肠脑学说及其临床应用_王文举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王文举, 李克钧, 韩世春, 周 翔, 张洪顺, 潭 涛, 刘 胜 ! 天津中医学 院第一附属医院骨伤推拿科, 天津市 "##$%" 王文举, 男, 天津人, 汉族, 副主 $%&# 年生, $%%# 年天津中医学院毕业, 任医师, 主要从事腹部推拿、 软医学的研究。 ’()*$$%+ $,"- .)/ 电话: 0 1,23321$"&4,13
中图分类号: !"# 文献标识码: $ 文章编号: %&’% ( #)"& * "++, - %& ( .%"& ( +" 收稿日期: "++. ( %" ( "’ 修回日期: "++, ( +. ( +# * +) / 01 -
多环节、多途径、多层次的调整了失调或紊乱的神经内分泌免 疫。如肝病、肾病引起的束缚应激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轴的 兴奋性, 腺体淋巴细胞增殖反应降低, 腹腔巨噬细胞功能下降。 (针推 ) 而 能抑制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轴的调节而实现—提高 免疫功能。 # 腹推原理 经络学说认为穴位是经络之气集散出入的部位
摘要:文章从现代医学最新研究试验报告中认识的建立中医肠脑学说 的重要性、 必然性及深远的历史影响。从组胚、 生理、 病理、 生化等生物 解释了腹 学角度结合作者 "# 年的临床实践提出了崭新的肠脑学说的, 部推拿治疗疾病的机制: 内脏本能感受 ! 直接刺激神经或血管感受器, 补法对胃电波幅增高为主, 泻法以降低为 器。 " 压电效应。 # 综合效应, “胡氏腹部按摩 ” 主, 腹推的科学性、 实用性值得临床推广。介绍了 的学 术流派的形成及腹部推拿的中医理论渊源和操作方法。 对针灸、 推拿调 整胃电的活动进行实验研究和分析,认为延髓在针推影响胃电过程中 起重要作用, 迷走脊核、 孤束核、 中缝大核、 兰斑核参与了针推效应, 尾 核、 杏仁核、 下丘脑外侧区引状核也是调控胃电的重要中枢机构。 主题词: 脑啡肽类; 腹部; 推拿; 针灸; 电生理学; 胃肠活动
!""# $%&$ ’ ()*% +# *$ ’ $,&- . / !!!" #$%&’(" &)* !"#$$%&’%$( +,-." &)*
王文举, 等 ! 肠脑学说及其临床应用
!" #$
有皮质的兴奋抑制过程,也有皮质下各级中枢躯体内脏反射活 动, 穴位与内脏的反射活动是在植物神经的参与下实现的。 《难经・十六难 》 根据冲脉的循行分布与 的记载。腹部全息 应是: 头在中脘穴上下, 尾在气海—关元, 下肢在滑肉门下, 上 肢在滑肉门上, 颈椎在石关上, 脾肾在神阙, 肝在神阙左, 心在 神阙上, 肺在神阙右, 调气血在神阙下—气中穴 ! " # 。 综合以上动物学及压电学的研究成果及原理。作者认为经 (机制 ) 络本质 是细胞间隙蛋白质的压电传感器效应, 即整个经 络的生理 ( 物质 ) 结构是由细胞组织间隙及其中的蛋白质组 成。这种细胞间隙具有特定的分布, 一端联与内脏器官, 另一端 又通于体表形成一个网状系统,位于体表的一端形成特殊的感 (针推 ) 受位点—穴位, 当穴位受刺激 后穴位处蛋白质晶体产生 压电效应, 将外界信息传递到内脏器官, 产生驱病性传感现象, 穴位是压电传感器位于体表的感受器。 ! 腹部推拿 (!"!# $ !"%# ) 先师胡秀璋 , 天津人氏, 著名按摩专家, 早年 在京都受业于河北高阳七代世传推拿大师安纯如先生门下,潜 心腹部推拿,基于胡老先生天资聪敏,又勤奋好究,刻苦练功, 深受安老器重,颇得其真传,而后又拜河南开封府石汉卿先生 为师, 学习外伤按摩, 并潜心尽受历代推拿著作, 勤求博采, 取 “五层气体、 众家手法之长, 不断丰富自己的手法, 提出 四种异 疗” : 按、 揉、 运、 推使之别具一格, 验之临床, 疗效卓著。!"&% 年 回津业医,运用腹部按摩治疗脏腑疾病与软组织疾病,以手法 “胡 微妙, 着手成春, 在京津享有盛名, 深受医界所推崇, 而形成 氏腹部按摩 ” 的学术流派。 气的分层具有重要的意义。胡氏五体之说精气为最高层 次,其次为血气之气,再次为营卫之气,是脏腑分层的重要依 据。五体—皮肤、 气血、 经络、 腰肾、 骨膜。其机制是从整体上多 环节、多途径、多层次的调整了失调或紊乱的神经内分泌系 (平 统。# 种导疗攻法即泻法、 散法即轻泻法、 提法即补法、 带法 泻平补法、 补中有泻法、 泻中有补法 ) 。 《按摩法经 》 明代 云: 指下气动即是病, 随手重切向下攻, 上 中下脘俱按到, 呼吸二七把手松, 两脚就如火来烤, 热气走到两 脚中。医者应于患者左侧, 患者平卧于治疗床上, 二便清空。医 者以右掌大拇指按住特定穴,随患者呼吸,找到腹主动脉波动 处后再以 !’( $ )(( * 的静力按 ! +,- 抬手患者感觉有热气自 两腿内侧或腰部下到涌泉穴,轻抬手然后有热气到颈与头面部 “上自头, 手法成功。这就是冲脉的循行分布 下自足, 后自背, 前 (张景岳 ) “十 自腹, 内自溪谷, 外自肌肉, 阴阳表里, 无所不涉 ” ; 《素问・举痛论 》 二经之海 ” 寒气客于冲脉, 冲脉起源关元, 随腹 直上, 寒气客则脉不通, 脉不通则气固之, 而揣动应手矣。 " 针灸、 推拿调整胃电的活动和实验研究 针推对胃肠电具有双向调整作用:其效应表现为抑制或增 强, 取决于当时的胃肠功能状态。 针推对胃肠电的调整作用具有穴位的相对特异性。针推导 气时才能获得的明显对胃电调整作用。 针推效应与刺激方式和刺激量有关:补法对胃的波幅增高 为主, 泻法以降低为主 ! $ # 。针推对胃电快慢波的作用: 针推对胃 “足三里 ” 电的基本电节律及动作电位的影响不同: 如针推 穴对 埋藏电极记录的胃电波影响极小,但却使快波的频率和幅值明
!$ #
,又与脏
腑经络之气相通,彼此之间存在相互关联并随之变化的感受器 和反应点, 当穴位受到外界刺激, 产生压电效应可传向内脏, 同 时内脏出现病理变化也使内脏细胞组织间隙中的蛋白质受到刺 激, 同样产生压电效应传向穴位, 使穴位发出特殊的病症。 当穴位受到外界的刺激时,穴位处产生的压电效应传向神 经系统,在神经兴奋的作用下,内分泌系统分泌特殊的信息物 质; 刺激免疫系统通过提高免疫系统 ; 对病理组织的反映达到的 治疗和调整的作用,疏通经络的实质可能是在通过压电效应使 整个人体系统处于最佳功能状态以便更有效的抑制外界环境及 疾病的干扰和入侵 ! % # 。 所以说,存在于细胞组织间隙中的蛋白质和细胞间隙是经 络的物质基础; 蛋白质具有压电效应; 穴位是压电传感器位于体 表的感受器, 经络的机制即外界刺激 < 针推 = 穴位时 ; 细胞间隙中 的蛋白质 ; 产生压电效应 ; 使外界信息以生物电的形式沿细胞间 隙定向传递到特定的内脏器官,经络功能是蛋白质压电传感效 应与神经系统及免疫系统相互配合协调整个生物体内内环境的 体现 ! & # 。 中医学是一门自然科学,因不断汲取现代自然科学的研究 来充实自己的理论体系, 以便在继承的基础上加以提高。为此, 突破传统理论, 建立中医的肠脑系统学说, 无论对理论研究还是 指导临床实践, 都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腹推感觉纤维终止于肠壁或黏膜上的感受器,这些感受器 可以是对食糜成分加 > ’ 或肽类敏感的化学感受器,也可以是 对牵拉强刺激敏感的机械感受器。对肠胃分泌活动来说激素调 节似较神经调节具有更为重要的意义。但二者的相互作用也不 容忽视,神经与激素间存在相互加强的作用。在腹部手法过程 中引起内脏活动与中脑、 大脑皮质与运动 ? @ A 的分布有一致的 地方。因此, 其应答关系较为明确。 腹部向四周、 全身输布气血的功能先天即已形成, 而且具有 调整全身及神经活动的功能。 足三阴经分布下肢内侧,在腰部与交感神经相连,故主治腰 部、 腹部病患。 足三阳经分布下肢后外侧, 在腰骶部与脊神经及交 感神经相连上达, 背与头部, 主治头、 五官、 上肢疾患。 中枢神经分
!
引言 由于腹部推拿在内科、神经科、软医学顽疾有独特的治疗
Leabharlann Baidu
效果, 所以腹推原理是医师十分关心的课题。作者总结先师 !" 年的经验与自己地体会, 根据最新颖的经络、 脏腑学说, 提出肠 脑学说以供同行斧正。 " 肠脑学说的产生 !"# $ % 胃肠道内分泌细胞的发生,现认为起源于胚胎时期的神经 脊,胚胎第 ! 周胚体中轴处的解胚层分化出神经沟,神经沟的 内侧隆起形成神经济原脊,当神经沟发育成神经管时济细胞在 皮肤与神经管之间,沿着神经管内侧形成不连续的细胞团。这 些细胞团除发育成脑际神经节、交感神经节以及肾上腺髓质嗜 铬细胞等以外,还分布在消化道和消化腺上皮分化成为消化道 ( ’()*+ 内分泌细胞,属于胺与胺前体摄取和脱羧系统即 #$%& ,-+./-01- /,2’3+ ’*4 4+.’-51678’2)1* 0702+( ) 细 胞 系 统 的 一 部 分。在胃肠道上皮及其腺上皮中散布的许多内分泌细胞, 他们 能产生和分泌消化消化导管的激素, 调节控制消化管和消化腺 的功能及增殖状态。这些细胞和胰腺内分泌细胞一样, 他们的 胞质中均含有胺类,并能摄取胺类前体将其脱羧, 因此称之为 其他器官中也有 #$%& 细胞。例如: 肾上腺嗜铬细胞、 甲 #$%& , 状腺滤泡旁细胞、垂体前叶促肾上腺皮质细胞、促黑色素细胞 系、 胃肠胰内分泌系。 就是 #$%& 细胞系的一部分。 目前有证据 表明, 血管活性肠肽 9:$, 脑啡肽、 胃泌素、 生长抑制素 $ 物质、 等, 可能都是这种神经的递质, 因此称之为脑—肠肽。在中枢神 “肠肽 ” 经系统中可找到肽类, 又称 。 巴普洛夫提出高级神经活动学说,指出躯体各器官受大脑 皮层的调节,特别是贝可夫的皮层内脏相关的研究,表明高级 神经功能异常时多向内脏发出病理性信息, 导致功能失调 ! " # 。 当
王文举, 李克钧, 韩世春, 周翔, 张洪顺, 潭涛, 刘胜 2 肠脑学说及其临床应用 ! " # $ 中国临床康复, %&&’ , ( ) *+ , : -*%+ . / 0123 0"4 56 7"4 812 9:4 ;<=> ?4 ;<123 894 @12 @4 56> 9$ A2BCD=2EFD162 B<C=DG 12H IJ626I1J 1KKJ6I1B6=2$ !"#$%%&# ’($)"&*$% +*$%,& %&&’L ( ) *+ , M -*%+ . / * N<621 , 34456 / / 7772 89:;<=2 ;>? / "++,?: / +, ( %&8@ / .%"& ( ’2 5A=
!" #$
中国临床康复 第 ! 卷 第 "# 期 "++,B+&B+# 出版 -"($./. 0#&1$*2 #, -2($()*2 3."*4(2(5*5(#$6 0&$. 7 899: ;#2< = >#< ?@
・综述・
肠脑学说及其临床应用
王文举, 李克钧, 韩世春, 周 翔, 张洪顺, 潭 涛, 刘 胜 代生物科学与技术正突飞猛进的发展, 大量的研究表明, 神经内 分泌系统与免疫系统可以共用细胞因子、肽类激素和神经递质 并产生广泛而密切的网络联系,称之为生命网络。神经内分泌 网络是生物体内存在着的紧密完整复杂的调节,他是一种多维 体网络调控机构, 是神经、 内分泌、 免疫三大信息传递系统通过 (细胞、 (针、 信息 因子、 激素、 化学递质子 ) 联系调节各器官 推) 从
显增加, 作用可持续 #( $ .( +,-。 且对消化期综合肌电的时像也 有影响。 针推对胃电影响的作用机制:通过对针推影响胃电的外周 神经作用途径分析。针推的传入途径以躯体神经为主, 不排除血 管周围神经结构参与的可能性。针推可改变胃交感神经的传出 放电, 直接刺激迷走神经可观察到胃电在兴奋后抑制, 这是由于 迷走神经既有兴奋性纤维又有抑制性纤维的原因吧。有人通过 对胃电压表现的影响与胃的壁内神经丛释放的吗啡样物质和消 化道激素有关。所以, 胃肠道内的神经系统也可影响胃电活动。 针推影响胃电的中枢机制分析:有试验报告刺激猫一侧迷 走神经向中端可引起胃电和胃运动一致。而切断另一侧迷走神 经可完全消失其抑制效应, 迷走神经的传入冲动, 主要在延髓水 平整合。通过迷走神经中抑制性纤维传出而抑制胃电。延髓水 平由 ! 受体参与介导此抑制作用。也有人认为针推足三里的上 行冲动激活了延髓内的网状结构物质的兴奋和抑制中端,然后 通过下行兴奋和抑制全径实现对胃电的双向调节作用。针推可 影响与胃电有关的迷走神经背核和孤束核放电:损毁中缝大核 后针推对胃电抑制作用大大减弱。刺激兰斑核也可使胃电慢 波、 快波下降。 因而延髓在针推影响胃电过程中起重要作用, 迷走脊核、 孤束 核、 中缝大核、 兰斑核参与了针推效应还有急性试验表明: 尾核、 杏 仁核、 下丘脑外侧区引状核也是调控胃电的重要中枢机构。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