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人颈动脉粥样硬化的超声特点分析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老年人颈动脉粥样硬化的超声特点分析

目的:探讨超声诊断老年颈动脉粥样硬化的特点。方法:收集在笔者所在医院门诊体检中心进行健康体检患有老年动脉粥样硬化患者162例,分别应用超声进行颈总动脉、颈动脉分叉、颈内动脉、颈外动脉检查,记录各部位不同斑块的发生率;进行不同年龄段的分组,并分别检查各年龄段患者硬化斑块发生率及血管狭窄率情况。结果:各部位总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各年龄组段硬化斑块发生率以及血管狭窄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超声诊断老年颈动脉粥样硬化,能够显示斑块分类、部位等,适合于临床检查。

标签:超声;老年颈动脉粥样硬化;血管狭窄;硬化斑块

动脉粥样硬化,简称AS,指的是以动脉壁变厚而失去弹性为主要特征的几种疾病。动脉粥样硬化通常表现为一些部位的内膜下脂质沉积于血管壁、平滑肌细胞以及纤维基质成分不断增殖,最后便逐步形成了动脉粥样硬化斑块[1]。老年颈动脉粥样硬化更为常见,可能是由于老年人细胞自身衰老等原因造成的,是缺血性卒中以及短暂性脑缺血的重要诱发因素。该病危害极大,威胁人类生命,并且出现年轻化的趋势。目前,临床上诊断老年动脉粥样硬化的方法主要有无创性影像学检查、有创性数字减影血管造影、超声等,本文就是从超声诊断角度分析其在诊断老年颈动脉粥样硬化的价值,为临床诊断提供医学依据。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研究对象为笔者所在医院门诊体检中心2010年5月-2013年4月进行健康体检患有老年动脉粥样硬化患者162例。其中,男104 例,女58例;年龄58~87岁,平均(69.5±4.26)岁。1.0 mm,颈动脉分叉处内中膜厚度(IMT)>1.2 mm,内膜回声断续,不规则,为内膜增厚。当内中膜厚度(IMT)>1.2 mm,颈动脉分叉处内中膜厚度(IMT)>1.5 mm,为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形成[4]。根据硬化斑块的超声特点及病理变化分为扁平斑、软斑、硬斑及溃疡斑四型。呈中等或偏低回声者为扁平斑,软斑块呈局部隆起样斑块,若斑块纤维化、钙化呈强回声,后伴声影者为硬斑,斑块表面有缺损,边缘锐利者为溃疡斑[5]。颈部动脉狭窄根据面积测量法及血流速度变化进行检测。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6.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进行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字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在这162例老年动脉粥样硬化患者中,通过超声分别对颈总动脉、颈动脉分叉、颈内动脉、颈外动脉进行检查诊断,发现硬化斑块共273处。其中颈总动脉斑块74处,发生率为27.11%;颈动脉分叉122处,发生率为44.69%;颈内动脉54处,发生率为19.78%;颈外动脉23处,发生率为8.42%。各部位总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本研究还分别对不同的斑块进行了计数分析统计,详见表1。同时,各年龄段硬化斑块发生率以及血管狭窄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2。

表1 粥样硬化斑块的分类以及在各部位发生情况处(%)

检查部位扁平斑软斑硬斑溃疡斑

颈总动脉(n=74)16(21.62)21(28.38)33(44.59)4

(5.41)

颈动脉分(n=122)26(21.31)38(31.15)46(37.70)12(9.84)

颈内动脉(n=54)12(22.22)15(27.78)24(44.44)3

(5.56)

颈外动脉(n=23)4(17.39)6(26.09)13(56.52)0

合计(n=273) 58(21.25)80(29.30)116(42.49)19(6.96)

表2 不同年龄段硬化斑块及血管狭窄发生情况例(%)

年龄段斑块血管狭窄

75岁(n=72)36(50.00)13(18.06)

3 讨论

在老年人中,颈动脉粥样硬化有很高的发病率,更为危险的是动脉粥样硬化与心血管和脑血管疾病密切相关,可诱发其发生而对生命构成威胁。硬化斑块和颈动脉内膜厚度的增加则心肌梗死和脑中风发生几率增加。在早期,临床通常通过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的变化来诊断动脉粥样硬化。同时,动脉粥样硬化所导致动脉狭窄对人体的危害也是非常之大,因为在血管狭窄处出现斑块脱落或者破裂极容易引起血小板聚集,从而导致血栓形成堵塞血管而发生缺血性脑卒中[6]。因此,现有治疗方法是稳定斑块,防止斑块脱落或者破碎,从而中断后面的过程。在本研究中发现,随着年龄增长,硬化斑块的形成及血管狭窄的发生率明显呈现上升趋势。本试验中,超声扫描能很好的检测出各个部位硬化斑块的位置、不同部位硬化斑块的数目、不同年龄段患者血管狭窄的发生情况及数目等,从而为诊断动脉粥样硬化类疾病提供充分依据。本试验发现,患者颈动脉不同部位硬化斑

块的数目有着较大的差异,其中颈动脉分叉的斑块发生最高,颈总动脉和颈内动脉也具有较高的发生率,颈外动脉发生率最低,这可能与不同血管的结构有关系。同时,不同年龄段患者的斑块发生率和血管狭窄发生率亦有较大不同,呈现着随年龄增长而增高的趋势。

超声诊断老年颈动脉粥样硬化,能够显示斑块分类、部位等,适合于临床检查。

参考文献

[1]陈珍,苏丹霞,胡梅荣,等.辛代他汀对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和血脂影响的研究[J].海南医学院学报,2008,14(4):349.

[2]杨俊,唐海滨,胡艳文,等.血尿酸水平与老年高血压患者颈动脉硬化关系探讨[J].贵阳医学院学报,2008,33(2):159.

[3]Huang Y L,Hsueh Y M,Huang Y K,et al.Urinary arsenic methylation capability and carotid atherosclerosis risk in subjects living in arsenicosis-hyperendemic areas in southwestern Taiwan[J].Science of the Total Environment,2009,407(8):2608-2614.

[4]Rodriguez-Macias K A,Lind L,Naessen T.Thicker carotid intimalayer and thinner media layer in subjects with cardiovasculardiseases:An investigation using noninvasive high-frequency ultrasound[J].Atherosclerosis,2006,189(12):393-400.

[5]Polak J F,Shemanski L,O’Leary D H,et al.Hypoechoic plaque at US of the carotid artery:an independent risk factor for incident stroke in adults aged 65 years or older. Cardiovascular Health Study[J].Radiology,1998,208(3):649-654.

[6]王薇,武阳丰,赵冬.中老年人群颈动脉粥样硬化分布特点及影响因素分析[J].中华心血管病杂志,2010,38(6):553-557.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