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汉语词汇基础知识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属 3(shR):其山在丹阳,属蜀。(水经注·巫山)——动词,归属
7
第二单元 古汉语词汇常识(电子教案)
属 4(shR):若属皆且为所虏。(史记·鸿门宴)——名词,类、辈、同
类的人
属 5(zhR):疑母甚爱信之,属之家事焉。(韩非子·外储说右上)——
动词,交付、委托
《说文》:“属,连也。”“属”的本义为连接。其引申方式如下:
释它从尾的原因说:“取尾之连于体也。”特别是象形字或会意字,分析字形
直接有助于理解这些字所代表的词的本义,如:
故不能推车而及。(左传·鞍之战)——及:赶上并抓住。
“及”甲骨文作 ,金文作 ,小传作及。
未行而亡,封于巫山之阳。(水经注·巫山)——封:埋葬。
2
第二单元 古汉语词汇常识(电子教案)
之连,从兽无厌谓之荒,乐酒无厌谓之亡。(孟子·梁惠王上) 美心为窈,美状为窕。(扬雄《方言》)
2、有时候,不同的汉字代表同一个词。如大量的异体字的存在。 1.2 传统语言学对词汇的研究
我国古代把对语言文字研究的学科称为“小学”,包括文字、音韵和训诂, 其中训诂学以词或词汇为主要研究对象。古代学者对词汇的研究主要体现在下 列方面:
连接(属 2)
归属(属 3)
同类的人(属 4)
委托(属 5)
嘱托(属 1)
2、要正确理解字形和词义的关系
汉字的字形和字义有密切的关系,我们可以借助汉字的字形来掌握古汉语
词义。例如上面所举的“极”、“属”两宇,就是从字形分析知道它们的本义
的:“极”字从“木”,可见本义与木有关;“属”字从尾、蜀声,段玉裁解
4.同义词 4.1 什么是同义词 4.2 如何确定同义词 4.3 同义词的来源 4.4 同义词的辨析
5.同源词 5.1同源词硏究的意义 5.2同源词的判定
1
第二单元 古汉语词汇常识(电子教案)
1.概 述
1.1 字和词
词是语言中能独立运用的最小的音义结合的语言单位。在传统语言学中,
往往对“字”和“词”不作严格区分。
“驱,马驰也。”“驰,大驱也。” Biblioteka Baidu说文》:“国,邦也。”段注:“邑部曰:邦,国也。按邦国互训,浑言
4
第二单元 古汉语词汇常识(电子教案)
之也。《周礼》注曰:‘大曰邦,小曰国。’邦之所居亦曰国,析言之也。” 《说文》:“宫,室也。”段注:“宫言其外之围绕,室言其内。析言则殊,
统言不别也。” 《说文》:“牙,壮齿也。”段注:“统言之,皆称牙称齿。析言之,则前
实际上,字和词是有区别的:词是语言中能独立运用的最小的音义结合的
语言单位,字是记录语言的书写符号系统。下图表示“字”和“词”的区别:








在古汉语里,由于单音节词占多数,往往一个词用一个字表示,因此很容 易得出字等于词的结论,从而混淆两者之间的区别。
一箪食,一豆羹。(孟子·告子上) 种一顷豆,落而为萁。(杨恽《报孙会宗书》) 缮甲兵,具卒乘。(左传·隐公元年) 晋文公卒。(左传·僖公32年) 卒为天下笑。(战国策·赵策) 有时候,词义的演变不等于字义的演变。如“叔”在古汉语中有两个意义: 一是拾取,《诗经·七月》:“九月叔苴(麻籽)。”一是叔父,这一意义是由表示 排行的“叔”引申而来的(伯、仲叔、季)。“叔”是同一个字,但它们是两个 不同的词,即同音词。 古汉语词汇研究一般以词为单位,那么要解决的第一个问题就是确定哪些是 词,哪些不是词;哪些是一个词,哪些是几个词。例如: 1、一个汉字,有时不是词,有时代表一个词,有时代表两个或两个以上的 词。 如在联绵词中,两个汉字只代表两个音节,两个汉字合起来才表示一个词。 但古人对此往往认识不清: 荒亡流连(舍不得离去),为诸侯忧。从流下而反谓之流,从流上而反谓
兵作于内为乱,于外为寇。(左传·庄公 29 年) 于囊于橐。(诗经·大雅·公刘)——毛传:“小曰橐,大曰囊。” 有朋自远方来。(论语·学而)——郑玄注:“同门曰朋,同志曰友。” 余既不难乎离别兮,伤灵修之教化。(屈原·离骚)——王逸注:“近曰 离,远曰别。” 于时言言,于时语语(诗经·大雅·生民)——毛传:“直言曰言,论难 曰语。”孔疏:“对文故别耳,散则言语通也。” 在字典词典中对同义词的辨析就更多了。如: 《尔雅·释水》:“大波为澜,小波为沦。” 《尔雅·释器》:“金谓之镂,木谓之刻,骨谓之切,象谓之磋,玉谓之 琢,石谓之磨。” 《尔雅·释草》:“木谓之华,草谓之荣。”邢疏:“此对文尔,散则草亦 名华。” 《说文》:“观,谛视也。”“觇,窥视也。”
再如《段注》对“理”的分析: 《说文》:“理,治玉也。”《段注》云:“《战国策》:‘郑人谓玉未理者璞’,
是理为剖析也。玉虽至坚,而治之得其角思理以成器不难,谓之理。凡天下 一事一物,必推其情至于无憾而后即安,是之谓天理,是之谓善治,此引申 之义也。戴先生《孟子字义疏证》曰:‘理者,察之而几微,必区以别之名 也,是故谓之分理;在物之质曰肌理,曰腠理,曰文理;得其分,则有条而 不紊,谓之条理。’” 第二、对同义词的辨析 同义词的辨析在先秦典籍和历代注疏中多有出现,例如:
季康氏问政于孔子。孔子曰:“政者,正也。子帅以正,孰敢不正?”(论 语·颜渊) 孔子在此以“正”训“政”,揭示了两个字在音义方面的联系。这种利用同音或 近音词解释词义的方法,在语言学上称为声训。汉末刘熙《释名》是采用声训 的集大成之作。例如:
天,显也,在上高显也。天,坦也,坦然高而远也。(释天) 景,竟也,所照处有竟限也。(释天) 楚,辛也,其地蛮多,而人性急,数有战争,相争相害,辛楚之祸也。 (释州国)
6
第二单元 古汉语词汇常识(电子教案)
殿释堂者,以今释古也。古曰堂,汉以后曰殿,古上下皆称堂,汉上下皆称
殿。至唐以后人臣无有称殿者矣。”
第三、古代词汇的研究在很长时间里没有摆脱文字字形的约束。
清代的学者打破了字形的约束,重视因声求义,声近义通,但又往往滥用通
转。我们今天研究古汉语词汇,应该正确处理形、音、义之间的关系,要把词
汇放到整个语言系统中来研究。
第四、重视僻词僻义的考证,而对常用词略而不论。
1.3 如何学习和掌握古汉语词汇
1、掌握一个词多种意义之间的联系
词汇的系统性,首先表现在一个词的多种意义的联系上。我们说一个词有
本义有引申义,引申义都是从本义引申出来的,抓住了本义,就等于抓住了这
个词的纲。例如:
极1: 北通巫峡,南极潇湘。(岳阳楼记)——动词,直到
极2: 渔歌互答,此乐何极。(岳阳楼记)——形容词,穷尽
极3: 是以就极刑而无愠色。(史记·报任安书)——形容词,最重的,
到达极点
极4: 士也罔极,二三其德。(诗经·氓)——名词,标准,准则
极5: 后流星下燕万载宫极。(汉书·天文志)——名词,屋顶正梁。
《说文》:“极,栋也。”本义指房屋的正梁。根据以上意义,可以把“极”
第二单元 古汉语词汇常识(电子教案)
古代汉语词汇基础知识
目录
1.概述 1.1 字和词 1.2 传统语言学对词汇的研究 1.3 如何学习和掌握古汉语词汇
2.古汉语词的构造 2.1 派生词 2.2 复合词 2.3 单纯词 2.4 汉语词复音化的原因
3.古汉语词的意义 3.1 词义的类型 3.2 义位和义素 3.3 古今词义的异同 3.4 词义的发展和变化
《说文》:“字,乳也。从子在宀下,子亦声。”《段注》云:“人及鸟生子 曰字,兽曰产。引申之为抚字,亦引申之为文字。《叙》云:‘字者,言孳乳
3
第二单元 古汉语词汇常识(电子教案)
而浸多也。’” 根据以上解说,我们知道“字”的本义为“生子”,如《周易·屯卦》:“女子贞 不字,十年乃字。”《山海经》:“苦山有木,服之不字。”而“文字”是它的引申 义。
5
第二单元 古汉语词汇常识(电子教案)
女,如也,妇人外成如人也。故三从之义,少如父教,嫁如夫命,老如 子言。(释长幼)
车,古者曰车,声如居,言行所以居人也。今曰车,声近舍,车,舍也, 行者所处若居舍也。(释车)
光,晃也,晃晃然也。亦言广也,所照广远也。(释天) 火,化也,消化物也。亦言毁也,物入中皆毁坏也。(释天) 《说文》中也时而采用声训的方法。如: 天,颠也,至高无上也。 日,实也。 月,阙也。 门,闻也。 户,护也。 以上我们简单论述了传统语言学中词汇研究的情况。尽管古人在词汇的研究 上取得了很大成就,但由于时代的局限,还存在许多不足之处,主要表现在: 第一、基本上没有摆脱经学的附庸,缺乏系统的理论研究。 窃以为训诂之旨,本于声音。故有声同字异,声近义同,虽或类聚群分, 实亦同条相贯。譬如振裘必提其领,举纲必挈其纲……今则就古音以求古义, 引申触类,不限形体。(王念孙《广雅疏证·序》) 第二、缺乏历史的观念。 小学有形有音有义,三者互相求,举一可得其二。有古形有今形,有古 音有今音,有古义有今义,六者互相求,举一可得其五。……学者之考字, 因形以得其音,因音以得其义。治经莫重于得义,得义莫切于得音。(段玉 裁《广雅疏证·序》) 《说文》:“屦,履也。”段注:“晋蔡谟曰:‘今时所谓履者,自汉以前皆 名屦。……’按蔡说极精。《易》、《诗》、《三礼》、《春秋传》、《孟子》皆言 屦,不言履。周末诸子、汉人书乃言履。《诗》、《易》凡三‘履’,皆谓践也。 然则‘履’本训践,后以为屦名,古今语异耳。许以今释古,故云古之屦即 今之履也。” 《说文》:“堂,殿也。”段注:“殿者击声也。假借为宫殿字。……许以
当唇称齿,后在辅车者称牙。” 从以上注释中,可以看出古人还提出了同义词分析的一些术语,如“散文”、 “对文”、“浑言”、“统言”、“析言”等。 第三、音义关系的探讨 词是音义结合的产物。词的读音和它所代表的意义之间究竟有没有关系,这 个问题很早就引起了中外学者的注意,从而形成了两个派别:一派可以称为约 定派,认为名称和事物之间的关系是由人们互相约定的,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 多德就是这一主张的代表,我国古代哲学家荀子也持这一看法,他说:“名无固 宜,约之以命,约定俗成谓之宜。”(《荀子·正名》)另一派可以称为规定派, 主张名称和事物之间存在着自然的联系,正确的名称描写了现实的本质特征, 柏拉图是这一主张的代表。这两派争论了几千年,但大多数人倾向于约定派。 这种哲学上的争论反映到语言学中就形成了符号(主要是词)的任意性和理据 性(或象征性)的争论。我们认为在语言产生之初,符号的声音和意义之间是 没有必然联系的,不然的话,就无法解释世界语言的多样性。但是在语言的词 汇发展过程中,由一个原始词派生出若干词,在这一组派生词之间音义往往是 有联系的。对此,古人早就有所注意。例如:
第一、在经传中直接对一些生僻、古奥的词语进行解说。例如: 凡师,有钟鼓曰伐,无曰侵,轻曰袭。(左传·庄公 29 年) 臣闻之:访问于善为咨,咨亲为询,咨礼为度,咨事为诹,咨难为谋。
(左传·襄公 4 年) 多闻曰博,少闻曰浅;多见曰闲,少见曰陋。(荀子·修身)——按:“闲”
是熟悉的意思,如《战国策·燕策》:“闲于兵甲,习于战攻。” 郑人谓玉未理者璞,周人谓鼠未腊者朴。(战国策·秦策)
的各种意义概括如下:
极3
极2
极1

极5
极4
此外,“极”还假借为“亟”,例如:
出入甚极,莫知其门。(荀子·赋篇)——杨倞 注:“极读为亟,急也。”
又如:
属 1(zhR):属予作文以记之。(岳阳楼记) ——动词,嘱托。
属 2(zhR):荀卿嫉浊世之政,亡国乱君相属。(史记·孟子荀卿列传)
——动词,连接、接着
第二、以字典、词典或注释汇编的形式体现 秦汉之际,出现了《毛诗故训传》、《尔雅》;汉代有《说文解字》、《方言》、 《释名》等。我们今天研究古汉语词汇应该以以上字典、词典为基础。 第三、表现在前人对古书的注疏中 如《十三经注疏》(按:十三经指《诗经》、《尚书》、《周易》、《周礼》、《仪 礼》、《礼记》、《春秋左传》、《春秋公羊传》、《春秋谷梁传》、《论语》、《孝经》、 《尔雅》和《孟子》),以及清代学者对《尔雅》、《说文》、《方言》、《释名》等 字典和词典等作的注释,如段玉裁的《说文解字注》。 根据上述材料,可以把传统语言学中词汇研究成果概括为下面几点: 第一、词的本义和引申义的研究 古汉语词以单音节为主,通常一个字就等于一个词,因此字义大致和词义相 当。《说文》就是通过字形的分析探求字的本义。后来学者对它的研究,值得我 们借鉴。如: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