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用学对英语教学的意义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论语用学对英语教学的意义
摘要:从语言学的角度看,我国当下的英语教学其实是一种语义学—语形学模式,这种模式存在诸多弊端。

根据现今的语言学理论,如果只是注重语义学和语形学的研究则往往是不完善的,要重视对语言的语用学研究。

因此,我国当下的英语教学必须吸收语用学的研究成果克服语义学—语形学模式的弊端。

关键词:英语教学语义学语形学语用学
一、引言
英语是一门语言,英语教学就是教授一门语言的过程,因此研究英语教学必须借助语言学的研究成果。

当今语言学的研究基本上是从三个方面进行的,即语义学、语形学和语用学。

语义学就是研究语言的意义,这里所指的意义就是指语言本身所展现出来的意义,与语言使用者、语境等因素无关。

语形学就是研究语言的结构、形态等对于语言的意义表现所产生的影响。

而语用学则是语言学领域中较为新兴的一个研究领域。

“语用学(pragmatics),即语言实用学,是语言学的一个新领域,它研究特定情景中的特定话语,特别是研究在不同的语言交际环境中如何理解和运用语言”①。

语用学也是研究语言的意义,但是这里的意义不是语言本身的意义,这里的意义往往与语言使用者、语境等因素相关,是超出语言本身的意义。

语用学对英语教学有着重要的意义。

笔者拟从语言学的视角阐述我国当下英语教学的弊端所在,进而指出语用学的研究成果对
我国当下英语教学改革的重要借鉴意义。

二、我国当下的英语教学:一种语义学—语形学模式
我国当下的英语教学存在着诸多弊端,对于这一点国内学者已然有较为广泛而深刻的认识。

②这些学者对于我国当下英语教学中的弊端及提出的相应的改革措施,无疑是较为深刻的。

笔者认为从语言学的视角来分析我国英语教学的现状也是十分必要的。

我国当下的英语教学大致是从两个方面对学生进行教育的,即词汇与语法。

③我们历来特别重视对词汇的讲解,通常会将一个词汇的几乎所有意思都罗列出来。

在运用词汇讲解法的时候,教师在讲解词汇时会举多个例句。

除此之外,语法讲解法就是通过讲解英语的语法,进而让学生按照语法使用英语。

这种方法使用的表现就是教师逐个梳理语法。

同样,教师在每种语法的讲解中加入了例句的使用。

通过细心观察我们可以发现上述词汇讲解法与语法讲解法在本质上是一致的。

这些方法的主要思路即是首先教师详细讲解词汇、语法,然后学生通过记笔记等方法记忆,最后教师再通过听写等方法帮助学生强化。

不可否认,这些方法能够使学生在短时间内对英语有较好的掌握,但是这种方法也存在着弊端。

比如词汇讲解法的意图是通过教师的详细讲解使学生对词汇的意义获得全面的了解,但是词汇的意义是随着语境的变化而改变的。

词的意义会随着社会发展而改变,例如“先生”这个词在我国古代是对老师的称呼,是
一种敬称,但是现在则用做对所有男士的称呼。

最后,词汇的意义会随着使用者的不同而不同。

例如我们一般称呼一位男士为“某某先生”。

但是我们也同样称呼著名女文学家冰心为“冰心先生”,这里的使用者使用“先生”这一称呼则体现了对冰心的一种尊敬。

因此,这些教学方法只是考虑了词汇的一般意义,并没有注意到语境、使用者等因素对词汇意义的影响。

语法讲解法使学生熟练掌握语法,进而严格按照语法来使用英语。

但是在现实生活中,使用英语未必完全是遵守语法的,比如英语国家很多的俚语等就很少存在遵守或是简化语法的现象。

上述正是我国当下英语教学中存在的诸多弊端。

词汇讲解法其实是遵循了语言学中语义学的路径,而语法讲解法则是遵循了语言学中的语形学的路径。

因此,如果从语言学的角度去看,我国当下的英语教学其实是一种语义学—语形学模式。

根据现今的语言学理论,对语言的研究如果只是注重语义学和语形学的研究,那么往往是不完善的,必须重视对语言的语用学的研究。

因此,笔者认为我国当下的英语教学必须吸收语用学的研究成果。

三、语用学对英语教学的意义
语用学的根源可以追溯到古希腊、古罗马时期。

20世纪30年代末,美国哲学家莫里斯在《符号理论基础》一书中首先使用了“语用学”这个术语,但是在其后的数十年中语用学的研究只局限于语言哲学领域。

一直到70年代,以《语用学杂志》于1977年在荷兰正式出版发行为标志,语用学才作为语言学的一门新兴学科而得到
确认。

莫里斯认为符号学包括三个部分:符号关系学(即句法学)、语义学和语用学。

语用学研究“符号与符号解释者的关系”,语义学研究“符号与符号所指对象的关系”,符号关系学研究“符号之间的形式关系”。

④后来经过哲学家、语言学家等一系列研究,最终将语言学划分为语义学、语形学和语用学,这就最终确定了语用学的独立地位。

自语用学产生以至最终获得独立的地位,不同学者对于这些研究进路进行了不同的归纳:有学者认为“语用学的研究领域可分为三部分:纯语用学(或称形式语用学)、描写语用学和应用语用学。


⑤有学者认为对语用学的研究存在着这样几个角度:(一)从说话人的角度研究语用学;(二)从听话人的角度研究语用学;(三)从语境的角度研究语用学;(四)从社会动态交际的角度研究语用学。

⑥也有学者认为对语用学的研究存在这样一些路径:语用行事说;语用推理说;语用文化说;语用语境说;语用效能说。

⑦笔者认为第三种划分较为全面、准确,基本涵盖了当前语用学研究的诸种学说。

“语用行事说”是由英国日常语言学派的分析哲学家austin创立,后来经过searle的继承和发扬,该理论最终趋于完善。

该理论认为我们使用某一语言的目的并不仅仅限于表达语言所能传达
的意义,而是要通过这种意义以实现我们期望实现的某种行动。

实现这种行动便是语言的功能。

⑧同样在英语教学中,我们也不能仅
仅只讲解词汇、语法的知识,而要让学生理解这些词汇、语法的功能。

这种功能的讲解将更加有助于学生对词汇、语法的掌握,让学生实际地学会使用这些词汇、语法,也就说能够教会学生将这些词汇与语法的功能发挥出来,这就涉及在英语教学过程中教师角色的转变,即教师在英语教学中既是传授者,又充当功能活动的组织者和参与者。

“语用推理说”源于语用学之父grice的会话含意学说。

grice 认为会话合作必须遵循这样几个原则:数量准则,即谈话双方应该提供交谈所需的信息量不多不少;质量准则,即要说真话,不说假话,也不说没根据的话;关系准则,即说话内容应与话题有关;方式准则,即说话应意思明白,简单扼要,避免模棱两可。

⑨grice 之后,speber和wilson创建了关联论,他们认为交际行为是一个认知过程,要求双方信息“互明”。

根据这一理论,在英语教学领域中,我们就不能仅限于传授学生词汇与语法等知识,而要训练学生这种语用推理能力。

通过训练加强学生在英语会话中寻找对方语言表述中的关联,获知对方准确的意思。

“语用文化说”认为文化是与人们的生活和言语交际行为息息相关的。

从认知的角度来看,文化都有一些像基因那样一脉相承的现象,这就是“模因”现象。

语言中的这种“模因”现象往往是跟这个语言所属的文化相联系的。

因此,不同的语言往往受不同文化的影响,这就造成了不同语言的文化内涵的差异。

⑩英语相对于我
们来说是一种外语,是受到英语所处的西方文化影响的一种语言。

因此,在英语教学中我们一定要注意到这种暗含在英语本身之中的文化差异给我们教学带来的障碍。

因此,教师在教学中首先要明白这种文化差异的存在,其次要通过向学生简要叙述英语产生的文化环境消除文化差异给学生学习英语中带来的困难。

“语用语境说”认为语言的意义受到语境的影响,语境可以分为交际语境和语言语境两种。

交际语境包括语言使用者、心理世界、社交世界和物理世界等诸多因素。

语言语境由篇内衔接、篇际制约和线性序列等因素组成,这些因素在语言交际中发挥不同的作用则会形成不同的话语风格。

{11}我们在谈论语用语境的时候,要注意语言语境中的语用风格问题。

因此,在英语教学中我们必须引导学生注意影响英语使用的语境因素。

在不同的时间、不同的地点,面对不同的对象必须使用不同的语言风格使用英语。

这一点对于专业英语教学特别重要。

“语用效能说”认为言语交际的目的在于成功地实现话语效能,取得交际效果。

因此,必须根据所处的不同语境采用不同的语言策略。

{12}这就要求在英语教学中,我们必须注重培养和提高学生实现自身言谈意图、取得交际效果的能力。

同样是讲英语,但是讲英语的意图不同采取的策略就应该不同。

例如,在英语演讲中我们就要学会使用修辞等,而在日常英语交谈中则要尽可能地简化、口语化。

四、结语
通过以上我们对语用学领域中现有不同学说的考查,以及这些学说可能对英语教学产生的重要意义,可以看出语用学的研究对于我国当下英语教学的改革实在有着重要的意义。

我国应该改变以往只注重从语义学、语形学角度采取英语教学模式,在英语教学中要多多借鉴语用学的研究成果,将语用学的研究成果融入英语教学中。

注释:
①⑤何自然.什么是语用学.外语教学与研究,1987(4).
②陈开顺.关于英语教育的几点看法.外语研究,2000(4);李雪梅.浅谈当前我国英语教育改革.教育发展研究,2003(7);胡壮麟.对中国英语教育的若干思考.外语研究,2002(3);陈建奇.大学英语教育的改革趋势.教育评论,2011(3).
③陈娜.语用学对大学英语教学中的影响.怀化学院学报,2009(1).
④⑥何自然,吴亚欣.语用学概略.外语研究,2001(4).
⑦{11}{12}何自然,张巨文.外语教学中的语用路向探索.山东外语教学,2003(4).
⑧austin:how to do things with words,reprinted by 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press,2002.
⑨胡新.语用学在实际教学中的应用.辽宁师专学报(社会科学
版),2002(1).
⑩耿龙明,何寅主编.中西文化、文化差异与文化交流.中国文化与世界(第4辑),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6.。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