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效追问,让学生思维向更深处漫溯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有效追问,让学生思维向更深处漫溯
一、资源生成处追问——迈向开阔
很多教师将课堂上学生的突兀回答视为对正常教学的干扰。

一旦出现,或一句话搪塞:这个问题我们以后再研究;或不予理睬、避而不谈。

其实,有些回答是学生独立思考后灵感的萌发,是激活其他学生思维、逼近知识本质内核的“导火线”。

教师应敏锐地发现、捕捉生成信息,将“意外”变成新的教学资源,及时调整教学策略,有效追问,以智慧开启智慧,让学生的思维在追问中迈向更开阔的“原野”!
教学《梯形的认识》
师:梯形与平行四边形比较,有什么异同?
生:它们的内角和都是360度。

师:你是怎么知道的?
生:它们都是四边形。

根据求多边形的内角和的方法,用180°×(4-2)=360°。

宋某:我还有一种方法,证明它们的内角和是360°,你能帮我标出它们的四个角吗?
师:可以!
宋某:∠1和∠2的和是180度,∠3和∠4的和是180度,它们加起来就是360度。

(很多学生露出疑惑的神情)
师追问:你怎么知道∠1和∠2的和就是180度,你是怎样想的?宋某抓抓头:我暂时还没办法证明,反正我知道它们的和肯定是
180度。

其他学生纷纷嚷道:这是为什么呢?你怎么知道就是180度呢?(片刻的等待后)
宋某激动地说:老师,我知道了。

我能到黑板上画图说明吗?
我们以前学过,两条直线互相平行时,∠1=∠3,因为∠2+∠
3=180°,所以∠1加∠2也等于180°。

(学生们纷纷点头赞同)
师再次追问:你真了不起,用画图的方法,结合我们前面学的知识,清晰地证明了自己的观点。

关于这个结论,其他同学有不同的方法证明吗?
王某:梯形的一组对边不是平行吗,只要将梯形横着切成两块,将下面一块平移到上面去,那∠1和∠2不就可以组成一个平角吗,它们的和就是180度了。

平行四边形同理。

好独特的方法,好聪明的孩子!他的这种方法不正好让学生认识、巩固了梯形的特征吗,而且为后面的知识“平移和旋转”孕伏、渗透了平移的方法。

苏霍姆林斯基说:“教育的技巧并不在于能预见到课的所有细节,而在于能根据当时的具体情况,巧妙地在学生不知不觉中做出相应的变动。

”教师这样处理,不是把“梯形的内角和是360°”作为一种知识来教,而是把探究的过程作为一个方法在教,这源于她那非常有效的追问。

两次追问,有由表及里的引导,把学生的思维引往“深”处;也有由此及彼的引导,把学生的思维引向“开阔地带”。

二、理解疑惑处追问——逼近纵深
学生受知识经验的影响,有时思维会遇到障碍或会对知识的理解出现疑惑,教师不妨通过有效追问,及时引发学生的争论、交流,积极引导学生认识知识的本质,启发学生的思维,使其逼近纵深。

教学《探索图形覆盖现象的规律练习》
生:18-2+1=17(种)
师:说说你是怎样想的?
生:每次坐两个座位,坐1号和2号是一种情况,但没有平移。

以后每平移一次就是一种情况。

一共17种。

师:那如果是这样的情况呢?
教师边问边把上述问题中的条件“并且小芳在小英的右边”遮住。

思考片刻后,慢慢举起了很多只小手。

生:老师我知道了,只要把刚才的结果乘2就可以了。

刚才我们计算的是小芳在小英的右边的情况,现在题目没说谁在右边,谁在左边,就是两种情况都可以,于是只要把17×2就可以了。

教室里想起了一阵掌声。

是啊,说的多清楚啊!但我并未满足于此,继续追问:如果他们来到礼堂一看,发现第一张椅子被一个同学给坐了,现在还有17种不同的坐法吗?
生1:没有,只有16种了。

因为现在一共可以坐的椅子只有17张,所以只要把17-2+1=16(种),就可以了。

生2:不用这么麻烦,直接用17-1=16(种)就好了。

少了一张椅子,就是平移的次数少了一次,所以只要把原来的次数减去一次就可以了。

看到学生理解得如此透彻,我欣喜地又追问了一句:如果是第8张椅子已经坐了一位同学,又有多少种坐法呢?
生:7-2+1=6(种)10-2+1=9(种)6+9=15(种)
师:为什么同样是少了一张座位,坐法却不一样呢?
生:因为中间有一张坐掉了,就又要少一次平移了,只能算两边各有多少种坐法,然后再相加了。

在追问中学生已经真正理解了本课的知识,所以不管如何变式,都能对答如流。

教学效果的好坏决定于教师对数学教学的核心——数学问题的思考价值的把握程度,数学教学要努力突显数学思考。

有效追问是促进学生思考的催化剂,能促进学生对事物本质的深入挖掘,进行逼近事物本质的探究。

该教师连续几次追问,从不同的角度对原问题进行“变式”,既关注全体学生理解规律的本质,又关注不同层次学生思维发展的需求。

在追问中引领学生透过现象进行深入的比较和辨析,把一些非本质的属性撇开,把一些本质的属性抽象出来加以概括,不断引导学生转变解决问题的思维策略,引领学生向思维纵深处迈进。

三、思考粗浅处追问——趋于成熟
法国教育家第斯多惠说:“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和鼓舞。

”课堂上,教师适当的深层次追问,在学生思考粗浅处牵一牵、引一引,引领学生去探索,能激发、启迪思维和想象,那么学生的思维就有可能慢慢走向成熟。

教学《小数乘小数练习》
当学生算出前三题的得数后,让学生说说自己的发现。

生1:我发现乘数的小数部分每多一个“3”,积中就多一个“1”和“8”。

师:嗯,这位同学是从积中找到了规律,那按照这样的规律你能很快说出0. 3……3×0.3……3的积吗?
生2:我发现了第一个乘数中有两个“3”,积里就有1个“1”和“8”;第一个乘数中有3个“3”,积里就有2个“1”和“8”,依次类推。

所以0.3......3× 0. 3......3的积是0.1......1 0 8 (89)
师:你能联系乘数中数字的个数和积中数字个数之间的关系来思考,很好!如果换一个角度再来观察一下乘数和积,你又会有什么发现呢?
生3:我发现乘数中一共有几位小数积就有几位小数。

所以 0. 3……3×0.3……3的积就有16位小数。

师:你前面的知识掌握得真好!那你能根据16位小数判断“1”和“8”的个数吗?
生4(争先恐后的):积的小数部分“0”和“9”的个数一直不变,各1个,而“1”和“8”的个数又相等,所以这里“1”和“8”分别有7个。

多有条理的思考啊!于是我继续追问:那 0.3......3×0.3 (3)
呢?100个呢?
学生已经掌握了规律,所以对答如流。

上述案例中这位教师一次次充满数学味的适时追问,看似蜻蜓点水,然而这一“点”却充满了睿智,不仅激活了富有情感的课堂,使课堂上呈现了心与心的碰撞,情与情的交融,理与理的交锋,智慧与智慧的启迪,而且带领着学生一步步往问题的纵深处探索,有效地避免了学生思维流于表面的现象。

学生在学中思、在思中悟、在悟中得,达到了对知识的深刻理解,思维不断趋于成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