诈骗犯罪的特点及预防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诈骗犯罪的特点及预防
中国政治局势稳定与否,关键看社会稳定与否。
社会不稳定,整个政治局势就不稳定。
随着国家经济的飞速发展,广大人们群众收入不断提高,不法分子有利可图。
他们利用人们防范意识薄弱的特点,变换各种花样骗取钱财。
因此,把握诈骗犯罪的特点和规律,对于及时发现、打击和预防此类犯罪,维护社会稳定,构建和谐社会具有重要意义。
一、诈骗犯罪的常见类型所谓诈骗,是指以虚构事实、隐瞒真相或者其他欺骗方法,骗取公私财产的犯罪行为。
诈骗社会上易发的常见犯罪,主要有以下几种类型:(一)迷信型。
这类诈骗,作案人抓住被害人有严重的封建迷信心理弱点,打着算命、相面或“消灾”的幌子,通过各种名目骗取钱财。
犯罪分子主要把40岁以上的中老年妇女作为诈骗对象,通过事先“踩点”或经过推理,准确说出过去发生的事实而骗取被害人的信任,进而宣称将有大喜,以收取“辛苦费”;或称将有大祸,需花钱消灾。
(二)玩古型。
这类诈骗主要利用人们想巧点子挣钱的心理,多以邮票、铜钱、古董、古币等古物为诱饵。
作案者一般3-4人,一人充当卖主,几人扮演买主。
惯用套路:骗子称在老屋或工地挖到“金元宝”,有的还附有“遗书”或银行的“鉴定证明”。
凡是拿出“银行鉴定”卖元宝,都是假的。
若真想买,可以先拉骗子去金店鉴定,如果不去,肯定是骗局。
(三)婚介型。
这类诈骗的主要犯罪形式是:2至3名犯罪分子经事先预谋,加强其中一人假装媒人,另外两人假装父女、母女或兄妹,将女方介绍给被害人,女方及其“家长”假装同意,骗得婚姻介绍费或索要聘金,再借机逃走。
(四)投资型。
这类诈骗主要是假借将投资采矿或者经商,利用人们想投资赚取高额利润的心理,骗取“股本”。
犯罪分子一般会拿出伪造的“采矿许可证”或者投资协议,取得被害人的信任,声称“入股”之后几年内将有高额回报,钱一旦到手即逃之夭夭。
(五)中奖型。
这类诈骗主要利用人们“以小博大”的心理,采取电话、短信、书,信邮寄等方式将中奖信息告诉受害者已中奖,要求支付中奖费、手续费或者预交个人所得税若干元,就能得到彩电、空调、电脑、汽车等物。
很多人抱着“宁可信其有”的心态汇款过去而上当受骗。
(六)冒充型。
这类诈骗主要是冒充电信、电力、自来水公司等企业或部门,利用人们对这些部门的信任,谎称多收了话费或水电费,准备退还,骗取被害人银行卡号和身份证号码,
再通过转账等途径将卡里的钱取走。
二、诈骗犯罪的主要特点(一)诈骗形式多样化,诈骗手段多样,且形式不断翻新,层出不穷。
司法实践中发现,很多不法分子拉帮结派,互相交流“经验”,有预谋、有组织地进行犯罪活动,并呈智能化、专业化趋势;骗术更是“与时俱进”,时常各种手段交织在一起,更具隐蔽性、多样性和复杂性,欺骗性也越来越强。
(二)诈骗越来越多地利用心理术,很多不法分子不断研究人们的心理,甚至组织学习心理学,以达到诈骗钱财的目的。
(三)受害人忍气吞声。
诈骗大多针对,以老人、儿童和妇女,他们防范意识相对薄弱,成为犯罪分子侵害的主要对象。
他们属弱势群体,也正因为如此,在发现上当受骗之后,很多人不敢揭露、忍气吞声,不利于对犯罪行为的及时发现和打击。
(四)诈骗数额不断增大。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的消费观念也发生变化,这也就给了骗子可乘之机。
在司法实践中发现,诈骗数额呈不断增大趋势,从过去的几百、几千到现在的几万、几十万甚至上百万,不少人因上当受骗而倾家荡产,极易导致社会的不安定。
三、对诈骗犯罪的预防措施。
构建诈骗犯罪的防范体系构建防范诈骗犯罪的体系,不能仅靠公安部门的打击,不能仅靠新闻媒体的宣传报道,更不能仅靠人民群众的后知后觉,因为这些手段均具有滞后性的特点,难以应对复杂多变、五花八门的骗术。
只有各部门、各方面互相配合,加强合作,多管齐下,才能构建完整的防范体系,才能最大限度地保护人民群众的合法权益。
说以措施如下(一)有关部门应不断加大打击力度针对目前社会上多发的各类诈骗案件,公安、司法机关做了大量工作,投入了大量人力、物力和财力予以严厉打击,有效地遏制了犯罪分子的嚣张气焰。
但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的日益发展,我国的法制建设仍然任重道远。
(二)继续认真开展全民普法活动有效遏制诈骗犯罪,光靠打击是不够的,长效性的战略措施应该是加大普法力度,增强人民群众的法律意识。
要在全社会,继续认真开展普法活动,加强诈骗防范教育,培养和树立公民的防范意识,大力普及各种被害预防包括诈骗预防的方法和知识。
(三)群策群力,增强合力,形成社会良好的打击氛围,严打诈骗公安、司法机关在加大打击力度的同时,加强
法制宣传工作大造声势,并广泛发动群众,创建安全文明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形成良好的社会氛围,让诈骗行为无滋生的土壤;使诈骗分子无作案的对象。
同时,加强各职能部门之间的协调配合,公检法之间,不同地域之间加大联系,增强整体合力,形成整体优势,造就一支千军万马打击诈骗的优质高效队伍,让诈骗分子在“高温”“高压”之下无所遁形。
要解决诈骗犯罪问题,不是某个组织或团体的问题,而是一个社会的问题。
只有严厉打击各种违法犯罪行为,切实维护人民群众的合法权益,同时建立有效的防范机制,才能保障社会和谐安定,保障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顺利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