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经济思考题及答案

中国经济思考题及答案
中国经济思考题及答案

思考题参考答案

绪论

1.请概括和评价14世纪以前中国经济发展的主要成就。

参考答案:首先,当时的中国已经形成了一系列具有现代特点的经济制度,如土地私有制和自由买卖、劳动分工、产品和生产要素市场。其次,农业、手工业和商业高度发达,主要产品的总产量和人均占有量皆高于同期欧洲的水平。第三,科学发明和技术创新处于世界前沿。概括而言,中国具备了18世纪末英国发生工业革命的主要条件。

2.为什么用“高水平均衡陷阱”假说解释“李约瑟之谜”是站不住脚的?

参考答案:这种“高水平均衡陷阱”假说成立的前提是没有技术进步,主张这一观点的学者也的确假设由于人口膨胀、人地比例失调而缺乏科技创新的需求。但是,这种假设在逻辑上是站不住脚的。因为即使中国早期达到了很高的物质文明,也并不意味着不存在物质缺乏,因而不能穷尽人们对物质的需求和对技术进步的需求。因此,解释为什么14世纪以后中国技术进步落后于西方国家,是回答“李约瑟之谜”的关键。

3.概括鸦片战争至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前中国经济增长迟缓的直接原因。

参考答案:科学技术不再处于领先地位,从而没有了经济发展所需要的引擎;对外和内部战乱频仍,正常的发展秩序不断地遭到破坏;政治政权不稳定,清王朝和国民党政府在抵御外侮和发展经济上无能。

4.试把传统经济体制的形成过程及逻辑,与1970年代末以来的改革过程、顺序以及逻辑相比较。

参考答案:传统体制为了推行重工业优先发展战略而形成的,主要包括三个组成部分:(1)扭曲产品价格和生产要素价格的宏观政策环境;(2)高度集中的资源计划分配制度;(3)缺乏自主权的微观经营机制。该体制的弊端最直接地体现在微观经营环节的效率低下和激励不足,所以在这个环节进行改革最有针对性,因此,改革始于这个环节。随着微观经营环节自主权的获得,从而激励和效率的提高,导致新增资源在计划之外的配置,从而需要一种新的资源配置机制,推动资源配置制度的改革,进一步生产要素和产品价格的改革。由于由于宏观政策环境、资源配置制度和微观经营体制三者之间具有内部统一性,从微观经营环节开始的改革,可以产生对其他环节改革的推动,使改革具有自我推进的效果。

5.什么原因造成中华人民共和国经济发展绩效的变化?

参考答案:中华人民共和国经济发展绩效的变化可以从两个角度观察:第一是指70年代末改革前后发展绩效的截然不同。这根本上是由于经济体制的变化所导致的。70年代末以来,由于在传统经济体制上述方面进行改革,发展绩效得以根本改观。第二是指在改革以前经济发展过程中所发生的重大经济波动,如“大跃进”时期和“文化大革命”时期的经济危机和

衰退。这些经济波动是由于传统体制弊端的极端发挥,导致激励机制的遭到破坏,产业结构严重失衡,积累和消费比例扭曲所造成的。其总根源仍然是传统经济体制作祟。

6.请简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几个主要方面。

参考答案:首先是建立一个与市场经济相容的现代企业制度。各种非国有经济共同发展。其次,建立全国统一开放的市场体系。第三,允许按劳分配与按照资金和土地等生产要素投入进行分配同时保存。第四,建立一个适合中国国情的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

第一章

1.中国在自然资源上有何优势和劣势?

参考答案:中国由于幅员辽阔,因而在自然资源秉赋方面具有总量巨大,且秉赋多样化的特点。这对于国家形成总体经济实力来说,是一个难得的优势。另一方面,中国自然资源的结构存在着一定的局限性:不同资源具有不同的秉赋水平,例如可耕地在国土总面积中占的比例就较小;一些资源特别是矿产资源的区域分布不平衡,影响了产业结构的布局;从人均拥有量来看,许多经济发展所需的资源都处于贫乏状态。其中人均淡水和人均耕地的拥有量都低于世界平均水平,构成中国农业发展的比较劣势。

2.人口学家如何总结人口转变规律?中国现在达到了人口转变的哪个阶段?

参考答案:人口转变通常经历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的特征是高出生率、高死亡率,从而导致低自然增长率。第二个阶段以高出生率、低死亡率,从而高自然增长率为特征。第三个人口阶段特点则是低出生率、低死亡率,从而低自然增长率。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初,中国的人口转变过程刚刚向第二个阶段即高出生率、低死亡率和高自然增长率过渡。由于实行比较严格的计划生育政策,到二十世纪90年代后期,中国用比大多数发展中国家短得多的时间,转变到第三个阶段,即低出生率、低死亡率和低自然增长率的阶段。

3.提高人口质量都有哪些途径?

参考答案:人口质量或人力资本是具有价值且可以通过适当的投资来增进的对象。增加人力资本的主要活动包括父母对儿童的保育、从家庭及工作中获得经验、接受教育和卫生保健。把一定的费用用于这些方面,就是对人力资本进行投资。此外,通过工作实践积累经验和技能等也是提高人口质量的途径。

4.应该如何理解人口与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

参考答案:一方面,历史证明人口并不必然导致发展。在存在技术进步,农业的劳动生产率会不断提高,食物供给增加的速度会超过人口增加的速度。由于人类对自身再生产可以进行主动调节,生育率是按照一定的发展规律而降低的。另一方面,一个在较短的时间里迅速增大的人口规模,会造成家庭、社会对人口规模作出反应和调整的时间过短,可能导致人力资本投资不足,还会在一定的时期造成人口结构生产性的降低。此外,人口增长过快会导致在具有外部性的教育、医疗和基础设施上面的投资,与一定时期的社会需求不相适应。

第二章

1.传统的劳动就业制度有哪些特点,它们都服从于什么政策目的?

参考答案:传统的劳动就业制度服从于推行重工业发展战略的需要。其特点包括(1)保障城镇劳动力的全面就业,以便在重工业优先发展战略条件下,防止产生过高的失业率,影响社会稳定,妨碍国家工业化进程;(2)保持城镇职工的低工资水平,以便为重工业发展提供积累;(3)抹平具有不同人力资本秉赋的职工之间的报酬;(4)实行城乡劳动力市场的分割,以阻止农村生产要素的自由流动,并且将城市实物福利和社会性服务的受惠者范围加以限制。

2.为什么中国没有随着人均收入和工业化水平的提高而相应提高城市化水平?

参考答案:由于重工业优先发展战略排斥工业化对劳动力的吸收,以及户籍制度等阻碍劳动力转移,因此工业化并没有以相应的速度吸收农村剩余劳动力。也就是说,以工业产值比重提高为特征的产业结构转换发生的同时,以农业劳动力比重下降为特征的就业结构转换却微不足道,即中国就业结构转换比产值结构转换来得更迟一些。着导致城市化水平与相应发发展阶段不相符合。

3.应该从哪些方面观察劳动力市场的发育水平?

参考答案:下列几个方面反映了改革以来劳动力市场的发育。第一,居住在农村的劳动力不再局限于从事农业劳动,而其就业已经广泛地分布在城乡各种行业中。第二,城市职工现在不仅不再享受传统就业体制的“铁饭碗”,而且面临着与外地劳动力的竞争。第三,国有经济不再是劳动者就业的惟一渠道,国有经济吸纳劳动力的比重大大下降。

4.农村劳动力流向城市对城市有哪些积极效应?

参考答案:第一是资源重新配置效应。资源配置逐渐转向劳动力较为密集的产业,较好地发挥了中国劳动力资源丰富的比较优势。第二是保持比较优势的效应。加速农村劳动力向城市的转移,是抑制城市劳动力成本提高,保持比较优势的要求。第三是填补岗位空白的效应。农村劳动力进入城市后,与城市劳动力形成了职业层次较为分明的分工。第四是促进城市建设的效应。当城市建设越来越转向依赖自我融资时,较多的人口和更为活跃的经济就越来越成为城市建设的积累来源。

5.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城乡就业面临哪些挑战?

参考答案:在国际竞争压力加大的条件下,首先,由于产业结构调整而对城乡就业形势构成更大的压力;其次,为了克服转业和再就业的素质障碍,城乡劳动者的教育水平和技能仍然有待提高;第三,目前仍然存在阻碍劳动力市场发育的制度障碍,要求进一步的改革,特别是改革户籍制度。劳动力丰富形成的就业压力如何能够转变为经济增长的源泉,要求按照比较优势发展中国的产业和技术。

第三章

1.为什么金融政策对于经济发展是重要的?

参考答案:首先从经济发展的途径来看。金融政策本身也是发展政策的一部分。就短期增长来说,政府通过中央银行调节功能,防范经济周期;就长期发展来说,资本积累是经济发展的前提,而金融政策对资本积累率具有决定性的影响。其次从经济发展的结果看。经济发展的标志之一是经济货币化的程度提高。货币化程度提高以后,能否形成一个合理、有效的金融体系,便需要政府的金融政策给予保障。

2.用什么指标描述一个国家的金融深化程度?

参考答案:首先,金融深化的程度可以从观察金融资产总规模和相对规模来衡量。衡量货币化程度的一个常用指标,是广义货币的相对规模占GDP的比率。此外,还有各种金融资产总量指标,以及金融资产占GDP的比率等。其次,可以把金融深化所要求的金融体系变化概括为四个特征:(1)金融资产的多样化;(2)金融机构的多元化;(3)银行的商业化;(4)利率的市场化。

3.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中央银行的主要职能应该是什么?

参考答案:在市场经济的条件下,中央银行以下列的身分履行基本职能:(1)货币的发行者和外汇储备的管理者;(2)政府的银行,为政府提供银行存款、贷款的便利,同时作为政府的财政代理和保护人;(3)国内商业银行的银行,即为商业银行提供存款贷款服务;(4)国内金融机构的控制者;(5)货币和信贷政策的操纵者,操纵货币和信贷政策工具实现主要的宏观经济目标。

4.国有专业银行实现商业化经营的障碍是什么?

参考答案:国有专业银行商业化的根本障碍主要来自体制,即银行管理体制政企不分。政府仍然借助国有银行履行政策性职能,例如为了保护国有企业,要求银行对那些没有效益甚至产品卖不出去的企业继续贷款;把一些政策性金融职能与经营性金融职能混淆,导致无法用一般的盈利指标考察银行的经营绩效。政府的这种干预与经济改革尚未完成、发展战略仍未转变的情况相关。因此,国有专业银行要实现全面的商业化经营,最终仍须有赖于整个经济改革的进展。

5.金融机构多元化对中国经济改革有什么意义?

参考答案:首先,从金融深化本身的要求看,金融机构数量和形式的增加是有必要的。随着金融工具的增加和金融资产的多样化,客观上要求有多元化的金融机构,各自专门从事各种不同的金融业务。其次,金融机构多元化可以创造竞争的局面,从而为经济发展提供更好的金融服务。第三,多元化银行体系的出现,与国有银行形成一定的竞争,还可以推动后者改革。

6.在经济体系中为什么需要一个货币市场?

参考答案:由于货币市场是金融市场的一部分,所以首先要回答为什么需要金融市场。在货币化的经济中,需要金融市场进行金融资产的交易,同时创造金融资产。通过金融市场的交易,形成金融资产的价格,改变金融资产的流动性,降低金融资产交易的成本。货币市场的功能,主要是作为资金的短期需求者与供给者之间的金融中介,并为中央银行调整储备比率和公开市场操作提供基础条件。

7.如果资本市场的交易不规范,会如何加大金融风险?

参考答案:如果资本市场交易不规范,可能会出现下列两种情况:(1)不具备进入市场资格的投资者进入资本市场;(2)不应该投资于资本市场的资金被投入证券市场。这些情况会刺激企业事业单位胡乱集资,交易行为违反规则。一旦遇到问题,会使得挪用的、拆借的资金甚至违法集资得来的资金无法偿还,导致出资人的恐慌。此外,那种使用他人资金的金融中介,通常采取“赚了是我的,赔了是储蓄者的”这样一种机会主义态度,在选择投资方向时,往往不是以中度风险的态度来选择预期收益最大的项目,而是选择收益最大但风险也最大的项目。

8.为什么说利率尚未实现市场化?

参考答案:由于政府仍然把利率作为推行其经济政策,甚至达到政治目标的手段,对利率决定施加种种干预,因而利率仍然不能完全市场化。例如,为了推行具有某种特殊偏向的发展战略,为了加强某种产业的建设,或者为了保护亏损的国有企业,政府都会人为地压低利率,造成资金价格的扭曲。在政府没有放弃经济干预以前,利率是难以实现彻底的市场化。

第四章

1.中国传统经济增长模式的弊端是什么,改革以来它们是怎样被克服的?

参考答案:传统经济增长模式的弊端表现在:(1)由于采取扭曲生产要素价格的方式推行重工业优先发展战略,产业结构被扭曲,导致资源配置效率低下;(2)由于经济计划替代了市场机制,资源使用的效率降低,导致微观生产单位生产效率低下;(3)企业经理人员只是国家的代理人,激励不足,没有经营自主权,导致奖惩不明、监督不力。微观环节和资源配置制度的改革首先提高了微观效率,表现为全要素生产率的提高;其次调整了产业结构,提高了资源配置效率。

2.中国经济增长的潜力蕴藏在哪里?

参考答案:首先,物质资本积累的潜力不会耗竭,而高资本积累率,能为经济快速发展提供有力的支持。其次,劳动力数量不会构成中国经济增长的瓶径。今后20年中国仍然可以充分利用丰富的劳动力资源,发挥比较优势。第三,人力资本积累在继续,其对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的贡献率是巨大的。第四,劳动力转移也是经济增长的重要源泉。最后,全要素生产率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仍然有巨大的提高潜力。

3.改革前后为什么会有不同的产业结构特征?

参考答案:在传统经济增长模式下,首先,政府推行重工业优先发展战略,资源集中于重工业;其次,当时的政策环境扭曲了生产要素价格,稀缺的资本要素价格反而被压低,因此产业结构偏重,背离了中国经济的比较优势;第三,由于生产不是由市场引导,产业结构不符合社会需求。改革以后,随着市场的发展程度提高,生产要素价格的扭曲在一定程度上得到矫正,同时由于非国有经济的出现和发展,劳动相对密集型的轻工业和第三产业得到更快的发展,产业结构按照靠近中国的比较优势和社会需求的方向得以调整。

4.进一步的产业结构调整应该遵循什么原则?

参考答案:进一步调整产业结构,要求按照比较优势原则进行。一个国家或地区的比较优势应该成为其产业结构的决定因素。换句话说,符合比较优势的产业结构,资源配置效率较高,也会具有更高的市场竞争力。利用比较优势形成合理的产业结构,要求一个国家具备发展良好的产品市场和生产要素市场,以为产业结构调整提供正确的价格信号。

5.地区差距是怎样形成的,通过什么样的战略才能消除?

参考答案:首先是历史因素。中国近代工业的发展,从地域上最初都集中在东南沿海地区,中西部内陆地区则主要从事农业。其次是地理因素。沿海地区的便利交通条件,以及与海外的联系,有利于其发展市场。最后是发展战略的因素。由于改革以来对沿海地区给予一系列的优惠政策,使其在引进外资和发展非国有经济方面具有更大的优势。缩小地区差距的战略在于消除地区之间存在着的一系列增长条件的差异,包括人力资本禀赋即教育水平和健康状况的差异、基础设施条件如交通能源的差异、投资水平和投资效率的差异、制度环境和发展政策的差异等。

第五章

1.为什么家庭承包制能够提高农民的劳动积极性?

参考答案:生产队体制最主要的弊端,就是无法对每个劳动者的努力程度作出计量和监督,从而导致“出工不出力”和平均主义的现象。家庭承包制通过土地承包和分配包干,把每个农户的劳动努力与最终的分配结果联系在一起,从而改进了激励机制。

2.人民公社体制被家庭承包制替代之后,为什么还需要社区性农民组织?

参考答案:首先在于农业生产、农产品销售、生产资料购买、融资和技术服务等一系列环节都存在着规模经济,需要一个能够创造这种规模经济的合作经济组织。其次在于除了经济活动之外,农村社区还有许多共同的社会性事务,需要某种形式的社区组织来协调。最后在于家庭经营基本制度保证了农民之间的经济合作可以按照真正的合作经济原则(最重要的是自愿原则)进行。

3.应该怎样评价布朗对中国农业的悲观预测?

参考答案:首先我们必须承认,布朗所概括的影响中国农业增长的不利因素都是存在的,所

以有必要把他的预测看作是一个警钟。然而,在他的分析和预测过程中,低估了技术进步的潜力,否定了农民、政府、消费者和国际贸易伙伴会对价格信号作出反应,这在方法论上是错误的。自马尔萨斯以来,人口越来越多,自然资源越来越少,但人均消费的农产品却日益丰富。可见,布朗的论点也不符合历史事实。

4.在农业对国民经济四种贡献发生了变化的情况下,为什么我们仍然认为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

参考答案:我们说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并不单从数量的角度评估,而更主要的是从产业之间的联系观察的。一方面,只要农业与其它产业之间仍然具有密不可分的投入产出关系,另一方面,只要其它产业的发展仍然依赖于农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农业就仍然是国民经济的基础。

5.中国农业继续增长的源泉何在?

参考答案:首先来自于中国农业的技术进步仍然具有的巨大潜力;其次来自于压力产生的激励。事实表明,农民、政府、消费者和国际贸易伙伴对于价格变化,都会作出适当的反应,从而增强农业的生产激励;第三来自于比较优势的发挥。农业增长并不仅仅表示所有地区的粮食产量同时增加。通过国内区域间的专业化种植,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发展国内、国际贸易,中国农业可以更好地利用比较优势。

第六章

1.哪种经济形式(所有制)是80年代以来中国工业经济增长的主要贡献者?

参考答案:总体来说,非国有经济是80年代以来中国工业总产值的主要贡献者。进一步观察,非国有经济中的集体经济贡献最大,对产值的贡献比重一直很高,而其中乡镇企业所占的比例日益增大。城乡个体经济及其它所有制经济(如三资企业、股份制经济等)从无到有,对工业总产值的贡献也越来越显重要。

2.乡镇企业发展从哪几个方面对经济改革起到了推进作用?

参考答案:第一,它是市场机制发挥作用的产物,因而也是市场化改革的重要推动力量。其市场经营方式,给国有经济施加了竞争的压力,促进了后者在经营机制方面的改革。第二,乡镇企业的发展大大矫正了偏斜的产业结构,促进中国经济整体上越来越符合比较优势。第三,乡镇企业的快速发展使资源配置和价格双轨制中的市场轨不断扩大,冲击传统经济体制下形成的资源配置制度和宏观政策环境,并创造出以较低的风险和成本完成这两项改革的条件。

3.乡镇企业为什么要进行产权改革?

参考答案:随着乡镇企业的发展,在体制上暴露了一系列的弊端:(1)产权不明。企业经理人员和乡镇干部控制了企业资产和利润,社区居民的所有权并不能得到体现。(2)政企不分。乡镇政府和村自治组织对企业进行干预。(3)集体资产流失。经理人员向外转移企业资产和

利润,村镇集体失去对乡镇企业的控制权。(4)企业的布局和生产要素投入都局限于乡村社区内部,导致规模不经济,劳动力价格升高。进行以股份合作制为主要形式的产权改革,目的在于透过适当地划分股份,把社区政府、企业本身、经理人员和新老职工对于企业资产的权利清晰地确定下来,并打破社区对乡镇企业发展的束缚。

4.“现代企业制度”应该包括哪些内涵?

参考答案:中国官方界定的现代企业制度时所列出的主要特征是“产权明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而多数人认为现代企业制度与现代公司制度的含义相同。也就是说,由于只有现代公司制度才具有上述特征,因此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就是要把现有的企业形式改造成股份有限公司和有限责任公司。此外,建立竞争性的市场环境,解决企业所有者与经营者之间的激励不兼容、信息不对称以及责任不对等的问题,也应该是现代企业制度的重要内容。

4.国有企业面临哪些不平等竞争条件?

参考答案:首先是国有企业仍然被限制在资本密集型产业中,而在中国这些产业很多已经没有比较优势;其次是国有企业承担了过重的非生产性负担,如职工养老、维持多余员工、发放下岗职工生活补贴等。

5.如何提高中国工业的竞争力?

参考答案:由于工业竞争力是一个国家工业对于该国资源禀赋结构(表现为比较优势)和市场环境的反应和调整能力,因此,能否识别和遵循国家的比较优势,是产业获得和保持国际竞争力的关键。换句话说,工业竞争力的主要源泉是一个国家的产业结构和技术结构的选择遵循比较优势原则。可见,提高中国工业竞争力第一依靠充分利用丰富的劳动力资源,第二利用在技术进步上的后发优势。

第七章

1.社会保障模式可以概括为哪几种?它们各自的优缺点是什么?

参考答案:(1)以英国和瑞典为代表的福利型社会保障模式,特点是对全民进行社会保障,保障基金主要来源于国家一般性税收,保障条件优厚,每个人得到的保障与个人缴费多少联系微弱。这种制度的财政负担和个人、企业的税收负担都沉重,使个人对国家产生很强的依赖;(2)以美国为代表的保险型社会保障模式,提倡保障权利与义务的对应,费用由政府、雇主和个人共同分担,主要对基本生活进行保障,保障水平与个人缴费多少相联系;(3)以新加坡和智利为代表的强制储蓄型社会保障模式,特点是建立个人帐户,由雇主和个人共同缴费,计入个人帐户,个人的保障水平取决于个人帐户的积累水平。由于这种强制性积累制度强调个人自我保障,虽然有利于调动个人缴费的积极性,但相应减弱了国民收入再分配的功能和社会互助的功能。

2.中国发生的哪些变化对社会保障体系的建立提出紧迫的要求?

参考答案:首先是人口转变,表现为劳动年龄人口比重持续居高、老年人比重迅速上升以及疾病流行模式的变化。其次是社会转型,表现为失业、下岗现象的严峻化,退休人员的增多,以及现行医疗体制的不适应。第三是经济改革,表现为国有企业改革、劳动力市场发育和政府职能转变。这些都对社会保障体系的建立提出紧迫的要求。

3.中国的社会保障制度改革具有哪些显著的特征?改革的主要原则是什么?

参考答案:首先,社会保障体系独立于企业和事业单位之外,社会保障基金的管理、运作和社会保障服务也实现社会化。其次,统帐结合的多元化资金筹集渠道。第三,社会保险的覆盖面广泛。失业保险制度覆盖城镇劳动者,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和基本医疗保险制度覆盖城镇各类企业职工,最低生活保障适用于全部城镇居民。由此可以筑起三条重要的社会保障线和最后的保障防线。

4.请解释“社会统筹与个人帐户相结合”的社会保障资金筹集方式。

参考答案:“社会统筹”是指通过统一的缴费方式或社会保障税的形式,统一筹集社会保障基金并支付保障,体现的是社会保险的共济性。在养老保险中一般采取“现收现付”方式进行筹集和使用,即向当时的劳动者收缴资金,用于退休者的养老金发放。“个人帐户”是通过个人和企业的缴费直接计入个人名下。在养老保险中,是指劳动者在职期间为其退休后的养老金进行强制储蓄。

5.何谓养老金积累中的“转轨成本”,为什么会产生这个特殊的积累困难?

参考答案:所谓“转轨成本”,是指养老基金的积累必须填补改革以前所未能积累的缺口。这一问题产生的原因是,通过个人账户制实行养老金部分积累,对已退休的职工(即“老人”)和在实施个人账户制度以前参加工作的在职职工(被称为“中人”)以前没有对自己的个人帐户作出积累。因此,这部分人进入新制度后,个人账户中有一部分是“空账”。

第八章

1.可持续发展这个概念有什么含义?

参考答案:可持续发展的经典表述是“既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需要的能力构成危害的发展。”这里,首先强调的是代际关系,即我们对后代所负的责任,因为一代人采取的行动和作出的决定将在很大程度上决定后代人。其次强调的满足需要的能力最主要是资源与环境;确认人口、资源和环境之间有不可分割的联系,并强调致力于在人口数量、资源和发展之间建立一种可持续的关系。最后,可持续发展应以人为核心。

2.库兹涅茨倒U型环境曲线有何借鉴意义?

参考答案:人们在观察人均收入水平与环境污染程度之间的关系时,发现在较低的收入水平,环境污染程度较低;但随着工业化的进程,收入水平逐渐提高,环境污染程度也相应提高;当人均收入达到一个更高的水平,开始大规模的环境治理,环境污染程度逐步下降。这种轨迹称为库兹涅茨环境曲线。这一经验是发达国家走过的“先开发后保护,先污染后治理”道

路的理论依据。然而,人类曾为此付出过沉重的代价,对今天的发展中国家来说,不应该重复发达国家的旧模式。

3.资源压力与环境恶化之间有什么关系?

参考答案:首先,由于人均资源占有水平较低,使资源的开发和使用超过其再生能力,或对于不可再生资源的开发和使用超过其经济性储备,因而导致资源耗竭,生态平衡和环境遭受破坏。其次,由于长期以来粗放型的增长方式,以资源的投入换取产出的增加,导致资源过度开发和使用。具体来说,这种高投入的增长方式属能源消耗型,过高的能源消耗导致严重的环境污染。

4.资源、环境问题产生的体制因素是什么?

参考答案:首先是传统的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以投入换取产出,造成资源的严重浪费。其次是资源价格扭曲,导致能源利用结构不合理,并且浪费资源。第三是资源和环境管理体制不健全,导致有法不依、执法不严,节约资源和治理环境的政策法规不能落实。最后是资源、环境保护中的利益诱导机制不健全,保护环境的目标与一些个人和单位的直接利益不一致。

5.为什么可持续发展战略是中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内在要求?

参考答案:首先,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是中国本身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需要。其次,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与中国经济改革的任务是非常一致的,特别是改革以高投入换取高产出的传统经济增长方式,本身就是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内容之一。第三,经过改革开放以来的经济增长和社会发展,中国的人文发展水平提高了很多,人们对提高生活水平的要求不再停留在物质的数量上,而是开始追求生活的质量。因此,以人为本的可持续发展战略也是中国发展到现阶段的必然产物。

6.中国应该从哪几方面着手完善保护资源、环境的激励机制?

参考答案:要完善保护资源、环境的激励机制,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1)环境治理的激励机制;(2)资源保护和合理利用的激励机制;(3)人口控制的激励机制;(4)政府、社会、个人共同投资的机制。建立這些激励机制,一方面需要充分利用市场机制,探索如何利用市场的办法解决资源、环境保护方面的矛盾;另一方面要改革政府职能,完善有关的法律和规制。

第九章

1.一个经济属内向型或外向型,与其发展战略有什么关系?

参考答案:违背比较优势的超赶型发展战略,往往是用扭曲价格、排斥市场作用等办法推进经济发展。这样最终会导致产业结构缺乏竞争力,因而经济必然是内向型的。相反,如果实行能够发挥比较优势的发展战略,价格能反映产品的供求和资源稀缺性,市场机制比较完善,微观激励机制也健全,则其产品的国际和国内竞争力都会较高。这种发展战略也必然让一个经济通过国际贸易来发现和实现自身的比较优势,并利用国际贸易来提高产业和企业的效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