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文化服务的发展趋势及思考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公共文化服务的发展趋势及思考

◎任鹏飞

摘要:建国70年来,我国公共文化服务呈现出多维的发展趋势:供需模式经历了由“一元”到“多元”的转变,建设规范经历了由“参差”到“标准”的重塑,实施效度经历了由“失衡”到“均等”的

提升。公共文化服务的发展旨向是:政府应合理定位,引导与规划公共文化服务建设;市场机制应坚持

参与公共文化服务资源配置;社会组织应做好监管与反馈工作。政府、市场和社会组织三者共同推进公

共文化服务的发展。

关键词:建国70年;公共文化服务;文化自信;文化建设

中图分类号:G247 文献标识码: A

建国70年来,我国公共文化服务经历了一个漫长的发展过程。尽管“公共文化服务”这一名词在2005年才被正式提出[1],但作为一项重要的文化建设,其早已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重要基石,推

动国家治理现代化的必备因素。公共文化服务70年的发展历程展现出一种多维的发展趋势,具体体现在

公共文化服务供需模式、建设规范以及实施效度三个方面。

从“单一”到“多元”:供需模式的转变

公共文化服务作为一项公共需求在文化领域的具体表现,首先应当保障其供需契合度,实现供给的有效性[2]。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人民对文化服务的需求与日俱增,并呈现出多元化趋

势。面对这种复杂的需求结构,以往计划经济体制下的单一供给模式已经难以适应,必须适时作出转变。

1.单一:公共文化服务供需模式的历史面貌

新中国成立之后,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各级政府借助“公共之手”几乎对所有的公共服务实施“大包大揽”,致使政府成为公共文化服务的唯一供给主体。以图书馆建设为例。伴随着新中国的成立,我

国开启了人民当家作主的新时代,广大人民群众掀起了学习科学文化知识的热潮。然而由于战争刚刚结

束,大部分的公共服务处于一种停滞或空白的状态。在这种背景下,政府承担了图书馆改造和建设的重

任,进而也成为了图书馆改造与建设的唯一供给方。建国前三年,各级政府主要通过接收并改造建国前

已有的图书馆来提供相关服务。据统计,在这段时间内一共接管各类图书馆55所,全部收归国家所有,

具体相关改造与管理工作由各级政府实施[3]。此后,文化部于1956年提出了稳步发展图书馆事业的指导方

针。在此方针的指导下,各级政府加强了对图书馆建设的统筹工作。

与公共文化服务供给的单一形式相一致,建国初期人民群众对文化服务的需求也较为单调。建国后我国经济并未达到预期的发展速度。在此环境下,人民群众对衣食住行的需求较为简单,而对公共文化

服务这种“精神食粮”的需求则更为简单。综合来看,此阶段的供需模式都较为“单一”,由此,供需

作者单位:南开大学周恩来政府管理学院

34

之间达到了一种相对平衡的状态。随着“改革开放”政策的实施,公共文化服务原有的供需平衡被迅速打破,原先的“单一”供给模式已难以适应新形势和新需求。

2.多元:公共文化服务供需模式的时代新颜

改革开放以来,垄断式单一供给模式与政府自身的供给能力难以满足公共文化服务需求的多元化与层次化,公共文化服务出现了产品短缺与有效性不足等深层次的矛盾。因此,解构公共文化服务多元化需求趋势与探索公共文化服务多元化供给模式成为呼应改革发展的逻辑原点。

公共文化服务需求是公共文化服务建设以及公共文化服务实施效度的基础,因此有必要对其需求结构有一个清晰的了解。随着经济的持续发展与社会结构的分化,人民群众内部的“异质性”越发强烈,出现了多层级的“亚文化群体”。面对这些不同层次的“亚文化群体”,应对其公共文化服务需求类型有所掌握。当前,我国公共文化服务需求主要分为普通公民的文化需求,社会群体的文化需求,文化遗产的保护需求,社会发展的文化需求以及社会创新的文化需求[4],这五个方面的需求不仅反映了公共文化服务的“多元”趋势,而且反映出社会的文明福祉。在这种情形下,公共文化服务供给模式必须“坚持人民立场”,逐步实现政府供给导向模式向人民群众需求导向模式的转变。

2015年,党中央首次提出“供给侧改革”。随后,有关“供给侧改革”的实践活动层出不穷,这也适时地开启了公共文化服务的多元合作时代。具体而言,公共文化服务供给呈现出三个趋势:一是政府从“划桨”转变成“掌舵”,逐步改变了以往“大包大揽”的做法。二是公共文化服务供给出现多种方式,如委托生产、合同外包等。三是政府强化了自身在供给方面的引导与监督工作,保障公共文化供给主体的多元互动。

从“参差”到“标准”:建设规范的重塑

如果说供需模式是公共文化服务的发展基础,建设规范便是其重要的发展保障。新中国成立初期,受技术条件和经济发展所限,公共文化服务的建设十分缓慢。与此同时,各地公共文化服务的建设规范也参差不齐,尤其是东西部地区之间与城乡区域之间的公共文化服务存在较大差距。面对这一问题,我国政府开始重塑建设规范,力争实现服务的最佳秩序和最佳效度。

1.参差:公共文化服务建设规范的历史境遇

建国初期,我国公共文化服务建设并未得到良好的规范:一是全国上下并未针对公共文化服务建设出台相关标准,各地的建设规范和推进程度参差不齐。二是当时的公共文化服务实践主要侧重于硬件建设,忽略了软件建设。以图书馆建设为例。改革开放之前,我国公共图书馆建设并未出台适用于全国范围的标准规范,仅仅制定了《全国图书协调方案》,但是该《方案》未涉及图书馆建设与服务的标准模式,各地图书馆建设长期处于彼此孤立的状态。在此背景下,城乡区域之间与东西部地区之间的图书馆建设,无论是在规模大小方面还是在服务水平方面,都有着很大的差异。究其原因,主要有两点:一是受经济发展不平衡的影响,各级地方政府在财政能力方面存在较大差距,因而,公共文化服务的建设进度与建设规范会有所不同。二是由公共文化服务供需模式可知,改革开放前政府并没有充分重视公共文化服务建设,对其发展形势判断不清晰,忽视了对公共文化服务建设的统一规范。

2.标准:公共文化服务建设规范的时代要求

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持续高速增长,提升文化软实力成为时代要求,而规范公共文化服务建设便成为完成这一时代要求的有效途径和重要保障。进入新世纪,我国在公共文化服务领域陆续出台了多项政策,旨在规范公共文化服务建设,力争让每一位公民享受到满意的公共文化服务。以公共文化服务硬件建设为例,20世纪80年代我国仅仅出台了3项建设标准,90年代又陆续出台了8项,而进入21世纪,国务院在公共文化服务领域密集出台了30余项实施标准,公共文化服务标准化获得了大幅度提升[5]。

党的十八大以来,随着“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提出,找出并弥补当前公共文化服务建设规范的空白与不足成为一项重要任务。为了加快推进公共文化服务建设规范的标准化,国务院于2015年和2017年先后出台了《国家基本公共文化服务指导标准(2015-2020年)》《“十三五”期间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规划的通知》。这些规范和指导的出台,使得公共文化服务

35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