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述现代园林植物造景的特点与发展方向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论述现代园林植物造景的特点与发展方向
摘要:阐述了植物造景的定义,功能和应遵循的基本原则,对现有植物造景手法上存在的问题提出讨论,并展望了现代植物造景的发展方向,从特色、生态、文化、人性化方面进行了讨论。
关键词:园林;植物造景;特点;发展方向
一、现代园林植物造景的概述
1、植物造景的概念
植物造景定义为:利用乔木、灌木、藤本草本植物来创造景观,并发挥植物的形体、线条色彩等自然美,配置成一幅幅美丽动人的画面,供人们观赏。植物造景的主要特点是强调植物景观的视觉效应,随着生态园林建设的深入和发展,植物造景也不再仅限于利用植物创造视觉景观,还包括生态上的景观和文化上的景观,人们在园林景观建设中应该以植物为主体,建立一个完善、多功能、可持续发展的人居生存环境。其主要特点是强调植物景观的视觉效应,其植物造景定义中的“景观”一词也主要是针对视觉景观而言的。随着生态园林建设的深入和发展以及景观生态学、全球生态学等多学科的引入植物景观的内涵也随着景观的概念范围不断扩展传统的植物造景概念、内涵等已不能适应生态时代的需求。植物造景不再仅仅是利用植物来营造视觉艺术效果的景观,它还包含着生态上的景观、文化上的景观甚至更深更广的含义。应该看到,植物造景概念的提出是有其时代背景的,并应随着时代的发展而不断发展,因此,植物造景的内涵应体现其美学效应、生态效应和时代特色及三者间的和谐统一。随着经济的发展,城市人口膨胀、用地紧张环境恶化,人们发现园林绿化、建设生态园林是解决环境问题的行之有效的方法之一。近年来,我国园林绿化建设较注重植物景观、注重生态效益,改善和提高了环境质量。但仍有些地方进行园林绿地建设及城市规划时只重经济效益而轻植物生态效益,破坏了生态环境。我国古人造园配景,师法天地造化,处处借天然景色,最终达到“天人合一”的境界。我们要古为今用,取其精华,在现代园林建设中,植物配置既要发扬我国师法自然的传统特点,又要吸收国外植物造景之精华,不断发展创新,使“回归自然”成为现实。且要树立大园林观念,以生态学为指导,以植物为主体,建立一个完善、多功能、良性循环、可持续发展的人居环境,这也是对我国传统园林中“妙及自然,宛自天开”等自然山水园林理论的新发展,使植物造景的科学性、艺术性及适用性在生态园林的建设中日臻完善。
2、植物造景的功能
(1)利用园林植物表现时空变化园林空间是包括时间在内的四维空间,这个空间是随着时间的变化而相应地发生变化的,这主要表现在植物的季相演变方面。植物的自然生长规律形成了“春天繁花盛开,夏季绿树成荫,秋季硕果累累,冬季枝干苍劲”的不同景象,由此产生了“春风又绿江南岸”、“霜叶红于二月花”的特定景观。随着植物的生长,植物个体也相应变化,由稀疏的枝叶到茂密的树冠,对园林景观产生了重要影响。根据植物的季相变化,把不同花期的植物搭配种植,使得同一地点的某一时期,产生某种特有景观,给人不同的感受。而植物与山水、建筑的配合,也因植物的季相变化而表现出不同的画面效果。
(2)利用园林植物创造观赏景观植物材料是造园要素之一,这是由园林植
物独特的形态、色彩、风韵之美所决定的。园林中栽植的孤立木,往往因其浓冠密覆或花繁叶茂而格外引人注目。银杏、银桦、白扬主干通直,气势轩昂,松树曲虬苍劲,这些树往往作为孤立木栽植,构成园林主景。几棵树按一定的构图方式配置形成树丛,既能表现树木的群体美,又表现树木个体美;既在整体上有高低远近的层次变化,又能形成较大的观赏面,而更多的树木组合如群植,则可以构成群体效果。如“万壑松风”、“梨花伴月”、“曲水荷香”都是人们喜闻乐见的风景点。选一种有花有果可赏的树木,造成一片小型群植,即通常所说的纯林,如我国传统喜好的竹林、梅林、松林,在园林中颇受欢迎;还可以利用树木秋季变色造“秋色林”,如枫香、乌桕、银杏、槭树、黄栌、重阳木等都可以形成“霜叶红于二月花”的景观,这种形式在园林绿地中既可以成为构图主景,又能作为屏障,掩盖某些不美观的地方。值得注意的是,多种树种的配置必须主次分明,疏密有致,由一种或两种为主,突出主题。色彩缤纷的草本花卉按照一定的构图方式,组成美丽的图案画面,就是通常所说的花坛。它是利用花卉植物的色彩来吸引众人,一般在城市广场中心、大门口和建筑前的广场上常以各式各样的花坛作为主景,有较强的景观效果。
(3)利用园林植物创造空间城市园林绿地不仅能用建筑、山水等来分隔空间,而且利用植物材料也能达到同样的效果。中国画讲究“疏能走马,密不透风”,植物配置也同理,根据需要可以将绿地划分为各种空间。一般地说,植物布局应疏密错落,在有景可借的地方,树要栽得稀疏,树冠要高或低于视线以保持透视线;对视线杂乱的地方则要用致密的树加以遮挡,用绿篱来分隔空间是最常见的方式。这样既能达到减弱噪音,构成封闭、安静的街头绿地的目的,又能与城市道路绿化相结合,为过往行人和附近居民提供小憩场所。
(4)利用园林植物改造地形园林中地形的高低起伏,往往使人产生新奇感,同时也增强了空间的变化。利用植物则能强调地形的高低起伏,地形较高处种植高大的乔灌木,能加强高耸的感觉,种于凹处使地形平缓。园林中有时要强调地形的起伏变化,常采用挖土堆山的方法,此举要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若能用植物来弥补地形变化的不足,则可达到事半功倍的目的。
(5)利用园林植物表现衬托效果植物的枝条呈现一种自然的曲线,园林中往往利用它的质感以及自然曲线,来衬托人工硬质材料构成的规则式建筑形体,这种对比更加突出两种材料的质感。现代园林中往往以常绿树作雕塑的背景,通过色彩对比来强调某一特定的空间,加强人们对这一景点的印象。建筑物旁的植物通常选用具有一定的姿态、色彩、芳香的树种。一般体型较大,立面庄严,视线开阔的建筑物附近,要选干高枝粗,树冠开展的树种;在结构细致、玲珑、精美的建筑物四周,要选栽一些叶小枝纤,树冠致密的树种。植物与山石相配,要表现起伏峥嵘,野趣横生的自然景色,一般选用乔灌木错综搭配,树种可以多一些,树木姿态要好,能欣赏山石和花木的姿态之美。
(6)利用园林植物表现意境效果植物不仅能令人赏心悦目,还可以进行意境的创作。人们常借助植物抒发情怀,寓情于景。例如用松柏苍劲挺拔、蟠虬古朴的形态,来比拟人的坚贞不屈、永葆青春的意志;腊梅不畏寒冷、傲雪怒放,常常被喻作刚毅的性格。园林绿地可以借鉴植物的这一特点,创造有特色的观赏效果。避暑山庄的“万壑山庄”、“梨花伴月”便采用植物造景来营造出诗情画意的艺术境界。
二、现代园林植物造景的原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