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同的家》教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文学学院2009级3班刘世娈学号:2009012871
《共同的家》教学设计
一、授课课题:《共同的家》
二、授课课时:1课时(45分钟)学段:八年级
三、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使学生能够熟练运用课文出现的新字词,初步理解文章语法现象、作品结构以及“共同的家”的深刻含义;了解刘亮程先生的创作特点。

2.过程与方法目标:学习散文的表达技巧和技巧;品味文章清新的语言风格和文章营造出的朴素醇厚的氛围。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使学生深刻感悟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重要意义,初步体会作者“含泪的微笑”。

四、教学重点:1.学习文章清新、质朴的语言风格,熟练掌握白描和拟人化描写对于文章建构的重要意义;2.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领悟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重要意义。

五、教学难点:体会作者“含泪的微笑”
六、教学过程:
1.导入(2分钟):同学们,我们都读过都德的《从阿尔卑斯山归来》,其中的拟人化描写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拟人化手法的运用使事物具有了人的特性,生动、鲜活而富有情趣。

今天我们学习的课文同样运用了拟人化的描写手法,使一群可爱的小动物赋予了人的情感,走进刘亮程先生的散文,让我们认识它们‘共同的家’。

2.推导(2分钟):课文题目为《共同的家》,同学们看到这个题目有哪些疑问呢?
同学:是哪些人共同的家?这些人的家是什么样的?这个家里都发生了哪些事?……
好,同学们都有自己的思考,下面我们请同学甲泛读课文,其他同学校对不准确的读音,并思考上述问题。

3.朗读课文(6分钟)。

4.问题探讨(15分钟)
首先,点评同学甲的朗读状况,由其他同学纠正错误的读音。

师:通过了解课文,同学们知道题目《共同的家》究竟是谁们共同的家了吗?
生:①老鼠、猫;②黑猪娃、黄母牛;③狗;④爸爸、妈妈、“我”、弟弟妹妹;⑤羊羔、鸡等;⑥黑母羊。

师:那么,“我”和他的家畜们都发生了哪些故事呢?
生:“我”希望动物和人、动物之间和睦相处,把家当成自己的家,爱护家里的东西。

“我”和父亲、弟弟妹妹为动物整修院落。

父亲不许“我”们随便动院子里的东西。

被卖掉的黑母羊重新回到家里。

……
师:初次阅读课文,文章语言风格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你从哪里感受到的?
生:清新质朴、平白如话,拟人化手法……
5.分层次朗读并讲解(15分钟)
(1)第一层:老鼠和猫的故事。

家人对猫和老鼠的纵容,引出文章中心:“我们期望每个家畜都能把这个院子当成家,跟我们一起和和好好往下过日子。


(2)第二层:黑猪娃和黄母牛是怎样逐步爱上这个家的(父母的包容)。

中心:“在这个院子里我们让许多素不相识的动物成了亲密一家。


(3)第三层:我们一家为动物们修整院子。

(4)第四层:父辈对院落怀有深厚的感情。

品读“我们太急于把手伸向院子的每一处,想抹掉那些不属于我们的陈年旧事,却无意中翻出了它们,让早已落定的尘埃重又弥漫在院子。

”的深层意蕴,并体会其中的悲伤感情。

问:作者在描写这一部分时的语言风格与其他部分有什么不同?体会作者是怎样运用不同的语言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的。

(5)讨论结尾的独特之处。

问:黑母羊的情节设置对突出主题有什么作用?对于文章感情基调的变化有什么作用?这一情节设置引发了你哪些思考?
分析:作者前半部分集中表现一种温馨的氛围,给人以幸福的微笑,而第四层和结局转为伤感,给人以“含泪”的失落感。

父亲的固守失却的回忆而不得是一种失落;“我”和黑母羊都不希望离开“共同的家”,然而却不得已分开是一种失落;作者坚持质朴纯真的文化创作却难以砥砺现代文明对乡村的吞噬也是一种失落;……从中体会作者“含泪的微笑”。

6.总结课文,布置作业(5分钟)。

七、板书设计:
《共同的家》
(刘亮程)
人包容动物,人为动物创造“家”
人与动物共同的家
动物服务于人,动物适应“家”(温馨)
动物之间:友好相处,团结互助含泪的微笑
时光的流逝,美好事物不能永驻。

(父亲的回忆)
情势的逼迫,人不得不违背心意做自己不愿意的事(黑母羊)失落
八、教具使用:投影仪、录音机(讲课过程中制造氛围,提示文章感情变化)
九、作业布置:
1.找出文章前后呼应的部分,体会散文的“形散而神聚”。

2.“我”和父亲看到黑母羊后会怎样处理它?注意联系文中“有时我们不得不把喂了两年的一头猪宰掉,把养了三年的一只羊卖掉,那都是没办法的事。

”一句。

3.拟人化的表现手法对于表现文章主旨有什么作用?
(文章表现的是人与动物之间的和谐相处,将动物赋予人的情感有助于使二者产生情感上的共鸣。

此外,拟人化手法成功塑造了一群生动活泼的动物,使他们的形象仿佛活跃在我们眼前。


4.课下搜集刘亮程先生的其他创作,如《一个人的村庄》结合文章分析阅读和思考。

十、教学反思:
1.缺乏师生互动,缺少学生的独立探索。

2.缺少丰富而生动的教学手段,课堂气氛不够活跃。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