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现当代文学讲义精讲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绪论:中国现代文学的历史发展进程及本质特征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中国现代文学的发生背景。

理解中国现代文学欲融入世界文学之林的历史诉求。

掌握五四新文学对20世纪中国文学的意义。

讲授内容:概述中国现代文学各阶段的历史特征及发展进程
重点:中国现代文学三个十年的整体风貌
难点:各阶段文学的内在联系
一、中国现代文学的发生背景
晚清、民初的社会、文化与文学。

二、中国现代文学史的分期
(一)第一个十年(1917――1927)
生长期、尝试期、充满了生机。

出现了鲁迅、郭沫若等一批举世闻名的作家
(二)第二个十年(1928――1937)
对“无产阶级革命文学”的倡导是这一时期文学发展的鲜明特点。

但文坛并非单调,在左翼文学兴发的同时,自由主义作家的文学与其他多种倾向文学彼此竞争,共同丰富着30年代的文学。

长篇叙事文学取得突出成就。

出现了巴金、老舍、曹禺、沈从文、艾青等一批文学大家。

(三)第三个十年(1937――1949)
抗日战争全面展开,文学与战争和救亡紧密联系。

一批老作家(巴金、老舍、茅盾等)继续贡献新作,同时钱钟书、沙汀、艾芜、张爱玲、赵树理等也成为颇富盛名的作家。

三、怎样学好《中国现代文学史》这门课程。

第一章新文学第一个十年的文学思潮与运动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文学革命发生、发展的历史意义。

理解五四新文学的文化立场。

掌握“五四”文学革命最初的理论目标。

讲授内容:
1、文学革命的发生、发展及其历史意义。

2、新文学初期的理论建设。

3、外国文艺思潮的涌入和新文学社团的蜂起。

4、“五四”及二十年代文学创作的潮流与趋向。

重点:胡适的“历史的文学观念”论和周作人“人的文学”与“平民的文学”主张。

难点:五四新文学观念的确立。

一、文学革命的发生、发展及其历史意义。

1、文学革命的准备:
(1)晚清以来的思想及文化资源:
a、文学因时而变的信念
b、社会变革的使命感
c、向传统挑战的激进精神
d、“言文一致”的语言变革运动
e、域外小说翻译
(2)晚清以来的文学态势:
a、“诗界革命”、“小说界革命”、“文界革命”
b、文学市场的形成与职业作家的出现
第二章鲁迅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鲁迅创作的价值及文学史意义。

理解鲁迅改造国民性的情感焦虑。

掌握鲁迅开创的现代小说传统与“独语体”散文和“闲话风”散文。

讲授内容:
1、鲁迅创作的价值及文学史意义。

2、小说创作:《呐喊》、《彷徨》及《故事新编》。

3、散文创作:《野草》、《朝花夕拾》。

4、社会众生相的艺术记录——浩瀚的杂文创作。

重点:作为文化先驱的鲁迅和作为文体家的鲁迅。

难点:鲁迅作品的文化品格。

一、鲁迅创作的价值及文学史意义。

1、从近些年来,对鲁迅的批评、对鲁迅的贬损说起。

余杰:对于英国人来说,在英国的文化中存在着一个永远也说不完的、也永远说不清的莎士比亚;对于中国人来说,或者对于现当代的中国来说,似乎存在着一个永远也说不完、永远也说不清楚的鲁迅。

很多所谓“专家”对鲁迅的研究、对鲁迅的讨论,与其说是在研究鲁迅本人及其思想,不如说是在通过“鲁迅”这一旗帜来表达自己的文化观念和价值立场。

每一次关于鲁迅的激烈争论,其实都是当下中国文化发展脉络的一个体现。

也就是说,鲁迅的文章为当下的现实生活提供了许多刺激性的思路。

近些年来,对鲁迅的批评、对鲁迅的贬损大概有这样几种有代表性的看法:
第一种:作家王蒙这样说,世人都成了王朔不好,但都成了鲁迅也不好,“那会引发一场地震”。

在他的文章中还说:“我们的作家都像鲁迅一样就好吗?完全不见得,文坛上有一个鲁迅是非常伟大的事情,如果有五十个鲁迅,我的天!”
第三章二十年代的小说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五四”及二十年代小说的整体风貌。

理解“五四”小说取得文学正宗地位的历史意义。

掌握“自叙传”抒情小说的文体特点。

讲授内容:郁达夫浪漫抒情小说的文学史价值
1、“五四”小说取得文学的正宗地位。

2、从“问题小说”到人生派写实小说。

3、“自叙传”抒情小说及其它主观型叙述小说。

4、通俗小说。

重点:主观抒情小说的形式特征。

难点:“五四”小说取得文学正宗地位的历史意义。

一、“五四”小说取得文学的正宗地位
1、小说从传统的“小道”走出来,登上大雅之堂
2、小说肩负沉重的社会使命
现代白话小说的开山之作,是1918年5月鲁迅发表于《新青年》第4卷第5期的《狂人日记》,紧接着第二年,他的《孔乙己》,《药》等名著也相继问世."五四"小说就此拉开了序幕.
中国的小说历来被视为"小道",不能与诗文同登文学大雅之堂。

在清代,正统的士大夫文体中仍拒用小说的词汇和典故。

但到了清末民初,小说从文学边缘地位向中心地位的移动已然开始。

从知识读者的阅读情况分析,人们已发现经史不如八股,八股不如小说。

1902年梁启超发起"小说界革命",为把小说与维新革命相联系,竭力强调小说的启迪民智的社会功能,认为小说是"文学之最上乘","欲新一国之民,不可不先新一国之小说","今日欲改良群治,必自小说界革命始,欲新民,必自新小说始"(梁启超:《论小说与群治之关系》),由此发起的"新小说"创作,成绩虽然不大,却对进一步提高小说在民众心目中的位置,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

第四章郭沫若的创作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郭沫若的创作。

理解郭沫若《女神》所体现的“五四”时代精神。

掌握《女神》开一代诗风的历史贡献及郭沫若历史剧“失事求似”的创作原则。

讲授内容:
1、《女神》的自我抒情主人公形象及艺术想象力、形象特征和形式。

2、从《星空》、《瓶》到《前茅》、《恢复》。

3、以《屈原》为代表的历史题材的剧作。

重点:郭沫若创作的历史开创性;《女神》自由体诗歌的形式特征。

难点:《女神》的自我抒情主人公形象及形式特征。

郭沫若(1892-1978),原名郭开贞,生于四川乐山沙湾,幼年入家塾读书,1906年入嘉定高等学堂学习,开始接受民主思想。

1914年春赴日本留学,这个时期接触了泰戈尔、歌德、莎士比亚、惠特曼等外国作家的作品。

1918年春写的《牧羊哀话》是他的第一篇小说。

1918年初夏写的《死的诱惑》是他最早的新诗。

郭沫若怀着改造社会和振兴民族的热情,从事文学活动,于1919年开始发表新诗和小说。

1920年出版了与田汉、宗白华通信合集的《三叶集》。

1921年出版的诗集《女神》,以强烈的革命精神,鲜明的时代色彩,浪漫主义的艺术风格,豪放的自由诗,开创了“一代诗风。

1921年6月,他和成仿吾、郁达
夫等人组织创造社,编辑《创造季刊》。

1923年大学毕业后弃医回国到上海,编辑《创造周报》等刊物。

1924年到1927年间,他创作了历史剧《王昭君》、《聂莹》、《卓文君》。

1928年流亡日本,1930年加入中国左翼作家联盟,参加“左联”东京支部活动。

1938年任中华全国文艺界抗敌协会理事。

这一时期创作了以《屈原》为代表的6个历史剧。

他还写了《十批判书》、《青铜时代》等史论和大量杂文、随笔、诗歌等。

第五章二十年代的诗歌
教学目标:让学生让学生了解“五四”白话诗运动及其早期白话诗的诗体特征。

理解“五四”诗人开一代诗风的新诗创作及“纯诗”概念对新诗形式建设的意义。

掌握初期象征诗、新格律诗的诗体特征及前期新月派诗人针对新诗诗体建设所做的“规范化”努力。

讲授内容:
1、“五四”新诗运动与早期白话诗。

2、郭沫若之外,冯雪峰、潘莫华、应修人、汪静之、冰心、宗白华、冯至等人开一代诗风的新诗创作。

3、以闻一多、徐志摩为代表的前期新月派诗人针对新诗诗体建设所做的“规范化”努力。

4、“纯诗”概念的提出与早期象征派诗歌。

重点:前期新月派诗人的新格律理论及其艺术实践。

难点:由新诗格律化实验而引发的新诗诗体建设的方向问题。

一、“五四”新诗运动
(一)晚清"诗界革命"的局限
"五四"文学革命在创作实践上是以新诗的创作为突破口,而新诗运动则从诗形式上的解放人手。

--这正是总结了晚清文学改良运动与诗界革命的历史经验,而做出的战略选择。

梁启超把"诗界革命"的目标定为"以旧风格含新意境","虽间杂一二新名词,亦不为病",却拒绝引入"新语句",对传统格律与语法进行任何变革,这样,晚清的"诗界革命"就始终限制在传统诗歌的范围内,从内容到形式都发生根本变化的新诗,在当时并未出现。

而向"散文化"方向的努力,则又显示了背离占主流地位的"唐诗"传统,向"宋诗"靠拢的倾向。

这也构成了"诗界革命"的一个极限:晚清诗界最终止步于宋诗派的摹仿风气中。

中国当代文学史部分
第一讲:文学进入“当代”
一、当代文学的前世
1、革命文学:1928年,由共产党员作家组成的太阳社创办了由蒋光慈、钱杏邨主持的《太阳》月刊,同时,刚从日本回国的创造社新成员李初梨、冯乃超、彭康等主持的《文化批判》创刊,这些刊物在上海共同倡导“革命文学”。

新文学阵营出现“分裂”。

为后来左联的成立埋下了伏笔。

2、左翼文学:1930年3月2日,在共产党领导下的中国左翼作家联盟在上海成立,鲁迅、冯雪峰出席了成立大会。

郭沫若、茅盾、郁达夫、周扬等人都先后参加了左联。

左联加强了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的翻译、介绍和研究。

周扬还引进了苏联的“社会主义现实主义”的口号,这一创作方法影响深远,延续到当代。

左联的组织形式也为当代作家的组织形式提供了借鉴。

3、抗日根据地文学:抗日战争时期,以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为指导思想的抗日根据地文学,出现了成为当代文学样板的赵树理的《小二黑结婚》、李季的《王贵与李香香》等作品。

除了意识形态方面自觉配合中国共产党的思想之外,这些作品的最大特点就是对文学民族化大众化的自觉追求以及对民间文学资源的利用。

4、解放区文学:第三次国内战争时期,根据地发展成为解放区,孙犁的小说逐渐成熟,丁玲实现了其小说创作的转型,赵树理为首的山西作家群已经形成雏形,《新儿女英雄传》、《吕梁英雄传》奠定了革命传奇小说的基础,《太阳照在桑乾河上》、《暴风骤雨》成为当代农村题材长篇小说的范本。

刘白羽的战争小说为当代史诗型战争小说提供了模范。

1949年5月,由周扬主编、新华书店出版的《中国人民文艺丛书》就是由抗日根据地和解放区的文学作品构成。

第二讲:当代与现代的差异
一、多元的文学生态转型为一元的文学生态:
文学成为主流政治思想的文学表达,题材表现“工农兵”生活,审美趣味以“工农兵”为诉求对象,力求通俗。

个案举例:
民国旧派小说(鸳鸯蝴蝶派小说)被明令禁止,定位于市场、满足市民趣味的拥有最多读者的文学类型被迫消失。

其中一个品种武侠小说只有转移到香港,以港台新派武侠小说的面目出现。

二、大批成名作家放弃写作:
钱钟书、沈从文放弃写作,穆旦、郑敏等明显受西方现代主义文学影响的作家诗人的作品难以发表,张爱玲转移香港,张恨水、还珠楼主因为被定位为旧文学,其文学创作无以为继。

取而代之的是来自解放区的作家成为主流作家。

三、当代作家的文化素养整体下落:
主流作家的学历普遍下落,文化与知识背景趋向乡村文化和本土知识,古代文化修养、西方文化修养和城市文化修养严重缺乏。

四、作家地域背景转移:
洪子诚指出:从作家出身的地域,以及生活经验、作品取材等的区域而言,出现了从东南沿海到西北、中原的转移。

……五六十年代的“中心作家”的出身,以及他们写作前后的主要活动区域,大都集中于山西、陕西、河北、山东一带,即在40年代被称为晋察冀、陕甘宁、晋冀鲁豫的地区。

“地理”上的这一转移,与文学方向的选择有关。

它表现了文学观念的从比较重视学识、才情、文人传统,到重视政治意识、社会政治生活经验的倾斜,从较多注意市民、知识分子到重视农民生活的表现的变化。

(《中国当代文学史》31页)
简而言之,作家出身从长江三角洲向黄河流域转移。

前后对比:
现代文学受多种力量影响:不同政治理想、市场、不同的审美趣味。

当代文学转变为单一的政治理想、单一的审美趣味,市场因素基本不被考虑。

形成这种文学生态的原因:
作品出版渠道被严格控制,所有刊物和出版社完全国有,私营的出版机构不复存在,摧毁了多元文学作品发表的经济基础;
作家生存状态被高度组织化,作家协会成为行政性质的作家组织机构,犯错误的作家被取消发表作品的权力甚至开除作家协会,从而摧毁了不同文学观念的作家的社会基础;
严格的文学批评环境,用权力的方式介入文学批评,对越轨的文学创作倾向进行强制性的打击,形成对所谓正确的文学倾向的引导。

第三讲:文学批判运动
一、文坛三公案
(一)、对电影《武训传》的批判
1、武训其人:武训生于1838年,山东堂邑人。

原名武七,七岁丧父,随母乞讨为生。

因受人欺负,认识到不识字的不幸,从21岁开始以文盲加乞丐的身份行乞集资办学。

至49岁时,已经积聚了230亩田,3000多吊钱,于1888年花钱4000余吊,在堂邑县柳林镇东门外建起第一所义学,取名“崇贤义塾”。

学校建成后他亲自到当地有学问的进士、举人家跪请他们任教,并到贫寒人家跪求他们送子上学。

之后又相继兴办两所义学。

山东巡抚为其
事迹感动,赐名武训。

清廷授以“义学正”名号,赏穿黄马褂。

从此武训声名大振。

1896年4月23日,武训病逝于御史巷义塾。

《清史稿》记载,“(武训)病革,闻诸生诵读声,犹张目而笑”。

武训在众学童朗朗读书声中含笑离开了这个世界,享年五十九岁。

2、陶行知的评价:陶行知写有短诗《武训颂》:“朝朝暮暮,快快乐乐。

一生到老,四处奔波。

为了苦孩,甘为骆驼。

与人有益,牛马也做。

公无靠背,朋友无多。

未受教育,状元盖过。

当众跪求,顽石转舵。

不置家产,不娶老婆。

为著一件大事来,兴学,兴学,兴学。


3、梁启超的评价:梁启超为武训撰写了《兴学节略》,说武训的义塾“行之数十年,弟子卒业而去者,不可胜数”,而武训始终“日以两钱粗馒终其身”。

文中最后总结:“铢积寸累,惟以兴学为事。

殆所谓奇节瑰行,得天独厚者欤!”
4、武训在民国时期的影响:辛亥革命以后,武训被誉为普及教育之先导,私人兴学之表率,中国教育事业的楷模。

陶行知创办育才学校,张伯苓创办南开学校都与武训精神的影响有很大的关系。

学者们认为当时的中国是个有着四万万人口的大国,而且是一个穷国,文盲比例非常高。

教育能否普及兴盛是一件关乎国运的大事。

武训办学的实质是让学堂的大门向所有人敞开,这是一次把精英教育转向平民教育的伟大尝试。

第四讲:十七年的诗歌(上)
一、成名诗人的创作转型
郭沫若
艾青、田间、臧克家
冯至、何其芳
二、两个诗歌流派
(一)九叶诗人:40年代,深受西方现代主义思潮影响的穆旦、郑敏、杜运燮、袁可嘉、辛笛、陈敬容、杭约赫、唐祈、唐湜九位青年诗人围绕《诗创造》、《中国新诗》等刊物“集结”,探索“现代主义”与中国现实的结合,试图用“现代白话”表达现代体验和现代意识,在中国诗坛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进入当代后,这个流派或者诗歌群体不复存在,穆旦因为参加中国远征军在1958年成为“历史反革命”,唐祈和唐湜成为“右派”。

1981年,江苏人民出版社出版了上述九位诗人的诗歌合集《九叶集》,这九位诗人从此获得“九叶诗人”的命名。

(二)七月诗派:七月诗派是在艾青影响下,以胡风为中心,以《七月》、《希望》等刊物为阵地而形成的青年诗人群体。

主要代表人物有鲁藜、绿原、冀汸、阿垅、曾卓、牛汉等。

提倡革命现实主义与自由诗体为主要旗帜。

在抗日战争和第三次内战中的国统区产生了巨大影响。

胡风曾主编过系列《七月诗丛》,1981年,绿原、牛汉编的《白色花》收入20位七月诗人的诗歌作品,由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

由于七月诗人的领导者胡风的文艺思想进入当代以后受到排斥与批判,七月诗人也受到株连,失去了发表诗歌的机会。

第五讲:十七年的诗歌(下)
叙事诗
长篇叙事诗在十七年异乎寻常的“兴盛”。

众多名诗人加入了长篇叙事诗写作的行列。

据统计这一时期的长篇叙事诗有近百部,其中不少还产生了较大的影响。

长篇叙事诗的题材主要包括两方面:革命历史题材和少数民族题材。

革命历史题材主要有李季的《杨高传》,它包括《五月端阳》、《当红军的哥哥回来了》和《玉门儿女出征记》三部,前两部以阶级与民族的解放斗争为背景,写出了主人公杨高和崔端阳的追求爱情与幸福的个人命运。

第三部则描写主人公在建设时期的新生活。

田间的《赶车传》,作者力图将这部长诗写成中国农民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寻找乐园的史诗。

臧克家的《李大钊》,这是一部李大钊的“诗传”,作者想以此表现出主人公“伟大而平凡,严肃而又活泼,政治原则性很强但很容易使人亲近的形象”。

艾青也力图改变自己,写出了表现浙东抗日游击队的《藏枪记》。

闻捷的《复仇的火焰》讲述的是50年代初新疆东部巴里坤草原叛乱和平息的故事,这是十七年间受到较高评价的长篇叙事诗,其艺术结构气势恢宏、庞大,情节展开从容,人物性格刻划成功,被称为“诗体小说”。

白桦写了他自称“诗体故事”的长诗《鹰群》,描写滇康边境一支藏族骑兵游击队的成长过程。

郭小川在长篇叙事诗上也用力颇巨,写了包括《白雪的赞歌》、《深深的山谷》、《严厉的爱》的“爱情三部曲”,还写了《将军三部曲》与《一个和八个》。

这些作品也都是写战争年代的生活,但与大多数同类题材作品不同的是,郭小川力图在作品中表现一些具有个人色彩的思考,其笔下的主人公通常是有比较丰富、复杂的内心世界和曲折情感经历的青年知识分子。

其中《一个和八个》写的是一个被怀疑为敌人派遣的奸细而被投入随军监狱的八路军干部在复杂形势中所受到的严峻考验,表现了一定程度的人道意识。

作品尚未发表就受到批判,直到1979年才得以公开发表,后来还被广西电影制片厂拍成了电影。

第六讲:十七年的小说(一)
概述
现代成名小说家的分化:
放弃小说写作的小说家:茅盾有过长篇小说的写作计划,但没有落实;沈从文无法适应新的文学规范,脱离了小说创作,从事文物研究;钱钟书放弃了小说《百合心》的写作,从事学术;张恨水为代表的旧小说无法继续,转向戏曲和民间传说改编。

离开大陆的小说家:张爱玲离开大陆去香港再到美国,徐訏也到了香港,继续小说创作但没有纳入大陆的文学构成。

继续小说创作的小说家:巴金、张天翼、艾芜、沙汀继续小说创作,但风格有很大变化,巴金出版了以朝鲜战争为题材的《英雄的故乡》、《李大海》两个短篇小说集。

张天翼主要从事儿童文学创作,有《罗文应的故事》、《宝葫芦的秘密》,很爱欢迎。

艾芜有长篇小说《百炼成钢》和短篇小说集《夜归》以及《南行记续篇》,变化很大。

沙汀写了一些短篇小说,影响不大。

受批判的小说家:路翎
有解放区背景继续产生影响的小说家:赵树理、孙犁、周立波、欧阳山、周而复、马烽。

第七讲:十七年的散文
(一)、50年代初、中期的叙事散文
50年代初、中期叙事散文的繁荣具体表现为通讯特写和报告文学的繁荣。

当时散文创作主要有两大题材。

一是对社会主义建设的描述。

刘白羽的《从富拉尔基到齐齐哈尔》展现了嫩江边岸上一个新型的大工业区建设起来的图景。

杨朔的《石油城》写的是玉门油田的建设情景。

二是对朝鲜战争的描述。

巴金、魏巍、刘白羽、、菡子、黄钢的作品都有较大的影响。

魏巍的《谁是最可爱的人》讴歌了志愿军崇高的国际主义和爱国主义精神。

巴金的《我们会见了彭德怀司令员》、《生活在英雄们中间》,刘白羽的《朝鲜在战火中前进》都有较大的影响。

(二)、50年代末60年代初的抒情散文
50年代末60年代初,抒情散文逐渐成熟并取代叙事散文成为散文这一大家族的强势文体。

1956年出现了老舍的《养花》、丰子恺的《庐山真面》、秦牧的《社稷坛抒情》、杨朔的《香山红叶》、魏巍的《我的老师》等作品。

1961年,《人民日报》开辟了笔谈散文的专栏,大量报刊提供了发表散文作品的园地,一批当代散文名篇在这一年问世,如杨朔的《茶花赋》、《雪浪花》、《樱花雨》,刘白羽的《长江三日》、《樱花漫记》,秦牧的《花城》、《古战场春晓》,吴伯箫的《花》,巴金的《从镰仓带回的照片》,冰心的《樱花赞》,李健吾的《雨中登泰山》,翦伯赞的《内蒙访古》等等。

第八讲:十七年的杂文
十七年的杂文与“三家村”
一、三次理论探讨
1、杂文时代是否过去?
1950年4月4日,黄裳在《文汇报》上发表的《杂文复兴》一文提出问题:“解放以后,大家都在怀疑:是不是杂文的时代已经过去了?问题似乎并未得到结论,然而事实则是杂文的沉默。


2、“苏式小品文”的引进
1954年2月,应《真理报》邀请,《人民日报》总编辑邓拓为团长的中国新闻代表团访问苏联。

1954年4月18日,《人民日报》发表代表团成员、《中国青年报》负责人陈绪宗的文章《小品文——进行思想斗争最灵活的武器》,全面介绍了“苏式小品文”。

“苏式小品文”是“报纸进行思想斗争,展开批评和自我批评的重要武器”,其任务是在“已经消灭了对抗的阶级”的前提下,对“资产阶级的思想残余”、“懒汉、自私自利分子、官僚主义者”进行斗争。

“小品文是一种讽刺的文章。

……它接近文学作品。

它是用轻松的文学的语言来写的;它里面有情节,有艺术形象,有稳喻;它的最大的特点是有笑——种揭露性的笑。

”“苏式小品文”的讨论恢复了杂文的批评与笑的功能。

3、“小品文的新危机”
1957年初,在“百花齐放”的气氛中,徐懋庸发表了《小品文的新危机》一文,文章指出了一个带有根本性的问题:杂文“是不民主的时代的产物。

现在已经是社会主义民主的时代了;那么,这类小品文是否还有存在的理由呢?”。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