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强小学数学课堂交流的有效性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增强小学数学课堂交流的有效性

发表时间:2019-01-15T10:36:12.620Z 来源:《创新人才教育》2018年第11期作者:邓胜华

[导读]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

江西省抚州市临川区华溪中心小学邓胜华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所谓数学合作交流,是指学生之间通过交流,彼此之间沟通自己已有的数学知识,在交流中实现学习互补,增强合作意识,提高交往能力。数学交流是教师和学生的一个互动的过程,有效的交流是提高数学课堂教学质量的有效方法。数学教学要根据学生的心理特征以及数学学科特点,在实践中灵活运用数学交流方法,增强交流的有效性,提高学生的交流能力。

一、创设宽松民主的氛围

一节好的数学课,应该有一个能让同学之间自由开展交流的良好的、宽松的氛围,能让同桌之间、小组之间、全班同学之间都可以自由地进行交流。只有自由交流才能实现同伴分享数学知识,技能和方法,并给同学以启发,收到有效的学习效果。当然,这种有效的自由交流必须是建立在学生懂得尊重别人,懂得与同伴分享成果的基础上的。

要让学生知道懂得数学交流的一般要求:“交流之前要做好准备”“语言简练、表达清楚”“别人发言时不随便插话打断”“对别人的正确见解表示赞赏”,学生之间的相互交流、争议,更有助于激起彼此的灵感,促使彼此建构出新的假设和更深层次的对数学的理解。

由于教材编写的不断扩充,计算机技术的不断发展,学生获取信息的渠道日益扩大,课堂教学中的交流已不仅仅满足与生生之间、师生之间的交流,而是延伸到了与教材、计算机、社会生活之间的交流。这种交流是以学生已有生活经验和知识背景为基础的双向交流,学生不仅能从教材、计算机、社会生活中获得知识、受到启发,从而积极思维,也能对此进行再思考甚至质疑,进一步拓展思维发展的空间。在这样的双向交流中,学生发现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得到了充分发展。

在数学学习中,教师应该是学生最忠实、最值得信赖的学习伙伴。学生由于年龄较小,他的想法,他的发现可能不太成熟,甚至有些幼稚,教师应当耐心倾听,只有倾听,才能理解学生所要表达的内容。在理解的基础上,教师作适当的指导,这种指导,不是教师直接给予解题结果或解题方法,而是要给予学生适当的点拨,以获得最优的教学效果。

二、拓宽数学交流的途径

在数学教学中,教师要为学生增加数学交流的空间,为学生提供更多的说数学、听数学、写数学和做数学的机会。

数学交流的表达方式有听、说、读、写、做等。在课堂教学中,我们要创设一个良好的课堂氛围,鼓励学生使用数学语言、清楚地向同学、老师表达自己的思维过程。这种数学思维过程包括学生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步骤,也包括学生解释思考问题的过程。同样,要想从同伴那里获得数学学习的有益启发,就要求学生学会倾听。要让学生学会用审视的眼光听取同学的发言,扩展自己的知识,不断反思、修正自己思维路径,以达到对知识深层次的理解。

前苏联数学教育家斯托利亚尔说:“数学教学也就是数学语言的教学”。阅读是人类社会生活的一项重要活动,是人类汲取知识的主要手段和认识世界的重要途径。而语言的学习是离不开阅读的。所以,数学的学习不能离开阅读。小学数学教科书有着较强的可读性,尤其是在概念课中,我们通过探索,概括出概念并形成概念。学生概括时,使用的是自己的语言,不一定准确、规范,因此,通过阅读,有利于规范学生的数学语言,提高学生数学交流的能力。

学习是特定的操作过程,学习数学是一个“做数学”的过程。写数学和做数学并不能单一地认为只是数学作业。这里指的是让学生通过记笔记,用日记的形式,记录自己对所学的数学知识的理解、困惑及评价,其中包括学生自己在数学活动中的真实想法。要求教师要结合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来设计丰富的、有价值的开放型题型,让学生充分体验写数学和做数学的乐趣。

三、创新数学交流的方法

我国古代教育家孔子说过:“疑是思之始,学之端”。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如果说学生的大胆质疑是开启创新之门的钥匙,那么质疑之后引导学生辩论,就是向创新迈出了具有实质性的关键一步。教师要把学生的质疑交给学生自己解决。在教学中,教师要有意识地设置矛盾,利用学生的“好奇”心理,培养学生质疑的主动性。这种“好奇”心理往往能促进学生细心观察,发现问题,并提出问题,进而主动去进行探索活动。在学生的价值取向出现分歧时,老师不要简单地做出判断,而是要随机生成,比如组织一场“辩论”赛,要求学生要用一定的理由来说明自己的见解。这无疑可以锻炼他们的逻辑思维能力与口头表达能力。

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作为重要的学习方式在学生的学习中得以广泛的应用,学生有大量的机会进行个性化的实践、探索。交流学习将这些探索、发现展示出来,请大家共同评议、相互启发,使思维碰撞出火花,使学生的学习成果得到肯定。当然,学生的探索也会出现错误,因此,将学生的错误展示出来并加以评议,有利于教师及时了解学生的思维轨迹,更好地发挥主导作用。

研讨成功的关键是要有一个明确的主题。围绕某一个主题展开研讨,是数学课堂交流最主要的形式。这样的研讨有助于全体同学参与数学学习,突出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培养学生数学交流交的能力。主题的确定有赖于教师对教材的深刻理解和大胆把握,也有赖于教师对学生课堂学习情况的敏锐洞察和灵活应变。算法优化是学生个体的学习、体验与感悟的过程,是对原有的计算方法进行优化的过程。在教学中,在提倡算法多样化,解题策略多样化,激发了学生的创新思维。

总之,小学数学课堂合作交流是课堂教学中最常见的教学方式,在指导学生进行合作交流时,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学习实际情况,合理地设计问题,让学生思考探究,从而有效地开发学生的智力,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提高数学课堂学习的效率。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