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学收涩药()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能消疮毒,并治胬肉外突。
【用法用量】煎服,3~10g,大剂量可用至 资料仅供参考,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 30g。外用适量,捣烂或炒炭研末外敷。止泻 止血宜炒炭用。
1、敛肺止咳:乌梅酸涩收敛,用于肺虚久咳。
2、涩肠止泻:用于久泻,久痢。本品又能涩肠止
泻痢。
3、生津止渴:用于虚热消渴。本品味酸生津,故
有生津止渴之功。
4、安蛔止痛:用于蛔厥腹痛,呕吐。蛔虫:“得
酸则静,得辛则伏,得苦则下。”本品极酸,具有
安蛔止痛,和胃止呕的功效。如乌梅丸。
此外,本品内服还可止血,治崩漏下血;外敷
别对待。
第一节 止汗药 资料仅供参考,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
本类药物能行肌表,调节卫分,顾护腠理, 而有固表敛汗止汗之功。
临床常用于肺脾气虚,卫阳不固,腠理不密, 津液外泄的自汗证及肺肾阴虚,阴虚则生内热, 热迫津外泄的盗汗证。
治气虚自汗当配补气固表药同用,治阴虚盗 汗当配滋阴除蒸药同用,以治病求本。
资料仅供参考,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
乌梅
资料仅供参考,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
乌梅
【药性说明】本品酸涩,功善收敛,上能敛肺气, 下能涩大肠,入胃又能生津、安蛔,凡久咳、久 泻、蛔虫腹痛及内热消渴等证,均为常用。 【功 效】敛肺止咳,涩肠止泻,
生津止渴,安蛔止痛。
【应 用】
资料仅供参考,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
根散。
此外,治虚汗,以本品配牡蛎,共研细末,外 扑身上,也有止汗功效。
资料仅供参考,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
【用法用量】煎服,3~9g。外用适量。
【使用注意】有表邪者忌用。
浮 小 麦 资料仅供参考,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
浮 小 麦 资料仅供参考,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
【药性说明】本品味甘益气,性凉清热,故自汗、盗汗 均为常用之品。
资料仅供参考,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
★ 治久咳虚喘者,视肺、肾虚亏情况,选
用补肺益气药或补肾纳气药同用。
★ 治久泻、久痢,若兼脾肾阳虚者,配温
补脾肾药;
★ 若兼气虚下陷者,配补气升提药;
★ 若兼脾胃气虚者,配补益脾胃药。
使用注意
本类药酸涩收敛。属敛肺止咳之品,对痰多
壅肺所致的咳喘不宜用;属涩肠止泻之品,对泻
痢初起供参考,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
五味子
五 味 子 资料仅供参考,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
【药性说明】本品酸温而润,收涩之中兼具补益 作用,上能敛肺,下能固肾,外可止汗,内又益 气,广泛地用于虚而不固,散而不收之证。 【功 效】敛肺滋肾,生津敛汗,涩精止泻,宁 心安神。 【应 用】 1、敛肺滋肾:用于久咳虚喘。 (1)肺虚久咳:九仙散。 (2)肺肾两虚的虚喘:都气丸。 2、生津敛汗: (1)气阴两虚之汗多口渴:生脉散。 (2)阴虚内热之消渴:玉液汤。 (3)自汗盗汗。
凡实邪所致汗出,应以祛邪为主,非本类药 物所宜 。
麻 黄 根 资料仅供参考,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
麻黄根 资料仅供参考,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
【功 效】收敛止汗。 【应 用】用于自汗,盗汗。
1、治气虚自汗,常与黄芪、白术等配伍; 2、治阴虚盗汗,可与生地、五味子、牡蛎同用; 3、治产后虚汗不止,常与当归、黄芪配伍,如麻黄
资料仅供参考,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
三、分类
本类药物,根据其作用特点,大致上分为固 表止汗药,敛肺涩肠药,固精缩尿止带药三个部 分。
四、主治证
适用于久病体虚、正气不固、脏腑功能衰退 所致的自汗、盗汗、久咳虚喘、久泻、久痢、遗 精、滑精、遗尿、尿频、崩带不止等滑脱不禁的 病证。
四、性能特点
资料仅供参考,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
第二节 敛肺涩肠药 资料仅供参考,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
功效 本类药物酸涩收敛,主入肺经或大肠经。分别
具有敛肺止咳喘和涩肠止泻痢作用。 适应范围
①具有敛肺止咳作用者适用于肺虚喘咳,久治 不愈和肺肾两虚,摄纳无权的肺肾喘证。
②具有涩肠止泻痢作用者适用于大肠虚寒不能 固摄和脾肾虚寒所致的久泻、久痢。
配伍方法
本类药物味多酸涩,性温或平,主入肺、脾、 肾、大肠经。
五、配伍应用
收涩药治疗属于治病之标,临床应用本类药,
须与相应补益药配伍同用,以标本兼顾。
六、使用注意
资料仅供参考,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
收涩药性涩敛邪,故凡表邪未解,湿热所致之 泻痢、带下,血热出血,以及郁热未清者,均不宜
用。误用有“闭门留寇”之弊。但有一些收涩药 除收涩作用之外,兼有清湿热,解毒等功效,则又 当分
资料仅供参考,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
3、涩精止泻: (1)肾虚之遗精滑精, 不孕不育:五味子膏、五 子衍宗丸。 (2)睥肾虚寒之久泻不止:四神丸。 4、宁心安神:心悸,失眠多梦,如天王补心丹。
本品研末内服,对慢性肝炎转氨酶升高者,亦 有治疗作用。
资料仅供参考,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
【用法用量】煎服,3~6g;研末服,每次 1~3g。 【使用注意】凡表邪未解,内有实热,咳嗽 初起,麻疹初期,均不宜用。
资料仅供参考,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
糯稻根须
糯稻根须 资料仅供参考,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
【药性说明】本品甘平偏凉,既能止虚汗,又能退虚 热,且能益胃生津,药力平和。 【功 效】止汗退热,益胃生津。 【应 用】 1、用于自汗,盗汗。本品能止虚汗。可单用,或与 浮小麦、煅牡蛎同用。 2、用于虚热不退,骨蒸潮热。可与沙参、麦冬、地 骨皮等养阴清虚热药同用。
资料仅供参考,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15~30g。
资料仅供参考,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
【功效鉴别】麻黄根、浮小麦与糯稻根须皆能收敛止 汗,都可用治气虚自汗,阴虚盗汗等证,常配伍补益 药同用。不同之处在于:
麻黄根──甘平,作用较强,长于治自汗。 浮小麦──甘凉,长于治盗汗,兼益气养心和退 虚热。 糯稻根须──甘平,兼益胃生津,汗出兼口渴者 尤宜,还退虚热。
【功 效】止汗,益气,除热。 【应 用】
1、止汗,益气:用于自汗,盗汗。凡阳虚自汗,阴虚 盗汗者,均可应用。可单用炒焦研末,米汤调服。
2、除热:用于骨蒸劳热。常与玄参、麦冬、生地、地 骨皮等同用,以养阴清热,敛汗除蒸。
资料仅供参考,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
【用法用量】煎服,15~30g;研末服,3~5g 【使用注意】表邪汗出者忌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