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教学需要诗情画意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学语文教学需要诗情画意
摘要:根据《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和语文教学现状,结合小学生的心理特点,探讨了小学“诗意语文”教学,提出了“诗意语文”的教学理念。

把创设审美意境、让语文教学课堂充满诗情画意作为教学重点,倡导语文教学过程应该给人以美的享受和愉悦的感受。

关键词:小学语文;心理特征;诗意语文
在应试教育模式下,小学语文教学过分注重对教学内容的讲解,把一篇篇具有诗情画意的课文肢解得诗意全无;成堆的试卷使学生失去了对语文的学习兴趣;灌输式教学方法使语文学科的审美意识及其熏陶功能化为乌有。

小学语文教学面对的是活泼好运的学生,缺少创意和情感投入的枯燥讲解使原本有趣的教学变得死气沉沉,这是语文教学最大的失败。

因此,应试教育成为一种技术化、工具化的训练,充满人性、富有情趣的语文教学变成了枯燥乏味的应试之学。

随着新课程标准的颁布实施,广大教育工作者都在关注教学观念的创新。

新课标倡导教育转型,把创设审美意境、让课堂充满诗情画意作为小学语文的教育改革方向,以便让学生通过语文学习接受美的熏陶,从而促进小学语文教学的发展,促进小学生人格和心灵的健康发展。

因此,小学语文
教学应该给学生美的享受和愉悦的感受。

所谓诗意,是指像诗一样给人以美感的意境。

“诗意语文”就是把语文教学和生活融合在一起,让语文教学富有美好的诗意。

诗意语文是唤醒意境、自由对话、精神契合、实现自我的语文。

诗意人生、诗化语言应成为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师生共同感受、感悟的主体。

从小学生的心理特征来看,小学阶段的学生大多数以直觉的形式感知世界,用自己的想象解释周围事物。

小学生本身就是一首天然纯朴的“诗”。

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充分考虑到小学生的年龄特征,充分发挥小学生的个性特点,充分展现小学生天真烂漫的诗意天性,而不是扼杀学生个性,把纯真天然的本性无情地“格式化”。

在小学生的心里,山、水、花草、树木以及星星、月亮等都是活的、具有人性的,而且会飞会跑、会唱会说。

世界著名教育学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只有富有诗意的、审美的情景才能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总之,随着新课标的不断实施,小学语文教学应努力构建富有生命诗意、诗意盎然的课堂,构建学生感悟、感知、感受语文意境美、音律美和形象美的课堂,教学过程应该是师生互动交流、心领神会、共同感受诗情画意的过程,是享受自由、享受愉悦的过程,这样才能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盛新凤.构建诗意的语文课堂[M].文汇出版社,2012-08.
・编辑谢尾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