烟台民俗文化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海阳大秧歌(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海阳大秧歌的表演完全可以用“震撼”二字来形容,隆隆的花鼓声与铿锵的锣鼓伴奏,60名秧歌手舞动起来,犹如万马奔腾,英
雄气概尽显。

指挥者“乐大夫”、花鼓、小嫚、霸王鞭、货郎与翠花、箍漏匠与王大娘、丑婆与傻小子、老头与老婆、相公与媳
妇等等以及各类角色的舞者,各有各的妙,各有各的喜。

庙会上,海阳大秧歌“串”了好几个“场”,一路跳一路演,看得观众
目不暇接。

据介绍,历经580多年传承与发展的海阳大秧歌是山东三大秧歌之一,是集歌、舞、戏于一体的民间艺术,它以豪放、古朴的表演风格、严谨的表演程式和恢宏的表演气势而著称于世。

它的历史可以追溯至明朝初期,近年来更是走向世界,北
京奥运会开幕式的表演上也出现了他们的身影,如今俨然是烟台的一张历史文化名片。

■胶东大鼓(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来自栖霞盲人曲艺队表演的胶东大鼓则令人在感悟历史文化中为之动容。

入选我国第一
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胶东大鼓,是产生并流行于胶东半岛沿海各县的一种曲艺形式。

当日庙会上,盲人曲艺队先后给观众
表演了《打黄狼》、《家有贤妇》、《劈老头》三部鼓书。

曲艺队中年龄最大的是68岁的王秀云老人,他说,这支盲人曲艺队从
当年抗日时期的“盲人救国会”以及建国后的“毛泽东思想宣传队”发展而来,从爱国热情到如今成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他
很高兴,很自豪。

据介绍,胶东大鼓在整个胶东民间民俗文化中占有重要地位。

1923年,世界音乐大师克莱斯勒来到烟台,耳濡
目染了胶东大鼓的神韵,随后,就创作了世界经典名曲《中国大鼓》,成为近百年来世界乐坛反映中国乃至亚洲的经典之作。

■只楚庙鼓(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咚,咚,咚咚,咚……”只楚庙鼓打起来,气势恢宏。

庙鼓手舞动槌穗、击鼓开场,边甩
边打,击鼓震天如雷声,槌穗飞舞如闪电,节奏抑扬顿挫,表演威武强悍。

庙鼓的第二代传人、今年已经72岁的邹积沅说,只楚
庙鼓已有120多年的历史,在旧社会,敲打庙鼓是村民祭祀祈雨以及赶庙会时必举行的活动。

如今,庙鼓是一项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人类文明的结晶。

据介绍,只楚庙鼓主要流传在芝罘区、福山区、开发区一带,历史上以《只楚庙鼓》、《世回尧抬阁》、《西南村高跷》最为盛行,每逢年节相互交流演出,或集中到福建会馆、毓璜顶庙会表演。

■蓬莱大杆号(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蓬莱大杆号一亮相,就令人啧啧称奇。

行家介绍,大杆号为铜制,无孔无缝,分两节套在
一起,长约270厘米,声音高亢、粗犷。

几曲演奏罢了,一位号手放下长号,说了声“累死了”,让人忍俊不禁。

据介绍,蓬莱
大杆号这类乐器早在我国宋、金时期已在渔牧民和军队中使用,已有近千年的历史。

除了这些,还有烟台剪纸现场表演、螳螂拳、吴氏太极拳,或为民间高手,或为初学少年,一曲曲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之歌在庙会上次第上演。

文化就这样渗透在民俗之中
胶东年俗·事历(1)——蒸年糕,年年高年糕因为谐音“年高”,再加上有着变化多端的口味,几乎成了家家必备的应景食品。

以往,主妇们大约自腊月初八后就要忙着张罗过年的食品了。

年糕的式样有方块状的黄、
白年糕,象征着黄金、白银,寄寓新年发财,人们的工作和生活一年比一年提高。

北方的年糕或蒸或炸,多用小
黄米磨粉制成,是以往人们庆丰收的美食。

但即使在北方,年糕的口味仍旧因地而异。

山东人用黄米、红枣蒸年糕。

北京人喜食
江米或黄米制成的红枣年糕、百果年糕和白年糕。

河北人则喜欢在年糕中加入大枣、小红豆及绿豆等一起蒸食。

而南方的年糕则
甜咸兼具。

年糕作为一种食品,在我国具有悠久的历史。

据说最早的年糕是为年夜祭神、岁朝供祖先所用,后来才成为春节食品。

年糕不仅是一种节日美食,而且岁岁为人们带来新的希望。

正如清末的一首诗中所云:“人心多好高,谐声制食品,义取年胜年,籍以祈岁谂。


胶东年俗·事历(2)——贴年画讨彩头春节贴年画的习俗,如今依然存在。

进入腊月临近春节的市场,俗称花花集。

我颇有兴致地
前去游逛了几趟,偌大的春联、福贴摊位上,卖年画的只有一家,而且画的种类很单调,与过去花花集上一望无际、琳琅满目的
年画种类,可就大相径庭了。

在我上小学之前,《三国演义》中的桃园三结义、三英战吕布、空城计以及《水浒传》、《封神演义》中的很多情节都已记得滚瓜烂熟,这都是得利于年画的熏陶。

记得,小时候过春节时,除了穿新衣
戴新帽放放鞭炮之外,就是盼着看新年画了。

那时除夕晚上吃了饺子之后,就围坐在张贴一新的年画前,听老人一幅地讲故事。

什么狸猫换太子啊,梁山伯与祝英台啊,牛郎与织女啊等等,一出一出,像看幻灯片似的,特别有味。

可别小看这些
年画,很多历史和民间文学知识,都能令少年终生难忘。

站在花花集上,我想念着过往那些蕴含着传统文化的连环画式的年画。

胶东年俗·事历(3)——烧芝麻秸聚金银财宝,平常我们习惯用“芝麻开花节节高,”来形容生活蒸蒸日上的景象,但在胶东一
些地方,还有过年烧芝麻秸聚集财宝的习俗。

农家在播种庄稼时,特地在田边地角耧上几垄芝麻,芝麻成熟了,晒爆出子粒,过
年时炒熟了捣成细末拌好凉菜洒上一些,调剂菜的香味(尤喜拌海蜇),剩下的秸秆带着一串串的皮壳,捆成一捆捆,留着过年
好烧,但芝麻秸不是一般的燃料,傍年做什么吃的都很上讲究,过了腊月二十三,就要忙年了:发面、做粘高粱米干饭(年年高)、隔夜饭、包饺子,三十晚上煮芋头炒花生,芋头母象征聚宝盆满锅,花生象征长生不老。

做这些过年吃的时候,都需烧芝麻秸,
有多的多烧,没多的烧上一把。

烧火也有讲究,老人在灶下烧火,若有人进来,把芝麻秸丢进熊熊的火苗上,口里念叨着:“芝
麻秸大张口”,来人马上要回答上:“金银财宝往里走。

”来的若是生人(贵人),说出的话更难得,更灵验。

这就是所谓的,
借贵人的口气,图未来的吉利。

胶东年俗·事历(4)——立春吃春饼立春吃春饼是中国一种古老风俗。

晋代已有“五芋盘”即“春盘”,是将春饼与菜同置一盘之内。

唐宋时立春吃春饼之风渐盛,皇帝并以之赐近臣百官,当时的春盘极为讲究:“翠缕红丝,金鸡玉燕,备极精巧,每盘直万钱”。

民间也用以互相馈赠。

春饼发展到今天,形制随地而异,食用时间也因地而别。

有烙制、也有蒸制;或大如团扇,或小如荷叶夹。

立春日吃春饼称为“咬春”。

民间在立春这一天要吃一些春天的新鲜蔬菜,既为防病,又有迎接新春的意味。

唐《四时宝镜》记载:“立春,食芦、春饼、生菜,号‘菜盘’。

”可见唐代人已经开始试春盘、吃春饼了。

所谓春饼,又叫荷叶饼,其实是一种烫面薄饼——用两小块水面,中间抹油,擀成薄饼,烙熟后可揭成两张。

春饼是用来卷菜吃的,菜包括熟菜和炒菜。

昔日,吃春饼时讲究到盒子铺去叫“苏盘”(又称盒子菜)。

盒子铺就是酱肉铺,店家派人送菜到家。

盒子里分格码放熏大肚、松仁小肚、炉肉(一种挂炉烤猪肉)、清酱肉、熏肘子、酱肘子、酱口条、熏鸡、酱鸭等,吃时需改刀切成细丝,另配几种家常炒菜(通常为肉丝炒韭芽、肉丝炒菠菜、醋烹绿豆芽、素炒粉丝,摊鸡蛋等,若有刚上市的“野鸡脖韭菜”炒瘦肉丝,再配以摊鸡蛋,更是鲜香爽口),一起卷进春饼里吃。

胶东年俗·事历(5)——素窗绽红花过去春节,家家都在窗口上下功夫,把窗口布置得鲜艳如新,很有喜庆的味道。

老式的窗都是白纸封的,过年图吉利,人们便在窗口贴上大红的福寿字,在窗顶上挂一排纸剪的过窗钱,来辟邪、求吉利。

后来又出现了十二生肖、五子登科、娃娃喜庆图等名目繁多的窗花样式,并有了专门的剪纸手艺人。

窗心位置,人们一般喜欢贴上五子登科窗花,也有的贴上梅花等,四角贴上福、寿字,然后均匀地布置上这一年的吉祥物,狗年贴狗,虎年贴虎。

有的妇女更巧,剪两个大公鸡或者两只虎,用线绳拴住尾巴,固定在窗两边,再用两条线绳,各拴住动物的头部,两条线通过一个铜钱的中间,拉到窗外,窗外有一根一米长的伸出去的固定木棍,木棍顶端下垂一根线,线上绑着玉米皮或者树叶子,从鸡头拉出的线绳拴在叶子上。

风一刮,叶子活动,拉动线绳带动鸡头抖动,风越大,鸡头越活跃,两两相凑相斗,非常逼真,仿佛在演木偶戏。

有时斗得激烈,缠在一起,还得用手掰开它们。

窗口上边还得贴上一溜纸剪的过窗钱,绿的红的搭配起来,从外面透过白纸看,朦朦胧胧的,让人生出无限的遐想。

胶东年俗·事历(6)——除陈布新迎大年腊月二十三日是辞灶节,又叫扫尘节。

扫尘节,也叫扫尘日。

据说此节源于尧舜时代的“扫年”习俗。

原本是古代人民驱除病疫的一种宗教仪式。

到了唐代,“扫年”之风盛行,成了祈求新岁平安吉祥的一种活动,以后才发展成为扫尘节。

由于是一种清洁卫生和除害灭病的文明习俗,所以便流传下来,久而不衰。

扫尘节,北方叫“扫房”或“扫屋”,南方叫“掸尘”或叫“打洋尘”,东北叫“大洗(喜)日”。

这天,家家户户都要进行大扫除,洗刷家俱,粉刷墙壁,糊窗户,贴窗花,挂年画,除陈布新,迎接新春佳节。

扫尘节又叫小除夕、过小年。

扫尘节为什么会和辞灶节在同一天呢?传说,古人认为每个人身上都附有三个尸神,如影随行。

这三个尸神喜欢搬弄是非,经常在玉皇大帝面前造谣生事,把人间描述得一团漆黑。

一次,他们密报玉帝说,人间在诅咒天帝,欲谋反。

玉帝大怒,降旨三尸下界查勘,将欲谋反人家的屋檐下,以蜘蛛织网为记号,又命王灵官务于除夕之夜下界,凡遇有蛛网记号的人家,一律满门斩杀。

三尸的行径被灶王爷发现,大为震惊,急忙与灶王奶奶商量了一个解脱办法。

他叮嘱人们,在他辞灶上天庭之后,家家户户都要进行大扫除,掸去蛛网,除去污迹,擦净门窗,把宅院内外收拾得焕然一新。

等到王灵官除夕下界察看时,发现家家户户窗明几净,灯火辉煌,人们无比欢乐,根本找不到劣迹之记号,心中十分惊奇,急忙奏明玉帝。

玉帝听后大为震怒,将三尸神永拘天牢,不得再到人间作恶。

玉帝还决定,每年腊月二十五日亲自下界视察民间。

为了感激灶王爷为百姓除难免灾,也为了迎接玉皇大帝下界视察,所以民间一年一度的大扫除总在辞灶节期间进行。

实际上,民间春节的扫尘,倒不一定拘泥在二十三或二十四日。

譬如莱州习俗,进了腊月门就可以扫屋,但必须选择一个吉日。

如果是日不方便扫尘的话,也可以象征性地先扫一下梁头,以后随便哪天都可以扫了。

有的人家连扫帚都不用绑,就用一棵干高粱秸的根子,除扫一下屋内的大梁,也算是扫过了。

老百姓认为,过了扫尘节,天天都是好日子,哪天都可以扫屋。

有谚语说:“二十三,糖瓜粘;二十四,扫房子;二十五,糊窗户;二十六,去割肉;二十七,宰杀鸡;二十八,把面发;二十九,快打酒;三十日,包饺子。

”在这个腊月“日程表”上,有两天与扫屋有关,足见人们对扫尘节的重视。

胶东年俗·事历(7)——年根儿忙年忙来到年根儿,家家户户都在“忙年”。

咱胶东这儿的风俗,一般过了小年,就要开始蒸年糕,寓意年年高。

接下来,就要做花饽饽,大枣饽饽了。

在农家,做饽饽是一件很累的活,首先和面就很有讲究。

面要调得筋道,还要稍微硬一些;然后放到温暖的锅里或炕头上醒面。

这样要经过一宿的时间,面才能醒好。

再就是揉面。

这可是个力气活,一般要让家里的老爷儿们帮着干。

在过去,做花饽饽的花是很细心的,红花绿叶,都要搭配得当。

另外还要做大枣饽饽,农家又叫它“枣眼饽饽”。

上锅蒸的时候也有讲究,先烧开锅里的水,然后将醒好的饽饽放进去,再烧25分钟到半个小时。

临出锅的时候,要放放气,从老辈儿传下来的风俗,意思是闺女出嫁后不受气。

到了年底,一天忙似一天。

蒸完了饽饽,还要包包子,而且要多做,到了正月,就专门吃现成的。

腊月二十八九,家家户户要炸面鱼,俗称“炸锅”也有同时炸一些麻花,酥条等。

这两天,大街小巷到处充溢着炸面鱼的油香味儿。

到了晚上,还要烀猪头,烀猪下货,打猪皮冻,鸡冻等;往年生活条件差,正月里来了客人,猪皮冻也拿上桌,招待客人。

大年三十的上午要贴年画,封门对儿,又叫封门。

在封门之前,要把缸里挑满水,因为封门之后,就不能再往家里搬东西了。

胶东年俗·事历(8)—过年要说吉利话腊月二十七八,家家户户正忙着迎大年。

迎年期间,人们不仅要精心准备吃的、穿的、用的等各种物品,就连说话用辞也都要格外用心。

为了过一个安乐祥和的春节,以求得精神和心理上的安慰,千百年来,胶东民间产生了许多约定俗成的禁忌语。

譬如,农家蒸大饽饽时,忌说“裂了口”,要说“笑了”;过年(过小年)煮饺子时忌说“破了”,要说“挣了”;物件不慎掉落在地,忌说“碎了”,要说“岁(碎)岁(碎)平安”;农家蒸大饽饽时通常要烧炕,炕席因过热而自燃,忌讳“炕烧糊了”,要说“炕烧得旺”。

年关临近,卖鞭炮的多了起来,鞭炮市上会发生意外,这时要说鞭“升了”,忌讳说鞭“炸了”或“响了”。

另外,小年过后直至正月,“死”、“坏”、“不好”等不吉利的字眼深为民间所忌讳。

关于这,还有个故事。

很久以前,有个财主非常讲究过年期间都要说吉利话,他总叮嘱同村一个叫发财的傻子说:你正月初一早早来我家敲门,我一说“谁啊?”你就说“发财来啦”。

头几年,发财早早来敲门报上“发财来啦”财主开门给赏钱,财主家的日子过得红红火火。

这一年,由于下雪,发财赶路时不小心摔了一跤,一瘸一拐地来到财主家。

财主照常在院里问发财来了吗?发财正疼得难受呢,就没好气地说:还发财呢,倒霉吧!从此,财主家日渐衰败了……
胶东年俗·事历(9)—饽饽高巅巅日子甜上甜“二十八,把面发,蒸饽饽,过年啦!”腊月二十八日,是民间蒸过年饽饽的日子。

过去,蒸年饽饽有许多说道,讲究个吉利喜庆。

饽饽要蒸得白净、起发、高巅、造型好,象征日子兴旺。

民谣曰:过了小年过大年,蒸锅饽饽供祖先。

饽饽蒸得白又白,明年是个丰收年。

饽饽蒸得高巅巅,日子过得甜上甜。

饽饽蒸得开口笑,全家幸福又平安。

做年饽饽还有一些禁忌。

除了发好面以外,还要多用红枣和红糖,寓意红红火火早发家。

蒸饽饽的烧材最好用农作物的秸秆,如高粱秸、芝麻秸、大豆秸等,燃烧时能发出“噼里啪啦”的响声,表示火爆、吉利。

蒸饽饽时,最怕外人进屋来“踩”,“踩”了的饽饽就不起发了。

年饽饽的形状和用途也有说道。

供神灵和祖先的有:发纸大饽饽、枣饽饽和元宝。

民谣曰:发纸大饽饽,就做这一个。

顶上一个“鼻”,塞上枣一个。

内包一铜元,越聚钱越多。

伴随纸钱烧,留在“发纸窝”。

发纸,是正月初一早晨煮好饺子后,由家长带领全家在天井里祭拜的仪式,要对天地众神供上枣饽饽、饺子,烧香,烧纸,祈求神灵赐福降祥。

发纸窝子是用土坯事前垒好的,用来烧纸钱时防火、防雨的。

发纸大饽饽就放在这个窝里同纸钱一起烧,烧完后仍留在窝里,到初三早晨才收起来。

枣饽饽比发纸饽饽小,用以供奉祖先、财神、菩萨和天地众神,每组五个,其摆法为:底层三个顶朝上,二层一个顶朝下,三层一个顶朝上。

另一类年饽饽是“压锅”用的面鱼、面富贵。

“压锅”,就是除夕夜不空锅。

吃完年夜饭,锅里放上新箅子,再放上表示吉利的面元宝、面鱼、面富贵、豆腐和年糕,意为年年有余粮。

如今,讲迷信和供奉神仙那一套旧习俗早就消失了。

祭祀祖先的习俗虽有保留,但也淡化了许多。

年饽饽还是要蒸的,只不过花样少了一些。

胶东年俗·事历(10)—浓浓年味烟台情除夕夜“望春、盼春”。

除夕这一天,家中要做供养(即祭祖)的准备。

在请家堂之前,先在正房的中间摆好八仙桌子,墙上挂上的“家堂轴子”,是一幅祭祀专用的中堂画。

桌子上摆上九样贡品,每样上面点缀一些芹菜叶子。

然后摆上酒盅、茶具、筷子等,在中间摆一个香炉,一切就算是收拾停当了。

在锅台上摆上贡品香炉,灶王爷被称为“掌锅老爷”。

香是一小扎为“一管”,整齐码放在香炉旁,把纸钱、香连同家堂折子,用簸箕端着,再拿一挂鞭炮,就开始“请家堂”了。

先是点燃三柱香,插在地上,嘴里要念叨着先人们的名字:“过年了,都回家过年吧。

”磕头、放鞭炮,家堂算是请了。

收拾好折子,举着几根点燃的香在大门和院子里各插一根,寓意是顺着香火回家。

第一道程序完成后,还要上香、上茶、上酒,供桌两边的椅子不能坐,院子里不能随便洒水、扫地,这些都要特别叮嘱孩子们注意的,以免冒犯神灵。

除夕夜守岁,被称为“熬年五更”,希望“平安到年底”。

婆婆一早就准备“蒸米饭”,公公去准备纸钱和香,“发纸马”是除夕晚上的隆重仪式。

每间屋子的大门口、水井、禽畜的栏圈,都要烧纸钱,感谢祖先一年的庇佑。

烧纸用的烧火棍,要拿到鸡窝里搅一下,据说是可以保证来年六畜兴旺。

饺子包好了,先煮几个去供奉,剩下的每个人象征性地吃点,没有煮的水饺留着年初一吃,意在新一年有吃不尽的东西。

初一的早晨,先放一挂鞭炮,在院门口横放一根“拦门棍”。

吃过新年的第一顿饭,就可以挨家挨户去拜年了。

拜年一直要持续到初五之前,“破五”之后就各自忙着自己的事情去了。

胶东年俗·事历(11)—守岁压腰保平安过年给压岁钱,也叫守岁钱,是胶东乃至全国流行最广的习俗。

不过今天给守岁钱,和当初的本意已大不一样了。

有关守岁钱的来历,传说古时有一种小妖怪叫“祟”,专等大年三十晚上出来,用手偷偷去摸熟睡的孩子的头,被摸过的孩子往往吓得大哭,头疼发热,甚至变成傻子。

因此,家家都在这天亮灯坐着不睡,叫做“守祟”。

有一对夫妇老年得子,视为心肝宝贝。

到了年三十夜晚,他们怕“祟”来害孩子,就拿出八枚铜钱用红纸包着,放在孩子的枕头底下,夫妻俩守在旁边不敢合眼。

半夜里,忽然一阵阴风吹来,门开灯灭,“祟”刚伸手去摸孩子的头,枕头边就迸发出道道金光,吓得“祟”一溜烟逃跑了。

第二天,夫妻俩把用红纸包八枚铜钱吓跑“祟”的事告诉了大家,以后大家学着做,孩子就太平无事了。

原来,八枚铜钱是八仙变的,暗中保护了孩子。

因为“祟”与“岁”谐音,之后,纸包的钱逐渐演变为“守岁钱”,简称就是“守岁”了。

到了明清,人们以彩绳穿钱,编成一条龙的形状,用来驱邪压怪,谓之“压岁(祟)钱”。

长辈对小孩拜年时给的钱,亦称压岁钱,或压腰钱(主一年不缺钱花)。

这一习俗延续至民国时期,大户人家用红纸包一百文铜钱,赐给晚辈,寓意“长命百岁”。

对已成年的晚辈,红纸包里则放一枚银元,寓意“一本万利”。

新中国建立后,铜钱停用,则改用纸币,虽然也叫压岁钱,但已没有驱邪压怪的含义,只取其压腰的意义了
胶东年俗·事历(12)—压灶压囤压水缸百姓过年,家家户户都希冀生活过得富足有馀。

这一美好的精神诉求就深深地蕴含在过年压锅灶、压粮缸、放压(水)缸钱这一古老习俗当中。

过年压锅灶、压粮缸,要用面塑的鱼和圣虫。

早在腊月二十八日,家家户户都要蒸上几锅大饽饽,还要蒸些面鱼、瑞饼、团圆饼、猪头、圣虫之类的面塑。

面鱼和瑞饼是用面模(音mú,俗称“榼子”)磕出来的。

蒸好的大饽饽、面鱼、瑞饼等凉透以后,女主人掐一截麦秸莛,蘸着红颜色往上着色。

这样,描出来的大饽饽、面鱼、瑞饼愈发显得鲜亮光彩。

年夜饭过后,家家忙着压锅灶。

龙口境内压锅灶多用面鱼和花鱼。

所谓“花鱼”,就是将买回来的咸廷巴鱼浸泡、切块、勾芡,尔后放在油里烹炸而成。

无论是面鱼和炸花鱼,都寓意连年有馀。

按照龙口坊间的说法,锅里既然有了余头,灶口里也就不能空着。

于是,家家忘不了在灶口里添块大木头,用来“压灶口”。

在压锅灶的同时,龙口农家喜好用圣虫压粮囤(或面缸)。

圣虫用面捏制而成,眼睛用花椒粒填充,背上尽是小刺,口里还衔着一枚硬币,活泼可爱。

因圣虫的“圣”与“剩”谐音,农家用它来压粮囤,寓意吃陈粮,即粮食年年有剩余。

除夕夜,家家进间屋里水缸盈满。

主人把一些硬币扔进水缸,据说放了压缸钱,可保农田一年不会干旱,农家五谷丰登有余钱。

总之,大年夜里压锅灶、压粮缸、放压(水)缸钱等种种民俗事象,充分反映出千百年来龙口百姓对幸福美好生活孜孜不倦的追求。

胶东年俗·事历(13)—龙口过年撒马草旧时过年,龙口百姓家沿袭除夕夜里撒马草的习俗。

笔者认为这一习俗是源于民间对马的尊崇。

旧时,马享有“义畜”的美誉,无论是拉大车运货,还是拉水车浇地,都离不了马。

而且,一旦将其和英雄人物相提并论时,马还是会被蒙上一层神秘的色彩,为民间敬若神明(实际上,项羽与乌骓马之间、关羽与赤兔马之间、秦琼与黄骠马之间,无不演绎出一段段可歌可泣的传奇故事)。

这一点,《龙口市志》所载“旧时黄县城中有马神庙”,即是很好的例证。

大年三十黄昏时,家家上坟把老祖请回家过年。

晚饭过后,趁着夜色将财神、喜神、福神、贵神、平安神诸神请回家。

据说,神仙们都是骑着神马而来,既然诸神已经请进了家门,那么神马自然也不能怠慢,正应了老百姓的那句话,“有神吃的,也得有马吃的”。

这时,各家男人开始忙着撒马草了,那些秋收时留下的成捆的秆草(即谷的秸秆),从厢房里搬了出来,没预备秆草的人家尽可以用豆秸充当马草,但撒马草的顺序一律从进间门开始往外撒,一直撒到大门口,马草撒好后,有的人家会把辘轳架子置于街门过道处,也有的人家将磨棍或扁担等搁在院子里,当作“揽马桩”。

有趣的是,农家在撒马草之前,提早将鸡赶进窝棚,在窝里备足饲料,一直关到大年初三清晨才放出,以免它们玷污了马草。

初一、初二两天,家中长者会将笤帚藏起来,谁也不能动笤帚扫马草,也不能扫地。

大年初三一大早,家家送神后,方能扫马草,要一边嘟囔着“一扫金,二扫银,三扫扫出个聚宝盆”之类的吉利话,一边将马草从街门口往进间门的方向扫,据说这是往家里“扫元宝”。

胶东年俗·事历(14)—五更拜年春节最热闹的,当属初一五更拜年。

子夜时分,家家忙着准备五更饭。

放过鞭,吃了饭,大人孩子穿上新衣服,出去拜年。

黑灯瞎火的,打个手电或者提个灯笼,先去爷爷奶奶叔叔伯伯家里问好磕头,再去同族长辈家里。

走着走着,就自然有了领头的老大哥,自觉排起了队,一家家拜年。

孩子每进一家,问了好,就得到三两块糖,或者一两毛钱。

领头的大哥们大声喊着好,在主人的盛情邀请下,坐在炕沿上,喝上一杯白酒,搛几口菜,尤其尝尝肉冻的味道。

我们栖霞人过年,家家都会打一盆肉冻,就着喝酒,那是一绝。

到谁家都会让你尝尝这个菜。

有一年,村里有一家五更时分死了个小毛驴,主人守着死驴,哭丧着脸,心疼得不行。

拜年的进了院子,连声喊着“过年好、过年好!”主人也连连喊着:“好、好、好!大家同好。

”打那儿以后,我们村有了条歇后语:“过年五更死了驴——不好也得说好。

”如今,村里有了电灯,生活富足,每天都跟过年一样。

五更拜年的少了,都起得晚了,千年沿袭的风俗习惯也渐渐淡化了。

胶东年俗·事历(15)—大年初一看新妇龙口一带有大年初一看新媳妇的旧俗。

过去,不少农家选择在腊月办喜事。

因为时隔不久,即是新春。

新年新开端,新人新生活。

大年初一看新媳妇,喜上加喜,双喜临门,老百姓就图个吉利。

早在年前,新人的房间就被装扮一新。

墙壁粉刷得光彩耀人;墙上贴一大红“囍”字;屋内贴一副“洞房花烛夜,金榜题名时”的贺联;窗上贴的是红窗花。

屋顶是新扎的仰棚,粉红色的花纸饰以蝴蝶戏牡丹图案,为新居平添几分喜庆。

炕上铺的是由红、黄二色高粱篾编织而成的高粱席。

因高粱的“梁”与“良”谐音,“席”与“媳”谐音,“梁席”寓意“良媳”即好媳妇。

居室门框上垂挂一幅新门帘。

殷实人家选用华丽的缎面做门帘,上面或绣一大红“囍”字,或绣一对栩栩如生的蝴蝶。

缘何新人居室的仰棚及门帘要采用蝴蝶图案?这得从成语“瓜瓞绵绵”说起。

《诗·大雅·绵》曰:“绵绵瓜瓞,民之初生,自土沮漆。

”它讲述的是葫芦创世说,即人类出生于葫芦瓜。

传说远古时,洪水泛滥,伏羲、女娲兄妹躲入葫芦避水,幸存于世,并相婚孕育成人类。

“绵绵瓜瓞”的“绵绵”是延续不断的样子;“瓜”指大瓜,“瓞”指小瓜。

“瓜瓞绵绵”涵义为瓜始生时小,但其蔓不绝,会逐渐长大,绵延滋生。

后引用为祝颂子孙昌盛。

因“蝶”、“瓞”谐音,人们常借蝴蝶图案来表述祈福求子的祝颂之意大年初一早上,村里的老婆婆们争着看新媳妇,一来要好好端量她长得啥模样,二来要瞅瞅她的针线手艺。

按龙口当地的婚俗,过去,闺女出门子(方言,即出嫁)时,娘家一般要陪送八床褥子、八床被。

陪送的被褥整整齐齐地码放在炕尾的被搁子(一种条桌,下面带抽屉,上面搁被)上。

初一早上,新媳妇端坐炕上,跟进屋的三婶子二大娘们相互拜年问候。

在看媳妇的老婆婆心里,能拿得起针线活儿的媳妇,才是持家的好媳妇。

于是,新娘身上的穿戴、被搁子上陪嫁的被褥、新人居室的门帘,无不成为她们议论的话题。

孩子们跟在老婆婆身后赶热闹,新媳妇屋内压窗台的吃食,如花生、地瓜糖、瓜子之类,总是被小孩子们抢个精光。

大年初一看新媳妇这一民俗事象,承载着人们对新婚夫妇的美好祝愿和殷殷关切,饶有趣味。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