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后大学生心理健康现状分析及对策研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2年第08期
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
No.08,2012
第28卷JOURNAL OF EDUCATIONAL INSTITUTE OF JILIN PROVINCE
Vol .28(总308期)
Total No .308
收稿日期:2012—06—12
作者简介:姜涛(1982—),男,山东淄博人。
中国矿业大学应用技术学院,
助教,研究方向: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90后”大学生心理健康现状分析及对策研究
姜
涛
(中国矿业大学应用技术学院,江苏徐州221000)
摘要:“90后”
大学生的心理问题已经成为当代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过程中不可忽视的因素。
本文旨在分析“90后”大学生心理健康现状,并根据具体的工作实践提出了解决问题的相应对策,进一步促进“90后”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
关键词:“90后”;大学生;心理健康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1580(2012)08—0059—02
一、“90后”大学生心理健康现状分析(一)以自我为中心,个性独立,缺乏团队意识“90后”大学生进入大学后,急于摆脱家庭和高中时学校的严厉管教,往往具有较强的独立生活意识,讨厌父母、老师、同学、朋友过多干预自己的事情。
他们是在父母等长辈的宠爱中长大的一代,从小很少接触家庭杂务,他们不做家务、不愁生活,因此可以将所有的时间、精力都投入到自己的事情中。
他们喜欢独立,讨厌分享;喜欢推陈出新,但又讨厌困难;喜欢独立思考,反对高调说教;喜欢独自一人,但又害怕孤独;他们不喜欢交流,喜欢沉溺在自己的事情中;他们个性很强、团队协作能力相对较差;他们非常依赖自己的父母但是不愿与父母进行深入的交流;他们做任何事喜欢自作主张,缺乏集体意识,社会责任感较差。
(二)心理脆弱,耐挫力差
“90后”大学生是在一个相对较好的社会环境和家庭环境中成长起来的,在他们的成长道路上几乎没有遇到挫折和困难,家长的呵护和亲友的赞扬,让他们有着无比的优越感。
但是这样的成长经历,也让他们产生了自负心理,对任何事情想得过于简单,导致心理异常脆弱,当他们遇到困难、挫折时,就会有意地将挫折夸大,首先想到的不是独立思考和解决困难,而是让自己的长辈和朋友去解决,逃避现实、推脱责任。
心理承受能力也相对脆弱,容易产生失落感和挫败感,稍有不如意,即心灰意冷,甚至悲
观厌世。
(三)沉迷于网络,人际交往障碍
“90后”大学生是在互联网迅猛发展的时期成长起来的,他们的思想和行为与互联网有着非常密切的联系,手机、电脑已经成为“90后”大学生必不
可少的信息工具,大部分“90后”学生对网络产生了依赖,少数学生甚至沉迷于网络世界,他们在网络游
戏、网络聊天中寻求精神的寄托和刺激,从来不关心自己的学业和发展,由于他们过度依赖网络导致渐渐脱离了现实生活,能够花较多的时间和陌生人聊天和网络游戏,但却不知道怎样与同学们相处,而
且相当一部分“90后”大学生独立生活能力、人际交往能力较差,同学之间容易产生摩擦又不知道如何
协调和解决,容易产生苦闷的情绪,这些更促使他们寄情于网络,造成人际交往出现障碍。
(四)崇尚自我,叛逆意识强烈
“90后”大学生大部分是独生子女,在父母和亲朋的庇护下长大,生活的家庭和社会环境都比较富裕,这让他们养成了比较独特的心理特征,这表现在追求民主自由,不迷信权威富有怀疑精神,以自我为中心,不考虑别人的感受,崇尚自我。
部分“90后”大学生还存在较强的叛逆意识,这主要表现在日常的生活学习中总是喜欢跟家长、老师的期望、要求唱反调,敢于质疑长辈和社会的一些不甚合理的说法和规定,对待家长、老师的教育引导和训斥不屑一顾,甚至与学校和社会的规章制度相违背,思维方
9
5
式、语言表达、言行举止行为叛逆。
(五)缺乏爱国热情,理想信念薄弱
“90后”大学生是伴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化,市场经济的大力发展,中国加入世贸组织的大背景下成长起来的新一代,在他们成长的过程中,国际政治格局不断变化,西方价值观不断冲击中国的传统文思想,导致他们对我国悠久的文化历史和优秀的文化遗产不能继承,缺乏爱国热情,缺乏远大的理想与追求,以自我发展和个人英雄主义作为追求和崇尚的目标。
大多数“90后”大学生的精神世界处于匮乏状态,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模糊不清。
二、“90后”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解决的对策
(一)为“90后”大学生建立心理健康档案,引导“90后”大学生自我关注、自我认识
“90后”大学生进入大学后,就要对他们进行科学的心理健康调查和测验,了解他们的心理健康现状和问题,通过进一步的普测和筛查,建立“90后”大学生心理健康档案,提高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掌握部分可能存在心理健康问题或需要给予重点关注的学生,针对这部分学生给予及时的心理辅导和干预,帮助他们尽快地适应大学生活。
(二)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帮助“90后”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
大学生正处于人生观、世界观形成的关键时期,“90后”大学生思维敏捷、感悟力强,同时也存在个性独立、心理脆弱等问题,如何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显得尤为重要。
加强对“90后”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特别是高校一线的思想政治教育者要把握“90后”大学生的思想和心理现状,在教育、教学中针对性的进行讲授和引导,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三)学习中国传统文化,加强理想信念教育
在日常的教育教学中,学校应鼓励“90后”大学生了解中华民族五千年的文明历史,大力弘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增强“90后”大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学习兴趣,从而达到对“90后”大学生的行为和观念进行正面的教育和引导。
在“90后”大学生中加强理想信念教育,帮助“90后”大学生规划自己的人生,树立目标,在大学生中挖掘德才兼备的学生,将他们的事迹进行宣传,为他们树立日常生活和学习的榜样,使“90后”大学生能够不断的反省和提高自我,向优秀学生看齐。
(四)营造积极向上、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氛围,促使“90后”大学生人际交往能力的提高校园文化包括一所学校的学习风气、价值取向、师生的人格态度、理想信念、社会心理、生活方式和行为规范等。
良好的校园文化具有较强的凝聚力和吸引力,不仅可以促进高校的教学、科研及管理,使校园生活得到丰富让大学生的精神得以振奋和升华,还可以调节高校大学生的思想行为,培养和激发他们的群体意识和集体精神,进而促进他们的自我约束、自我管理和自我完善。
(五)对“90后”大学生加强网络法规宣传,强化网络道德教育,指导“90后”大学生正确使用网络高校应根据“90后”大学生的特点,针对性地开展网络文化教育。
在大学生中普及网络法律知识和有关规定,了解与信息技术应用相关的法律、法规;强化网络道德教育,引导学生主动防范不良信息,抵制不良信息,初步形成与信息社会相适应的价值观与责任感。
鼓励学生们信守公约,加强自律,做网络文明的实践者。
通过学习相关的网络法规,规范学生的网络行为,强化“90后”大学生的法制教育和网络责任感教育,使他们明白,在虚拟网络中也相关的法律法规,大学生必须以文明、合法的言行介入网络,否则将要承担责任,使他们养成道德自律的习惯。
用道德这种无形的约束力去教育、引导学生,从而规范他们的网上行为,让他们自觉地遵守网络法规和规定,依法上网,文明上网,做一个合格的“90后”大学生。
随着高校生源结构的变化,“90后”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已经成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不容忽视的问题。
如果不加以重视将有可能转变为突发性事件,进而影响大学校园的安全和稳定。
因此,对“90后”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进行研究和探讨,并通过多种途径和方法加以教育、引导,从而切实优化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是目前摆在高校面前的一项紧迫任务。
[参考文献]
[1]韩小军.浅谈“90后”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问题[J].延安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8).
[2]孙炜冉.“90后”大学生的心理问题及解决方案[J].高教研究,2011(9).
[3]马东东.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及解决问题的对策[J].教育文化,2008(4).
[4]沈淮东等.“90后”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及对策探析[J].教育理论,2010(5).
[5]喻瑶等.“90后”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研究[J].辽宁医学院学报,2011(11).
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