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CM】08 解表药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4. 解表药多为辛散轻扬之品,入汤剂不宜久煎,以免有效成分 挥发而降低药效。
第一节 发散风寒药
本类药物性味辛温,升散之力较强,辛以散风,温可 祛寒,故有发散风寒的作用。
主要用于恶寒发热,无汗,头痛,肢体酸痛,鼻塞,清 涕,喉痒咳嗽,口不渴,苔薄白,脉浮紧的风寒表证。
有的药物则长于风寒上犯清窍之头风头疼,或鼻渊鼻塞、 风寒郁闭肌肤之瘙痒、疹点透发不畅等病证。
【用药鉴别】 生麻黄,长于发汗解表,利水消肿,常用于治疗外感风寒
表实证及风水水肿; 炙麻黄,辛散之性已缓,偏于温润,长于宣肺止咳平喘,
咳喘多用; 麻黄绒,发汗作用缓和,宜用于小儿、老人及体虚之人而
外感风寒者。
桂枝
【药用来源】 樟科植物肉桂的嫩枝。主产于广东、广西及
云南省。春、夏二季采收,除去叶,晒干或切片 晒干。生用。
麻黄辛散逐邪,使肺气宣畅,又藉其苦降之性,恢复肺金 清肃之常,下降上逆之气,制止咳嗽气喘。
麻黄外开腠理发汗,下输膀胱,利水消肿之效,可用治风 邪外袭,肺失宣降所致的风水水肿,乃“提壶揭盖”之意。
【临床应用】
发汗解表——风寒感冒。发汗作用Leabharlann Baidu强 风寒表实无汗,麻黄配桂枝

宣肺平喘——胸闷喘咳。辛开肺气,苦降逆气 风寒咳喘,麻黄配杏仁
【用法用量】麻黄用量一般为2~10克,治疗水肿时剂量可加 大至10~30克,以增强宣肺利尿之功,水煎服。
【使用注意】 1.麻黄发汗力强,凡表虚自汗、阴虚盗汗及肺虚咳喘者均
当慎用。 2.麻黄能兴奋中枢神经、收缩血管,升高血压,对心脏有
兴奋作用,故烦躁、失眠及高血压患者慎用。 3.因有散瞳作用,青光眼患者禁用。
各论
第一章 解表 药
【概念】 凡以发散表邪,解除表证为主要作用的药物,均称解表药又称
发表药。 “六淫”外邪以风寒,风热最为常见,首先侵犯人体肌表,故称
表邪。由于表邪外犯皮肤,使其失去卫外功能,内袭于肺,而致恶 寒发热,头痛身痛,鼻塞咳嗽,脉浮为主要表现的证侯,中医称之 为表证。
【作用特点】 味辛质轻扬,主入肺经、膀胱经,偏行肌表,能促进人体发汗,
肉桂
桂枝
【性味归经】辛、甘,温。归心、肺、膀胱经。
【功效】发汗解肌,温通经脉,助阳化气,平冲降逆。
【性能特点】 桂枝辛甘温煦,甘温通阳扶卫,其开腠发汗之力较麻黄温
和,而善于宣阳气于卫分,畅营血于肌表,故有助卫实表,发 汗解肌,外散风寒之功。外感风寒表实、表虚都能用。
桂枝辛散温通,具有温通经脉,散寒止痛之效,可用于寒 凝血瘀证;桂祛风散寒,还可疗痹止痛。

寒痰咳喘,麻黄配干姜
肺热咳喘,麻黄配石膏
利水消肿——风水浮肿。提壶揭盖 麻黄配白术
此外,麻黄发汗散寒,兼可宣通痹着,还可用于外感风 寒湿邪所致的关节痹痛。麻黄尚能散寒破结通滞,《本经》谓 其“破癥坚积聚”,故还可用治营血虚寒,寒凝痰滞,痹阻于 肌肉筋骨血脉之中的阴疽痰核等证。
总之,麻黄之功重在宣散,以宣肺气,散风寒为作用核 心。其发汗解表、宣肺平喘、利水消肿三大功效与肺外合皮毛、 主宣发肃降,主通调水道的三大功能一一相扣,故李时珍在 《本草纲目》中云:“麻黄乃肺经专药”。
桂枝甘温,既可温扶脾阳以助运水,又可温肾阳、逐寒邪 以助膀胱气化,而行水湿痰饮之邪。能助心阳,通血脉,止悸 动。
其外散寒邪,内温心肾阳气,可用于下元虚冷、阴寒内盛, 引动下焦冲气,上凌心胸所致奔豚,以其升浮及辛甘温煦之性, 间接收到“降逆气”之效。
【临床应用】
发汗解肌——风寒感冒。 表实无汗,常与麻黄配伍; 表虚有汗,常与芍药配伍。调和营卫
发散风热药两类。
【配伍】 1. 使用解表药时应针对外感风寒、风热表邪不同,相应选择
长于发散风寒或风热的药物。温病初起,邪在卫分,除选用发散 风热药物外,应同时配伍清热解毒药。
2. 若虚人外感,正虚邪实,难以祛散表邪者,又应根据体质 不同,分别与益气、助阳、养阴、补血药配伍,以扶正祛邪。
3. 由于冬季多风寒,春季多风热,夏季多夹暑湿,秋季多兼 燥邪,故应根据四时气候变化的不同而恰当地配伍祛暑、化湿、 润燥药。
4. 除了寒热虚实,还要针对症状,咳嗽、气喘、痰多、鼻塞 不通等,可以配伍相应的药物治疗。
【使用注意】 1. 用量不宜过大,以免发汗太过,耗伤阳气,损及津液,造
成“亡阳”、“伤阴”的弊端。
2. 表虚自汗、阴虚盗汗以及疮疡日久、淋证、失血患者,虽 有表证,也应慎用解表药。
3. 注意因时因地而异,如春夏腠理疏松,容易出汗,解表药 用量宜轻;冬季腠理致密,不易汗出,解表药用量宜重;北方严 寒地区用药宜重;南方炎热地区用药宜轻。
温通经脉——脘腹冷痛。配白芍、饴糖、生姜等
血寒经闭。配川芎、当归、丹皮等
水肿尿少、风湿痹痛、痈疽初起等兼有表证者。
解表药分别对现代临床称谓的一般感冒、流行性感冒、上呼 吸道感染,流脑及乙脑初起、麻疹、支气管炎、肺炎、哮喘、急 性肾炎、风湿性关节炎、化脓性皮肤病等有一定的治疗作用,部 分药物用治高血压、冠心病、突发性耳聋等,亦取得了良好的治 疗效果。
【分类】 解表药根据药性、功效应用不同,主要分为发散风寒药,
可以使表邪由汗出而解,达到治疗表证,并能防止表邪内传,从而 控制疾病传变的目的。
具有发汗退热、解表散邪的功效。 此外,解表药还有宣肺止咳,透发疹毒,解表消疮,宣肺利尿
【适应范围】 解表药主要用治恶寒发热、头疼身痛、无汗或有汗不畅、脉
浮之外感表证。 其中某些解表药尚可用治咳嗽气喘、麻疹不透、风疹瘙痒、
木贼麻黄
中麻黄
【性味归经】辛、微苦,温。归肺、膀胱经。
【功效】发汗解表,宣肺平喘,利水消肿。
【性能特点】 麻黄味辛、微苦而性温,主入肺与膀胱经。肺外合皮毛,
主司呼吸,膀胱经为人身之藩篱,主一身之表。麻黄辛温发散 之性,长于宣肺气,开腠理,透毛窍,散风寒以发汗解表,发 汗散寒作用较强,故有“伤寒发表第一药”之誉称。
掌握:麻黄、桂枝、紫苏、防风、荆芥、羌活、白芷 熟悉:生姜、香薷、细辛、苍耳子、藁本、辛夷 了解:葱白、胡荽
麻黄
【药用来源】 麻黄科植物草麻黄、中麻黄、木贼麻黄的草质茎。 主产于河北、山西、内蒙古、甘肃等地。 秋季采割绿色的草质茎,晒干,除去木质茎、残
根及杂质,切段。 生用、蜜炙或捣绒用。
草麻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