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经济学学习感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金融经济学学习感悟
经过一个学期的学习,对金融经济学有了初步的接触和认识,下面就课堂所闻和课后所读记录一些感想。
一、在学习之前对学科的认识
金融学和经济学相比,金融学是一门实用的学科,而经济学的理论性则比较强。
经济学有一套完整的理论体系和分析方法,从重商主义到古典政治经济学,再到剑桥学派,再到现在的新古典综合派和新剑桥学派,经济学通过需求供给分析、边际分析、序数效用分析等方法产生了自称体系的理论,这些理论虽然假设和侧重点有所不同,但是它们所在的大学科系统内的分析方法是一致的,这就增强了经济学的连续一致性。
金融学相对于经济学为社会管理而产生的目的就显得更为实用,金融学最初就是为了方便做商人生意而产生的,所以在解决各个实际问题方面提供了解决方法和工具,可以说最初我们是依靠金融学来提供实际问题的解决方法而非通过金融学增加我们对于这个社会的认识。因此这就导致金融学的体系和经济学相比就缺乏连续一致性,各种理论之间的独立性较强。
当金融市场发展到一个不可忽视甚至对整个社会有着局大影响的程度时,对于金融学的认识绝对不能再简单停留在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这个层面上了,金融学需要一个系统的理论体系来解释其中的种种现象,需要找到金融市场作为经济的一部分,金融这个学科和经济学的内在联系。
金融经济学作为金融学和经济学的交叉学科,用经济学的需求供给均衡分析方法、效用理论等方法来分析证券市场的运行,以期达到个人效用的最大化,或者在不确定性的环境中,对资源进行跨时期的合理配置。
二、对教材的理解和受到的启发
我参考的主要教材是张岭松的《时间不确定性与资产定价》和王江的《金融经济学》。下面就这两本书的结构和内容进行一些比较。
作为开章,《时间不确定性与资产定价》介绍了确定性下的跨时期消费与投资,立面涉及了偏好与效用,扩时期决策优化等概念方法,《金融经济学》第一章、第二章和第三章大批介绍了金融经济学相关概念,通过介绍基本经济模型和市场均衡搭建起金融经济学分析的基本框架。使读者对金融经济学最本质的意义有了初步的理解。
《时间不确定性与资产定价》第一章和第二章主要研究时间,第一章确定性下的跨时期
消费与投资,介绍了一些基本的概念和优化方法。这部分内容和经济学的基本概念讲解是一致的,Fisher分离定理的推导也和经济学思想一致。第二章固定收益证券主要介绍了固定收益证券的一些基本知识,这比较贴近金融实务,在货币银行学中也有介绍。《金融经济学》的第四和第五章就开始了资产定价的一些内容,以期权为例,这在金融工程中也有所涉及。
《时间不确定性与资产定价》第三章到第七章介绍了期望效用理论、风险厌恶、随机占优、资产组合、均值方差分析。相应的内容在《金融经济学》中也都有。这部分比较抽象,几乎全是定理的解释和证明,而且没有具体的理论来运用这些定理,所以令人索然无味。《时间不确定性与资产定价》在定理的证明方面做得比较精细有条理,但是对于定理本身的意义的解释不够形象实用。《金融经济学》定理的证明方面不是很注重,但是注重对于定理的理解和把握,还辅之以例题和练习,因此读起来不是那么索然无味。
第八章到第十一章主要讨论资产定价,CAPM和APT等,与证券投资学相比,教材的内容更加偏重数理,甚至比金融建模的课件还要数理,而且对于这些模型的实际运用不加解释,而偏重于对于人们做出某种投资行为的分析,因为理论化这个特点非常明显。
三、总结和建议
《金融经济学》和《时间不确定性与资产定价》都是比较高层次的教科书,虽然在数学工具上仅仅要求微积分、线性代数、概率论的基本知识,但是证明过程的确沉闷冗杂,容易使人迷失在证明中而忘却最重要的理论把握。两者之中后者对于读者的耐心、毅力和学术积淀要求更高。前者短小精悍,后者全面详细。前者的实用性比较强,后者的学术性比较强。建议老师如果要出新版的话,可以模仿《金融经济学》,加入一些例题和练习题,以加深读者的理解。将参考文献附在每章末尾方便读者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