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里士多德的中道学说及其对构建和谐社会的启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亚里士多德的中道学说及其对构建和谐社会的启示
作者:薛存科
来源:《中国校外教育·理论》2010年第09期
[摘要] 亚里士多德在总结、继承古希腊传统中道思想的基础上,根据当时的社会情况,系统地提出了他的中道学说,并视中道为其伦理学的核心与灵魂,对当时及后世都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通过从多个角度分析论证中道思想及它与和谐的关系,我们发现亚里士多德的这一思想对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重要的启示。
[关键词] 亚里士多德中道学说和谐社会
亚里士多德是西方哲学史中最伟大的哲学家之一,作为一名百科全书式的哲学家,他对众多哲学问题进行了卓有成效的研究,尤其在伦理学方面,亚里士多德是希腊伦理思想的集大成者,中道思想则是其伦理学的核心和灵魂,在西方社会思想发展史上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亚氏的这一思想对于今天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也不失一定的参考价值。
一、亚里士多德的中道思想
中道或中庸思想在古希腊由来已久,在亚里士多德之前,重视中道已成为许多思想家的共识,但对中道思想的系统化、理论化的阐释还是由亚里士多德完成的。亚里士多德是在探讨幸福与美德的过程中提出中道学说的,并以中道为其伦理学的核心和灵魂。他指出“德性处理情感和行为,处理得过度是错,处理得不及,要被谴责,惟有适中才对,并被称赞——那么,德性必定是一种志在求适中的中道。”所以,亚里士多德总结道:“德性应以中道为目的。”“过度和不及乃是恶行的特征,适度则是美德的特征。”因此,在他看来,德性是一种品德,一种使人成为善良,并出色运用其禀赋的品质。“德性就是中道,是对中间的命中”。由此,亚里士多德在论述其德性时同时引出了他的中道思想。
中道在亚里士多德的著作中,又叫中庸。中道、中庸就是适度、适中、执中的意思,也就是无过无不及的中间状态。亚里士多德在发挥其中道思想时,大体是从两个层面进行的。从量上讲,中道是指在连续的可分的东西(如行为和感情)中取相对于我们适中的量,这种相对不是指两极之间的等距的客观中介或算术平均数,而是一种因人而异的适度要求和状态。用亚里士多德的话说就是:“只有在适当的时间和机会,对于适当的人和对象,持适当的态度去处理,才是中道,亦即最好的中道。”然而,仅仅用情感上量的多少和“中等量”很难说明道德上的善。因为有些行为和感受的名称是和罪恶联系在一起的,如偷盗、通奸、杀人、歹毒、恶意、无耻等,他们本身就是罪过的,谈不上什么过度与不及。由此可见,亚里士多德的中道不可滥加施用,其适用范围是一
定的,对于恶的、不应当的情感和行为,它们的恶质,不在于是否以适当的时候,用适当的态度,施于适当的人,而是只要这样做就是罪过的。因而,亚里士多德在质上对中道是这样定义的:“如果在应当的时间,涉及应当的对象,对应当的人,根据应当的情况,为应当的目的,以应当的方式来感受这些情感,那就既是中道又是最好,这也就是美德的特征。”所以,相对于恶而言,中道也是一极端,是善的极端,没有过度或不足的适度,也没有适中的过度或不足。这样一来,中道超越了“适量”的范围,衡量一种情感或行为是否适中,还需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显然,亚里士多德的中道包含有深刻的辩证法思想。一方面,中道是对辩证法“度”的概念的最初表述,第一次提出了德性不仅取决于自己的品德,而且还涉及到“因人而异”的“适度的量”。任何事物都是质和量的统一,事物保持其质的稳定性的量的界限就是度。虽然不能简单地把亚里士多德的中道等同于度,但他有关“适度”原则的一系列表述,无疑是十分接近唯物辩证法中度的内涵。另一方面,亚里士多德的中道是欧洲哲学史上试图反映事物客观的质量互变规律的第一个具有丰富内容的范畴。事物的质规定着量的活动范围,不同质的事物具有不同量和量的界限;事物量的界限又决定着事物的质,量超出了这个界限,事物的质就改变。中道就是美好事物保持自己质的数量的界限,亦即“度”。换言之,中道反映着美好事物质和量的统一。
综上所述,亚里士多德的中道思想在当时是中等奴隶主阶层的道德规范,其目的是想调和奴隶主阶级内部的矛盾,排斥或防止有害于社会秩序的种种动乱不安的“过度行为”和消极颓废的“不足行为”,以维护奴隶社会的稳定,以求挽救城邦奴隶制崩溃瓦解的局面。虽然这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是行不通的。但是,亚里士多德所主张的中道渗透了一种建立中道和谐社会的思想,对于今天构建和谐社会有一定的借鉴意义。那么,中道与和谐又有着怎样的内在联系呢?
二、中道与和谐
天地万物的和谐是中道的内在要求,是中道所追求的一种境界和所要达到的目标,而在万事万物和谐统一的表层状态下必然蕴涵着中道的理性精神,所以中道与和谐是相互联系和相互依存的。
和谐是一个关系范畴,没有关系就谈不上和谐,但和谐不是一般的关系,而是理想的关系、善的关系,是指事物协调、均衡、有序的发展状态。它标志着事物之间平衡稳定、协调有序的关系,而中道是强调行事时把握正确之点以便对问题恰当处理。和谐状态是人们努力要达到的目标,而中道是人们实现和谐的思想方法和手段。这是二者理论重点和内在属性的不同表现。然而,二者又是相互联系的、相互依存的。第一,为了保证正确处理问题,中道也需要研究事物之间的关系。每个部分、每个方面的度,只有在它们的相互关系中,从整体和谐的要求出发才能把握,尤其是要对事物的过与不及进行分析研究,才能判断并选取其间的正确点。第二,和谐也要研究“度”,一事物要达到和谐的状态,它的各部分、各方面之间就必须保持一种确定的关系,这种关系就规定了它们各自所应有的“度”。况且,和谐本身就是对失衡、失序、失度等不良状态和错误倾向的否定,也表明了和谐具有对正确性进行追求的本性。第三,各种相异的要素之所以能够相“和”,并非是盲目的、混乱无序的拼凑与混和,也不是无原则的调和,而必须以某种正确性为其内在的标准;而中道所要达到的正确性则提供了这种客观的标准和恰当的方法,使事物的各个部分
和各个方面都能达到“中”的状态,都能在“度”的规范下健康地运动和发展,从而使事物实现总体上的和谐。
总之,“和”作为关系结构体现事物的表层状态,而“中”作为理性精神隐藏于事物深层之
中;“和”是“中”的目标和结果,“中”是“和”的前提和保证;无“中”便无“和”,求“和”需要“中”;“中”与“和”是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的,和谐便是“中”与“和”有机结合的统一体。和谐依赖中道,中道促进和谐。
三、中道对构建和谐社会的启示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我国建设全面小康社会的题中之义,是一个包含丰富内涵的目标体系,党的十六大、十六届三中、四中全会都把此作为我们现阶段的重要任务。社会和谐就是社会内部各种要素处于一种相互依存、相互协调、相互促进的状态。我们所要构建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主要表现为人与自然的和谐、人与人的和谐、人与社会的和谐和人自身的和谐。
1.和谐人与自然的关系需要中道
远古时期,由于自身认识和实践能力的低下,人类对大自然极为崇拜和畏惧,并形成了许多原始拜物教。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和自身能力的提高,其对大自然的认识也在不断深化,特别是到了近代,科技水平迅速提高,人类对自然因畏惧而产生的崇敬和依附意识渐渐丧失,进而提出了“人是万物之灵”、“人定胜天”、“万物为我所用而可爱”等思想。随着西方“人类中心主义”思想的大行其道,大自然被人类以前所未有的方式开发和利用。人类对自然界的过度索取,造成资源的浪费、臭氧层的破坏、海洋的毒化、人口的膨胀、生态平衡破坏等一系列严重的后果,不仅破坏了自然的和谐,而且破坏了人与自然的和谐。鉴于此,人类不得不进行反思,于是在中道思想的启发下悟出了一个解放自身的战略——可持续发展战略。可持续发展思想已成为世界各国的普遍共识,也是我国的一个极其重要的战略决策,而要顺利贯彻此战略,就必须保持人与自然的和谐状态,在开发大自然的过程中遵守适度亦即中道原则,具体来说,就是要节制能源的开发和消耗,保持生态平衡。实践表明,在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指导下,生态破坏在一定程度上得到了缓解,应该说这是中道思想对当今人类社会的一大贡献。
2.和谐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关系需要中道
在商品大潮汹涌澎湃的今天,人们对金钱、物质享受的追求愈演愈烈,存在着实用主义、拜金主义、享乐主义、个人主义至上等严重现象。人们无止境地追求感官享乐,过分注重金钱和物质利益,而忽视了个人道德修养的提高,致使道德水平降而再降,人与人的关系变得越来越冷漠,人与人之间缺少最起码的信任,人们在社会中缺乏安全感和归属感。这些现象严重影响了社会的安定和团结,阻碍了社会的发展和进步,要解决这些问题,也需弘扬中道和谐之精神,正确处理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关系。中道要求人的情感和行为遵循理性的准则,无过无不及,保持一种适度与和谐,它对人的一己私利的节制与提升,抑制人欲横流的恶果,培养人的道德情怀不无意义。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