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渊明的社会理想及其现实意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陶渊明的社会理想及其现实意义
作者:饶艳
来源:《青年文学家》2014年第35期
摘要:陶渊明社会理想集中体现在他的《桃花源诗并记》中,在作品中诗人用简洁优美的笔触描绘了一个“土地平旷,屋舍俨然”、“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的和乐富足所在。这个理想社会是诗人立足现实,反思当时的社会制度的结果,表达了诗人对美好社会的向往。尽管这样的理想社会在现实世界中并不存在,但它旨在与当时的黑暗现实形成对照,成为时人的精神避难所。同时这种美好和谐的社会理想对新时期构建“和谐社会”以及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都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和指导意义。
关键词:陶渊明;社会理想;和谐社会
[中图分类号]:I2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4)-35-0-02
引言
陶渊明是我国文学史上著名田园诗人,他生活在中国历史上最混乱、最动荡的时期,他亲眼目睹了战争的残酷与政治的腐败黑暗。面对令人失望的社会现实,诗人对和平安宁的生活分外向往,于是归隐田园,躬耕自资。尽管勤勉劳作,但生活却每况愈下,基于对社会现实不满和当代的政治的反思,诗人创作了《桃花源诗并记》,把自己对理想社会的向往和救民于水火之中的抱负都寄喻其中。在“桃花源”社会的蓝图中,人们的生活环境优美静谧,村民之间和睦相处,富足和乐的生活令人神往,这一切成为后世人们寻访现实生活中“桃花源”的精神动力,同时也对新时期构建“和谐社会”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和现实的指导意义。
一、陶渊明社会理想的形成
马克思说过:“人们自己创造自己的历史,但是他们不是在他们选定的条件下创造,而是在直接碰到的、既定的、从过去承继下来的条件下的创造。”陶渊明“少年罕人事,游好在六经”,对于饱读诗书的诗人来说,前人的思想成果也对陶渊明来说具有极大的启发。
1.陶渊明社会理想的文化根源
《礼记·礼运篇》中向我们描绘了这样一幅社会图景:“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鳏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也,
不必为己。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为大同。”这是一个全民公有的社会,选贤与能,人人都能得到关爱,和谐相处,亲如一家。这与桃花源社会中“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描写有异曲同工之妙。《礼记》大约成书于战国末期或秦汉之际,诸侯并起、群雄相争,同样处在一个动荡、混乱的时期,这与陶渊明社会理想的形成有着相似的历史背景。由此也可以看到,社会安定和谐,人人平等参与劳动,百姓生活富足,这也是世人的共同追求。
桃源社会与老子的“小国寡民”的社会理想也有相似之处。桃花源中和睦安乐,自给自足,安逸自在的生活状态显然是继承和发展了老子“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的社会理想。
除此之外,陶渊明也受到了同时代的阮籍、鲍敬言无君论思想的影响,无君无臣的平等关系,让陶渊明分外向往,桃花源社会没有王税,没有剥削,人人平等正是由此发端。
2.陶渊明社会理想形成的现实依据
陶渊明生活于晋宋易代之际,中原士族偏安江南,不顾百姓死活,统治阶级内部争权夺利,相互杀伐,一如鲁迅所言,是“乱也看惯了,篡也看惯了”。“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一语道出陶渊明率真淳朴,崇尚自由,不愿受到羁绊的自然本性。步入仕途之后的陶渊明满怀救民于水火之中的理想抱负,面对勾心斗角,尔虞我诈,腐败成风的现实社会,陶渊明的精神备受煎熬。救国安民的理想既无实现的可能,又违背了自己追求精神自由,真诚淳朴的本性,于是陶渊明选择了归隐,于山水田园之间找寻自己精神安居之所。可是,诗人很快就发现,尽管自己努力耕种,就连“岂期过满腹,但愿饱粳粮。御冬足大布,粗絺以应阳”这种最低限度的日常之需也很难保证,生活每况愈下,甚至不得不向人乞食以维持生计。这让过去“短褐穿结,箪瓢屡空”也感觉“晏如也”诗人愤懑于胸,责问于世。面对现实社会的强烈不满与否定,推动了诗人对社会制度的思考,他的桃花源式的乌托邦构想,正是旨在于现实世界形成对照。
3.向往“自然”之世
崇尚自然是陶渊明思想的一个重要方面。这种“自然”之性不仅体现在陶渊明真淳朴素,“不为五斗米折腰”的道德品格上,也渗透在他的社会理想中。在陶渊明看来“悠悠上古,厥初生民。傲然自足,抱朴含真”,上古社会真淳、朴实,可是“羲农去我久,举世少复真”,真淳和谐的上古时代一去不复返。“自真风告逝,大伪斯兴,闾阎懈廉退之节,市朝驱易进之心。”上古社会的自然真淳与当时现实社会的无耻虚伪对比鲜明,陶渊明对上古之世屡屡称道,主要还是因为其对自然天性保留。既然无力改变现实,又实现“救世”的可能性,陶渊明只能退隐田园,寄情于诗篇。
追求自然天性,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陶渊明以多年躬耕田园生活的体验为基础,对老子的“小国寡民”,儒家的“大同社会”等先哲的社会思想进行了选择性继承,在受到同时代的阮籍、
鲍敬言的无君论的影响之下,以对黑暗现实社会的不满为动力,幻化出了一个全新的桃花源世界,将自己的社会理想寄托其中。
二、“桃花源”式理想社会的特点
1、从社会经济上看,“桃花源”封闭安定、自给自足。
“桃源世界”与世隔绝,由于桃花源的先人们是因躲避秦朝的暴政才来到此地,从此“不复出焉”。所以他们更加渴望和平安定的生活,希望可以摆脱流离失所,朝不保夕的状态,所以才隐居于此,不为世人所知晓。因此,在这个封闭社会中,人们可以排除一切外在的干扰,衣、食、住、行自成一体,人们日出而作、日入而自息,勿需历法,顺随四季,周而成岁,顺应自然安排生活……这种与世隔绝的生活状态使得桃花源淳朴真诚的民风得到了最大限度地保持和维持。远离战争的硝烟,生活安定、人人劳动,这为人民的富足生活提供了重要的保障。虚构世界中富足安乐的生活图景是陶渊明社会理想的一种折射。
2、从社会政治上看,“桃花源”人人平等、无君无臣。
受到鲍敬言的“无君论”思想的影响,他也构建了一个“无君”社会。“虽有父子无君臣”是“桃花源”理想社会的一大特点。当渔人不期而至,闯入桃源,桃源人“延至其家,皆出酒食”。生活在其中“童孺纵行歌,斑白欢游诣”,生活富足、精神愉悦。经济的富庶一方面是由于没有战争,百姓生活安定。另一方面在于,这是一个“秋熟靡王税”的“无君”社会。封建社会中百姓的富足与否与缴税的多少息息相关。没有君主、没有剥削、人人平等,劳有所得,这是桃源社会经济富足的根本原因。
3、从风土人情上来看,“桃花源”环境清幽,民风淳朴,充满人情美。
从生活环境上来说,桃花源风景优美,令人向往:“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这样的人间佳境,无怪乎让古往今来的文人墨客向往不已。
尽管,桃花源封闭自足,人们与世隔绝。但当渔人误闯时,桃源人非但没有赶走渔人,还以礼热情相待。生活在其中“童孺纵行歌,斑白欢游诣”,由此可见,桃源世界民风纯朴,这种充满人间温情的社会与现实世界的虚伪狡诈、冷酷无情大为不同。正是因为桃源世界的淳朴、和乐的生活状态,渔人才会在回归世俗后想要再次寻找桃花源。
由此可见,无论从政治层面还是经济层面上来看,桃花源都是一个顺应自然的存在,在这个理想王国中,人们排除一切俗世的干扰,任随心性,赤诚相待,甚至勿需劳神伤智,集中体现了诗人“抱朴含真”的社会理想。
总而言之,和谐安定是桃花源社会的一个重要特点,这也是陶渊明社会理想的集中体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