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激光光束质量评价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由光强二阶矩定义的光束宽度满足ABCD传输定律,可用 来计算激光束传输到其它位置时的光束宽度。
2012,高春清
功率通量法定义的束宽
功率(或能量)通量法:也是一种ISO推荐的定义光束宽度 (光斑半径或直径)的方法,在实际应用中具有非常重 要的意义。 定义:对于圆对称光束,在垂直于光轴的平面内,定义 包含u%(一般u%取1-1/e2(86.5%))激光束总功率(或 能量)的圆的半径为光斑半径
f d 1.22 D
聚焦光斑尺寸方法虽较为简单,但尚存在一些问题,主 要是聚焦光斑尺寸不是一个不变量,而是随着所用光学 系统的不同而发生改变,只用聚焦光斑尺寸一个参数作 为光束质量判据是不够的。
2012,高春清
激光光束质量的常用评价参数
远场发散角:指高斯光束的光束宽度在远场增大形成的渐 进锥面所构成的全角度; 激光束的远场发散角也称作激光的束散角,在实际应用中 也常以其半角表示 ; 激光束的远场发散角可由无穷远处光束宽度d(z)与传输距 离之比定义
d2 d 2
可求得拐点坐标为
w0 2 exp 2 0 w ( z ) w( z )
2 w( z ) 0.707 w( z ) 2
拐点法定义的光斑半径比振幅临界值定义法定义的光斑半 径略小。
2012,高春清
几种方法定义的束宽的比较
2012,高春清
激光光束质量的常用评价参数
文献中还常用值表示光束质量 值的定义
实际光束的远场发散角 理想光束的远场发散角
值一般大于1 ,值越接近1,光束质量 越高,=1为衍射极限
2012,高春清
激光光束质量的常用评价参数
斯特列尔比 :在大气光学中常用斯特列尔比作为 评价激光光束质量的参数
2012,高春清
几种方法定义的束宽的比较
光强二阶矩定义法和功率通量定义法可以定义任意光场分 布光束的光束宽度(光斑半径或直径); 振幅临界值1/e法和拐点法并不能定义任意光场分布光束的 的光束宽度,原因是任意的光场可能存在不只一个极值点, 无法采用振幅临界值1/e法定义光束宽度,更不能采用拐点法 计算。 光强二阶矩定义的光束宽度和功率(或能量)通量定义法具有 更广泛的适用性。
当 = x 2 y 2 w( z ) 时,振幅减小到其振幅极大值的 1/e; 高斯光束的振幅临界值法定义 束的光斑半径。
w( z )
为基模高斯光
2012,高春清
拐点定义法
拐点定义法:定义高斯光束振幅函数的拐点到中心的距离 为高斯光束的光斑半径。 令高斯光束振幅分布函数的二阶导数为零
2012,高春清
激光束的二阶矩及其定义的束宽
二阶矩定义束宽:用二维面阵探测器测量激光束在某一 横模面上的光强分布,并根据光强分布可得出激光束的 一阶强度矩和二阶强度矩等参量,进而计算激光束的光 束宽度及其它一些光束参数; 激光束横截面上功率 ( 或能量 )密度分布:正比于激光束 振幅模值的平方:
光强一阶矩x ( z ) y ( z )可用于表示激光束在某一位置(z处) 光场分布的重心位置 当选取激光束的光轴使其通过激光束的重心时光强一阶 矩为零
2012,高春清
激光束的二阶矩及其定义的束宽
激光束关于x和y的光强二阶矩:
d0 BPP w0 4
激光器的光束参数积同时包含了激光的近场和远场特性, 与传输距离无关; 对于任意激光束,其光束参数积是一个不变量; 当激光束在自由空间传输以及经过透镜、反射镜、望远镜 系统等的光学系统变换时,其光束参数积不变。
2012,高春清
激光光束质量的常用评价参数
对于非圆对称激光束:需在激光束两个相互垂直的两个主 方向上分别定义M2因子
M w0 x d 0 x x 4 2 M y w0 y d 0 y y 4
2 x
M2因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同时包含了光束的近场特性和远场特性
2012,高春清
激光光束质量的常用评价参数
聚焦光斑尺寸 远场发散角 值 斯特列尔比 光束参数积和M2因子
2012,高春清
激光光束质量的常用评价参数
聚焦光斑尺寸:指用聚焦光斑尺寸作为评价激光光束质 量的参数; 设聚焦光学系统的焦距是f, 光阑直径为D, 在理想情况下 均匀平面波聚焦后爱里斑的宽度d为
2012,高春清
激光光束质量的评价方法
自激光发明之后,人们就对激光器光束质量的评价方法进行 了研究并提出了不同的评价参数; 长期以来关于激光器的光束质量一直没有一个确切的定义方 法,也未建立起广泛认可的激光器光束质量的标准测量方 法; 20世纪90年代初A.E.Siegman教授提出了一套光束强度矩的理 论,并在此基础上定义了激光器的 M2因子,用以表征激光器 的光束质量; M2 因子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 ISO在此基础上制定了激光 器光束质量参数评价和测量的国际标准。 对于绝大多数激光器而言 M2因子是一个较好的反映光束质量 的参数,并正在被广泛采用。
2012,高春清
激光束的二阶矩及其定义的束宽
国际标准ISO11146和我国《激光术语》的国家标准都规定 激光束的宽度可由其光强二阶矩定义:
d x ( z ) 4 x ( z ) d y ( z ) 4 y ( z )
光束半宽度与光强二阶矩的关系为
w x ( z ) 2 x ( z ) w y ( z ) 2 y ( z )
2012,高春清
振幅临界值定义法
振幅临界值定义法:用于定义高斯光束的光束半径; 高斯光束的光场函数:
x2 y2 w0 k ( x2 y2 ) E ( x, y , z ) exp 2 exp j kz ( z ) w( z ) 2 R( z ) w ( z)
2012,高春清
激光光束质量的评价和测量
2012,高春清
激光光束质量概念的引入
常用激光器输出光束的特点;
低功率的气体激光器、固体激光器输出的光束多为基模 高斯光束; 当输出功率较高时气体、固体激光器输出光束多为基模 和高阶模混合的多模光束; 半导体激光器输出的光束在一个方向上输出光束接近于 基模高斯光束,但在另一个方向上呈现明显的多模特 性。 为了科学、客观地评价激光器输出光束的特性,人们引入了 激光光束质量的概念,用来评价激光器的空间光束特性。
1 ( z ) ( x x ) 2 I ( x, y,z )dxdy P 1 2 y ( z ) ( y y ) 2 I ( x, y,z )dxdy P
2 x
光束在空域中的光强二阶矩表示了光束功率(或能量) 由中心向外散布的程度
光强分布函数为
2 2 2 w0 I ( , ,z ) 2 exp 2 , w ( z) w ( z)
基模高斯光束中由86.5%功率通量法定义的光斑半径 与光强二阶矩定义的光斑半径相等
w86.5 ( z ) w ( z )
2012,高春清
功率(或能量)通量法定义的束宽
2012,高春清
激光束宽的定义方法
激光束的束宽的几种定义方法:
光强二阶矩定义法 功率(或能量)通量定义法 振幅临界值定义法 拐点定义法 光强二阶矩定义法和功率(或能量)通量定义法是国际标 准化委员会(International Standard Organization, ISO)推荐的 光束宽度的两种主要定义方法; 我国《激光术语》国家标准采用了光强二阶矩法和功率 (或能量)通量定义法定义光束宽度;
I ( x, y,z ) A( x, y,z ) A* ( x, y ,z ) | A( x, y,z ) |2
激光束的总功率(或能量)为
P
I ( x, y,z )dxdy
2012,高春清
激光束的二阶矩及其定义的束宽
激光束的一阶强度矩
xI ( x, y,z )dxdy 1 x ( z) xI ( x, y,z )dxdy P I ( x , y , z ) dx dy yI ( x, y,z )dxdy 1 y( z) yI ( x, y,z )dxdy P I ( x, y,z )dxdy
d (z) lim z z
2012,高春清
激光光束质量的常用评价参数
高斯光束的远场发散角(半角)为
w0
在波长一定的情况下,高斯光束的远场发散角只与束腰半 径大小有关,束腰半径越大,发散角越小。 可通过采用透镜或望远镜的方法改变光束的束腰半径,从 而实现改变光束发散角。 只用远场发散角一个参量表征激光器的空间光束质量是不 够的,在使用远场发散角时,需同时说明其对应的光斑大 小。
对于非圆对称任一实际激光束,需在激光束两 个相互垂直的主方向 x和y上分别定义光束参数 积:
BPP x w0 x x
BPP y w0 y y
2012,高春清
激光光束质量的常用评价参数
M2因子 :定义为实际激光束的光束参数积与理想 基模高斯光束的光束参数积之比,是一个无量纲 的数,用以表征实际激光束的光束质量 ;
实际焦斑处峰值功率 SR 理想焦斑处峰值功率
斯特列尔比SR越大,则光束质量越好
2012,高春清
激光光束质量的常用评价参数
光束参数积:Beam parameter product,BPP 定义:激光束的束腰半宽度w0与远场发散角(半角) 的乘积
光束参数积的单位:mm.mrad;
对于基模高斯光束,简单计算可得
w( z ) x ( z) y ( z) 2
w ( z ) 2 x ( z ) w( z )
对于基模高斯光束,由光强二阶矩定义的光束半径与由 振幅临界值1/e法定义的光束半径相等,也等于86.5%功 率通量法定义的光斑半径。 对于其它形式的光场,上述结论并不成立。
2
0
d
wu ( z )
0
I ( , , z ) d u% d I ( , , z ) d
0 0
2
I ( , ,z ) 光束横截面功率(或能量)密度分布函数
正比于振幅的平方
2012,高春清
功率(或能量)通量法定义的束宽
对于基模高斯光束
x2 y2 w0 k ( x2 y2 ) E ( x, y , z ) exp 2 exp j kz ( z ) w( z ) 2R( z ) w (z)
w86.5 ( z ) w ( z ) 的关系只对基模高斯光束才成立; 具有其它形式功率密度分布函数的光束由86.5%光强功率通 量所定义的束宽不等于光强二阶矩定义的束宽; 对于非圆对称光束:需分别定义x和y方向的光束宽度,即 分别在两个相互正交且垂直于光轴的x和y方向上,内含功 率占总功率规定百分数的最小宽度为束宽,x和y方向上的 束宽分别用dx,u和dy,u表示。 功率通量法定义的光束宽度的优点:可知所定义的光束宽度 内的激光功率占总功率的百分比。
实际激光束的光束参数积 M 基模高斯光束的光束参数积 实际激光束的束腰宽度 远场发散角 = 基模高斯光束的束腰宽度 远场发散角
2
2012,高春清
激光光束质量的常用评价参数
根据基模高斯光束的远场发散角和束腰半径之间的关系:
w0
2
M2因子可写成
M w = d 4
2012,高春清
功率通量法定义的束宽
功率(或能量)通量法:也是一种ISO推荐的定义光束宽度 (光斑半径或直径)的方法,在实际应用中具有非常重 要的意义。 定义:对于圆对称光束,在垂直于光轴的平面内,定义 包含u%(一般u%取1-1/e2(86.5%))激光束总功率(或 能量)的圆的半径为光斑半径
f d 1.22 D
聚焦光斑尺寸方法虽较为简单,但尚存在一些问题,主 要是聚焦光斑尺寸不是一个不变量,而是随着所用光学 系统的不同而发生改变,只用聚焦光斑尺寸一个参数作 为光束质量判据是不够的。
2012,高春清
激光光束质量的常用评价参数
远场发散角:指高斯光束的光束宽度在远场增大形成的渐 进锥面所构成的全角度; 激光束的远场发散角也称作激光的束散角,在实际应用中 也常以其半角表示 ; 激光束的远场发散角可由无穷远处光束宽度d(z)与传输距 离之比定义
d2 d 2
可求得拐点坐标为
w0 2 exp 2 0 w ( z ) w( z )
2 w( z ) 0.707 w( z ) 2
拐点法定义的光斑半径比振幅临界值定义法定义的光斑半 径略小。
2012,高春清
几种方法定义的束宽的比较
2012,高春清
激光光束质量的常用评价参数
文献中还常用值表示光束质量 值的定义
实际光束的远场发散角 理想光束的远场发散角
值一般大于1 ,值越接近1,光束质量 越高,=1为衍射极限
2012,高春清
激光光束质量的常用评价参数
斯特列尔比 :在大气光学中常用斯特列尔比作为 评价激光光束质量的参数
2012,高春清
几种方法定义的束宽的比较
光强二阶矩定义法和功率通量定义法可以定义任意光场分 布光束的光束宽度(光斑半径或直径); 振幅临界值1/e法和拐点法并不能定义任意光场分布光束的 的光束宽度,原因是任意的光场可能存在不只一个极值点, 无法采用振幅临界值1/e法定义光束宽度,更不能采用拐点法 计算。 光强二阶矩定义的光束宽度和功率(或能量)通量定义法具有 更广泛的适用性。
当 = x 2 y 2 w( z ) 时,振幅减小到其振幅极大值的 1/e; 高斯光束的振幅临界值法定义 束的光斑半径。
w( z )
为基模高斯光
2012,高春清
拐点定义法
拐点定义法:定义高斯光束振幅函数的拐点到中心的距离 为高斯光束的光斑半径。 令高斯光束振幅分布函数的二阶导数为零
2012,高春清
激光束的二阶矩及其定义的束宽
二阶矩定义束宽:用二维面阵探测器测量激光束在某一 横模面上的光强分布,并根据光强分布可得出激光束的 一阶强度矩和二阶强度矩等参量,进而计算激光束的光 束宽度及其它一些光束参数; 激光束横截面上功率 ( 或能量 )密度分布:正比于激光束 振幅模值的平方:
光强一阶矩x ( z ) y ( z )可用于表示激光束在某一位置(z处) 光场分布的重心位置 当选取激光束的光轴使其通过激光束的重心时光强一阶 矩为零
2012,高春清
激光束的二阶矩及其定义的束宽
激光束关于x和y的光强二阶矩:
d0 BPP w0 4
激光器的光束参数积同时包含了激光的近场和远场特性, 与传输距离无关; 对于任意激光束,其光束参数积是一个不变量; 当激光束在自由空间传输以及经过透镜、反射镜、望远镜 系统等的光学系统变换时,其光束参数积不变。
2012,高春清
激光光束质量的常用评价参数
对于非圆对称激光束:需在激光束两个相互垂直的两个主 方向上分别定义M2因子
M w0 x d 0 x x 4 2 M y w0 y d 0 y y 4
2 x
M2因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同时包含了光束的近场特性和远场特性
2012,高春清
激光光束质量的常用评价参数
聚焦光斑尺寸 远场发散角 值 斯特列尔比 光束参数积和M2因子
2012,高春清
激光光束质量的常用评价参数
聚焦光斑尺寸:指用聚焦光斑尺寸作为评价激光光束质 量的参数; 设聚焦光学系统的焦距是f, 光阑直径为D, 在理想情况下 均匀平面波聚焦后爱里斑的宽度d为
2012,高春清
激光光束质量的评价方法
自激光发明之后,人们就对激光器光束质量的评价方法进行 了研究并提出了不同的评价参数; 长期以来关于激光器的光束质量一直没有一个确切的定义方 法,也未建立起广泛认可的激光器光束质量的标准测量方 法; 20世纪90年代初A.E.Siegman教授提出了一套光束强度矩的理 论,并在此基础上定义了激光器的 M2因子,用以表征激光器 的光束质量; M2 因子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 ISO在此基础上制定了激光 器光束质量参数评价和测量的国际标准。 对于绝大多数激光器而言 M2因子是一个较好的反映光束质量 的参数,并正在被广泛采用。
2012,高春清
激光束的二阶矩及其定义的束宽
国际标准ISO11146和我国《激光术语》的国家标准都规定 激光束的宽度可由其光强二阶矩定义:
d x ( z ) 4 x ( z ) d y ( z ) 4 y ( z )
光束半宽度与光强二阶矩的关系为
w x ( z ) 2 x ( z ) w y ( z ) 2 y ( z )
2012,高春清
振幅临界值定义法
振幅临界值定义法:用于定义高斯光束的光束半径; 高斯光束的光场函数:
x2 y2 w0 k ( x2 y2 ) E ( x, y , z ) exp 2 exp j kz ( z ) w( z ) 2 R( z ) w ( z)
2012,高春清
激光光束质量的评价和测量
2012,高春清
激光光束质量概念的引入
常用激光器输出光束的特点;
低功率的气体激光器、固体激光器输出的光束多为基模 高斯光束; 当输出功率较高时气体、固体激光器输出光束多为基模 和高阶模混合的多模光束; 半导体激光器输出的光束在一个方向上输出光束接近于 基模高斯光束,但在另一个方向上呈现明显的多模特 性。 为了科学、客观地评价激光器输出光束的特性,人们引入了 激光光束质量的概念,用来评价激光器的空间光束特性。
1 ( z ) ( x x ) 2 I ( x, y,z )dxdy P 1 2 y ( z ) ( y y ) 2 I ( x, y,z )dxdy P
2 x
光束在空域中的光强二阶矩表示了光束功率(或能量) 由中心向外散布的程度
光强分布函数为
2 2 2 w0 I ( , ,z ) 2 exp 2 , w ( z) w ( z)
基模高斯光束中由86.5%功率通量法定义的光斑半径 与光强二阶矩定义的光斑半径相等
w86.5 ( z ) w ( z )
2012,高春清
功率(或能量)通量法定义的束宽
2012,高春清
激光束宽的定义方法
激光束的束宽的几种定义方法:
光强二阶矩定义法 功率(或能量)通量定义法 振幅临界值定义法 拐点定义法 光强二阶矩定义法和功率(或能量)通量定义法是国际标 准化委员会(International Standard Organization, ISO)推荐的 光束宽度的两种主要定义方法; 我国《激光术语》国家标准采用了光强二阶矩法和功率 (或能量)通量定义法定义光束宽度;
I ( x, y,z ) A( x, y,z ) A* ( x, y ,z ) | A( x, y,z ) |2
激光束的总功率(或能量)为
P
I ( x, y,z )dxdy
2012,高春清
激光束的二阶矩及其定义的束宽
激光束的一阶强度矩
xI ( x, y,z )dxdy 1 x ( z) xI ( x, y,z )dxdy P I ( x , y , z ) dx dy yI ( x, y,z )dxdy 1 y( z) yI ( x, y,z )dxdy P I ( x, y,z )dxdy
d (z) lim z z
2012,高春清
激光光束质量的常用评价参数
高斯光束的远场发散角(半角)为
w0
在波长一定的情况下,高斯光束的远场发散角只与束腰半 径大小有关,束腰半径越大,发散角越小。 可通过采用透镜或望远镜的方法改变光束的束腰半径,从 而实现改变光束发散角。 只用远场发散角一个参量表征激光器的空间光束质量是不 够的,在使用远场发散角时,需同时说明其对应的光斑大 小。
对于非圆对称任一实际激光束,需在激光束两 个相互垂直的主方向 x和y上分别定义光束参数 积:
BPP x w0 x x
BPP y w0 y y
2012,高春清
激光光束质量的常用评价参数
M2因子 :定义为实际激光束的光束参数积与理想 基模高斯光束的光束参数积之比,是一个无量纲 的数,用以表征实际激光束的光束质量 ;
实际焦斑处峰值功率 SR 理想焦斑处峰值功率
斯特列尔比SR越大,则光束质量越好
2012,高春清
激光光束质量的常用评价参数
光束参数积:Beam parameter product,BPP 定义:激光束的束腰半宽度w0与远场发散角(半角) 的乘积
光束参数积的单位:mm.mrad;
对于基模高斯光束,简单计算可得
w( z ) x ( z) y ( z) 2
w ( z ) 2 x ( z ) w( z )
对于基模高斯光束,由光强二阶矩定义的光束半径与由 振幅临界值1/e法定义的光束半径相等,也等于86.5%功 率通量法定义的光斑半径。 对于其它形式的光场,上述结论并不成立。
2
0
d
wu ( z )
0
I ( , , z ) d u% d I ( , , z ) d
0 0
2
I ( , ,z ) 光束横截面功率(或能量)密度分布函数
正比于振幅的平方
2012,高春清
功率(或能量)通量法定义的束宽
对于基模高斯光束
x2 y2 w0 k ( x2 y2 ) E ( x, y , z ) exp 2 exp j kz ( z ) w( z ) 2R( z ) w (z)
w86.5 ( z ) w ( z ) 的关系只对基模高斯光束才成立; 具有其它形式功率密度分布函数的光束由86.5%光强功率通 量所定义的束宽不等于光强二阶矩定义的束宽; 对于非圆对称光束:需分别定义x和y方向的光束宽度,即 分别在两个相互正交且垂直于光轴的x和y方向上,内含功 率占总功率规定百分数的最小宽度为束宽,x和y方向上的 束宽分别用dx,u和dy,u表示。 功率通量法定义的光束宽度的优点:可知所定义的光束宽度 内的激光功率占总功率的百分比。
实际激光束的光束参数积 M 基模高斯光束的光束参数积 实际激光束的束腰宽度 远场发散角 = 基模高斯光束的束腰宽度 远场发散角
2
2012,高春清
激光光束质量的常用评价参数
根据基模高斯光束的远场发散角和束腰半径之间的关系:
w0
2
M2因子可写成
M w = d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