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三年级下册语文教案-赵州桥(教案)

部编版三年级下册语文教案-赵州桥(教案)
部编版三年级下册语文教案-赵州桥(教案)

11赵州桥

教学目标:

1.会认11个字,重点认识“智、慧”两个字,会写11个字,重点指导书写“县、设、史”3个字。正确读写“雄伟、坚固、创举、美观、缠绕、智慧等词语。

2.有感情朗读课文,抄写第3自然段,体会课文是怎样把赵州桥的“美观”写清楚的。

3.读懂课文内容,初步培养学生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习惯和对中国历史遗产的热爱与保护。

教学重点:了解一句话是怎么围绕一个意思写清楚的。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习惯和对中国历史遗产的热爱与保护。

教学准备:1.PPT课件 2.生字词卡片3.收集有关桥梁方面的资料

教学时数: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播放课件,激趣导入课文

请同学们欣赏(各种桥的课件图片)

在生活中个,千姿百态的桥为我们构成了一道独特的优美风景。乡下村头,潺潺流水的小石桥;街头闹市,人来人往,川流不息的天桥。车水马龙、耸立空中的立交桥,构成人间独特的风景线。一桥飞架南北,天堑变通途。雄伟的长江南京大桥,横卧在滚滚江涛之上的

郑州黄河公路大桥.......见证了我国桥梁事业的飞速发展,体现了劳动人民的无穷智慧和聪明才干。

1400多年前,隋朝的李春设计参与修建了举世闻名的石孔桥。谁知道它的名字叫什么?

同学们想知道吧,请欣赏(赵州桥的课件)

请大家说一说;给你留下怎样的印象?生:雄伟、坚固、美观课文是怎样描述这座桥的呢?今天,我和大家一起欣赏、学习课文内容,领略赵州桥的飒爽英姿。板书:(赵州桥)

二、初读课文,感知大意

1.自由读文,读准字音,读通语句。

2.用笔画出文中带生字的词语,多读几遍。

3.同桌间,相互说一说赵州桥的建造特点。

三、检查学习字词,理解课文大意的情况

1.展示生字,指名拼读,认读

县济匠砌横坚雕抵智慧

设参部跨举击固栏案爪贵

2.指名学生教读,同桌间互读,相互检查

3.教师引导学习识记生字,辨析字形、字意

4.指名认读多音字、组词,结合具体语境理解字义、读音

cān (参加) héng(横跨)zhuǎ(鸡爪gàn(干部)参{ 横﹛爪﹛干﹛

shēn(人参) hèng(蛮横)zhǎo(爪牙) gān(干净)

5.检查词语认读,教学

让全班学生参与,自由选择词语,练习说句子。

生:雄伟.......高大雄伟的万里长城是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真棒)生:精美......朋友送我一个精美的文具盒。(多么深厚的友情啊)生:宝贵......人的生命是最宝贵的财富。(珍惜我们的生命,让生命更精彩)

生:创举.......北京鸟巢的造型设计是世界建筑史上的伟大创举。(说的多好啊)

........

【设计意图:通过学生自由选择雄伟、精美、宝贵、创举四个词语,让学生感知这四个词语的美感,并为揭示赵州桥的坚固、美感埋下伏笔。】

6.请同学们小组推荐代表,说说赵州桥设计上的特点

四、精读课文,学习第一自然段

1.朗读第一自然段课文,读出自豪的感情

2.指名生说一说,读懂了什么?

生:交流汇报

文中介绍说明了赵州桥的位置、名称、设计者、历史状况。

师:赵州桥成为我国桥梁建造史上一颗璀璨的奇葩,体现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聪明与智慧,我们为此感到骄傲和自豪。下面,我们带着自豪的感情诵读课文。

【设计意图:小组交流汇报,积极调动学生思考和表达能力。】

五、赏析研读课文第二自然段

1.请同学们品读本段课文。

2.引导感悟:(1)写赵州桥作者围绕哪句话来写的?它在本段中起什么作用?介绍了桥的哪方面知识?(2)用了什么说明方法?(3)设计上有什么特点?这种设计好出在哪里? (4)写作有什么特点?学生:小组合作交流,汇报

生:围绕“赵州桥非常雄伟。”写作,是本段中心句,具有总领全段的作用。主要写赵州桥的雄伟、坚固。

生:写“赵州桥的长50多米、宽9米多,......横跨在37米多宽的河面上”,运用了列数字的说明那个方法,具有科学性。

生:赵州桥设计上的特点:①全部用石头砌成,下面没有桥墩,只有一个拱形的大桥洞。②大桥洞顶上左右两边,还各有两个拱形的小桥洞。这种设计的作用:“减轻流水的冲击力,减轻桥身的重量,节省石料,是建桥史上的一个创举”。

生:本段写作上的特点是:“总写——分述”的写法,围绕一句话把内容写具体。

【设计意图:运用小组交流和汇报方式学习本段,让学生更加感受到赵州桥的雄伟与坚固,突出劳动人民的聪明与智慧。】

六、指导书写

1.教师提示; 书写时,坐直,保持身姿的正确,握笔姿势。

2.书写规范,注意字结构布局,观察,模仿,写美观。

七、通过课下搜集,你还知道哪些我国宝贵的历史遗产。

第二课时

一、复习旧知,检查巩固,

1.引导学生说一说赵州桥的设计特点

2.完成练习(课件展示)

赵州桥非常_________, 长________,宽_______。.这么长的桥,

全部用石头砌成,下面没有________, 只有一个________, 大桥洞

顶上___________, 还各有________,这种设计,在建桥史上是

_________, 既减轻了___________,使桥不易___________,又减轻了

_________, 节省了__________ 。

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欣赏赵州桥的魅力。

二、品读欣赏课文第三自然段

1. 请大家朗读第3自然段

2. 思考问题:(1)本段围绕哪句话写作?(2)这段主要写了什

么?文中主要写了那些精美图案? 画出文中相关的语句。(3)作者用

了哪些关联词语?能用一个词语来概括这些生动的画面吗?(4)写

话:有的.......有的.......还有的........

3.大家分组交流讨论,汇报

生:课文围绕第一句“赵州桥不但坚固,而且美观”来写。这一句在

全文中是一个过渡句,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既总结上文写赵州桥的

“雄伟坚固”,又提示下文要写的是赵州桥的“美丽壮观”。

(写话练习)不但...... 而且.......

生:本段主要写赵州桥栏板上雕刻着精美的图案。

(课件展示)三种龙的不同姿态:

栏板上雕刻着精美的图案:有的刻着两条相互缠绕的龙,嘴里吐出美丽的水花;有的刻着两条飞龙,前爪相互抵着,各自遥首相望;还有的刻着双龙戏珠。

(分角色朗读)理解语句意思

生:作者用的关联词是:有的........有的.......还有的.........,这些龙的生动图案,用词语形容是::(栩栩如生,活灵活现)。

生:. 练习写话

有的........,有的.....,还有的.........下课了,同学们在操场上做游戏,有的在玩老鹰捉小鸡的游戏,有的在跳皮筋,还有的在打乒乓球,操场上热闹极了。

有的........,有的........,还有的.......池塘里的荷花,有的含苞欲放,羞羞答答,有的刚绽开娇嫩的花苞,还有的怒放,开得正艳,美丽极了,引得游人流连忘返。

有的.......,有的.......,还有的..........考试的时候,同学们在考场里,有的正奋笔疾书,有的正沉思苦想,还有的已经答完试卷,正在检阅,大家的表现真是千姿百态。

【设计意图:通过练习写话这一环节,体会课文是怎样把赵州桥的美观写清楚的。】

4.引导赏析课文

作者写作中,秒写赵州桥的特点,用总----分的写法,围绕一个

中心,分层写作,使中心表达得更准确详细。我们要借鉴这种写法,

在自己的习作中,试着把事情写具体详细。

三、学习第四自然段

1 .小组合作交流:

前三自然段,写了赵州桥的设计特点,雄伟,坚固,美观,为什么还

要再写第4自然段呢?

2.怎样理解“赵州桥表现了劳动人民的智慧和才干”?为什么说“赵

州桥是我国宝贵的历史遗产”?

3.指导朗读

四、完成课后习题,试着运用下面的词语,向游客介绍一下赵州桥。

五、总结全文

作者写赵州桥的雄伟,壮观,美丽,刻画描写生动细腻,栩栩如

生。不仅是再赞桥,更是在赞美造桥的劳动人民,赞美劳动人民的智

慧和才干。学习本文,我们应该感到骄傲和自豪。爱我们的祖国,立

志把她建设得更加美好。

六、拓展延伸

1.赵州桥的知识介绍:

赵州桥:又名安济桥,位于河北赵县的洨河上,始建于隋朝开皇

大业年间(581-618),它是我国最早建造的石拱桥,对世界的桥梁建

造有着深远的影响。它的独特设计,减轻了桥身的重量,又节省了石

料,既美观,又大方,这种“敞肩拱”的运用为世界桥梁史上的首创,

比欧洲的设计早了1100多年。在中国文学史上,受到历代文人墨客

的赞扬,宋代赵州刺史杜德源诗曰:“驾石飞梁尽一红,苍龙惊蛰背

磨空”。元代刘百熙有诗赞曰:“水从碧玉环中过,人在苍龙背上行”。

1991年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2.你的家乡还有什么样的桥?动手画一画,写一写。

板书设计:

┏总起世界闻名

┃雄伟坚固长宽,设计特点

赵州桥┃分述

┃美丽壮观不但......而且...... ┃有的.......有的......还有的.......栩栩如生

┗总结全文宝贵的历史遗产

写作结构总起━━━━分述━━━总结

小学三年级《赵州桥》课文

小学三年级《赵州桥》课文 赵州桥 河北省赵县的洨河上,有一座世界闻名的石拱桥,叫安济桥,又叫赵州桥。它是隋朝的石匠李春设计和参加建造的,到现在已经有一千四百多年了。 赵州桥非常雄伟。桥长五十多米,有九米多宽,中间行车马,两旁走人。这么长的桥,全部用石头砌成,下面没有桥礅,只有一个拱形的大桥洞,横跨在三十七米多宽的河面上。大桥洞顶上的左右两边,还各有两个拱形的小桥洞。平时,河水从大桥洞流过,发大水的时候,河水还可以从四个小桥洞流过。这种设计,在建桥史上是一个创举,既减轻了流水对桥身的冲击力,使桥不容易被大水冲毁,又减轻了桥身的重量,节省了石料。 这座桥不但坚固,而且美观。桥面两侧有石栏,栏板上雕刻着精美的图案:有的刻着两条相互缠绕的龙,嘴里吐出美丽的水花;有的刻着两条飞龙,前爪相互抵着,各自回首遥望;还有的刻着双龙戏珠。所有的龙似乎都在游动,真像活了一样。 赵州桥表现了劳动人民的智慧和才干,是我国宝贵的历史遗产。 《赵州桥》知识点 一、多音字:

1、济jǐ济南;jì救济 2、量 liàng重量;liáng量一量 3、爪zhǎo爪牙;zhuǎ鸡爪 4、参cān参加;shēn人参;cēn参差不齐 5、冲chōng冲洗冲锋; chòng冲劲儿 6、横 héng横扫横七竖八;hèng蛮横横财 7、省shěng 节省; xǐng 反省 8、似sì似乎;shì似的 二、近义词: 节省—节约宝贵—珍贵才干—才能精美—精致参加—参与 雄伟—宏伟坚固—牢固美观—美丽闻名—有名、著名 三、反义词: 减轻—加重节省—浪费容易—困难坚固—松散、松软美观—丑陋 四、词语解释: 1、设计:在正式做某项工作之前,根据一定的目的要求,预先制定方法、图样等。 2、创举:从来没有过的举动或事业。

新部编版三年级下册语文教案

1 古诗三首 教学目标: 1.认识“融、燕”等7 个生字 ; 会写“鸳、鸯”等12 个生字。 2.联系生活实际,利用图文结合等方法了解“芦芽、河豚、阴”等词语的意思,初知古诗大意。 3.能正确朗读、背诵古诗并默写《绝句》。感受诗中蕴藏的春天的情趣。 教学重点: 能正确朗读、背诵古诗;默写《绝句》。 教学难点: 能用联系生活实际、利用图文结合等方法了解古诗大意。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课件 学生准备:预习课文、找有关春天的诗句。 教学时数: 3 课时 教学课程: 第一课时 1、古诗三首惠崇《春江晚景》教学设计 学习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2、借助注释和有关资料,结合插图展开联想,理解诗意,感受诗人对画面生动的描述 和对生活热爱的情感。 3、借助此诗的学习,初步了解题画诗的特点。 教学重点与难点 能借助注释和有关资料,结合插图展开联想、理解诗意,学习诗人对画面生动的描述,感受诗人对生活热爱的情感。 教学理念 1、遵循古诗的教学规律,以读促学。 2、把握古诗的特点,因材施教。

3、挖掘教学资源,拓展延伸学习内容。 4、循序渐进,螺旋上升。 教学准备 挂图、苏轼的相关资料 教学过程 一、导入课题,板书课题 1、小黑板出示小知识。 课外知识积累:苏轼,(1037——1101),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北宋著名的文学家、书画家,唐宋八大家之一。他学识渊博,多才多艺,在书法绘画、诗词、散文等各方面有很高 的造诣。他的书法与蔡襄、黄庭坚、米芾合称“宋四家”;散文与欧阳修齐名,诗歌与黄庭坚齐名。他与南宋辛弃疾合称“苏辛”。 2、板书课题:惠崇《春江晚景》 3、出示惠崇《春江晚景》的教学挂图。 引导学生读懂诗题,指导学生观察教学挂图上的内容;让学生知道这是一首题画诗,是 苏轼为北宋名僧惠崇所作之画《春江晚景》而题诗,写的是江南初春的景象。 二、初读古诗 1、小黑板出示自学提示(一) ①自由读古诗,要求读得正确、流利、有感情。 ②能认识“蒌蒿”二字,正确书写“崇”、“轼”二字。 2、学生自学。 3、检测学生的学习情况(相机出示教学挂图)。 ①识字“蒌蒿”、“崇”、“轼” ②指多名学生读诗,集体评价,用“/ ”画出诗中停顿的地方,再齐读。 惠崇/《春江晚景》 (宋)苏轼 竹外/ 桃花/ 三两枝,

部编教材三年级上册语文教案

大青树下的小学 教学目标: 1、会认“坝、汉”等10个生字,会写“晨、汉”等13个生字。正确读写“早晨、鲜艳、打扮”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大青树下的小学学生幸福的学习生活,体会课文表达的自豪和赞美之情,并受到民族团结的教育。 3、抄写描写窗外安静的句子,初步体会这些句子的含义。 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通过对课文的整体把握和对重点词句的理解,了解我国各民族儿童的友爱团结及他们幸福的学习生活,体会贯穿全文的自豪、赞美之情。 教学难点:体会描写窗外的安静和小动物凑热闹的句子的表达效果。 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歌曲引入,介绍资料。 1、播放音乐(或视频)《爱我中华》片段:“五十六个星座,五十六枝花,五十六族兄弟姐妹是一家。五十六种语言,汇成一句话——爱我中华,爱我中华,爱我中华。” 2、引导交流:我国有五十六个民族,是一个多民族的大家庭。不同的民族有不同的服饰,更有不同的风俗。请小朋友说说你找到的有关不同民族的图片,介绍一下你了解到的少数民族的情况。 3、学生展示介绍,教师提示学生着重介绍少数民族的服饰特征、生活习俗。教师利用课后资料袋中的图片,补充介绍课文中涉及的傣族、景颇族、阿昌族、德昂族等少数民族的情况。 4、在我国西南边疆地区,有好多民族聚居在一起,共同生活,和睦相处。不同民族的孩子们也在一所学校共同学习。今天,老师就带你们到其中一所去看一看。 5、请大家读题。谁来说说课题该怎么读?我们再一起把课题读一遍。 二、初读课文,自学生字。 大青树下的小学有什么特色呢?让咱们一起走进这所大青树下的小学,去认识一群少数民族的孩子,去感受这所小学的魅力。 1、请你自己试着读课文。

部编人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11.赵州桥(优质教案)

《赵州桥》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认识11个生字,会写13个生字。正确读写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背诵喜欢的部分。 3.了解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和才干,增强民族自豪感。 4.在积累语言的同时,学习怎样围绕一个意思写一段话。 教学重点: 让学生了解赵州桥的建造特点,体会作者的表达方法。 教学难点: 帮助学生理解赵州桥设计上的特点及其好处。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认识11个生字,会写13个生字。正确读写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 生字的记忆和理解,能正确流利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体会文中表达的思想感情。 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课题 1.你们看见过哪些桥? 2.今天我们就来了解一座一千三百年前的桥。教师板书:赵州桥

3.师:通过预习你知道了什么?你还想知道什么?(样子、地方、什么时间、设计者、材料) 二、自读课文 1.带着问题读课文。 (1)读准字音、句子。 (2)了解课文大意。 2.学生自学,教师巡堂 3.检查自学情况 (1)开火车读生字。 (2)指名读新词。 三、初读课文,理清文章层次 1.指名分段读课文,指名评价。 2.默读课文,边读边思考:课文主要讲介绍了什么?每个自然段各讲了什么内容?可以怎样分段? 3.学生可同桌交流。 4.课文中有哪些词语不理解?同桌交流,指名汇报。 四、指名读第一段,说说自己知道了什么? 五、指导书写 1.观察,说说要注意什么? 2.师范写,生练写。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背诵喜欢的部分。 2.了解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和才干,增强民族自豪感。 3.在积累语言的同时,学习怎样围绕一个意思写一段话。 教学重点: 让学生了解赵州桥的建造特点,体会作者的表达方法。 教学难点: 帮助学生理解赵州桥设计上的特点及其好处。 教学过程: 一、复习检查 1.认读生字、新词,你知道哪些词语的意思? 2.课文讲了什么?分哪几个方面讲? 二、学习课文 1.学习第二段: (1)赵州桥为什么世界闻名呢?请同学们默读第二段。一边看课文,一边看书上的插图,弄清赵州桥在设计上有哪些特点。 (学生默读、勾画。) (2)出示赵州桥图,特别的地方是什么呢? A、这座桥没有桥墩,只有拱形的大桥洞。指名读。 B、大桥洞顶上的左右两边,还各有两个拱形的小桥洞。指名读。 C、师:为什么说“这种设计,在建桥史上是一个创举?” (以前的桥从来都没有设计过桥身上加小桥洞,赵州桥却有了,并能减轻冲击力,节省石料。)

部编版小学三年级语文下册教案(最全)

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下册全册教案(全册教学设计)

1古诗三首 教学目标: 1.认识“融、燕”等7个生字;会写“鸳、鸯”等12个生字。 2.联系生活实际,利用图文结合等方法了解“芦芽、河豚、阴”等词语的意思,初知古诗大意。 3.能正确朗读、背诵古诗并默写《绝句》。感受诗中蕴藏的春天的情趣。教学重点: 能正确朗读、背诵古诗;默写《绝句》。 教学难点: 能用联系生活实际、利用图文结合等方法了解古诗大意。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课件 学生准备:预习课文、找有关春天的诗句。 教学时数: 3课时 教学课程: 第一课时 1、古诗三首惠崇《春江晚景》教学设计 学习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2、借助注释和有关资料,结合插图展开联想,理解诗意,感受诗人对画面生动的描述和对生活热爱的情感。 3、借助此诗的学习,初步了解题画诗的特点。 教学重点与难点 能借助注释和有关资料,结合插图展开联想、理解诗意,学习诗人对画面生动的描述,感受诗人对生活热爱的情感。 教学理念 1、遵循古诗的教学规律,以读促学。

2、把握古诗的特点,因材施教。 3、挖掘教学资源,拓展延伸学习内容。 4、循序渐进,螺旋上升。 教学准备 挂图、苏轼的相关资料 教学过程 一、导入课题,板书课题 1、小黑板出示小知识。 课外知识积累:苏轼,(1037——1101),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北宋著名的文学家、书画家,唐宋八大家之一。他学识渊博,多才多艺,在书法绘画、诗词、散文等各方面有很高的造诣。他的书法与蔡襄、黄庭坚、米芾合称“宋四家”;散文与欧阳修齐名,诗歌与黄庭坚齐名。他与南宋辛弃疾合称“苏辛”。 2、板书课题:惠崇《春江晚景》 3、出示惠崇《春江晚景》的教学挂图。 引导学生读懂诗题,指导学生观察教学挂图上的内容;让学生知道这是一首题画诗,是苏轼为北宋名僧惠崇所作之画《春江晚景》而题诗,写的是江南初春的景象。 二、初读古诗 1、小黑板出示自学提示(一) ①自由读古诗,要求读得正确、流利、有感情。 ②能认识“蒌蒿”二字,正确书写“崇”、“轼”二字。 2、学生自学。 3、检测学生的学习情况(相机出示教学挂图)。 ①识字“蒌蒿”、“崇”、“轼” ②指多名学生读诗,集体评价,用“/”画出诗中停顿的地方,再齐读。 惠崇/《春江晚景》 (宋)苏轼

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赵州桥》优质教案

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赵州桥》优质教案

5. 朗读课文,自学生字新词。 (1)学生查字典自学生字,理解不懂的词语,并做好笔记。(2)教师检查自学情况。 ①请同学们分节读课文,看生字的读音是否正确。 ②抽查对词语的理解,要求同学们不但能谈出字典上的释义,而且能联系课文内容谈谈自己的理解。(课件出示6) 智慧:人辨析判断和发明创造的能力。设计:把一种设想通过合理的规划、周密的计划、通过各种感觉形式传达出来的过程。 创举:指前所未有的影响大的举动或事业。精巧:精致、巧妙。 ③教师指导学生通过看图理解“拱形、栏板、雕刻” 这几个词的意思。 三、细读课文,了解内容 1. 轻声朗读课文,说说各自然段的主要内容。 2. 在理解各自然段的基础上,完成填空:(课件出示7) (1)赵州桥是世界闻名的石拱桥。 (2)赵州非常雄伟。 (3)赵州桥不但坚固,而且美观。 (4)赵州桥是我国宝贵的历史文化遗产。(板书:世界闻名精巧精巧美观历史遗产) 3. 朗读课文,质疑,解决文中不理解的词语。四、识记生字,写字指导 1. (课件出示8 生字田字格)会写字: 赵省县匠设计举史创且智慧历指名读,齐读, 指名领读。 2. 识记生字看看这些字,你是如何识记这些字的? (1)形声字识字:计创智历 (2)熟字比较。如:赵一起省一雀县一具匠一匹设一没史一中且一目兴一举 (3)猜谜语:横峰迎来双丰收, 硕果载满小扁舟。【设计意图:会写字先 读后记,再书写,保证 足够的时间书写,培养学生良好的书写习惯。】

说说每句话的主要意思。 整个自然段是围绕哪一句话 来写的?(赵州桥非常雄伟。 ) (2) 指名朗读,其他同学边听边划出文中具体写 赵州桥雄伟坚固的词语和句 子。重点理解“这么长的 桥”、“全部用石头砌成” 、“没有??只有??横 跨??”、“创举”各是什么意思。 (板书:非常雄伟: “这么长的桥” 、“全部用石头砌成” 、“没有??只 有??横跨??”、“创举”) (3) 同桌讨论上述词语在说明赵州桥雄伟坚固中 的作用。 (4) 练习用“因为??所以??”的句式向大家 介绍赵州桥的雄伟坚固, 及其建筑 结构在建桥史上的 创举。 预设:因为赵州桥整个桥身只有一个大桥洞,两 边各有两个小桥洞,所以,这种设计在建桥史上是一 个创举,既减轻了流水对桥身的冲击力,使桥不容易 被大水冲坏,又减轻了桥身的重量,节省了石料。 (5) “创举”是什么意思?( 指前所未有的影响 大的举动或事业。)这种设计在建桥史上是一个创举, 是指怎样的设计?理解“既??又??”句式。 (课件出示 13)出示文字:“这种设计在建桥史 上是一个创举,既.减轻了流水对桥身的冲击力,使桥 不容易被大水冲毁,又.减轻了桥身的重量,节省了石 料。” ① 划线部分的内容为可移动的文字片。 ② 出示课件后要求学习朗读。 第一遍朗读按课文原句顺序进行。 第二遍朗读时可将前后两条划线部分内容互相 交换。你发现互换后的内容与之前的内容有什么不同 吗?表达效果有什么不同吗?为什么会这样呢? (互换后的意思是一样的, 表达效果没有什么不 同,因为用“既??又??”连接起来的两个文字片 段是并列的关系,位置可以倒换。 ) 你能用“既??又??”说个句子吗? 预设:妈妈既美丽又能干。 这样,使学生从朗读的实践中理解“既?? 又??”是同一内容的两个方面,体会并列句式关联 词语的使用。 (课件出示 14)这种设计在建桥史上是一个创 举,既减轻了桥身的重量,节省了石料,又减轻了流 水对桥身的冲击力,使桥不容易被大水冲坏。 ③ 在朗读中要求学生说出“减轻”和“节省”的 反义词。) (减轻一加重;节省一浪费) (6)指导学生以赞美的感情朗读第 2 自然段。 (7) 引导学生小结:赵州桥设计得非常精巧。 3. 学习第 3自然段。 (1) 轻声读课文,讨论: 【设计意图:利用多种 方法朗读课文, 更深刻 地理解课文内容, 有效 的培养了学生感情朗 读 的能力。】

2020新部编版三年级下册语文全册教案

新【部编人教版】三年级语文下册全册教案 (全册教学设计)

1古诗三首 教学目标: 1.认识“融、燕”等7个生字;会写“鸳、鸯”等12个生字。 2.联系生活实际,利用图文结合等方法了解“芦芽、河豚、阴”等词语的意思,初知古诗大意。 3.能正确朗读、背诵古诗并默写《绝句》。感受诗中蕴藏的春天的情趣。教学重点: 能正确朗读、背诵古诗;默写《绝句》。 教学难点: 能用联系生活实际、利用图文结合等方法了解古诗大意。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课件 学生准备:预习课文、找有关春天的诗句。 教学时数: 3课时 教学课程: 第一课时 1、古诗三首惠崇《春江晚景》教学设计 学习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2、借助注释和有关资料,结合插图展开联想,理解诗意,感受诗人对画面生动的描述和对生活热爱的情感。 3、借助此诗的学习,初步了解题画诗的特点。 教学重点与难点 能借助注释和有关资料,结合插图展开联想、理解诗意,学习诗人对画面生动的描述,

感受诗人对生活热爱的情感。 教学理念 1、遵循古诗的教学规律,以读促学。 2、把握古诗的特点,因材施教。 3、挖掘教学资源,拓展延伸学习内容。 4、循序渐进,螺旋上升。 教学准备 挂图、苏轼的相关资料 教学过程 一、导入课题,板书课题 1、小黑板出示小知识。 课外知识积累:苏轼,(1031),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北宋著名的文学家、书画家,唐宋八大家之一。他学识渊博,多才多艺,在书法绘画、诗词、散文等各方面有很高的造诣。他的书法与蔡襄、黄庭坚、米芾合称“宋四家”;散文与欧阳修齐名,诗歌与黄庭坚齐名。他与南宋辛弃疾合称“苏辛”。 2、板书课题:惠崇《春江晚景》 3、出示惠崇《春江晚景》的教学挂图。 引导学生读懂诗题,指导学生观察内容;让学生知道这是一首题画诗,是苏轼为北宋名僧惠崇所作之画《春江晚景》而题诗,写的是江南初春的景象。 二、初读古诗 1、小黑板出示自学提示(一) ①自由读古诗,要求读得正确、流利、有感情。 ②能认识“蒌蒿”二字,正确书写“崇”、“轼”二字。 2、学生自学。 3、检测学生的学习情况(相机出示教学挂图)。 ①识字“蒌蒿”、“崇”、“轼”

部编版人教版小学三年级语文下册全册教案【最新】

教育部审定2020年春季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下册 全册精品教案

目录 第一单元 1.古诗三首 绝句 惠崇春江晚景 三衢道中 2.燕子 3.荷花 4.昆虫备忘录 口语交际:春天去哪儿玩 习作:我的植物朋友 语文园地 第二单元 5.守株待兔 6.陶罐和铁罐 7.狮子和鹿 8.池子与河流 口语交际:该不该实行班干部轮流制 习作:看图画,写作文 语文园地 快乐读书吧 第三单元 9.古诗三首 元日 清明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10.纸的发明 11.赵州桥 12.一幅名扬中外的画 综合性学习:中华传统节日 语文园地 第四单元 13.花钟 14.蜜蜂 15.小虾 习作:我做了一项小实验语文天地 第五单元 16.小真的长头发 17.我变成了一棵树 习作例文 一支铅笔的梦想 尾巴它有一只猫 习作:奇妙的想象 第六单元 18.童年的水墨画 19.剃头大师 20.肥皂泡 21.我不能失信 习作:身边那些有特点的人 语文园地 第七单元 22.我们奇妙的世界 23.海底世界 24.火烧云 口语交际:劝说 习作:国宝大熊猫 语文园地 第八单元 25.慢性子裁缝和急性子顾客 26.方帽子店 27.漏 28.枣核 口语交际:趣味故事会 习作:这样想象真有趣 语文园地

第一单元教案 单元说明 本单元围绕“感受多彩春天”编排了《古诗三首》《燕子》《荷花》三篇精读课文及《昆虫备忘录》一篇课文略读课。本组课文形式多样,有古诗,有名家散文,有科学小品文,它们有从不同的角度,选取不同事物向学生展示了多彩的春天。 本单元的学习重点是体会优美生动的语句。《古诗三首》以分别是杜甫的《绝句》,苏轼的《惠崇春江晚景》,曾几的《三衢道中》,这三首诗向我们展示了诗人眼中的春天。郑振铎的《燕子》描写了桃花盛开、绿柳轻扬、燕子飞来的情景,作者描绘了充满生机的如诗如画般的春天景色,赞美了活泼可爱的小燕子,表达了对光彩夺目的春天到来的欢欣热爱之情。。叶圣陶的《荷花》描写了公园里一池荷花盛开时的情景,以及“我”沉浸在此景中,与荷花融为一体的感受,达了作者热爱大自然的感情。汪曾祺的《昆虫备忘录》选取了三种昆虫进行描写,向我们展示了春天里昆虫界的生动画面。 一边读一边想象画面,把一种事物写具体是本单元的另外一个教学重点。在《燕子》及《荷花》中,注意积累优美生动的语句,根据这些语句的特点,能将一种事物具体描写出来。

部编版三年级下学期语文教案

部编版三年级下学期语文教案 (*)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会认5个生字,会写11个生字,正确读写“挨挨挤挤、清香”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积累优美语句。 3.理解课文内容,感受荷花的美丽,培养审美情趣和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4.体会作者丰富的想象,学习边阅读边想象画面的读书方法。 过程与方法 1.引导学生回忆生活中见到的荷花,增强对荷花的感情认识。 2.让学生自己分析和记忆基础知识,表达自己对荷花的看法和感情。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欣赏美丽的荷花时,体会自然的神奇美妙。 2.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感情。 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理解课文内容,感受荷花的美丽,培养审美情趣和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教学难点 体会作者丰富的想象,学习边阅读边想象画面的读书方法。 课时安排 2课时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揭示课题 上两节课,我们领略了春天大自然的美丽景色,这节课我们将走进夏天。同学们想一想,夏天有什么美好的事物呢?(学生交流)你们见过荷花吗?它是什么样的呢? 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一篇题为《荷花》的课文,更深入地了解美丽的荷花。 二、字词学习,基础积累 1.教师范读生字。重点指导生字中的后鼻音“蓬、胀”,平舌音“姿、随”,翘舌音“势”和多音字“挨”的读音。 2.学生在文中圈画生字词,借助字典解决生字词。 3.检查自学情况,教学生字。 (1)教读生字并组词造句。学习“瓣、蓬、胀、裂、姿、势、仿、佛、随、蹈”时,可以用形近字对比的方法;学习“止”时,可以用动作表演的方法。

形近字歌示例: 胀:小店新开张,诚信卖蚊帐。这天肚子胀,出货忘记账。仿:小芳把纱纺,作坊受采访。勤劳人效仿,志坚不彷徨。佛:开水要煮沸,贝雕费用贵。潮急心怫然,仿佛大风吹。瓣:言语来争辩,有点细分辨。种瓜花瓣香,丝线扎小辫。随:小隋进部队,父母紧跟随。一去二三年,抢险伤骨髓。 (2)对要求会写的字进行书写指导。 书写指导: “蓬”的“艹”要盖住“逢”。 “胀”左窄右宽,“长”的撇捺相呼应。 “裂”上下要写得紧凑。 “资”上下均分,下面是个“贝”。 “仿”左窄右宽,右边“方”要写得自然舒展。 “佛”的“弓”要写得稍扁一些。 “蹈”左上“口”小而方正,右部首笔是平撇。 “止”长竖在竖中线上,底横长,托住上面。 易错提示: “蓬”不要写成半包围结构。 (3)归类识字。 归类示例: 列:裂(裂开)-烈(热烈)-冽(凛冽) 次:姿(姿态)-瓷(陶瓷)-咨(咨询)-资(投资)

2018年部编版三年级语文教学计划

2018年部编版三年级语文教学计划 一、教学指导思想 遵循语文教育的规律,顺应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致力于构建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教材体系,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促进每个学生的全面发展,为他们的终身学习、生活和工作,在语文方面奠定基础。 二、教学目的和要求: 1、识认字250个,写字250个。 2、掌握字的间架结构和书写规则。 3、继续培养阅读的兴趣,培养经常阅读的习惯。在“自检”中,学生要自查、互查,交流阅读体会 4、、通过“语文天地”中设计的活动,创设写话的情境,使学生愿意写,有东西可写。 三、教材分简析: 新人教版编部本于2018年秋期正式使用,本册教材安排课文27篇。教材以专题组织单元,以整合的方式组织教材内容,共分八个单元。“语文园地”包括五个栏目:识字加油站、字词句运用、写话、展示台、我爱阅读。 各部分相互联系,构成一个有机的整体。识字形式多样,课文内容丰富,体裁多样,富有童趣,语言规范,浅显易懂,插图精美,便于对学生进行朗读、背诵、复述、口语交际等训练。 本册教材从内容上看,主要任务是识字、写字和课文的朗读和句

子的理解。从学生的长远发展来看,词语的积累运用、口语表达能力的培养、引导学生发现、探究、解决问题也是教学重点。难点是识字、写字和课文的朗读。 四、单元及课文内容分析 第一单元 1.本单元主题: 本单元课文主要是围绕“想象生活”这个专题进行编排的。主要由《大青树下的小学》《花的学校》和《不懂就要问》3篇课文组成。目的引导学生学会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体会和想象童年生活的美妙,热爱学习生活,积极向上。 2.本单元重点: (1)阅读时,关注有新鲜感的词语和句子。3篇课文中语句表达非常精妙,学会抓住关键词句理解课文。比如,《大青树下的小学》中的提到的“傣族、景颇族、阿昌族、德昂族”使学生感到这是一所体现民族大团结的学校;《花的学校》中的“湿润的东风走过荒野,在竹林中吹着口笛”是拟人的句子,使花草树木皆有童趣;《不懂就要问》中“学问学问,不懂就要问。为了弄清楚道理,就是挨打也值得。”感受孙中山勤学好问的精神。教学时,教师要引导学生感受这些词句的含义,学会积累,学会体会。 (2)学习书面表达,体会习作的乐趣。本单元安排了习作《猜猜他是谁》,由于本单元是三年级上册的第一个单元,意味着学生第一次接触到书面表达,第一次有了习作的概念。学会先说后写,抓住

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下册全套完整教案【推荐】

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下册教案(全册) 1古诗三首 教学目标: 1.认识“融、燕”等7个生字;会写“鸳、鸯”等12个生字。 2.联系生活实际,利用图文结合等方法了解“芦芽、河豚、阴”等 词语的意思,初知古诗大意。 3.能正确朗读、背诵古诗并默写《绝句》。感受诗中蕴藏的春天的 情趣。 教学重点:能正确朗读、背诵古诗;默写《绝句》。 教学难点:能用联系生活实际、利用图文结合等方法了解古诗大意。教学准备:教师准备:课件学生准备:预习课文、找有关春天的诗句。 教学时数:3课时 教学课程: 第一课时 一、揭题导入,明确任务 1、导语导入:我们唐代有两位著名诗人,一位享有“诗仙”美称的李白;另一位则被称为“诗圣”的杜甫。杜甫的诗在唐代诗作中享有极高的声誉,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杜甫写的一首绝句。板书课题 2.明确本节课的学习任务:学习《绝句》这首古诗。 3.补充绝句知识。绝句是诗歌的一种体裁,按照每句字数,可分为五言绝句、七言绝句。 【设计意图:导语引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了解绝句是诗歌体裁。】

二、初读古诗,感受节奏 1.出示初读要求:(1)大声朗读,读准字音,读通诗句。 (2)同桌互相正音。 2.逐句朗读检查。课件出示“迟日”“泥融”“鸳鸯”等词语,并正音。 3.教师范读、学生练读。 4.齐读古诗,读出诗的节奏和韵味。 三、了解诗意,想象春景 1.杜甫的诗中有画,结合课本插图自读古诗,看看诗中画了什么?并展开想象。 诗中有日、江山、春风、花草、泥、燕子、沙、鸳鸯。 2.用自己的话描述出诗中的画。师相机总结古诗的意思。 2.诗中不仅有美好的春色,还有气味呢? 诗中写到:迟日江山(),春风花草()。 3.美丽的春色吸引了许多小动物们。自学三、四句: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 4 .诗句中小燕子在做什么?为什么飞来飞去?诗句中一对鸳鸯在做什么?为什么睡得这么香甜? 【设计意图:学生通过读诗想象、看课本插图并结合生活实际,了解诗的大意,感受诗中所写的春天的美景。从而产生对春天的喜爱之情。】 四、当堂小结,鼓励背诵 引导学生根据诗意背诵并能当堂默写 第二课时 一、介绍背景,导入新课。

最新部编版三年级下册语文全册教案

最新部编版三年级下册语文全册教案 1古诗三首 教学目标: 1.认识“融、燕”等7个生字;会写“鸳、鸯”等12个生字。 2.联系生活实际,利用图文结合等方法了解“芦芽、河豚、阴”等词语的意思,初知古诗大意。 3.能正确朗读、背诵古诗并默写《绝句》。感受诗中蕴藏的春天的情趣。 教学重点:能正确朗读、背诵古诗;默写《绝句》。 教学难点:能用联系生活实际、利用图文结合等方法了解古诗大意。 教学准备:教师准备:课件学生准备:预习课文、找有关春天的诗句。 教学时数:3课时 教学课程: 第一课时

一、揭题导入,明确任务 1、导语导入:我们唐代有两位著名诗人,一位享有“诗仙”美称的李白;另一位则被称为“诗圣”的杜甫。杜甫的诗在唐代诗作中享有极高的声誉,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杜甫写的一首绝句。板书课题 2.明确本节课的学习任务:学习《绝句》这首古诗。 3.补充绝句知识。绝句是诗歌的一种体裁,按照每句字数,可分为五言绝句、七言绝句。 【设计意图:导语引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了解绝句是诗歌体裁。】 二、初读古诗,感受节奏 1.出示初读要求:(1)大声朗读,读准字音,读通诗句。 (2)同桌互相正音。 2.逐句朗读检查。课件出示“迟日”“泥融”“鸳鸯”等词语,并正音。 3.教师范读、学生练读。 4.齐读古诗,读出诗的节奏和韵味。 三、了解诗意,想象春景

1.杜甫的诗中有画,结合课本插图自读古诗,看看诗中画了什么?并展开想象。 诗中有日、江山、春风、花草、泥、燕子、沙、鸳鸯。 2.用自己的话描述出诗中的画。师相机总结古诗的意思。 诗中不仅有美好的春色,还有气味呢? 诗中写到:迟日江山(),春风花草()。 3.美丽的春色吸引了许多小动物们。自学三、四句: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 4.诗句中小燕子在做什么?为什么飞来飞去?诗句中一对鸳鸯在 做什么?为什么睡得这么香甜? 【设计意图:学生通过读诗想象、看课本插图并结合生活实际,了解诗的大意,感受诗中所写的春天的美景。从而产生对春天的喜爱之情。】 四、当堂小结,鼓励背诵 引导学生根据诗意背诵并能当堂默写 第二课时

人教版三年级上册语文《赵州桥》

人教版三年级上册第十九课《赵州桥》教学设计 课题名称:《赵州桥》 课时:1课时 教学目标: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初步学会抓住重点词句理解一段话的学习方法,提高学生的概括能力。理解赵州桥的设计独创性及其作用。 3.感受赵州桥坚固美观的特点,体会我国劳动人民的智慧和才干,从而激发学生的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 教学重点:让学生了解赵州桥的建造特点,体会作者的表达方法。 教学难点:帮助学理解赵州桥设计上的特点及其好处。 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 1.同学们好,我国有许多世界闻名的古代建筑,谁能说一说你所知道的有哪些?今天我们要走进的古代建筑与桥梁有关。我们一起先来欣赏四幅图片,(颐和园的十七孔桥、西湖断桥、北京的卢沟桥、圆明园的会心桥)这些桥都是人们耳熟能详的我国古代非常著名的桥。但是今天我们介绍的这座桥它既没有万里长城的恢弘气势,也没有故宫的金碧辉煌,可它确是世界建桥史上的一大奇迹,因为它凝结了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和才干,这就是河北省赵县洨河上世界闻名的一座桥,叫安济桥,又叫赵州桥。 2.赵州桥简介。 二、词语认读。 三、初读课文、学习概括。

1.请同学们朗读课文,并请你向大家介绍赵州桥是一座什么样的桥? 2.生读第一自然段,并提问当你读到赵州桥是举世闻名的石拱桥时,有什么想法?(生作答) 四、精读课文、深入理解。 第二自然段写了赵州桥既雄伟又坚固。为什么说它既雄伟又坚固呢?生齐读课文,体会桥的雄伟。 (一)“雄伟”一般用来形容什么?“雄伟”是什么意思?从哪些词句中体会出赵州桥“雄伟”,在文中用横线标出。(1)桥长、桥宽(2)材料(3)形状特点 (二)理解坚固 自主质疑:“为什么赵州桥没有桥墩还那么坚固?”(小组合作学习后全班交流) (1)赵州桥设计有什么特点?(2)这么长的桥……两个拱形的小桥洞。 (a)师提问:“我们”在桥下站着看着37米宽的河面,50多米长的桥会怎样想?现在的桥500米的也有,5000米的也有,为什么要说50多米长的赵州桥雄伟?生答(没有搅拌机、钢筋、混凝土)。 (b)师提问:当时的人们是怎样做到的呢?生(大桥洞小桥洞) (2)这种设计在建桥史上是一个创举,既减轻……又节省了石料。 a提问“这种设计指”的是什么?“这种设计”有什么特别的地方?有什么好处?生答。 b什么是“创举”?为什么说赵州桥是一个创举?”“创举”和“创造”有什么异同?生答。

部编版教材三年级下册《赵州桥》教案

部编版教材三年级下册《赵州桥》教案 【教材分析】 《赵州桥》是语文部编版教材三年级下册的一篇课文。它从雄伟、坚固、美观三方面介绍了闻名世界的赵州桥,赞扬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和才干。第一段介绍了赵州桥的坐落地点、设计者、建造年代。第二段写赵州桥的雄伟、坚固,这与它的独特设计是密不可分的。围绕设计这个重点词,课文先写了赵州桥的设计特点,再写这样设计的好处。第三段重点词是“美观”在介绍赵州桥的美观时用“有的…… 有的…… 还有的……”排比句表现了桥的美观。第四段写赵州桥是我国宝贵的历史遗产,赞扬了劳动人民的智慧和オ干。 【学情分析】 学习赵州桥这篇课文,学生有较大的好奇心和求知欲。通过图片欣赏和文献资料,学生能更清楚地了解赵州桥,并从中感受我国古代劳动入民的智慧和才干,増加民族自豪感。 【教学目标】 1、感受赵州桥雄伟、坚固、美观的特点。 2、理解赵州桥设计的独特性和作用。 3、学习总分的写作手法,并试着写一段话。 【教学重点】 1、理解赵州桥雄伟、坚固、美观的特点及设计的合理性和

独创性,激发学生的创新精神,发展学生的想像力。 2、体会重点语句,领会围绕一个意思写一段话的总分写作手法并运用。 【教学难点】 理解赵州桥设计的独创性,深入了解桥文化。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同学们,昨天晚上李老师收到国外的朋友 Alen 的一份邮件,她说啊,他最近在研究中国的古建筑,她还特别之处,对我们的赵州桥特别感兴趣,那么通过上节课的学习,大家能不能简单地向她介绍一下赵州桥呢?用上老师给出的句式“赵州桥真啊!” 2、生回答,教师适时板书“雄伟、坚固、美观” 3、那么这节课,就让我们带着 Alen,一起走近赵州桥,感受赵州桥的雄伟、坚固、美观。 二、出示学习目标 三、感受赵州桥的“雄伟” 1、浏览课文,找出那一段写了赵州桥的雄伟。 2、找一找,画一画哪些具体语句突出了赵州桥的雄伟?结合图片欣赏直观感受雄伟。 3、列数字的说明方法,能更直观地突出赵州桥的雄伟。 4、用洪亮的声音,把赵州桥的雄伟读给 Alen听。

新部编本人教版三年级下册语文全册教案

新部编本人教版三年级下册语文全册教案 部编人教版语文三年级下册 单元教学计划 编写说明 一、教案编写思路: 1.注重培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语文是一门人文性与工具性统一的学科,它在培养学生养成高尚道德情操方面具有无可替代的作用。本册教科书通过寓言故事、古典诗词、童话等多种形式向学生传递热爱祖国,实事求是,勤劳勇敢等正能量。 2.注重夯实基础。 重视识字写字,重视阅读,重视习作,重视口语交际,从多个方面培养学生听说读写的能力,使学生真正在课堂上享受学语文的过程而不是学课文的过程。 3.注意以生为本。 中年级学段的语文学习呈现一种过渡性,本册教科书准确把握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发展方向,充分认识到学生的最近发展区,采用学生感兴趣的学习方式,让学生享受学语文的乐趣。 4.重视理论联系实际。 在打好基础的同时,重视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以多种多样的活动为平台,使学生在活动中学会运用新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并进一步将自己的学习收获应用到实际生活中,体现了理论联系实际。 5.关注大量阅读。 注重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不仅设计了资料袋供学生参考,还专门设计了“快乐读书吧”作为读书专题活动,学生既能将习得的学习方法运用到阅读中,又能从阅读中获得新知识。 6.重视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 提倡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法,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不断积累有效的学习方法,并将其应用到学习过程中,变被动接受为主自动获取。 二、教案主要内容: 部编本人教版三年级下册语文教材按照专题编排内容,安排了八个学习主

题,分别是“感受多彩春天”、“品味经典寓言”、“体会传统文化”、“关注精彩发现”、“发挥无限想象”、“追忆幸福童年”、“探索自然奥秘”、“遨游童话王国”。一共选编了28篇课文,其中22篇为精读课文,6篇为略读课文。课文语言规范,符合三年级学生认知特点。体裁多种多样,内容生动,趣味性强,既体现了鲜明的时代特色,也弘扬了中华优良传统,激发学生学习祖国语言文字的热情,增强学生的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激发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情感。 口语交际,从不同角度培养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口语交际中的情境设计符合学生的心理特点和认知水平。 语文园地,围绕本单元进行整理复习,每个语文园地包括以下版块:交流平台——回顾本单元知识,加以强化。词句段运用——重视听说读写能力的培养。书写提示——重视汉字书写,强调写好汉字。日积月累——安排经典名句,集中学习传统文化。 第二单元语文园地后还有快乐读书吧,这是课内阅读与课外阅读连接的重要枢纽,以这个活动为平台,将学生引向更为广阔的课外阅读天地,享受阅读,体现了大语文观。 第三单元第12课之后有一次综合性学习,主题为“中华传统节日”,这与第三单元的学习主题相契合,考查学生的语文综合能力。 第五单元为作文单元,集中学写想象作文。 教案集根据上述所有文章、栏目精心编写了教案。 三、教学目标: (一)识字与写字 1.对学习汉字有浓厚的兴趣,养成主动识字的习惯。 2.认识常用汉字250个,会写250个。 3.有初步的独立识字能力。会运用音序检字法和部首检字法查字典、词典。 4.能使用硬笔熟练地书写正楷字,做到规范、端正、整洁。用毛笔临摹正楷字帖。 5.写字姿势正确,有良好的书写习惯。 (二)阅读 1.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初步学会默读,做到不出声,不指读。学习略读,粗知文章大意。 3.能联系上下文,理解词句的意思,体会课文中关键词句表达情意的作用。能借助字典、词典和生活积累,理解生词的意义。 4.能初步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能对课文中不理解的地方提出疑问。

部编版三年级下册《赵州桥》语文教案

部编版三年级下册《赵州桥》语文教案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认识本文的生字词,正确读写词语,理解词语的意思。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背诵喜欢的部分。 3.了解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和才干,增强民族自豪感。 过程与方法 1.课前预习和课文讲授相结合,引导学生深刻理解课文的语言文字。 2.理解赵州桥的设计特点。 3.了解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和才干,增强民族自豪感。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理解赵州桥的雄伟、坚固、美观及设计上的特点。了解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和才干,增强民族自豪感。 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让学生了解赵州桥的建造特点,体会作者的表达方法。 教学难点

引导学生了解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和才干,增强民族自豪感。 课时安排 2课时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揭示课题 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这篇课文,向大家介绍的是一座古老的桥梁,它的名字叫作赵州桥,也叫安济桥。赵州桥建造距今已有一千四百多年了,历经千年风雨,而今依然巍峨挺立。今天就让我们走进课文,深入探究这座凝聚了古人智慧和才干的桥梁。

二、字词学习,基础积累 1.教读生字新词,可以结合图片或者组词加深理解。县(县城) 拱(拱桥) 济(救济) 匠(工匠) 计(设计) 横(横跨) 史(历史) 爪(龙爪) 2.对会写的字进行书写指导。 书写指导:

赵的走收笔的捺要平缓。 创左宽右窄,左是仓不是仑。易错提示: 省的下方是目,中间是两横。县的上部是中间是两横。3.多音字。 爪zhuǎ:爪子zhǎo:张牙舞爪

4.词语理解。 桥墩:桥梁下面的墩子,起承重作用,用石头或混凝土等做成。雕刻:(多义词) ①在金属、玉石、骨头或其他材料上刻出形象。 ②雕刻成的艺术作品。 缠绕:条状物回旋地束缚在别的物体上。 堆砌:(多义词)

小学三年级语文:赵州桥教案

新修订小学阶段原创精品配套教材赵州桥教案教材定制 / 提高课堂效率 /内容可修改 Zhaozhou Bridge Lessons 教师:风老师 风顺第二小学 编订:FoonShion教育

赵州桥教案 教学内容这篇说明性的课文,向我们介绍了赵州桥的雄伟、坚固和美观。感受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和才干。 教学目标 1.认识10个生字,会写14个生字。 2.有感情的朗读课文,并背诵喜欢的部分。 3.了解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和才干,增强民族自豪感。 4.在积累语言的同时,学习怎样围绕一个意思写一段话。 教学重点让学生了解赵州桥的建造特点,体会作者的表达方法。 教学难点帮助学生理解赵州桥设计上的特点及其好处。 教具准备课件、计算机 教学课时2课时 教学过程 一.诗歌导入 1.古人曾经这样赞美赵州桥,“水从碧玉环中过,人在苍龙背上行。”“驾石飞梁尽一虹,苍龙惊蛰背磨空。”是什么

使古人对它如此的赞美?今天,我们就继续深入了解赵州桥。 2.板书课题 二.感悟课文 (一).上网搜索赵州桥的资料 (二).汇报学习 学生1赵州桥的雄伟、坚固 学生2赵州桥的美观(图片、文字) 学生3赵州桥的诗歌 学生4赵州桥的传说 学生5…… 相机学习第二自然段 1.这一自然段是围绕那句话写的? 2.从那些地方可以体会赵州桥非常雄伟?并谈谈你的感受。 3.指导朗读。 4.出示句子“这种设计,在建桥史上是一种创举。” (1)这种设计指的是那种设计?小桥洞在桥的什么地方?(打开桌面文件〈赵州桥〉,用简笔画画出桥洞。) (2)为什么要设计小桥洞?(播放课件) (3)“创举”是什么意思?(出示课件:南朝的金莲桥、东晋的桥、三国的桥。) (4)赵州桥设计的优点是什么?

部编版三年级下册语文教案-赵州桥(教案)

11赵州桥 教学目标: 1.会认11个字,重点认识“智、慧”两个字,会写11个字,重点指导书写“县、设、史”3个字。正确读写“雄伟、坚固、创举、美观、缠绕、智慧等词语。 2.有感情朗读课文,抄写第3自然段,体会课文是怎样把赵州桥的“美观”写清楚的。 3.读懂课文内容,初步培养学生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习惯和对中国历史遗产的热爱与保护。 教学重点:了解一句话是怎么围绕一个意思写清楚的。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习惯和对中国历史遗产的热爱与保护。 教学准备:1.PPT课件 2.生字词卡片3.收集有关桥梁方面的资料 教学时数: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播放课件,激趣导入课文 请同学们欣赏(各种桥的课件图片) 在生活中个,千姿百态的桥为我们构成了一道独特的优美风景。乡下村头,潺潺流水的小石桥;街头闹市,人来人往,川流不息的天桥。车水马龙、耸立空中的立交桥,构成人间独特的风景线。一桥飞架南北,天堑变通途。雄伟的长江南京大桥,横卧在滚滚江涛之上的

郑州黄河公路大桥.......见证了我国桥梁事业的飞速发展,体现了劳动人民的无穷智慧和聪明才干。 1400多年前,隋朝的李春设计参与修建了举世闻名的石孔桥。谁知道它的名字叫什么? 同学们想知道吧,请欣赏(赵州桥的课件) 请大家说一说;给你留下怎样的印象?生:雄伟、坚固、美观课文是怎样描述这座桥的呢?今天,我和大家一起欣赏、学习课文内容,领略赵州桥的飒爽英姿。板书:(赵州桥) 二、初读课文,感知大意 1.自由读文,读准字音,读通语句。 2.用笔画出文中带生字的词语,多读几遍。 3.同桌间,相互说一说赵州桥的建造特点。 三、检查学习字词,理解课文大意的情况 1.展示生字,指名拼读,认读 县济匠砌横坚雕抵智慧 设参部跨举击固栏案爪贵 2.指名学生教读,同桌间互读,相互检查 3.教师引导学习识记生字,辨析字形、字意 4.指名认读多音字、组词,结合具体语境理解字义、读音 cān (参加) héng(横跨)zhuǎ(鸡爪gàn(干部)参{ 横﹛爪﹛干﹛ shēn(人参) hèng(蛮横)zhǎo(爪牙) gān(干净)

部编版小学三年级下册语文《赵州桥》教案三篇

【导语】我国古代的"四大发明"证明了我国人民从来就是有着高度智慧和才干的人民。此外,我国古代的桥梁建筑在世界建桥也占着极为重要的地位。隋朝时修筑的一座大型石拱桥赵州桥至今已有一千三百多年了,还完好地横跨在河北赵县的河上,成为世界建桥的一大奇迹。准备了以下教案,希望对你有帮助! 篇一 教学目标 1、让学生了解赵州桥的建造特点,体会作者的表达方法 2、帮助学生理解赵州桥设计上的特点及其好处 3、了解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和才干,增强民族自豪感 4、有感情的朗读课文,并背诵喜欢的部分 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课题 在我们的生活中,你一定看到过许许多多的桥,也走过各种各样的桥,对吗? 你能把你见到的或走过的桥告诉大家吗?(生说) 是啊,我们曾经踏过乡间那小小的石板桥,也走过县城那雄伟的嘉陵江大桥,还在电视中见过各种各样的现代化大桥。可是,今天我们要走进的却是一座1300多年前的石拱桥。他就是横跨在河北省赵县小河上的赵州桥。(板书齐读) 二、品读课文 1、紧扣主线,研读课文。 孩子们,让我们一起到语言文字中去细细的游赏这座世界闻名的桥。请打开书,翻到74页。请你们自由的大声的朗读课文,不过,在读课文之前,老师有个小小的要求,请看:{读课文,想一想,再填空:赵州桥是一座()的桥。} 2、交流汇报,感悟课文。 (1)品读:雄伟的桥 谁来告诉我们你的感受,赵州桥是一座( )的桥? 你从哪个自然段感受到他的雄伟?(评:你读书真用心,边读边思考,习惯非常好)现在我们比比看,还有谁比他更细心,能在第二自然段中找出最能表现赵州桥气势雄伟的句子。请大家拿起笔,边读边画出来。 (生勾画,师巡视) 谁来读?(抽生读)(评:) 现在,让我们一起来读读,再次感受兆周桥的雄伟。(齐读) 不知你发现了没有,在我们刚才读的这几句话中,有几组数字,他们是 对,就是这几组数字,让我们对赵州桥有了更准确的了解。我们在写文章的时候也会用到,请大家读这段话: 雄伟的嘉陵江大桥横跨在米多宽的河面上。桥长,有多宽,中间行车,两旁走人。 (2)品读:坚固的桥。 孩子们,赵州桥不但雄伟,而且还是一座()的桥? 刚才,我们在感受桥气赵州势雄伟的时候,运用了朗读、勾画、体会的方法,现在,你能用这样的方法在第二自然段的后面几句话中去品读、感受他的坚固吗?(生自学)你从那句话中感受到兆周桥的坚固?(生读 时评) 这种设计到底是怎样的设计,请看图。(幻灯)你能用书上的语言来介绍吗?(你介绍的真好)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