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现当代文学讲义精讲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绪论:中国现代文学的历史发展进程及本质特征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中国现代文学的发生背景。理解中国现代文学欲融入世界文学之林的历史诉求。掌握五四新文学对20世纪中国文学的意义。
讲授内容:概述中国现代文学各阶段的历史特征及发展进程
重点:中国现代文学三个十年的整体风貌
难点:各阶段文学的内在联系
一、中国现代文学的发生背景
晚清、民初的社会、文化与文学。
二、中国现代文学史的分期
(一)第一个十年(1917――1927)
生长期、尝试期、充满了生机。出现了鲁迅、郭沫若等一批举世闻名的作家
(二)第二个十年(1928――1937)
对“无产阶级革命文学”的倡导是这一时期文学发展的鲜明特点。但文坛并非单调,在左翼文学兴发的同时,自由主义作家的文学与其他多种倾向文学彼此竞争,共同丰富着30年代的文学。
长篇叙事文学取得突出成就。出现了巴金、老舍、曹禺、沈从文、艾青等一批文学大家。
(三)第三个十年(1937――1949)
抗日战争全面展开,文学与战争和救亡紧密联系。
一批老作家(巴金、老舍、茅盾等)继续贡献新作,同时钱钟书、沙汀、艾芜、张爱玲、赵树理等也成为颇富盛名的作家。
三、怎样学好《中国现代文学史》这门课程。
第一章新文学第一个十年的文学思潮与运动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文学革命发生、发展的历史意义。理解五四新文学的文化立场。掌握“五四”文学革命最初的理论目标。
讲授内容:
1、文学革命的发生、发展及其历史意义。
2、新文学初期的理论建设。
3、外国文艺思潮的涌入和新文学社团的蜂起。
4、“五四”及二十年代文学创作的潮流与趋向。
重点:胡适的“历史的文学观念”论和周作人“人的文学”与“平民的文学”主张。
难点:五四新文学观念的确立。
一、文学革命的发生、发展及其历史意义。
1、文学革命的准备:
(1)晚清以来的思想及文化资源:
a、文学因时而变的信念
b、社会变革的使命感
c、向传统挑战的激进精神
d、“言文一致”的语言变革运动
e、域外小说翻译
(2)晚清以来的文学态势:
a、“诗界革命”、“小说界革命”、“文界革命”
b、文学市场的形成与职业作家的出现
第二章鲁迅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鲁迅创作的价值及文学史意义。理解鲁迅改造国民性的情感焦虑。掌握鲁迅开创的现代小说传统与“独语体”散文和“闲话风”散文。
讲授内容:
1、鲁迅创作的价值及文学史意义。
2、小说创作:《呐喊》、《彷徨》及《故事新编》。
3、散文创作:《野草》、《朝花夕拾》。
4、社会众生相的艺术记录——浩瀚的杂文创作。
重点:作为文化先驱的鲁迅和作为文体家的鲁迅。
难点:鲁迅作品的文化品格。
一、鲁迅创作的价值及文学史意义。
1、从近些年来,对鲁迅的批评、对鲁迅的贬损说起。
余杰:对于英国人来说,在英国的文化中存在着一个永远也说不完的、也永远说不清的莎士比亚;对于中国人来说,或者对于现当代的中国来说,似乎存在着一个永远也说不完、永远也说不清楚的鲁迅。很多所谓“专家”对鲁迅的研究、对鲁迅的讨论,与其说是在研究鲁迅本人及其思想,不如说是在通过“鲁迅”这一旗帜来表达自己的文化观念和价值立场。每一次关于鲁迅的激烈争论,其实都是当下中国文化发展脉络的一个体现。也就是说,鲁迅的文章为当下的现实生活提供了许多刺激性的思路。
近些年来,对鲁迅的批评、对鲁迅的贬损大概有这样几种有代表性的看法:
第一种:作家王蒙这样说,世人都成了王朔不好,但都成了鲁迅也不好,“那会引发一场地震”。在他的文章中还说:“我们的作家都像鲁迅一样就好吗?完全不见得,文坛上有一个鲁迅是非常伟大的事情,如果有五十个鲁迅,我的天!”
第三章二十年代的小说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五四”及二十年代小说的整体风貌。理解“五四”小说取得文学正宗地位的历史意义。掌握“自叙传”抒情小说的文体特点。
讲授内容:郁达夫浪漫抒情小说的文学史价值
1、“五四”小说取得文学的正宗地位。
2、从“问题小说”到人生派写实小说。
3、“自叙传”抒情小说及其它主观型叙述小说。
4、通俗小说。
重点:主观抒情小说的形式特征。
难点:“五四”小说取得文学正宗地位的历史意义。
一、“五四”小说取得文学的正宗地位
1、小说从传统的“小道”走出来,登上大雅之堂
2、小说肩负沉重的社会使命
现代白话小说的开山之作,是1918年5月鲁迅发表于《新青年》第4卷第5期的《狂人日记》,紧接着第二年,他的《孔乙己》,《药》等名著也相继问世."五四"小说就此拉开了序幕.
中国的小说历来被视为"小道",不能与诗文同登文学大雅之堂。在清代,正统的士大夫文体中仍拒用小说的词汇和典故。但到了清末民初,小说从文学边缘地位向中心地位的移动已然开始。从知识读者的阅读情况分析,人们已发现经史不如八股,八股不如小说。1902年梁启超发起"小说界革命",为把小说与维新革命相联系,竭力强调小说的启迪民智的社会功能,认为小说是"文学之最上乘","欲新一国之民,不可不先新一国之小说","今日欲改良群治,必自小说界革命始,欲新民,必自新小说始"(梁启超:《论小说与群治之关系》),由此发起的"新小说"创作,成绩虽然不大,却对进一步提高小说在民众心目中的位置,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
第四章郭沫若的创作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郭沫若的创作。理解郭沫若《女神》所体现的“五四”时代精神。掌握《女神》开一代诗风的历史贡献及郭沫若历史剧“失事求似”的创作原则。
讲授内容:
1、《女神》的自我抒情主人公形象及艺术想象力、形象特征和形式。
2、从《星空》、《瓶》到《前茅》、《恢复》。
3、以《屈原》为代表的历史题材的剧作。
重点:郭沫若创作的历史开创性;《女神》自由体诗歌的形式特征。
难点:《女神》的自我抒情主人公形象及形式特征。
郭沫若(1892-1978),原名郭开贞,生于四川乐山沙湾,幼年入家塾读书,1906年入嘉定高等学堂学习,开始接受民主思想。1914年春赴日本留学,这个时期接触了泰戈尔、歌德、莎士比亚、惠特曼等外国作家的作品。1918年春写的《牧羊哀话》是他的第一篇小说。1918年初夏写的《死的诱惑》是他最早的新诗。郭沫若怀着改造社会和振兴民族的热情,从事文学活动,于1919年开始发表新诗和小说。1920年出版了与田汉、宗白华通信合集的《三叶集》。1921年出版的诗集《女神》,以强烈的革命精神,鲜明的时代色彩,浪漫主义的艺术风格,豪放的自由诗,开创了“一代诗风。1921年6月,他和成仿吾、郁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