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法 语气词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语气词的分类】——————————————于红莉《试论语气词德语法特征及作用》语气助词:有的表示疑问语气的,有的表示感叹语气的,有的表示请求或命令语气,也有的表示陈述语气。

助动词:表示可能的,如“可能”、“会”、“可”、“可以”、“能”、“能够”等等。

表示意愿的,如“愿意”、“请愿”、“想要”、“肯”、“敢”、“应该”、“准许”等等。

叹词:
表示赞叹或恐惧、惊异的,如“哈”、“嗨”、“呦”、“吓”等。

表示喜悦或感激,如“嗨嗨”、“啊呀”、“哈哈”等。

表示醒悟或疑惑,如“哦”、“哎”、“嗯”、“嗳”等。

表示请求或劝止,如“哎呦”、“喔”、“嘘”等。

表示惋惜、懊悔或悲痛,如“哎呀”、“嗳嗳”、“咳”等。

表示轻蔑、嘲讽或不满,如“呸”、“嗤”、“哼”、“喔呦呦”等。

表示呼唤或应答,如“喂”、“呜”、“嗯”等。

语气短语词:说汉语的人除了在句末用语气词外,有时也习惯性地用某种词语形式表达某种语气,如“不成”、“不是”、“就是”等也类属于专职的语气词,我们将这类形式称为“语气短语词”。

语气副词:语气副词就是用在句中表示语气的副词,如“简直”、“可”、“难道”、“果然”、“实在”等等。

在现代汉语的各类副词中,语气副词是比较特殊的一类。

重音:
重音分为语法重音、逻辑重音、心理重音。

逻辑重音是为了突出句子中某种特殊的含义而把某个词加以重读。

逻辑重音的一般规律体现在:表示肯定语气的词要重读,例如: “你一定要用功啊!”我是非常喜欢这本书的。

”表示夸张语气的词要加重语气。

例如: “你们多幸福啊! 老师很满意。

”心理重音也叫感情重音,是表达强烈爱憎情感的手法,是交际内容的重点。

例如: “我觉得太可怕了。

”感情重音字字重读时,表达了强烈的感情色彩。

例如: “再见了,亲人! 再见了,亲爱的土地!”
吕叔湘、徐青等先生的说法:————————《关于“语气词”和“语气助词”—兼谈“的”、“了”的类属》
结构助词: 的地得—用在偏正短语和中补短语中, 分别表示定中、状中和中补关系。


“美的花”、“热烈地欢迎”、“好得很”。

动态助词: 着了过—附着在动词、形容词后表示动作行为的状态。

如: “他躺着”、“我走了”、“去过北京”。

语气助词: 的了吗吧啊呢呀—用在句末或句中停顿的地方, 表示疑问
、祈使、陈述或感叹等语气。

如“
下雨了”、“你好吗”、“真美呀”、“他是不会理你的”。

其他助词:似的、一样、一般、所、给、连
【助词】
这类词主要是用在句字的末尾,表示句子的语气的
动态助词“过”————————王世群《动态助词“过”的语法化历程》
动态助词“过”一般分为“过1”和其中“过2”,“过1”表示动作的完结,“过
2”表示曾然。

“过1”和“过2”在意义上存在差异。

“过1”表示某个特定事件的完结,其着眼点是事件的终结点; 而“过2”表示的是“曾然”,其着眼点是整个事件,而不是关注事件的具体过程。

从语用层面看,“V 过1”代表的事件要求是一个已知的事件,而“V 过”则没有这个要求。

“过2”后面经常附着“了1”,而“过2”不能。

“过1”和“过2”的否定形式也不同,“V 过1”的否定形式是“还没有”或“还没V 呢”,而“V 过2”的否定形式是“没
V 过2”。

例如:
( 1) 《围城》你看过没有? ———看过。

( 2) 《围城》你看过了没有? ———看过了。

例( 1) 的问话人关注的是听话人以前有没有看《围城》这样的经历,而例( 2) 的问话人关注的是听话人有没有将《围城》看完,听话人看《围城》对于问话人来说是一个已知的信息,也就是说,问话人知道听话人前不久在看《围城》或是准备看《围城》。

例( 2) 的否定回答是“还没看呢”( 准备看,但还没开始) 或是“还没有”( 开始看了,但是没有看完) ,而例( 1) 的否定回答是“没看过”。

据此,例( 1) 的“过”是“过2”,表示曾然; 例( 2) 的“过”是“过1”,表示事件的结束和完成。

结构助词“的”————————苏政杰《结构助词“的”的语法化历程》
汉语结构助词的是个具有多种句法与语义功能的虚词,现代汉语结构助词的的用法主要具有表示领属关系表示加强肯定表示动作或事件的状态或程度以及表示名物化的功能
等。

“的”的用法
1. 名词做定语, 定语可以是名词代词 例如:
我的母亲
2. 形容词做定语,单音节形容词不加的, 如:
漂亮的花园
3. 动词做定语 例如:
唱的歌写的字
4. 短语做定语, 短语包括动词短语介词短语、主谓短语,例如:
看电影的时候
5. 中心语隐含结构, 定语可以是名词动词短语等 例如:
父亲的(车)
6. 用于已然, 即“是……的”结构 例如:
水果是张三吃掉的
7. 置于重叠形容词或副词后, 同助词“地 ”例如:
慢慢的走(
8. 语气助词 例如:
他一直都很喜欢你( 的) 9. 用于两个动词之间 例如:
唱的唱
10. 插入某种动宾结构或双宾结构中 例如:
打他的主意
语气助词“了”——————————蒋悦悦吉照远《面向篇章分析的汉语助词“了”字研究》
“了”用在句末作为语气词的功能主要有三种:一是表示肯定语气。

如“明天又是星期六了”“要过新年了,人们都很高兴。

”二是表示促进或劝止。

如“快躲了”“别吵了!”“闪开了!”三是表示感叹语气。

如“好了!”“别闹了!”
动态助词“将——————————杨坡王超《浅析动态助词“将”的虚化历程》
它主要用于表达动作的状态、情貌。

曹广顺在《近代汉语助词》一书中通过对语料的考察,总结出由“将”字构成的“动+ 将”结构共有四种类型:动+ 将(+ 宾)+ 趋向补语;动+ 将+ 宾;动1+ 将(+ 宾)+ 动2;动+将,且这四种格式在晚唐五代开始趋向于统一为“动+ 将+ 趋向补其取。

助词“等”————————————陈秀兰《助词“等”在汉语史上的句法、语义特点考察》
助词“等”是指那些出现在代词、名词之后的“等”
“等”表示列举
语法功能:
1. 助词等只能附着于X之后,不能单独使用。

如:
赵绾、王藏之等, 以儒术擢为上卿, 而有奸利残忍之心。

(西汉桓宽 盐铁论 卷四)
2. X 多是体词性词语。

如:
及惠王即位, 夺其大臣园以为囿, 故大夫边伯等五人作乱, 谋召燕、卫师, 伐惠王。

(汉司马迁《史记周本纪》)
3.“X 等”多作中心语, 少用作修饰语。

如:
十三年, 齐人管至父、连称等杀其君襄公而立公孙无知。

(汉司马迁《史记.秦本纪》)
4. 语义内涵
助词“等”所表示的语义性质, 有择类举例、列举已尽和列举未尽三种, 表现形式有以下几类:
A. 单项式+ “等”。

“等”表示择类举例或突显举例。

如:
汉下诏捕赵王及群臣反者。

于是赵午等皆自杀, 唯贯高就系。

(汉司马迁《史记.田叔列传》) B. 单项式+ “等”+确数词语。

“等”表示择类举例或突显举例。

如:
宗卫相齐, 遇逐, 罢归舍, 召门尉田饶等二十有七而问焉, 曰: “士大夫谁能与我赴诸侯者乎?”田饶等皆伏而不对。

(西汉刘向《说苑》卷一)
C. 多项式+ “等”。

“等”可以表示同类人、物列举已尽, 概括煞尾; 也可以表示同类人、物概括未尽, 隐含省略。

如:
昌为人强力, 敢直言, 自萧、曹等皆卑下之。

(汉司马迁《史记.张丞相列传》)
D. 多项式+ “等”+ 确数词语。

“等”表示择类举例或突显举例。

如:
星、辰、水、火、沟、渎, 皆六宗之属也。

今或未特祀, 或无兆居。

谨与太师光、大司徒宫、
羲和歆等八
十九人议, 皆曰……(汉班固《汉书.郊祀志》)
E. 单项式+ “等” +约数词语。

“等”表示择类举例或突显举例。

如:
自赵广汉诛后, 比更守尹, 如霸等数人, 皆不称职。

(汉班固 汉书 赵尹韩张两王传 ) F. 多项式+ “等”+ 约数词语。

“等”表示择类举例或突显举例。

如:
是时, 汉下诏书: “赵有敢随王者, 罪三族。

”唯孟舒、田叔等十余人赭衣自髡钳, 称王家奴, 随赵王敖至长安。

(汉司马迁《史记. 田叔列传》)
“等”表示复数
语法功能
1. 助词 等 只能附着于X之后, 不能单独使用。


佛告目连: “彼饿鬼等皆为业风之所吹去, 非汝声闻所能知见。

”(三国吴支谦译《撰集百缘经》卷五)
2. X 多是体词性词语。

如:
若物少者, 为我劝化诸檀越等, 令共设会, 使我等辈脱饿鬼身。

(三国吴支谦译《撰集百缘经》卷五)
3. “X等“的句法功能主要是用作中心语(主语, 宾语) , 也有用作修饰语(定语、状语)。

只是后者用例少于前者。

如:
今吾三族皆以论死, 岂以王易吾亲哉! 顾为王实不反, 独吾等为之。

(汉司马迁《史记. 张耳陈馀列传》)
语义内涵
1. 代词+ 等
代词+ 等, 可以表示人的复数, 也可以表示物的复数。

2. 名词+ 等
名词+ 等, 表示名词所指称的某一类人的复数, 也就是这一类人的同类聚合关系。

3. X 等之后可以用确数词。

4. X 等之后可以用约数词。

【语气词】
“哦”
1.表述观点。

武汉大学是一所名校哦!我们当学生时,就很想
报考。

今晚的月色好美哦。

以上两例中,语气词“哦”增强了陈述句的感叹语气,凸显了说话者的个人观点。

当然,听话者对“名校”和“美丽月色”的判断标准可以不同于说话者。

但是,语气词“哦”作为缓和语标记,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观点的客观性,增加了其主观性,因而,听话者即使不同意“武汉大学是一所名校”和“今晚的月色好美”的观点,也没有必要反驳。

以“哦”为句末语气助词,说话者既表达了自己的观点,又没有将己见强加于人之嫌,从而维护了交际双方的面子。

2.表述新信息。

除了用以表述个人观点,“哦”还能用来传达新信息、新情况,并通过增加情感成分、柔化语气。

例如:
去喝一杯吧!我有很棒的葡萄酒哦!
给你安排一个角色,愿不愿意演?这个角色是要脱衣服的哦!
前一个例子中,说话者在实施邀请的言语行为。

“我有很棒的葡萄酒”是客观描述,传递新信息。

以语气词“哦”结尾增加了客观描述行为的主观情感,“哦”的言外之意可理解为“酒真的很棒!”“我很想让你去!”“你会喜欢的。

”等等,这样的表述听来更为亲切而真诚,更具诱惑力。

与上个例子相比,后一个例子中说话者传递的是一个消极信息。

“这个角色是要脱衣服的”是客观情况,可能会引起听话者的不悦。

句末助词“哦”缓和了语气,使负面描述听来更像是一个轻松、随意的友情提示。

3.求证推测
句末语气助词“哦”也被用于疑问句,且常常出现在求证、推测等语境中。

“哦”能够增加说话者对事实的不确定性,使相关问句带上猜测、试探的口吻。

例如:
听口音你好像不是本地人哦?
你很忙哦?
以上两例都是有待确认的信息。

“哦”缓和了话语的
确定性语气,因而,即使听话者否定了说话者的推测,说
话者的面子所遭受的威胁也相对较小、较轻。

“嘛”—————————————————《语气词“嘛”的用法及语用功能研究》“嘛”的用法及功能研究
1.用在陈述句末尾。

从意义上说,陈述句末尾的“嘛”常常表示“事情本应如此或理由显而易见”,起增强语气的作用,根据所表达的语用功能可以分为以下三类:
A.提醒功能。

B.明示功能。

C.明示功能。

2.用在祈使句末尾。

A.用在一般祈使句末尾。

B.用在有“完了”、“得了”“也不错”等含有固定格式的祈使句末尾。

C.用在发觉自己的建议或要求被拒绝或拖延后的一个
祈使句中,表达“执着”功能。

3.用在疑问句末尾。

4.用在句中停顿处。

A用在句法成分之间的停顿处。

例如
A:……你现在里头有违法经营的问题。

B:对对,昨
天后来我就说,我跟他就说嘛,我说怎么回事儿,也没给谁商
量……
B用在附加问句前一小句末尾或回应语后。

例如:
A:他有那出身你就是那样儿嘛,对不对?
C用在表示原因或说明的词、词组、谚语或俗语等组成
的分句末尾。

例如:
A:不让女的去,过去迷信嘛,你盖房上梁的话伍
的,都不让女的去。

B:对,……
“好了”——————————韩静《语气词“好了”的语义与语用分析》
语气词“好了”在本质上是句子的语用成分, 口语色彩浓厚。

在动态言语交际中, 它起着由语境确定的语用功能, 语用取效远超出静态单纯语义的范畴。

它的功能主要有:
1、口气、话语功能和情绪。

语气词“好了”最主要的语用功能是表达说话人的口气和情绪; 从话语角度, “好了”又具有标记性话语功能。

这三种语用功能之间存在密切关联, 并都以“好了”单纯的语气意义为基础发展而来, 是语气意义在动态语境中的变形、扩展。

一、a口气:以“决断”和“尽管放心, 同意、鼓励”的语气意义为语义基础,语用上通常发展出以下几种口气:
“建议、商量”
你就跟我一道睡好了。

( 曾卓《同床》)
“安慰”
没有那么危险, 您放心好了。

( 方方《埋伏》)
b话语功能: 缓和口气与协商推进功能。

以“决断”和“尽管放心, 同意、鼓励”的语气意义为语义基础, 语气词“好了”具有缓和口气的语用功能。

因为如果说话人要表达这样的语义, 希望取得以言成事的效果, 就必须礼貌地缓和口气,修饰言语行为, 避免话语的生硬和武断, 减弱语句的施事语力可能给听话人带来的不快, 以增加与对方的商榷空间, 提高话语的协商性和可接受性, 从而推动交际的进程。

c 情绪: 积极、正向的情绪
表达“决断”和“尽管放心, 同意、鼓励”的语气意义时, 语用上与相对正向的口气( “建议”、“安慰”等) 以及话语功能(缓和口气、协商推进) 相一致, 说话人的情绪和态度通常也是比较积极、正向的, 比如以下两例句中“好了”流露的情绪, 分别是“直率坦诚”和“关心呵护”例如:
阿桥哥, 有什么事你只管说好了,只要我郑涨钱能帮忙一定帮忙。

( 蔡康《花烛泪诉
人间情))
二、a口气: 以“不满意”的语气意义为语义基础, 语用上通常发展出的口气是: “警告、威胁, 如:
你要是再不把欠我的钱还了, 咱们就等着法院见好了。

b话语功能: 加强口气与消极信息关联功能
c情绪: 消极、负向的情绪
以“不满意”的语气意义为语义基础, 说话人的情绪和态度通常是消极、负向的, 比如“厌恶”、“愤恨”、“轻视”等, 这与语用上相应的口气( “警告、威胁”) 以及话语功能( 加强口气、消极信息关联) 在消极属性上相一致。

2.完句功能
句末语气词“好了”具有完句功能, 其作用是构成完整的句意, 表示语气的完结。

“么”——————————————彭莎《也谈疑问语气词“么”》
1、肯定所陈述事实。

其形式一般为“不是⋯⋯么”“不⋯⋯么”如:健康提示:晚上不吃
饭真的就能减肥么?
2、否定所陈述事实。

其形式一半为“能⋯⋯么”“是⋯⋯么”如:职业白领的“偷菜”现
象:能排除焦虑么?
3、一般的发问。

表示难于出口或幽默诙谐的意味。

其形式是“肯定形式+么”。

性学,
我们古已有之么?
4、一般发问,基本同“吗”一致。

目前这类用法正在逐渐
增多。

又到洗衣机忙碌时,这些洗衣误区你有么?
“吧”——————————————————李桢《语气词“吧”的语用分析》
1、表示勉强赞成
“吧”式应答语与直接使用“好、行、可以”等词直接表示
同意在赞成度上是有差异的。

a.承诺某行为.例如:
“二哥要橘子,口干。


“没有橘子可买,贵!”
“妈说买去。


这男子便顺着孩子的口气,做着做爹爹的人和气的神气,说:“好吧,好吧,我就出门去看。

……小孩子真是麻烦人,今天二小儿病了,发烧,口干,不能起来,做父亲真不容易。


———沈从文《一日的故事》
b.放弃某行为
女儿:“妈妈,明天我们去海洋公园好吗?”
妈妈考虑了一会儿,“好吧,但是如果妈妈有事要做,那就可能去不成了。

c.既不承诺也不放弃某行为
“明天叫哥哥回来。


“那也是一样。

而且他现在……”
“跑也比我们快哩!”
“好吧,明天再看。


d.“吧”作掩饰
男友请吃饭,女友推托后说,“好吧。

你可别让我等你啊。

”女友已经期待甚久,“我会等你”的会话含义就是证明,但怕答应得太爽快,没有了女孩子的矜持,就以“吧”作为答复的掩饰,“算了,既然你主动请我,我就去吧”。

2、表示有语力的“既然如此,那么”
语气助词“吧”属于语力显示手段之一,那么“吧”式应答语就有可能是说话人以“勉强赞成”的字面语力来间接表达“施事语力”的一种方式,含有“既然如此,那么”之意。

曾校长找刘虹谈话,因为她班上的符梅与社会上的男青年一起看过电影。

另外,校长还听说刘虹对作文的批改很有意见。

) 说完找刘虹来谈话的原因之后,曾校长说: “好吧,现在听听你的意见和想法吧。

”———何立伟《花非花》。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