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语文文化常识_语文“生活化”,生活“语文化”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考语文文化常识_语文“生活化”,生活“语文化”
应该承认,确有一些语文教师在教学中,有意无意地忽视了语文与生活的联系,把应考(特别是应付高考和中考)的需要作为教学内容取舍的唯一依据。这种应试语文不但使语文在学生眼里失去了应有的魅力、而且造成了学生语文知识懂与会的分离,学与用的脱节,最终我们所追求的语文教育成效也自然无从谈起。这与我们所追求的语文素质教育的最佳目标相比,无异于南辕北辙!
如何改变这种局面?我通过学习叶圣陶、吕叔湘、张志公、于漪等语文教育大家有关语文与生活关系的一系列精辟论述,并联系自己的语文教学实践进行的一些思考,深感要使学生真正扎扎实实地掌握并得心应手地运用语文这一人生的工具,就必须打破语文与生活之间的厚障壁,让语文教学与学生心灵相沟通,让语文课堂与社会天地相接壤,
使语文教学突破应试语文的束缚而成为生活语文。
这里的生活语文之生活二字,不单指语文教学注重与生活的联系,以及指导学生在生活中学
习并运用语文,还包括教师在教学中引导学生将语文学习与陶冶灵魂、磨练思想、完善人格水乳交融,使二者互相促进,使语文教育达到如叶圣陶先生所说的第一须认定国文是儿童所需要的学科。第二须认定国文是发展儿童的心灵的学科以及于漪老师所说的变语文自我封闭性为开放性,开发语文教育空间,面向生活,面向社会,面向活泼的中学生,不用机械训练消磨学生的青春的理想境界。因此,从这个意义上讲,生活语文也可以称作素质语文。
一语文教学生活化
所谓语文教学‘生活化’,强调的是教师在传授语文知识和训练语文能力的过程中,自然而然地注入生活内容,进行生活教育,让学习明白生活与教育是一个东西,不是两个东西。(陶行知语)在学习语文的同时学习生活并磨砺人生。
1.语文讲读生活化
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是旧时书斋学子的典型写照,然而今天的一些语文课堂上也存在着这种发霉的学究气¾¾学生所学似乎是与自己生活无关的名家名篇,因为教师所讲更多的是围绕考试抓分而来的阅读分析、写作借鉴。我们主张语文讲读生活化,是指课堂语文讲读要面对中学生生活实际,在课堂教学中营造一种宽松平等而又充满
智力活动的智力氛围,使学生通过具体课文的学习,自然而然地受到灵魂的陶冶和思维的训练。讲《一件珍贵的衬衫》前,我先请学生们起来谈谈当前出租车行业的不良风气,学生们谈到报上所载几天前成都街头某司机撞了人还要将受伤者打个半死然后扬长而去的社会新闻,他们义愤填膺;在随后学习课文的过程中,学生们自然会比较两种天渊之别的人格境界,进而整个心灵都被周总理的崇高品格所震撼。学《长江三峡》,我引导学生回顾长江从两岸猿声啼不住到刘白羽笔下的迂回曲折的画廊再到如今人们惊呼的第二条黄河的变迁,使学生在课文上欣赏长江昨天瑰丽景象的同时,忧虑地关注长江明天的生态状况。语文讲读生活化,实际上就是要求教师善于寻找课文内容与学生生活的最佳结合点,尽可能地使课文贴近学生的生活,同时又让学生的心灵不但与作者的心灵产生共鸣,而且与周围的世界息息相通。
2.语文训练生活化
这里的训练,既指语修逻文的知识巩固,也指听说读写的能力提高,语文训练生活化,要求教师的训练应着眼于学生的学以致用,而非学以致考。所用的训练材料,应尽可能来自生活;即使是教材上的练习,也应尽量挖掘其与学生生活的联系。这样,学生在接受训练时,便会感到掌握知识,培养能力不只是为了应付考试,而是为了更好的生活。讲短语、句子知识,可以从学生交来的请假条人手;改病句练习,最好从学生日记、作文中找例子;修辞方法的训练,不妨联系学生熟悉的各类广告另外,语文训练是最容易在统一标准中扼杀学生的思维个性的,因此,我们尤其应该注意保护甚至鼓励学生的创造欲望。我布置初一学生每天写日记,刚开始有不少学生总喜欢编造脱离自己生活真实与认识能力的成人化语言、英雄化思想,
我批评学生时,他们还不服气:以前老师就是这样教的嘛!于是,我反复给他们讲,说真话、写真事、抒真情,是日记的生命;同学们在没有成为雷锋之前,却人人编造雷锋日记,这首先不是日记是否真实的问题,而是做人是否真诚的问题;每一位同学的生活都是一道独特的风景,每一位同学的心灵都是一个独特的世界,为什么到了日记本上
感谢您的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