畜禽生产与疾病防治专业《猪病防治》课程标准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4)学生的考试成绩由形成性考核和终结性考核两部分构成:形成性考核 是对学生学习过程的测评,由平时作业、实践环节或技能测评、学期末课程考试 等组成,一般占总成绩的 40%,原则上由学校组织,行业、企业参与。终结性 考核是完成本课程所有学习内容后的课程考试,一般占总成绩的 60%,由学校 统一组织考核。
(7)教学过程中教师应积极引导学生提升职业素养,提高职业道德和行为 规范。
4.4 教学方法与策略: 主要教学方法: (1)自学:学生利用教材、参考书、数字化网络资源或数字化资源共建共 享积件包进行自主学习,并按课程教学大纲要求,全面自学文字教材。
(2)授课:根据当地猪病流行特点,采用现场教学与课堂讲授相结合、集 中授课与送学入企相结合、专业教学与生产实际相结合,充分利用多媒体、实物、 标本等现代化教学手段进行集中讲授。
(3)辅导:学生或学员在自学文字教材及媒体教材的基础上,由辅导教师 对其进行辅导,辅导课包括自学指导、答疑解难、作业讲评、学习讨论和技能培 训等。
(4)实践:通过实践,提高学生的职业素质、更新专业知识、强化能力培 养,达到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在实践方面,要求学生认真操作,熟练完成,培 养学生良好的职业道德修养、严谨求实的工作作风和良好的环境保护意识。
起草人:吕永伟 工作单位:濮阳县职业技术学校 联系电话:13939383086 邮件:lyw6175@
8
4.7 推荐教材及参考资料 教材:《猪病防治》 林义明 曹礼静主编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10.5。 参考书:1.《猪病防治》 陈学风主编 ,中国农业出版社 2009.4 。 2.《猪病防治》王志远 羊建平主编,中国农业出版社 2010.8 。 3.《猪病防治技术》陈玉库 陆桂平主编,中国农业出版社 2010.12。
1
2.课程目标
本课程的总体目标是:
2.1 理解猪的细菌性传染病、病毒性传染病、寄生虫病等疫病的病原、流行
特点、临床症状、病理变化、诊断、防治措施,营养代谢病、内科病、外科与产
科病及中毒病等知识;能够归纳总结猪病的特点与发病规律,并能灵活运用相应
知识指导生产。
2.2 能够操作完成猪的尸体剖检、猪病的实验室诊断、临床诊断等兽医职业
岗位工作所需求的核心技能;能够根据当地经济发展和养猪企业内部调整的需
要,灵活运用与养猪业发展关系密切的新技术、新产种、新模式。
2.3 通过参与猪病防治实践、顶岗实习和技能训练等活动,体验职业岗位标
准,养成良好的职业道德,具有吃苦耐劳、实事求是、勇于创新、团结协作的精
神,且具备以下职业能力。
职业能力目标:
目 细菌性传染病
22
诊断、实验室诊断。 染病的临床症状及病

4.能拟定出猪病的治 理变化特点
疗方案,并能进行合 4.掌握细菌性传染病
理地治疗。
的诊断方法
5. 会操作肌肉注射、 5. 掌握细菌性传染
腹腔注射和静脉注射 病的防治措施
等注射方法。

1.能分辨出健康猪与 1.能够说出猪常见寄

病猪,会观察病猪的 生虫病的概念;
病毒性传染病
28

病猪,会观察病猪的 染病的概念;
2

主要临床表现; 2.理解掌握病毒性传
2.能对病猪进行解 染病的病原特点及流
剖,观察其组织器官 行特点。 的病理变化。 3.掌握常见病毒性传
3.能对猪病进行临床 染病的临床症状及病 诊断、实验室诊断。 理变化特点 4.能拟定出猪病的治 4.掌握病毒性传染病 疗方案,并能进行合 的诊断方法
(2)关注评价的多元性。在以实际操作能力为主的前提下,结合课堂提问、 学生作业、平时成绩、实验实训、技能竞赛、考试等方式来综合评价学生成绩, 要突出阶段评价和过程评价。
(3)应注重对学生动手能力和在实践中分析、解决问题能力的考核,对在 学习和应用上有创新的学生应予以特别鼓励,引导学生改变学习方式,提高学生 的职业素质。
有相对固定的校内实验场地或校外实训基地、实习单位和实施产教结合的场 所,能完成课程设置所规定的所有的实训、实习项目,能满足结合专业教学开展 技术开发、推广、应用和社会服务的需要。
4.3 教学要求
(1)本着“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以质量为核心,以市场为依托” 的办学思想,大力推行工学结合、校企合作、顶岗实习,实施“知识理论实训融 合一体”的人才培养模式;
濮阳县职业技术学校畜禽生产与疾病防治专业 《猪病防治》课程标准
1.前言 1.1 课程定位(课程性质与任务) 《猪病防治》是根据濮阳当地养猪业对兽医职业岗位的需求并参照相关的职 业资格标准而设计的一门校本教材。本课程是畜禽生产与疾病防治专业的一门骨 干专业课程,也是一门实践性较强的临床课程,是从事畜牧兽医岗位工作的必修 课程,其任务是使学生具备猪病防治工作、检疫工作所必需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 能,了解与猪病防治相关的新技术、新理念,提高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 题的能力,培养学生良好的职业道德修养、安全防护意识和环境保护意识,为学 生在就业和职业岗位上从事专业技术工作、增强适应职业变化的能力和继续学习 的能力奠定坚实的基础。 本课程的前导课程有:《农业化学应用》、《畜禽解剖生理》、《畜禽营养与饲 料》、《兽医基础》《养殖场环境卫生》。 1.2 设计思路 本课程基于“以行动导向” 的理念结合濮阳猪病发生的特点及未来职业的 工作需要为依据确定课程目标,以模拟真实职业行动领域、典型工作任务为基础 确定课程内容,以病原及病因为主线,设计充分体现“理实一体”的课程体系, 并根据中职生的认知规律合理构建学习情景,使学生能够掌握兽医防疫职业岗位 相关的知识和技能,毕业后符合养猪企业需求,从而达到课程目标与专业目标、 企业需求的紧密衔接。 本课程的目的是让学生或受训对象能够胜任兽医防治员职业岗位。立足这一 目的,本课程融合专业职业标准、未来职业发展的需求及濮阳市当地猪病流行特 点制定了 3 项课程目标,这 3 项目标包含知识、技能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教材 编写、教师授课、教学评价都应依据这些目标定位进行。
4.掌握常见内科病的
腹腔注射和静脉注射
防治措施
等注射方法。
1.能分辨出健康猪与 1.能够说出猪常见外
病猪。
科与产科病的特点;
2.能根据病猪的主要 2.了解掌握猪外科与
项 临床表现做出初步诊 产科病的发病原因及
目 外科与产科病 断。
24 发病机理。
五 3.能拟定出猪病的治 3.掌握常见外科与产
疗方案,并能进行合 科病的临床症状及诊
20

主要临床表现; 2.了解寄生虫病的病
3
2.能对病猪进行解 原特点及流行特点。
常见寄生虫病 剖,观察其组织器官 3.掌握常见寄生虫病
的病理变化。 的临床症状及诊断方
3.能对猪病进行临床 法。
诊断、实验室诊断。 4.掌握寄生虫病的防
4.能拟定出猪病的治 治措施
疗方案,并能进行合
理地治疗。
1.能分辨出健康猪与
(2)应将本课程的工作任务分解成若干典型的教学活动,按工作任务的需 要,结合培养职业技能组织教材内容,活动设计要具体、可操作。通过活动设计, 根据理论“必需、够用”原则,结合学生的认知和动手操作能力,加强实践实操 内容,强调教学活动的系统性和完整性。
(3)教材要在基本理论的基础上体现突出通用性、实用性、先进性。 4.3 实训条件
理地治疗。
5. 掌握病毒性传染
5. 会操作肌肉注射、 病的防治措施
腹腔注射和静脉注射
等注射方法。
1.能分辨出健康猪与
病猪,会观察病猪的 1.能够说出细菌性传
主要临床表现; 染病的概念;
2.能对病猪进行解 2.理解掌握细菌性传
剖,观察其组织器官 染病的病原特点及流
的病理变化。 行特点。

3.能对猪病进行临床 3.掌握常见细菌性传
(4)《猪病防治》是一门综合性较强的学科,它是立足于一些基础课之上, 以多学科知识为基础,该课程应设置在《畜禽解剖生理》、《兽医基础》等专业 核心课程之后。
(5)本课程任教、辅导教师要尽快了解网络远程教育,了解远程教育中的 多种教学媒体,并学会使用这些媒体辅导学生的学习,做好学生的学习支持服务。
(6)在教学过程中,要重视本专业领域新技术、新方法、新设备的发展趋 势,尽可能贴近实际为学生提供职业生涯发展的空间,努力培养学生参与社会实 践的创新精神和职业能力。
(8)能运用实验室基本技术诊断猪常见疫病。
(9)具有查阅专业文献、资料、手册和行业标准,不断学习进步的能力;
(10)具有较好的表达交流、沟通协作能力和吃苦耐劳、爱岗敬业的工作作
风、良好的环境保护意识。
3.课程内容和要求

工作任务/

教学项目
技能要求
知识要求
课时

1.能分辨出健康猪与 1.能够说出病毒性传
(2)猪病防治的实践性、操作性特别强,因此必须做到理论联系实际,根 据猪病流行特点和防治要求,坚持以猪病的发展为导向,按照病因、症状、病理
5
变化、诊断及防治的过程,采取音像教学、集中讲授、实践操作和学生自学相结 的前提下,根据实际需要制定本专业的实 施性教学计划。
理地治疗。
断方法。
4
4.会外科手术操作及 4.掌握常见外科与产
助产操作。
科病的防治措施
6 机动(考核)
6
7 合计
120
4.实施建议 4.1 教学时数安排建议
本课程总教学时数 120 学时,其中:理论讲授 50 学时,实训实习 64 学时, 考核与机动 6 学时。
4.2 教材选用建议
(1)必须依据本课程标准编写教材,教材应充分体现任务引领导、实践导 向课程思想。
4.6 课程资源
7
(1)在教学过程中,应用模型、投影仪、多媒体等教学资源,帮助学生掌 握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借助网络资源,了解猪病防治的前沿科学与先进技术。
(2)具有专业教学所需的挂图、教具、相关的书籍和期刊杂志、视听教材 与仿真软件等。
(3)注重校际间、科研单位之间的合作交流,实现教学资源的共享,建立 本课程教学专用的数字化信息平台。
(3)实验、实训、实习是培养学生掌握从事猪病防治工作的基本操作技能 和独立工作能力的重要环节,根据教学内容,充分利用学校实训室及教学基地、 附近猪场、养殖户,组织参观学习和开展课余科研活动,以丰富学生的实践知识 和锻炼学生的工作能力。
4.5 教学评价
(1)改变以往以试卷成绩作为唯一评价依据的不足,实现以贡献和能力为 主要依据,按照养猪企业用人标准构建学校、行业、企业等多方共同参与的评价 机制,突出阶段评价、目标评价、理论与实践一体化评价。
(1)认识常见猪病的病理剖检变化;
(2)熟练掌握猪病的诊断和治疗方法。
(3)掌握当地主要花卉各生育时期的施肥技术;
(4)掌握猪常见疾病的临床症状、病理变化、诊断方法及综合防治措施。
(5)了解猪常见疫病的病原与流行特点。
(6)会病死猪的尸体剖检技术及病料采取、保存、送检技术。
(7)能根据流行病学、症状和剖检病变特点初步诊断猪常见疫病。
6
教学策略: (1)在教学上,要注意运用启发式教学引导学生独立思考,培养学生分析 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学活动既可以在课堂,也可以在实训室、猪场,边看 边讲、边练边讲,尽可能采用现场教学、直观教学和多媒体教学等教学手段,以 利于提高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努力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
(2)在教学过程中,要理论联系实际,特别注意与当地猪病流行特点的联 系,不断补充当前的先进技术和成功经验,保证课程的适用性和先进性。
1.能够说出猪常见营
病猪,会观察病猪的
养代谢病、中毒病及
主要临床表现;
普通内科病的特点;
2.能根据病猪的主要
2.了解掌握猪内科病
临床表现做出初步诊
的发病原因及发病机

断。
理。

常见内科病 3.能拟定出猪病的治
20
3.掌握常见内科病的

疗方案,并能进行合
临床症状及诊断方
理地治疗。
法。
4.会操作肌肉注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