其次两种文明又相互抗衡,相互排斥。

梅根自然纯朴的青春气息,如同“自然的一颗露水”,那么简单,那么可靠,那么忠诚!而贵族少女的斯苔拉的“淑女风范”、“高贵气质”,使得梅根的所有一切都变了味道:单纯质朴一变而为简单无知,清新美丽一变而为粗拙庸俗,“缺乏文化教养”;相反,与他相伴26年的妻子斯苔拉,却因为缺乏热情,冷漠矜持,成为弗兰克生命中永远的缺憾。

其三,对这互相抗衡和互相吸引的两种文明形态,人类面临着选择的困境,即所谓“鱼与熊掌不可兼得”。

如果必须舍弃一方就构成了悲剧深层的原因。

在作品中,对于双方的这种文化的差异,不满十八岁的梅根也是有所觉察的,梅根深深地被弗兰克诗人的才情和高贵的气质所吸引,但她或许是在本能上的自惭形秽,使得她始终是仰视弗兰克。

有一次姨妈的儿子乔在追赶梅根被阿瑟斯特碰见,她羞怯而激动地对弗兰克喊道:“你讥笑我,讥笑我们!”在这里,显然她是意识到两个人之间的文化差别,而且她知道,乔和她是属于同一个圈子的“我们”。

出于这种直觉的感受,她从没有企图与弗兰克结婚,只希望能够见到他。

当知道弗兰克真的爱上自己的时候,梅根带着某些胆怯甚至恐惧,但是她为了追求爱情依然义无反顾,如飞蛾扑火一样地扑向弗兰克,直到殉情而死。

梅根和斯苔拉所代表的乡村文化和城市文化,力量对比十分悬殊,如果说牺牲的话,必然是后者。

弗兰克在清醒的时候也意识到,“她是那么单纯、那么信任,那么像朝露一般。

而朝露——是不长久的!”“他的热情将只是一种官能的放纵,很快就会过去;在伦敦,她那种天真无知,只能使她成为他的秘密玩物——不可能再是别的。

”逝去的一种文明,尽管有它存在的理由和价值,尽管同样美好,但是如同“朝露”一样,只属于早晨。

这是梅根的宿命,也是她所代表的那种文明的宿命。

在历史的长河中审视特定文化形态与人性的互动关系,从弗兰克不辞而别的背后,可以看到两种文化的激烈冲突,《苹果树》深层表现出了文化隔绝的悲剧。

城乡之间的文化差异今天依然存在,这样的悲剧也还在继续。

二、文学表现两种人性冲突的张力美
现代文明的进步、理性精神的高扬,推进了社会的发展,而现代文明对人性的禁锢以及对人性自由的限制又是不言而喻的,它使人的原始天然的一切关系遭到了破坏,特别是精神上受到各种伤害。

因此人类又对文明产生了迷惘和困惑。

现代西方知识分子要求“返归大自然”,崇尚野性原始的激情,宣扬感性能力的必然合理性,表达了人的原始激情、原始要求以及对现代文明的抗拒。

而历史是不可逆转的,对既往文明的追念,成为现代人心中永远的伤痛。

《苹果树》中男女主人公从相爱到失爱,深层隐含着人物在情感与理智之间的挣扎,以及在现实与理想之间的两难选择。

爱上梅根使弗兰克的理想爱情与社会现实发生了冲突。

在浪漫的春天里,弗兰克与梅根邂逅相爱。

“春天没有言语,只有淅飒和低吟。

春花怒放,春叶茁发,春水奔流,春天欢腾地无休无止地追逐着,这一切都比言语要丰富得多!”梅根的出现,触发了弗兰克的爱情理想:“他贪婪的是她自然纯朴的青春气息,她似自然的一颗露水,那么简单,那么可靠,忠诚,把什么都付出了。

⑤”“他完全沉湎在自豪之中了:他俘虏了这个美丽、信任、眼睛水盈盈的小东西!”月色朦胧的树丛大自然的情感,是真实原我的,他迷醉的是大自然。

她野性未灭,是自然美的化身。

一旦回到现实生活,那种为自然之美而神魂颠倒的感觉很快就消失了。

一旦回到弗兰克赖以生长的环境中,召唤弗兰克的是“带着点儿处女的恬静和冷漠”的“闺阁千金”斯苔拉。

一次弗兰克望着眼前弹舒曼钢琴曲的斯苔拉,看到她“长在细长、洁白的脖子上的美丽的脑袋,随着双手的动作而俯仰。

她弹得很熟练,没有多少表情”,弗兰克
⑤高尔斯华绥:《苹果树》,《外国中篇小说选》第五卷,第477页,云南人民出版社,1983年版。

想“她构成了一幅何等样的图画!那淡淡的金黄的光辉,一种天使的气氛,滞留在她的周围。

在这摇动着身体、穿着白衣、长着天使般脑袋的姑娘面前,谁能有情欲之念或非分之想呢?”他的理智让他地选择了斯苔拉。

为了这牺牲了的爱情理想,弗兰克内心有着深深地伤痛,挣扎在现实和理想之间:直到二十六年以后来到埋葬着梅根的墓地,他依然眩惑:“是真的过了二十六年,还是他做了一个梦,现在醒来,而梅根正在那棵大苹果树下等他呢?他不自觉地抬起手来摸摸花白的胡子,终于使自己回到了现实中。

”作品通过自然景物展现作家和人物的审美理想,美如梦境、洁如仙境,似真似幻,暗示主人公的美好爱情在现实中的必然幻灭。

理性与情感的冲突,也是作品表现的人性的另一对基本冲突:弗兰克对梅根是原始的情感,他爱梅根,而他所受到的教育,他的理智时时提醒他,他不能屈从那“恶魔”,想到上流社会对他选择梅根的“厌恶”的反映,他就产生一种“又怒、又恨、又羞的奇怪心情”。

斯苔拉在弹琴,“舒曼的乐声悸动着,跟他那发烧似的思想交织在一起,斯苔拉的神态冷静、皮肤白皙,头发金黄的形态,还有围绕着她的那种奇怪的天使的光辉,又出现在他的眼前。

”他只有放弃梅根。

斯苔拉的一切“玉洁冰清,一尘不染,几乎是神圣的——这一切都是纯洁和美好的,都是从小受的教养使他能够体会的。

⑥”然而,从此在弗兰克的现实中,“青春永逝了,没有爱情和甜情蜜意”。

弗兰克感觉到像有什么东西卡住了脖子似的:“人当然是应该尽情欢乐的,就像这天和地包含着无限欢乐一样!但是实际上呢,却办不到!”弗兰克的生活永远是“缺少”的,“缺少的是那苹果树、那歌声和那金子!”在人性两种力量的纠缠中,我们也看到了两种矛盾力量的互相抗衡和互相依存。

我们知道,人性是复杂的,“一方面希望安宁平静一方面又期待冒险刺激;不遗余力地创造文明又留恋无拘无束的原始野性;既现实又浪漫;崇尚理性又不愿磨灭了感性;尊重理智又不愿违背情感,这是人性中的两极追求的倾向,或者说是两种相对的渴求。

没有纯粹理性缺乏感情的人,也没有只有感情而没有理性的人。

在西方哲学家、美学家们看来,随着现代文明的日趋完善,社会高度理性化,组织化,使人的感情和理智、感性和理性不再平衡,理性压抑感性,理智压抑情感,这两极之间,偏向了一端,其结果是人类精神日益分裂,心理严重失衡。

⑦”个人情感和理性的冲突是一种永恒的冲突。

作为人类精神世界的重要组成部分,情感和理性的冲突始终使人感受着矛盾和困惑。

反映此类内容的作品,也就成了不同时代的人们总也说不完的话题。

《苹果树》包含着作家对当时整个社会制度的厌憎与留恋,对人生的追求与超脱,乃至对每一个人物的体察与阐释。

运用诗意和感伤的语调,把初恋的欢笑于失恋的痛苦、爱情的温柔与弃绝的残酷并列在一起,平静的家庭生活和不平静的对爱情的追忆结合在一起,达到文化内涵、人物情感、不同角色多样组合的张力效果。

三、文学表现两种审美价值冲突的张力美
在文学的语境内,张力产生于悖论,产生于矛盾双方的纠结,在肯定的同时,又否定这个肯定,构成了对立双方的无尽的冲突紧张关系,成为一个不可能逻辑解决的悖论漩涡。

在优秀的文学作品中,这种由两种力量冲突造成的张力美,还表现在两种审美价值的冲突上面。

首先是两种环境两种美所形成的审美张力。

《苹果树》如同一曲优美感伤的田园牧歌,缠绵悱恻的情感描写与神秘迷蒙的景物描写完美结合,达到了情景交融的境界。

是自然美诱发了人物的情感,也是人物情感传达给大自然;是一曲青春和爱情的美的颂歌,也是青春和爱情的美的悲剧。

作品中表现的上述文化差异和文化冲突,理想与现实的冲突,情感与理智的冲突,表现为作家审美理想和审美观念上的冲突。

作品弥漫着属于不同文化特征的对立的两种美:代表两种文化特征的美的环境、象征两种文化符号的美的人物、激情燃烧的往事与感伤忧郁的结局、无暇的自然美和残缺的人性美,两种美相互排斥又相互补充,相互欣赏又相互
⑥高尔斯华绥:《苹果树》,《外国中篇小说选》第五卷,第482页,云南人民出版社,1983年版。

⑦见拙作:《现代西方人的一片精神家园》,《名作欣赏》,1997年第三期第34页。

对立,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缠绵交织,难解难分,读来缠绵悱恻,荡气回肠,令人沉醉。

这警示着人们:如果历史发展需要以一种文明取代另一种文明的话,结局必然是悲剧性的。

在今天,这依然使人类痛苦、困惑和无奈。

其次是两个角色两种美所形成的审美张力。

角色张力的形成有两种途径:一是角色内部矛盾因素的组合,如林兴宅《论阿Q的性格系统》分析阿Q性格中存在着质朴愚昧但圆滑无赖、率真任性而又正经卫道、自尊自大而又自轻自贱、争强好胜而又忍辱负重等等十个矛盾侧面。

例如欧里庇德斯的美狄亚,在性格的多重对抗与统一中,人物内在个性丰满,充满魅力。

二是角色与角色之间“怨偶”式的纠结所造成的张力,例如《苹果树》中的两个女性:“大自然之女”梅根和“闺阁千金”斯苔拉两个人都是极美的,但是又是不能同时兼具的异质美:前者纯真自然,后者文雅精致,前者率性自然,后者诗情画意;梅根之美和斯苔拉之美因其异质只能分别存在于一个个体之上。

这两个方面既是对立的,又是统一的,冲突的双方因某种共同的因素有机地融合在一起,达到一种动态的平衡。

我国学界对于《红楼梦》的解读,因爱情上的钗黛之争就有了“钗黛合一”说,认为黛玉和宝钗两个女性都非常优秀,使得作者以及作品中人物乃至读者对她们难以取舍,“钗黛合一”是人们共同的关于女性美的理想。

在现实生活里,需要宝钗这样贤妻良母型的女子相伴,在理想世界里需要才华横溢冰清玉洁的黛玉。

一个人不能同时兼有两者之美,宝钗、黛玉可能象征着一个人身上矛盾的两个方面。

这种对立统一中,似乎有大量的中间场域,让人往返其间,为之困惑,为之无奈,这就形成了巨大的张力效果,使作品具有永不泯灭的魅力。

如果说,在现实世界中人类面临着选择的困境,即所谓“鱼与熊掌不可兼得”,必须舍弃一方就构成了悲剧深层的原因,理想与现实、个人与社会、情感和理性是人所面临的共同矛盾,具有深刻而普遍的意义。

那么,只有在审美的世界里,才能实现二者的统一。

按照格式塔心理学派的理论,艺术世界的力与人的内在的力具有同构性关系,审美欣赏借助审美对象与人的异质同构关系,使自己的情感愿望得以表现。

于是承载着人类心灵飞向审美超越的自由境界,引起的全体人类的共鸣。

艺术追求所谓“酌奇而不失其真,玩华而不坠其实⑧”“短长肥瘦各有态”,“淡妆浓抹总相宜”,“端庄杂流丽,风健含婀娜”。

阴柔与阳刚兼美,婉约与豪放并存。

在艺术世界,艺术张力人们审视自身的价值,开拓自身生命疆域,进而实现审美超越:超越自然环境、社会环境,超越人自身的局限,奔向生命的自由境界。

古今中外的整部文学史中所呈现的艺术世界的力与人性的内在的力具有同构性关系,文学作品展现了各个历史时期人的灵肉冲突、理智与情感的冲突、个体生命价值与群体利益的冲突,以及人性的善与恶、正与邪、等复杂的维度。

在任何作品中,一泻千里的情感宣泄,类型化的平面化的人物性格,既使不平衡态的展示,也是对张力的消解。

许多不成功文学作品的失败之处正在于文学张力的缺失。

把文学作品当作“载道”、“言志”或是阐释某种哲学思想的工具,都会使文学张力削弱。

总之,文学作品里面富有矛盾的人物个性刻画,富有悖论的人性冲突内容,富有内涵的审美境界刻画,是文学永久魅力的源泉。

⑧刘勰《文心雕龙辨骚第五》。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