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孔子学院看中国文化的传播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研究背景

孔子学院,并非一般意义上的大学,而是推广汉语和传播中国文化与国学的教育和文化交流机构,是一个非营利性的社会公益机构,一般都是下设在国外的大学和研究院之类的教育机构里。孔子学院最重要的一项工作就是给世界各地的汉语学习者提供规范、权威的现代汉语教材;提供最正规、最主要的汉语教学渠道。2004年11月全球首家孔子学院在韩国成立以来,已有达到300家孔子学院遍布全球近百个国家和地区,成为推广汉语教学、传播中国文化及国学的全球品牌和平台。孔子学院总部设在北京,2007年4月9日挂牌。境外的孔子学院都是其分支机构,主要采用中外合作的形式开办。孔子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代表人物,选择孔子作为汉语教学品牌是中国传统文化复兴的标志。

在世界文化逐渐趋同的大环境背景下,保持本国文化的独立性显得尤为重要。西方文化不断地渗透,使越来越多的中国人意识到保护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性。孔子学院的兴起象征着中国传播中国文化的战略以及提升软实力的决心。

孔子学院在全球范围内的兴办,外界褒贬不一。因此本文就孔子学院对传播中国文化的作用和影响进行一些研究。

二、文献综述

孔子学院的文化传播要突出儒家思想中的仁、德、和,将其发展成具有世界性的思想体系。然而对于目前以汉语教学为主要任务的孔子学院来说,不可能完全以儒家学说,中国的传统文化作为主要的工具,更切实可行的是,将中国传统文化融合进汉语教材,课堂教学和相关活动中,通过教师的言传身教和师生间的交流互动让汉语学习真领会中国文化。

当前,中国的对外文化交流和传播存在严重的逆差。以图书为例,多年来我国图书进出口贸易大约是10::1逆差,出口的图书主要是到一些亚洲国家和我国的港澳台地区,面对欧美的逆差则达到100:1以上。2004年,从美国引进图书版权4068种,输出14种;从英国引进2030种,输出16种;从日本引进594种,输出22种。文艺演出也有类似状况。从1999年到2002年,仅俄罗斯就有285个文艺团体到中国演出,同期中国到俄罗斯演出的文艺团体只有30个,相差10倍。从2000年到2004年,中国进口影片4332部,而出口影片屈指可数。在如此现状下,孔子学院作为我国重点打造的文化出口产品,虽然有我国政府的高度支持和巨大投入,但也无法在短期内改变英语文化的霸权统治地位,只是尽可能寻求以孔子学院为平台在国际舞台上发出中国的声音,并为世界文化的多元化作出贡献。

语言和文化之间有着相互依存,密不可分的,语言的推广对文化的传播有巨大的推进作用。汉语是中华民族文化的最重要的载体,汉语的形成和产生源远流长,是丰富的文化和历史内涵孕育而成。在汉语的国际推广过程中必然会伴随着中国文化的传播,加快京剧、影视剧、文学作品等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走向世界的步伐,满足国外对中国文化的向往,同时增强海外华人、华侨的民族自豪感和民族凝聚力。

孔子学院为传播中国文化提供了载体,促进我国文化外交。语言是文化的基础,是民族形成的基本要素。“孔子学院”以汉语教学为渠道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让世界各国人民更直接地接触中国文化,更有效地了解中国文化。

三、理论框架

文化传播的途径有:1.商业活动2.人口迁徙3.教育。孔子学院属于以教育手段传播中国文化。孔子学院是学习德国的歌德学院和英国文化委员会而开办的。它主要开展汉语教学和中外教育、文化等方面的交流与合作。所提供的服务包括:开展汉语教学;培训汉语教师,提供汉语教学资源;开展汉语考试和汉语教师资格认证;提供中国教育、文化等信息咨询;开展中外语言文化交流活动。孔子学院主要的任务是教授外国人汉语,语言是文化的载体,在一定程度上学习汉语也能使外国人了解中国的文化。

五、研究发现

孔子学院在全球范围内开办,且增长速度迅速。从表一和表二的数据可以看出,孔子学院在美洲和欧洲的数量09年分别占总数30.85%,33.33%,10年分别占31.99%,32.61%,孔子学堂在美洲和欧洲的数量09年占总数73.03%,14.11%,10年占65.04%,22.22%。孔子学院和孔子学堂在西方国家的数量远大于东方国家,可见孔子学院主要致力于在西方国家中传播汉语文化。

表一

表二

孔子学堂

孔子学院在全球范围内的开办引起了“汉语热”。中国官方估计全球非汉语为母语的国家中共有4000万人在学习汉语。美国现代语言学会每三年都要调查大学中的外语学习情况。与2006年相比,2009年学习外语的学生增加了6.6%,其中学习韩语的人数增长19.1%,汉语增长18.2%,葡萄牙语增长10.8%,日语则增长10.3%。根据这份调查,2009年美国大学前十大热门外语依次为西班牙语,法语,德语、美国手语、意大利语、日语、汉语、阿拉伯语、拉丁语和俄语。虽然汉语仅排第七名,但是学习汉语的人数的确比以往增加了

汉语水平考试(HSK)也能反映外国人学习汉语的情况,由表三和表四可以看到,参加海外汉语水平考试的总人数为08年67558人,09年76088人,10年98291人,每年平均增长20.6%,但由表四显示,88.01%的考生为亚洲考生,而欧美考生仅占10.58%,相比于亚洲和欧美的孔子学院数量,反差十分明显。虽然在欧洲和美洲投入巨大,但是得到的成效却与投入不成正比。西方人并未想象中那样热爱学习汉语。并且从不同等级的考试情况可以看出,80.33%的亚洲考生参加HSK三级,四级,和五级考试,而在欧洲考生,美洲考生和非洲考生中占据的比例仅有29.42%,37.03%和17.44%。可见,亚洲人不仅学习汉语的人数多,而且汉语水平也比全球其他洲的学习者高。

表三.2008-2009年旧HSK考试人数

表四.10年HSK考生洲别信息

表五.10年笔试各等级考生洲别比例

孔子学院是学习德国的歌德学院和英国文化委员会而开办的。与其他国家的语言推广机构比较,如表六,可发现孔子学院的海外分支是除法语联盟最多的机构,平均每年就建立76所海外孔子学院,每4天建立一所孔子学院的扩张速度让人惊奇,不得不让人联想到这是“文化的大跃进”,结合之前的结论,孔子学院有些重视量而忽视了质。

孔子学院无论是在开发目的、合作平台和运行机制上都仍然处于一种“高成本低产出”的弱势竞争状态,而西方社会向世界推销的文化教育产品却处于强势竞争状态,与孔子学院相类似的机构如塞万提斯学院或歌德学院在西方对外文化产品中的地位相当有限,相反,它们是将优势资源集中到在国外办综合大学、资助高端的多学科的国际学术思想交流、输出代表本民族强势文化传统的政治、宗教、经济学、哲学等课程、选派并资助各种渠道的专家学者向海外推销本民族的思想和精神产品方面,营造了国际交流中的优势竞争文化氛围,也极大地增加了西方传统的物质消费品的文化品牌价值。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