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法、道家治国方略浅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儒法道家治国方略浅析
[摘要]中国古代治国思想极其丰富,其演变脉络环环相连,从孔子“以德治国”再到商鞅、韩非主张的法治思想,后又演变为汉武帝“以德、以法治国”并重的思想。唐朝以后统治者则实施"德主刑辅"的治国方针。治国方略也呈现出了百花齐放的态势。
[关键词]儒家法家道家治国方略思想
中国古代治国思想极其丰富,其演变脉络环环相连,从孔子“以德治国”再到商鞅、韩非主张的法治思想,后又演变为汉武帝“以德、以法治国”并重的思想。唐朝以后统治者则实施"德主刑辅"的治国方针。治国方略也呈现出了百花齐放的态势。就治国方略的影响力而言,主要有儒家的“以德治国”、道家的“无为而治”、法家的“以法治国”。当今中国“依法治国”、“以德治国”的治国方略就是在借鉴古代治国思想的基层上提炼出来的。
一、儒家治国方略
儒家治国方略是“以德以礼治国”,主张以“仁爱”作为德之核心,高度重视伦理道德的价值,重视人格及人际关系的和谐,以达社会有序稳定之目的。
(一)重仁政
何为“仁”?“泛爱众,而亲仁”,“仁者“爱人”。何为“政”?“政者,正也。子帅以正,孰敢不正”。仁政就是统治者要以德待民,反对苛政,自己要以身作则,先行仁德,这样才能达到治民安民之目的。“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论语〃为政》)。儒家政治思想体现出用“礼治”对“德治”进行规范,孔子认为“不知礼,无以立也。”而治国则必须“齐之以礼”。他甚至要求人们“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只有通过“礼治”才能达到“德治”的目的。“仁义道德,非礼不成”,“礼者,君之大柄也。”
(二)重和谐
儒家追求的最高境界是“和谐”,其“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也正是以“和谐”为最高目标。“修身”是追求身心的和谐,讲的是个人的身心和谐。这是第一步,是为了能更好地齐家、治国、平天下。“齐家”是家庭和谐的途径。先齐家,后治国。在个人身心和谐的基础上,实现家庭的和谐,然后再从家庭的和谐扩展到社会的和谐。“治国”是构建社会的和谐。儒家认为,统治者只有做到与民同乐、与民共苦,做到权为民作用,利为民所谋,做到为政清廉,做到与民和谐共处,做到宽厚为政,才能实现国泰民安的社会和谐目标。“平天下”是最终的和谐,也是和谐的最高理想。“平天下”是“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最后环节,也就是实现儒家的最高理想,即建立“大同社会”。
(三)重富民
儒家非常关注民生,“为政之道,以顺民心为本,以厚民生
为本”,在其思想中始终有以民为本重“富民”的倾向。儒家常常将民生臵于优先的位臵来认知和讨论。“富民”是国泰民安的前提。首先,“富民”是社会和谐稳定的基础。现实的经济利益决定人民的意识,所谓“恒产决定恒心”,“若民,则无恒产,因无恒心”。其次,只有“富民”才能国安。只有富民才能赢得民心,赢得民心是统治合法、合理的最终依据,得民心者得天下。“富民”是政府天职。儒家以“为民父母”为喻,“富民”是统治者的责任,《孟子·滕文公章句上》中讲到“为民父母,使民盻盻然,将终岁勤动,不得以养其父母,又称贷而益之,使老稚转乎沟壑,恶在其为民父母也!”,“治人者”天然负有“富民”之责。
(四)重贤教
重教任贤是“以德治国”重要的一方面。孔子强调要“选贤与能”,倡导知人善任,反对求全责备。儒家重视“教化”,这也成为历代王朝统治者所遵循的治国之道。《潜夫论.德化篇》中提到“古之王者建国君民,教学为先”,“尊儒贵学,王教之本也”。“人君之治,莫大于道,莫盛于德,莫美于教,莫神于化”,由此可以看出,“教化”被提到了极高地位。儒家认为人才是治好国家的先决条件,所谓“学而优则仕”,教育作用之一即为教化民众,培养治国之才。“为政在人”,儒家主张最有才能的人应成为国家政治领导;主张打破常规,破格任贤,不拘一格选拔人才。儒家的重贤教思想影响深远,也促使历代统治者都非常重视教育,把教育看作立国之本。
二、法家治国方略
法家的代表人物韩非把法治与德治鲜明对立起来,明确提出“以法治国”、“循法而治”、“道法而治”、“唯法为治”等口号,反对“释法任智”、“舍法上贤”、“去法务德”的治国方略。
(一)强君权
法家有着强烈的“尊君”、“君权至上”的观念。在封建社会时期,国家不可能摆脱君王而存在,因而强国必先强君权。管子和荀子分别从安国和群的角度说明了强君权的重要性。管子说:“安国在乎尊君。”荀子讲到:“君者,善群者也。群道当,则万物皆得其宜矣。”从里一个角度讲,法家的尊君思想也是他们实现自己的政治理想的可靠保障。法家只能依靠强权去实现他们的政治理想。法家“君权至上”思想体现了各国统治者的强烈愿望,所以拥有较强国力的秦国以法家思想为指导,最终实现统一是必然的。
(二)重农业
在社会生产力极低的封建社会,农业占据着异常重要的地位,“国之大事,在祀与戎”,法家将农业同国家政治的加强联系起来。法家将农业等同于军事,两者皆视为立国大事,把农业的发展同国力的提升紧密联系起来。李悝在魏国制定“尽地力之教”的政策,强调了农业的地位和重要性。商鞅变法则把“公作”废除,取而代之的是比“公作”更加有效益,更加能发挥生产者积极性的“私作”,并且奖励劳作,奖励垦荒,劳作突出者,免其徭役,这种做法在很大程度上刺激了生产者的积极性,极大的促
进了国家经济的发展,使秦国迅速富强起来,为统一六国打下了坚实的物质基础。
(三)抑工商
中国自古就有“士农工商”一说,由此可以看出“工商”处于末位,也可以看出当时对工商业者的歧视。商鞅则是把对工商业者的歧视开始转化为抑制。商鞅变法规定,禁止百姓弃农经商,凡是因经商和怠惰而致贫的,全家一起没收为官奴。《商君书〃农战》中指出,如果国家听任工商业者发展而不让他们去创造财富,人民就会逃避农战,从而不利于国,这也就是法家抑制工商的原因。在古代人的思想中,工商业者多为奸诈之徒。从历史上看,商鞅和秦始皇都曾经凭借国家暴力掠取商人的财产而为国家所用。在秦统一六国之后,基于法家治国思想的引导,对商人进行很大的限制。
在国家本位思想的指导下,法家以强君权,重农业,抑工商的政治思想为基础,以加强中央集权,坚持法治,实行新的选官制度为手段,体现了他们建设对社会政治秩序的独到的思考。
三、道家治国方略
道家的“无为而治”是一种独特的治国理论,其重点“无为无不为”,“无为”的结果反而可以“有为”。“为无为,则无不治”(《老子》三章)。
(一)尊重自然,海涵宽容
道家眼中的理想世界是不争与和谐的混沌状态,他们认为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