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部感染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O2(40) CO2(46)
动脉血
O2(100) CO2(40)
影响气体交换的因素:
(1)呼吸膜的面积与厚度
扩散面积(A)成正比,与扩散距离(d)成 反比。
(2)肺通气/血流比值(V/Q)
肺通气/血流比值 = 每分钟肺泡通气量/肺血流量= 0.84
肺泡无效腔增大
动静脉短路
通气/血流比值是衡量肺换气功能的指标。
病 理 变 化
肉 眼:两肺表面和切面上散在灰
黄色实变区。
镜 下:散在以细支气管为中心的
化脓性病灶。
(三)支原体肺炎(mycoplasmal pneumonia)
支原体肺炎由肺炎支原体引起的一种间质性肺炎 。主要经飞沫感染,秋冬季发病较多,儿童和青少年 发病率较高。
起病急,多有发热、头痛、咽痛及顽固的剧烈
红色肝样变期
肺泡腔内有大 量的纤维蛋白原 渗出,并凝固成 网,其内充满大 量红细胞。 临床→呼吸
困难、紫绀、咳
铁锈色痰,语颤 增强,支气管呼 吸音。
充血水肿期
红色肝样变期
肺肉质变
肺 脓 肿
支气管肺炎
病理及病理生理
1. 肺炎链球菌肺炎
是主要由肺炎球菌引起的以肺泡内弥漫性纤维
素渗出为主的炎症。 好发人群:青壮年 病变范围:一个肺段或一个大叶 临床表现:起病急,寒战高热,胸痛,咳铁锈色痰和 呼吸困难,肺实变体征及白细胞升高等。
病 因 及 发 病 机 制
:葡萄球菌、链球菌、肺炎球菌、流感杆、菌绿
脓杆菌、大肠杆菌和嗜肺军团杆菌等。
这些细菌为常驻寄生菌,常在诱因作用下引
起发病。为多种细菌混合感染。
小叶性肺炎常为某些疾病的并发症,如麻疹后
肺炎、吸收性肺炎、坠积性肺炎等。
病 理 变 化
肉 眼:两肺表面和切面上散在灰黄
色实变区。
镜 下:以细支气管为中心的化脓性病灶
发病人 群 病原体 病变范 围 病变部 位 病变性 质 预后
肺炎链球菌肺 炎 青壮年
肺炎双球菌 一或多个肺大 叶 肺泡
小叶性肺炎
支原体肺炎
青壮年,男多 各年龄 于女 多种细菌 散于双肺 肺炎支原体 弥漫
细支气管为中 间质 心及周围肺泡 化脓性炎 预后差 淋巴细胞、单核 细胞渗出 支原体肺炎:好 病毒性肺炎:差
病原体培养
实验室检查
冷凝集实验
支原体IgM抗体测定
血清学检查
核酸杂交及PCR技术
• X线表现
多种形态的浸润影,呈节段 性分布,以肺下野为多见, 有的从肺门附近向外伸展
诊 断
1
2
3
临床 症状
X线 表现
血清学 结果
肺脓肿 (lung abscess)
实验室和其他检查
血常规
细菌学 检查
X线 检查
病因
• 肺脓肿发生的因素为细菌感染、支气管堵 塞,加上全身抵抗力降低。原发性脓肿是 因为吸入致病菌或肺炎引起,继发性脓肿 是在已有病变(如梗阻)的基础上,由肺外播 散、支气管扩张和(或)免疫抑制状态引起。
发病机制
• 肺脓肿可根据发病时间和致病菌进行分类。急性 肺脓肿不超过4~6周,慢性脓肿时间更长。 • 由口鼻腔吸入含菌污染物至肺内后堵塞住一段或 小段支气管,使远端肺不张、局部细菌迅速繁殖 生长,产生炎症,小血管栓塞,肺组织很快坏死, 约1周后液化成脓肿。脓腔扩大,破坏周围小支气 管,脓液可从大气管排出,形成一脓腔,体积大 小不等,单个或多发,可发生于肺内任何部位。
肺内压<大气压 吸气
呼气
肺内压: 平静吸气初:肺内压 平静吸气末:肺内压 平静呼气初:肺内压 平静呼气末:肺内压
< = > =
大气压→气入肺 大气压→气流停 大气压→气出肺 大气压→气流停
• 胸膜腔
负压,没有气体,只有少量浆液。
胸膜腔负压的意义: (1)负压的牵拉使得 肺总是处于扩张状态, 并使肺能随胸廓的扩大 而扩张。 (2)利于静脉血和淋 巴液的回流。(“抽吸 作用”)
肺炎(pneumonia)通常是指肺的急性渗出性 炎症,为呼吸系统的常见病、多发病。
细 菌 性 病 毒 性 支原体性 霉 菌 性 寄生虫性
感染性肺炎
根据病因分为 理化性肺炎
变态反应性肺炎 大叶性肺炎
按病变部位及范围分为 小叶性肺炎
间质性肺炎
(一) 细菌性肺炎
1. 大叶性肺炎(lobar pneumonia)
纤维素性炎 完全痊愈
肺炎链球菌肺炎
(pneumococcal pneumonia)
血常规:
WBC明显升高 N>80%,
痰培养及血
培养: 可以确定病
并有核左移
或中毒颗粒
原体
实验室检查
PCR和荧光标
记抗体检 测 痰涂片:革兰 染色阳性 及荚膜染 色阳性
早期:肺 纹理增粗 或受累的 肺叶、肺 段稍模糊 消散期 :“假 空泡” 征
潮气量
400~600ml
基本肺容积
肺 通 气 功 能 的 评 价
补吸气量 1500~2000ml 补呼气量 900~1200ml 余气量 1000~1500ml
深吸气量 =潮气量+补吸气量 功能余气量 =余气量+补呼气量
肺容量
肺活量=补呼气量+潮气量+补吸气量 肺总容量 时间肺活量
肺换气
肺泡 O2(104) CO2(40) 静脉血
大量白细胞 细胞变性坏死 大量纤维素 纤维素溶解
受压 无 粘液脓痰+ X线 恢复 无 临床症状和体 征逐渐减轻
大叶性肺炎——充血水肿期
肺泡壁毛细 血管扩张充血,肺 泡腔内有大量浆液 渗出,混有少量红 细胞,中性粒细胞 ,巨噬细胞,
湖北医药学院病理学教研室
BACK
红色肝样变期
肺泡腔内有大量的 纤维蛋白原渗出,并凝 固成网,其内充满大量 红细胞。 临床→呼吸困难、 紫绀、咳铁锈色痰,语 颤增强,支气管呼吸音 。
纤支镜
血常规
急性肺脓肿血 白细胞总数达 (20~30) *10^9/L,N 〉90 ﹪,核 明显左移,常 有毒性颗粒
慢性肺脓肿血白 细胞可稍升高或 正常,红细胞和 血红蛋白减少.
细菌学检查
痰涂片,痰、血和胸腔积液 培养,抗菌药物敏感试验, 对于明确病原菌和选择有效 的抗菌药物有帮助。
X线表现
急性化脓性肺炎期:大片炎性浸润 脓肿形成期:出现含液平的厚壁空洞,周 围常见模糊的渗出影 慢性肺脓肿:周围炎症吸收,代之以紊乱 的纤维条索影,洞壁变薄、腔缩小 血源性肺脓肿:两肺外围、胸膜下多发性 类圆形阴影,中间可有小空洞及液平
病 因 及 发 病 机 制
90%以上为肺炎链球菌引起,以3型毒
力最强。少数由肺炎杆菌、金黄色葡萄球
菌、溶血性链球菌和流感杆菌等引起。
寄生于鼻咽,在受凉、劳累、醉酒、麻 醉等诱因下,机体抵抗力降低,侵入肺泡 繁殖,引起变态反应,而诱发本病。
病 变 及 临 床 病 理 联 系
多见于左肺或右肺下叶,典型的发展 过程大致可分为四期: 充血水肿期 红色肝样变期 灰色肝样变期 溶解消散期
以上各期是一个连续的过程。
病 期
充血水肿期
1-2d
肿大,暗红色 重量增加,
红色肝变期 灰色肝变期
3-4d 5-6d
溶解消散期
1w
实变区渐软, 最终消失


肉眼观
切面灰红, 质实如肝
切面灰白, 质实如肝
肺泡腔 肺泡壁 病原菌 临 床
浆液为主 少量细胞
扩张充血 有 毒血症+X线
大量红细胞 纤维素
扩张充血 有 铁锈色痰+ X线
咳嗽、气促及胸痛,咳痰常不显著,预后良好。
发病机制
• 主要由于支原体穿过宿主呼吸道黏膜表面 的黏液纤毛层,黏附于黏膜上皮细胞上, 此黏附作用与肺炎支原体表面的P1蛋白的 末端结构有关。当此黏附因子附着于呼吸
道黏膜上皮细胞时,释放的有毒代谢产物
可导致纤毛运动减弱,细胞损伤。
病理
• 肺炎支原体可侵犯整个呼吸道粘膜和肺。常累及 单侧一叶肺组织,下叶多见。病变多呈节段性分 布。 • 肉眼观,肺组织无明显实变,因充血而呈暗红色, 气管及支气管内可有粘液性渗出物。 • 镜下,呈非特异性间质性肺炎改变。肺泡间隔充 血水肿,明显增宽,其间有多量淋巴细胞和单核 细胞浸润,肺泡腔内通常无渗出,仅有少量浆液、 红细胞、巨噬细胞。小、细支气管壁及其周围组 织也常有淋巴细胞、单核细胞浸润。重症病例上 皮细胞变性、坏死、脱落,肺泡表面可有透明膜 形成。
二 肺通气的阻力
弹 性 阻 力
表面张力 (2/3)
肺弹性阻力 弹性回缩力 (1/3) 胸廓弹性阻力
(70%) (30%)
肺 通 气 的 阻 力
非 弹 性 阻 力
呼吸道阻力(80%-90%) 惯性阻力 粘滞阻力
Laplace law: P = 2T/r P—肺内压;T—表面张力;r—半径
肺泡II型细胞合成分泌一种表面活性物质,可以降低 表面张力。 生理意义(降低表面张力): 1)降低肺的弹性阻力; 2)维持大、小肺泡的容积相对稳定; 3)防止肺水肿。(表面张力可吸引肺毛细血管中 的液体外渗) 病理表现:表面活性物质缺乏时,吸气阻力增大, 致发生肺不张、肺水肿。


5-6d
切面灰白, 质实如肝 大量白细胞 大量纤维素 受压 无 粘液脓痰+ X线…
肉眼观
肺泡腔 肺泡壁 病原菌 临 床
浆液为主 少量细胞
扩张充血 有 毒血症+X线
大量红细胞 纤维素
扩张充血 有 铁锈色痰+ X线…
细胞变性坏死 纤维素溶解
恢复 无 临床症状和体 征逐渐减轻

肺肉质变
并 发 症
● 胸膜肥厚和粘连 ●
back 湖北医药学院病理学教研室
back 湖北医药学院病理学教研室
灰色肝样变期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溶解消散期
湖北医药学院病理学教研室
灰色肝样变期
湖北医药学院病理学教研室
2、肺脓肿(lung abscess)
肺脓肿(lung abscess)是由于多种病因所引起的 肺组织化脓性病变。早期为化脓性炎症,继而坏 死形成脓肿。根据发病原因有经气管感染型、血 源性感染型和多发脓肿及肺癌等堵塞所致的感染 型3种。 好发人群:青壮年,男多于女。
是主要由肺炎球菌引起的以肺泡内弥漫性纤维
素渗出为主的炎症。 好发人群:青壮年
病变范围:一个肺段或一个大叶
临床表现:起病急,寒战高热,胸痛,咳铁锈色痰和
呼吸困难,肺实变体征及白细胞升高等。


充血水肿期
1-2d
肿大,暗红色 重量增加,
红色肝变期 灰色肝变期
3-4d
切面灰红, 质实如肝
溶解消散期
1w
实变区渐软, 最终消失
肺脓肿或脓胸
败血症或脓毒血症
感染性休克


2.小叶性肺炎(lobular penumonia)
又称支气管肺炎,主要由化脓菌感染引起,
病变起于细支气管,并向周围或末梢肺组织扩展
,形成以肺小叶为单位、呈灶状散布的急性化脓
性炎症。
好发人群:主要发生于小儿和年老体弱者
凡能引起支气管炎的细菌都能引起本病。如
终末细支 气管 呼吸性细 支气管
导 气 部
•肺小叶—每个细支气
管及其各级分支和肺泡
肺泡管
肺泡囊 肺泡
呼 吸 部
肺 模 式 图
肺泡的结构
II型细胞
肺 泡
肺泡隔
I型细胞
模 式 图
肺泡孔
机体与外界环境的气体交换过程称 为呼吸
呼 吸 运 动 过 程
呼 吸 肌 收 缩 舒 张
胸 扩张 廓
缩小
缩小

扩张 肺内压>大气压
大叶性肺炎 病因 好发 年龄 病变 范围 好发 部位 病变 特点 肉眼 病 变 镜下 单一细菌感染,多为肺炎链球菌 青壮年 一个肺段或大叶 多见于左肺下叶 肺泡内弥漫性纤维素性炎
小叶性肺炎 多种细菌混合感染 小儿、年老体弱者 肺小叶 多见于两肺下叶及背侧 细支气管及其周围肺泡化脓性炎
肺叶肿大、实变、暗红色或灰白色, 病灶大小不一,不规则,灰黄色,质 累及胸膜 实,不侵犯胸膜 分充血水肿期、红色肝样变期、灰色 细支气管及其周围肺泡腔内大量中性 肝变期、溶解消散期,大量纤维素及 粒细胞渗出 多量中性粒细胞渗出 中毒性休克、肺脓肿脓胸、败血症、 呼吸衰竭、心力衰竭、脓毒血症、肺 肺肉质变 脓肿脓胸
肺部感染
一、位置和体表投影
锁骨中线 腋中线 肩胛线
肺下界 6肋 胸膜下界 8肋
8肋 10肋
10胸椎棘突 12胸椎棘突
肺根结构的排列关系
支气管 肺动脉 肺静脉
肺动脉
支气管 肺静脉
肺的血液循环
两套血供: 肺循环 支气管循环
分部和分叶
叶支气管 段支气管
•肺大叶—每个叶支气
管及其各级分支和肺泡
小支气管 细支气管
典型大叶 实变:实 变阴影中 可见支气 管充气征
肋膈角可 有少量胸 腔积液
机化性 肺炎
X线检查
右中叶肺炎 正位片
• 右中叶肺炎 右侧位片
诊 断
1 3 2 3 4 3 症状 体征 血常规 X线表现 病原学
病原菌检测 主要依据是 确诊
肺炎支原体肺炎 (mycoplasmal pneumonia)
并发症
(三)支原体肺炎(mycoplasmal pneumonia)
支原体肺炎由肺炎支原体引起的一种间质性肺炎 。主要经飞沫感染,秋冬季发病较多,儿童和青少年 发病率较高。
起病急,多有发热、头痛、咽痛及顽固的剧烈
咳嗽、气促及胸痛,咳痰常不显著,预后良好。
大叶性肺炎——充血水肿期
肺泡壁 毛细血管扩张 充血,肺泡腔 内有大量浆液 渗出,混有少 量红细胞,中 性粒细胞,巨 噬细胞,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