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教学实践活动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地理教学实践活动

地理教学中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学校教育要以“宇宙为教室,奉自然作宗师”,素质教育要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但长期以来,应试教育的影响,中学地理教学未受到应有的重视,使学生疏远于自然,疏于实践,如何在地理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成为探讨研究课题,积极开展实践教学,使室内教学与野外教学相结合,书本知识和实践活动相结合,大力拓展课堂空间,努力培养学生的实践创新能力。

一.实践能力的内涵实践能力,在不同的学校有不同的内容和重点。对义务教育而言,主要是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形成动手、动脑的好习惯;对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而言,主要是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使他们毕业时具有熟练的职业技能和适应职业变化的能力;对高等教育而言,主要是培养学生进行科学研究的能力,收集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得新知识的能力,进行技术开发和推广创新的能力,培养他们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地理实践能力是实践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属于地理技能和地理能力范畴。地理实践能力至少应当包括以下技能和能力:地理观察能力、动手绘制地理图表的能力、操作使用地理仪器测试的能力,进行地理实地观测、野外考察、环境调查、社会访问的能力,地理信息的搜集与诠释能力,地理环境条件的分析与预测能力,在地理实践活动中获取地理知识的能力,进行地理科学研究的能力,动用所学地理知识分析问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等。

二. 地理实践能力的重要性地理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地理学的实践性表现在三个方面: 1. 在地理知识的学习过程中,需要学生动手、动脑,需要学生进行大量的实际操作;2. 在地理知识的传授中,虽然出于学习效率的考虑,以传授前人的间接经验为主,但还有大量的地理知识可以指导学生直接在实践活动中获得或在实践活动中验证; 3.大量的地理知识可以直接应用于生产实践,为当地的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服务。正是因为地理学本身所具有的这种实践性,所以,各级各类学校的地理教学大纲都要求教师在教学中一定要重视理论联系实际,注重加强实践环节,积极组织学生进行天象观测、气象观测,开展对当地地形、地貌、地质、水文、植被、土壤、资源、环境、工农生产、交通运输、商业网点、名胜古迹等野外考察和社会调查活动,在实践活动中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由于地理学科具有很强的实践性,所以它在培养学生实践能力方面,相比其它学科,有着更为广阔的天地,担负着更为重要的使命,起着其它任何学科所无法替代的作用。在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今天,充分发挥地理学科实践性强的优势,不仅可以强化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落实素质教育的重点,提高国民的整体素质,而且可以重塑地理学的形象,促使各界人士对地理学在学校教育中的地位进行重新审视、重新定位,实现地理学在学校教育中的再次振兴。

三. 高中地理教学大纲突出加强实用性和能力培养新的高中地理教学大纲是对现行大纲进行较深入研究,吸取了现行大纲的优点,如:以人地关系为主线组织教学内容为原则、选取最基本的自然地理知识和人文地理知识来确定教学内容的原则;重视能力培养、重视渗透思想教育的原则等。新大纲较大幅度地削减了教学内容,降低要求难度;同时在加强地理性、正确体现人地关系、加强实用性和能力培养、发展个性等方面提高了要求。高中地理的核心是讲人与环境、环境与发展的关系,这都离不开环境,环境总是相对某一个中心事物而言的。本教材重视主要体现了:第一,突出人类活动与地理环境的关系;第二,注意理论联系实际,注意将抽象理论用形象、生动图象来表现。以典型案例论证基本原理,典型案例选取除了考虑到其代表性外,还照顾到世界各地,以使学生从小见大,了解世界各地人类活动一般情况外,尽可能举中国的实例或联系中国以及学生家乡的实际;第三,体现发展观念。无论是阐述基本原理还是分析具体案例,都以发展的眼光看待问题;第四,加强能力培养和思想教育。从素质教育的原则出发,将培养学生能力、加强思想教育与传授知识放在同等重要地位。能力培养方面,通过典型地域分析,培养学生综合分析地理区域的能力;通过开放型活动题的

设计,培养学生运用基本原理,独立分析、判断、评价具体问题的能力;通过中外对比,培养学生借鉴外国成功或先进经验,为中国及家乡发展服务的能力。教材突出环境问题的紧迫性和实施可持续发展的必要性,让学生举例说明公众参与可持续发展的途径和表现,以及他们在日常生活中可采取可持续的行为,这类活动给学生创造应用所学知识讨论和分析问题的机会,旨在让学生感到可持续发展并不是空洞的、抽象理论,而是与我们每个人都密切相关的事,在实践中可以做到的。地理课上的学生实践活动,有的侧重于学习知识,有的侧重于学习技能,有的兼而有之,在教学中,教师应根据教材内容,尽可能让学生多实践,增强感性认识,以利于对地理知识和原理的消化、理解和掌握。新编《地理》教材有两部分组成。第一部分是教材主体,是学生必须学习的部分,在这部分中,知识、能力、思想教育三项要求紧密结合起来,每课后教材安排了“活动内容”,使学生可利用本课学到的知识联系实际研究、分析、说明一些问题。第二部分是学生选学部分——“自学园地”,共有三大块,其一为“阅读篇”,通过阅读选编文章,让学生体会一些道理(思想教育不是强加于学生的),每单元后各选编了一篇文章,如“农业发展的新方向――持续农业”,“生态城市――21世纪城市发展的模式”,“可持续发展意识”等;其二是“技能篇”,通过一些地理技能和学习方法,使学生切实掌握一些学习地理比较实用的方法或技能,其既与课文内容相联系,又自成一个由简单到综合体系,“制作地理资料卡片”、“分析地理知识间的联系”、“地理数据的表示和运用”、“怎样进行野外观察”;其三是“练习篇”,通过练习,分别对单元知识进行复习和巩固。新编《地理》教材每节课后都有的这些设计新颖的实践活动,教师应充分利用这些板块组织教学。也可以仿照这些活动方案设计一些更好、更贴近生活实际的实践活动方案,组织学生参加,使学生在活动中学习各种地理技能和技巧,在活动中获得地理知识,通过眼、耳、手、脑多种器官并用,达到提高学习效果、培养实践能力的目的。四. 研究性学习是培养学生地理实践能力的重要途径之一目前中学地理教学强调对学生全面素质教育,在各种地理知识的掌握基础上,注重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即要求学生既要具备地理知识,又要具备地理实践能力素质和地理品质。所谓地理实践能力,就是要求学生能运用地理知识去处理和解决自身生活和社会生活中遇到的问题。如小到看地图辨方向,大到工农业布局、城市规划、国土整冶和区域开发等等。这种实践能力的培养,显然用过去传统教学方法中的机械记忆,浅层理解和简单应用的教学活动是很难实现。而研究性学习在此方面恰恰具有其特长,其是以学生的自主性、探索性学习为基础,让学生通过亲身实践获取直接经验,养成科学精神和科学态度,掌握基本的科学研究方法,提高综合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高中地理教材为学生提供了丰富的素材和背景材料。例如讲到“新兴工业区”可提问:晋江的工业属于什么类型?学生异口同声答“乡镇企业”,进而再问:“晋江的乡镇企业与意大利新兴工业区的发展有何异同?晋江乡镇企业的发展有哪些区位优势?”学生七嘴八舌地从气候、交通、环境、到人才和技术等方面进行议论着。由于是学生熟悉的生活环境,学生热情高涨,个个都想发表自己的看法和认识,大大提高了学生参与意识。“晋江与温州都是我国乡镇企业发展较快的地区,它们分别被称为‘晋江模式’和‘温州模式’,但是我们不得不承认,晋江模式’和‘温州模式’是有差距的,你们认为产生差距的原因在哪儿?”但由于缺乏调查学生答得很空洞,此时鼓励他们去调查。通过调查,获取各类数据和资料进行定性分析得出结论。在上完《高中地理》第五单元“工业的区位选择”后,布置学生调查、考查晋江市某一地域的工业,评价其厂址的区位条件。一部分学生对晋江市的陈埭印染厂、许塘蔬菜基地、国源皮革公司和三力机车厂等进行区位价,并提出一定的建成议。学生在已有理论知识基础上通过调查、研究、分析、归纳,获得结论,这就是实践能力培养的最好机会. 研究性学习,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有效方法。五.强化活动课教学,创造条件让学生走进大自然,走向社会。目前,普通中学的地理教学活动分为必修课、选修课、活动课三类课程。实践活动是三类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联系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