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第六章 配合物的反应动力学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过渡态
CFSE(过渡态) Ea Ea'
反应物
若CFAE≤0,所需活化能减小, 是活性配合物; CFAE >0,所需活化能增加, 是惰性配合物。
CFSE(反应物)
产物
反应坐标
由于CFAE与过渡态构型有关,因此可用来判定
SN1还是SN2机理(数据见表)。 A、d0、d1、d2、d10 及弱场下的 d5、d6、d7 八面体配合物的 CFAE≤0,是活性配合物。
它有一条空 t2g 轨道(eg轨道填有来自配位体的电子) ;
(n-1)d d1 d2 ns np
nd
V(NH3)63+ 活性配合物d2sp3
d3
d4
d5 d6
内轨型八面体配合物的活性和惰性
惰性配合物d2sp3
Co(NH3)63+
而内轨型配合物Co(NH3)63+是Leabharlann Baidu性配离子,
(中心离子的电子构型为t2g6eg0, 使用d2sp3杂化) ,因为
(2) 价键理论:
Taube认为, 过渡金属配合物的反应活性或惰性与金
属离子的d电子构型有关。
(1)外轨型配合物是活性的(如sp3d2杂化配合物);
(2)内轨型配合物,如(n-1)d轨道中有空轨道,则是
活性的,否则是惰性的。
① 外轨型配合物的取代反应速率
含有空(n-1)d轨道的外轨型配合物一般是活性的.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惰性:d6 Fe2+, Co3+
如果没有空的 (n-1)d 轨道 (每条轨道中至少有一 个电子), 则这样的配合物就是惰性的。
例如,内轨型配合物V(NH3)63+是活性配离子,
(中心离子的电子构型为t2g2eg0, 使用d2sp3杂化) ,因为
价键理论之不足之处: 只能作定性划分;
认为d8组态Ni2+八面体配合物(外轨型)为活性,
实验表明为惰性;
无法解释Cr3+(d3)和Co3+(d6)八面体配合物比
Mn3+(d4)和Fe3+(d5)更为惰性的实验事实。
(3) 晶体场理论 反应物 过渡态 SN1 八面体-----四方锥(CN=5) SN2 八面体-----五角双锥(CN=7) 相应的CFSE的变化是晶体场效应对反应活化能的 贡献,这部分活化能称为晶体场活化能(CFAE)。 CFAE = CFSE(过渡态)—CFSE(反应物)
进入的配体的孤电子对必须填入 nd 轨道, 要么 (n-
1)d 轨道上的电子必须被激发到更高能级轨道, 以便腾
出一条空 (n-1)d 轨道, 而这两种情况都需要较高的活
化能之故。
↑
↑
↑
↑↓
↑↓
↑ ↓
↑↓ ↑↓ ↑↓
惰性:d3 Cr3+ 惰性:d4 Cr2+ 惰性:d5 Mn2+, Fe3+
↑↓
↑
↑
Sc3+, Y3+, La3+ 活性:d1 Ti3+ 活性:d2 V3+
↑
↑
↑↓
↑↓
↑↓
↑↓
↑↓
↑ ↓
当 (n-1) d 轨道中至少有一条轨道是空的配合物
就是活性配合物。
内轨型配合物
如果没有空的(n-1)d 轨道 (每条轨道中至少有一
个电子), 则这样的配合物就是惰性的。
这是因为当中心金属没有空 (n-1)d 轨道时, 要么
中间体, 可检测
速率方程与进入基团 y 的浓度有关: r = k [ML5X][Y] (SN2双分子亲核取代)
3. 交换机理(Interchange), I 机理 (Ia, Id)
X X Y Y
过渡态,不能检出
r k[M0]
I 机理和 A 机理的判断: 中间产物(intermediate) 存在足够长的时间,能否 被分离或检出。 例:Pt(SnCl3)53- 和 Ni(CN)53-五配位的中间体被光谱检出
它没有空 t2g轨道(同样,eg轨道填有来自配位体的电子)
(n-1)d
d1 d2 d3 ns np nd V(NH3)63+
活性配合物d2sp3
d4
d5 d6 内轨型八面体配合物的活性和惰性
惰性配合物d2sp3 Co(NH3)63+
综合起来,不管配合物是内轨型还是外轨型 , 但
至少有一条空(n-1)d轨道的配合物就是活性配合物。
配位取代(substitution)反应
反应机理:
计量关系, 速率方程
深层次的机理研究,影响反应速率的因素
中心离子的电子结构(LFSE, HS, LS), 价态, 半径 离去基团 (leaving group) ( 和M的作用) 进入基团 (entering group) (有影响或者无影响) 旁位基团 (spectator ligands) (例如, 对位效应) 空间效应 (steric effects)
三、 八面体配合物的取代反应
x +y y +x
1. 离解机理(dissociative), D机理
x rate determing slow +y fast y
中间体 可测定
Y的浓度和性质无关,只与起始配合物的浓度有关, 因此速率方程为: 反应速率= k[ML5 X] ( 速率方程与进入基团 y 的浓度无关,SN1单分子亲核) Co(CN)5H2O2 Co(CN)52 + Y
若按SN2机理反应,容易理解。 内轨型配合物: 若 (n-1)d 有空轨道,则可接受第七个配体的电 子对,因此是活性配合物。
若无(n-1)d空轨道,第七个配体的电子对加入有三
种可能:
a. 加到nd轨道上;
b. 使 (n-1) d轨道的成单电子配对(d3,d4); c. (n-1) d轨道中的电子激发至较高级上,以空出轨道. 这三种方式均需较高活化能,因此是惰性的。
B、d8 构型八面体配合物的CFAE>0,为惰性配合物。 如Ni2+,这与实验相符, 但价键理论认为是活性配合物。
C、d3及强场d4、d5、d6八面体配合物的CFAE > 0, 均为惰性。 强场下,CFAE的顺序为:d6 > d3 > d4 > d5,与实 际情况符合。如[Co(NH3)6]3+(d6) 及[Cr(NH3)6]3+(d3)反 应相当缓慢。 D、判断反应机理:d3、d8、d9、弱场d4、强场d4、 d5、d6、d7应按 SN1 机理进行取代。 应指出,CFAE只是活化能中的一小部分,而金属配位间的吸引,配体-配体间的排斥等的变化才是活化 能的重要部分。
当 (n-1)d 轨道中至少有一条轨道是空的配合物
就是活性配合物。
同样是因为当中心金属含有空轨道时,进来的配
体可以从空轨道的波瓣所对应的方向以较小的静电排
斥去接近配合物(从而配体上的孤电子对就可以填入空
轨道),进而发生取代反应。
↑↓ ↑↓
↑↓
↑↓
↑↓
↑↓
活性:d0
↑ ↑↓ ↑↓ ↑↓ ↑↓ ↑↓ ↑↓
第一章 配位化学基础知识 第二章 配合物的结构及异构现象 第三章 配合物的化学键理论 第四章 配合物的电子光谱 第五章 配合物在溶液中的稳定性 第六章 配合物反应动力学 第七章 新型配合物
第六章 配合物反应动力学
反应机理是对整个反应中所发生的涉及分子、 原子、自由基或离子的各步反应过程的详细说明。 反应机理的研究在于说明新的化学反应的变化过程, 预测化合物的反应性,指导新化合物的合成 方面有着重要的实际和理论意义。 研究范围:取代、氧化还原、异构化、加成与消除、 配体上进行的反应
这是因为, 在八面体配合物中, 如果配合物中含有
一个空的 (n-1)d 轨道, 那么一个进来的配体 (即取代
配体) 就可以从空轨道的四个叶瓣所对应的方向以较小 的静电排斥去接近配合物, 并进而发生取代反应。这样 的配合物显然是比较活性的。
② 内轨型配合物的取代反应速率
一般取决于中心离子的 (n-1)d轨道中的电子分布.
于离解机理反应, 意味着配合物的惰性越大。
对于缔合机理(A)反应:
若进入配体的半径越小, 负电荷越大, 越有利于缔
合机理反应, 意味着配合物的活性越大。 但中心离子的电荷的增加有着相反的影响: 一方面使M-L键不容易断裂, 另一方面又使M-Y 键更易形成。究竟怎样影响要看两因素的相对大小。 一般来说, 中心离子半径和电荷的增加使得缔合机 理反应易于进行。进入配体半径很大时, 由于空间位阻, 缔合机理反应不易进行。
5)
2. 缔合机理(SN2机理,或A机理 )
慢 L5M-X+Y == L5MXY(配位数升高6
L5MXY == L5M-Y + X 反应速率:d[L5M-Y]/dt = k[L5M-X][Y] 动力学上属于二级反应。
7)
SN1和SN2是两种极限情況,大多数反应都是按照
这两种极限情况的中间机理进行的。
研究的时标(time scale )范围:
100s (惰性化合物) 配体交换
ms (活性化合物)
s (电荷迁移和电子转移)
6-1 取代反应动力学 取代反应:配离子中一个配体被另一个自由配体取
代的反应。
例:L5M-X + Y L5M-Y+X 一、取代的反应机理 1. 离解机理(SN1机理,或D机理 ) 慢 L5M-X == L5M+Y(配位数下降6 L5M+Y== L5M-Y 速率方程:d[L5M-Y]/dt = k [L5M-X] 速率与Y的浓度无关,是对[L5M-X]的一级反应。
二、活性与惰性配合物及理论解释
1. 活性与惰性配合物
配离子发生配位体交换反应的能力, 是用动力学稳 定性的概念来描述的。 配体交换反应进行的很快的配合物称为活性配合 物, 而那些交换反应进行得很慢或实际上观察不到交换 的配合物则称为惰性配合物。 事实上, 这两类配合物之间并不存在明显的界限。 Taube建议, 在室温下, 0.1mol· L-1的溶液中1分钟内 能反应完全的配合物, 叫活性配合物, 大于1分钟的则是 惰性配合物。
如果 5 条 (n - 1)d 轨道都是充满的内轨型配合物显
然属于在动力学上是稳定的惰性的配合物。
具有 (n-1)d3 和低自旋的 (n-1)d4、 (n-1)d5、 (n-1)d6 构型的八面体配合物都应是惰性的配合物。
解释:若按SN2机理反应,容易理解。 外轨型配合物: 空nd 轨道与sp3d2轨道能量接近,插入配体的一 对电子,不需很大的活化能。
Co(NH3)63+ + 6H3O+ == Co(H2O)63++ 6 NH4+
K≈1025(热力学不稳定)
数日内无显著变化(惰性) Ni(CN)42- + 6H2O == Ni(H2O)62++ 4CNK≈10-22(热力学稳定) 取代速度快(活性) 平衡常数 K=10-22, 说明[Ni(CN)4]2-是热力学稳定的。 然而研究表明, [Ni(CN)4]2-在动力学上却是活泼的。
离解机理
交换机理 反应机理示意图
缔合机理
(a), (c) 有中间产物存在,
(b) 无中间产物
由下表的配体交换速率常数 lgk 判断取代反应的机理。
(2) 与热力学稳定常数的关系 活性与惰性是动力学上的概念,不可与稳定性混为 一谈。惰性配合物也可能是热力学不稳定的配合物。 (a)活性与惰性是配合物的动力学性质,配合物的稳 定性和不稳定性是热力学性质; 活性由活化能决定,
活化配合物 Ea 反应物
稳定性由生成焓决定
△H
产物
(b)热力学稳定性与动力学稳定性无必然联系。
k1 k2
Co(CN)52 + H2O
k3 k4
Co(CN)5Y3
Y分别为Br, I, SCN, N3时,k1值均为1.6103s1, 说明反应与进入基团无关。
2. 缔合机理 (Associative), A机理
x + y rate determing slow x y y _x fast
本章只讲述:取代反应和氧化还原反应
6-1 取代反应动力学 一、取代的反应机理 二、活性与惰性配合物及理论解释 三、 八面体配合物的取代反应 四、 平面四方形配合物 6-2 配合物的氧化还原反应机理
两类
配体取代 (交换反应) 电子转移反应 (氧化还原反应)
反应 机理的研究 研究对象: Co3+ Cr3+ Ni2+ Pt2+等中心离子, 简单配体
2. 活性与惰性配合物的理论解释
迄今, 对于配合物动力学稳定性的差异还没有完
全定量的理论,但有一些经验理论:
(1) 简单静电理论
(2) 价键理论
(3) 晶体场理论
(1) 简单静电理论
该理论认为, 取代反应的主要的影响因素是中心离
子和进入配体及离去配体的电荷和半径的大小。
对于离解机理(D)反应: 中心离子或离去配体的半径越小, 电荷越高, 则金 属-配体键越牢固, 金属-配体键越不容易断裂, 越不利
CFSE(过渡态) Ea Ea'
反应物
若CFAE≤0,所需活化能减小, 是活性配合物; CFAE >0,所需活化能增加, 是惰性配合物。
CFSE(反应物)
产物
反应坐标
由于CFAE与过渡态构型有关,因此可用来判定
SN1还是SN2机理(数据见表)。 A、d0、d1、d2、d10 及弱场下的 d5、d6、d7 八面体配合物的 CFAE≤0,是活性配合物。
它有一条空 t2g 轨道(eg轨道填有来自配位体的电子) ;
(n-1)d d1 d2 ns np
nd
V(NH3)63+ 活性配合物d2sp3
d3
d4
d5 d6
内轨型八面体配合物的活性和惰性
惰性配合物d2sp3
Co(NH3)63+
而内轨型配合物Co(NH3)63+是Leabharlann Baidu性配离子,
(中心离子的电子构型为t2g6eg0, 使用d2sp3杂化) ,因为
(2) 价键理论:
Taube认为, 过渡金属配合物的反应活性或惰性与金
属离子的d电子构型有关。
(1)外轨型配合物是活性的(如sp3d2杂化配合物);
(2)内轨型配合物,如(n-1)d轨道中有空轨道,则是
活性的,否则是惰性的。
① 外轨型配合物的取代反应速率
含有空(n-1)d轨道的外轨型配合物一般是活性的.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惰性:d6 Fe2+, Co3+
如果没有空的 (n-1)d 轨道 (每条轨道中至少有一 个电子), 则这样的配合物就是惰性的。
例如,内轨型配合物V(NH3)63+是活性配离子,
(中心离子的电子构型为t2g2eg0, 使用d2sp3杂化) ,因为
价键理论之不足之处: 只能作定性划分;
认为d8组态Ni2+八面体配合物(外轨型)为活性,
实验表明为惰性;
无法解释Cr3+(d3)和Co3+(d6)八面体配合物比
Mn3+(d4)和Fe3+(d5)更为惰性的实验事实。
(3) 晶体场理论 反应物 过渡态 SN1 八面体-----四方锥(CN=5) SN2 八面体-----五角双锥(CN=7) 相应的CFSE的变化是晶体场效应对反应活化能的 贡献,这部分活化能称为晶体场活化能(CFAE)。 CFAE = CFSE(过渡态)—CFSE(反应物)
进入的配体的孤电子对必须填入 nd 轨道, 要么 (n-
1)d 轨道上的电子必须被激发到更高能级轨道, 以便腾
出一条空 (n-1)d 轨道, 而这两种情况都需要较高的活
化能之故。
↑
↑
↑
↑↓
↑↓
↑ ↓
↑↓ ↑↓ ↑↓
惰性:d3 Cr3+ 惰性:d4 Cr2+ 惰性:d5 Mn2+, Fe3+
↑↓
↑
↑
Sc3+, Y3+, La3+ 活性:d1 Ti3+ 活性:d2 V3+
↑
↑
↑↓
↑↓
↑↓
↑↓
↑↓
↑ ↓
当 (n-1) d 轨道中至少有一条轨道是空的配合物
就是活性配合物。
内轨型配合物
如果没有空的(n-1)d 轨道 (每条轨道中至少有一
个电子), 则这样的配合物就是惰性的。
这是因为当中心金属没有空 (n-1)d 轨道时, 要么
中间体, 可检测
速率方程与进入基团 y 的浓度有关: r = k [ML5X][Y] (SN2双分子亲核取代)
3. 交换机理(Interchange), I 机理 (Ia, Id)
X X Y Y
过渡态,不能检出
r k[M0]
I 机理和 A 机理的判断: 中间产物(intermediate) 存在足够长的时间,能否 被分离或检出。 例:Pt(SnCl3)53- 和 Ni(CN)53-五配位的中间体被光谱检出
它没有空 t2g轨道(同样,eg轨道填有来自配位体的电子)
(n-1)d
d1 d2 d3 ns np nd V(NH3)63+
活性配合物d2sp3
d4
d5 d6 内轨型八面体配合物的活性和惰性
惰性配合物d2sp3 Co(NH3)63+
综合起来,不管配合物是内轨型还是外轨型 , 但
至少有一条空(n-1)d轨道的配合物就是活性配合物。
配位取代(substitution)反应
反应机理:
计量关系, 速率方程
深层次的机理研究,影响反应速率的因素
中心离子的电子结构(LFSE, HS, LS), 价态, 半径 离去基团 (leaving group) ( 和M的作用) 进入基团 (entering group) (有影响或者无影响) 旁位基团 (spectator ligands) (例如, 对位效应) 空间效应 (steric effects)
三、 八面体配合物的取代反应
x +y y +x
1. 离解机理(dissociative), D机理
x rate determing slow +y fast y
中间体 可测定
Y的浓度和性质无关,只与起始配合物的浓度有关, 因此速率方程为: 反应速率= k[ML5 X] ( 速率方程与进入基团 y 的浓度无关,SN1单分子亲核) Co(CN)5H2O2 Co(CN)52 + Y
若按SN2机理反应,容易理解。 内轨型配合物: 若 (n-1)d 有空轨道,则可接受第七个配体的电 子对,因此是活性配合物。
若无(n-1)d空轨道,第七个配体的电子对加入有三
种可能:
a. 加到nd轨道上;
b. 使 (n-1) d轨道的成单电子配对(d3,d4); c. (n-1) d轨道中的电子激发至较高级上,以空出轨道. 这三种方式均需较高活化能,因此是惰性的。
B、d8 构型八面体配合物的CFAE>0,为惰性配合物。 如Ni2+,这与实验相符, 但价键理论认为是活性配合物。
C、d3及强场d4、d5、d6八面体配合物的CFAE > 0, 均为惰性。 强场下,CFAE的顺序为:d6 > d3 > d4 > d5,与实 际情况符合。如[Co(NH3)6]3+(d6) 及[Cr(NH3)6]3+(d3)反 应相当缓慢。 D、判断反应机理:d3、d8、d9、弱场d4、强场d4、 d5、d6、d7应按 SN1 机理进行取代。 应指出,CFAE只是活化能中的一小部分,而金属配位间的吸引,配体-配体间的排斥等的变化才是活化 能的重要部分。
当 (n-1)d 轨道中至少有一条轨道是空的配合物
就是活性配合物。
同样是因为当中心金属含有空轨道时,进来的配
体可以从空轨道的波瓣所对应的方向以较小的静电排
斥去接近配合物(从而配体上的孤电子对就可以填入空
轨道),进而发生取代反应。
↑↓ ↑↓
↑↓
↑↓
↑↓
↑↓
活性:d0
↑ ↑↓ ↑↓ ↑↓ ↑↓ ↑↓ ↑↓
第一章 配位化学基础知识 第二章 配合物的结构及异构现象 第三章 配合物的化学键理论 第四章 配合物的电子光谱 第五章 配合物在溶液中的稳定性 第六章 配合物反应动力学 第七章 新型配合物
第六章 配合物反应动力学
反应机理是对整个反应中所发生的涉及分子、 原子、自由基或离子的各步反应过程的详细说明。 反应机理的研究在于说明新的化学反应的变化过程, 预测化合物的反应性,指导新化合物的合成 方面有着重要的实际和理论意义。 研究范围:取代、氧化还原、异构化、加成与消除、 配体上进行的反应
这是因为, 在八面体配合物中, 如果配合物中含有
一个空的 (n-1)d 轨道, 那么一个进来的配体 (即取代
配体) 就可以从空轨道的四个叶瓣所对应的方向以较小 的静电排斥去接近配合物, 并进而发生取代反应。这样 的配合物显然是比较活性的。
② 内轨型配合物的取代反应速率
一般取决于中心离子的 (n-1)d轨道中的电子分布.
于离解机理反应, 意味着配合物的惰性越大。
对于缔合机理(A)反应:
若进入配体的半径越小, 负电荷越大, 越有利于缔
合机理反应, 意味着配合物的活性越大。 但中心离子的电荷的增加有着相反的影响: 一方面使M-L键不容易断裂, 另一方面又使M-Y 键更易形成。究竟怎样影响要看两因素的相对大小。 一般来说, 中心离子半径和电荷的增加使得缔合机 理反应易于进行。进入配体半径很大时, 由于空间位阻, 缔合机理反应不易进行。
5)
2. 缔合机理(SN2机理,或A机理 )
慢 L5M-X+Y == L5MXY(配位数升高6
L5MXY == L5M-Y + X 反应速率:d[L5M-Y]/dt = k[L5M-X][Y] 动力学上属于二级反应。
7)
SN1和SN2是两种极限情況,大多数反应都是按照
这两种极限情况的中间机理进行的。
研究的时标(time scale )范围:
100s (惰性化合物) 配体交换
ms (活性化合物)
s (电荷迁移和电子转移)
6-1 取代反应动力学 取代反应:配离子中一个配体被另一个自由配体取
代的反应。
例:L5M-X + Y L5M-Y+X 一、取代的反应机理 1. 离解机理(SN1机理,或D机理 ) 慢 L5M-X == L5M+Y(配位数下降6 L5M+Y== L5M-Y 速率方程:d[L5M-Y]/dt = k [L5M-X] 速率与Y的浓度无关,是对[L5M-X]的一级反应。
二、活性与惰性配合物及理论解释
1. 活性与惰性配合物
配离子发生配位体交换反应的能力, 是用动力学稳 定性的概念来描述的。 配体交换反应进行的很快的配合物称为活性配合 物, 而那些交换反应进行得很慢或实际上观察不到交换 的配合物则称为惰性配合物。 事实上, 这两类配合物之间并不存在明显的界限。 Taube建议, 在室温下, 0.1mol· L-1的溶液中1分钟内 能反应完全的配合物, 叫活性配合物, 大于1分钟的则是 惰性配合物。
如果 5 条 (n - 1)d 轨道都是充满的内轨型配合物显
然属于在动力学上是稳定的惰性的配合物。
具有 (n-1)d3 和低自旋的 (n-1)d4、 (n-1)d5、 (n-1)d6 构型的八面体配合物都应是惰性的配合物。
解释:若按SN2机理反应,容易理解。 外轨型配合物: 空nd 轨道与sp3d2轨道能量接近,插入配体的一 对电子,不需很大的活化能。
Co(NH3)63+ + 6H3O+ == Co(H2O)63++ 6 NH4+
K≈1025(热力学不稳定)
数日内无显著变化(惰性) Ni(CN)42- + 6H2O == Ni(H2O)62++ 4CNK≈10-22(热力学稳定) 取代速度快(活性) 平衡常数 K=10-22, 说明[Ni(CN)4]2-是热力学稳定的。 然而研究表明, [Ni(CN)4]2-在动力学上却是活泼的。
离解机理
交换机理 反应机理示意图
缔合机理
(a), (c) 有中间产物存在,
(b) 无中间产物
由下表的配体交换速率常数 lgk 判断取代反应的机理。
(2) 与热力学稳定常数的关系 活性与惰性是动力学上的概念,不可与稳定性混为 一谈。惰性配合物也可能是热力学不稳定的配合物。 (a)活性与惰性是配合物的动力学性质,配合物的稳 定性和不稳定性是热力学性质; 活性由活化能决定,
活化配合物 Ea 反应物
稳定性由生成焓决定
△H
产物
(b)热力学稳定性与动力学稳定性无必然联系。
k1 k2
Co(CN)52 + H2O
k3 k4
Co(CN)5Y3
Y分别为Br, I, SCN, N3时,k1值均为1.6103s1, 说明反应与进入基团无关。
2. 缔合机理 (Associative), A机理
x + y rate determing slow x y y _x fast
本章只讲述:取代反应和氧化还原反应
6-1 取代反应动力学 一、取代的反应机理 二、活性与惰性配合物及理论解释 三、 八面体配合物的取代反应 四、 平面四方形配合物 6-2 配合物的氧化还原反应机理
两类
配体取代 (交换反应) 电子转移反应 (氧化还原反应)
反应 机理的研究 研究对象: Co3+ Cr3+ Ni2+ Pt2+等中心离子, 简单配体
2. 活性与惰性配合物的理论解释
迄今, 对于配合物动力学稳定性的差异还没有完
全定量的理论,但有一些经验理论:
(1) 简单静电理论
(2) 价键理论
(3) 晶体场理论
(1) 简单静电理论
该理论认为, 取代反应的主要的影响因素是中心离
子和进入配体及离去配体的电荷和半径的大小。
对于离解机理(D)反应: 中心离子或离去配体的半径越小, 电荷越高, 则金 属-配体键越牢固, 金属-配体键越不容易断裂, 越不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