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激素脱落酸受体的研究进展

植物激素脱落酸受体的研究进展
植物激素脱落酸受体的研究进展

植物学通报 2006, 23 (6): 718 ̄724收稿日期: 2006-02-17; 接受日期: 2006-06-28基金项目: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No.30370765)

* Author for correspondence. E-mail: cpyao@https://www.360docs.net/doc/e15055915.html,

.专题介绍.

植物激素脱落酸受体的研究进展

姚春鹏*,李娜

河南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河南省植物逆境生物学重点实验室, 开封 475001

摘要 脱落酸(abscisic acid, ABA)广泛参与植物生长发育的调控和对多种环境胁迫的适应性反应。有关ABA 受体的研究已经在检测受体位置、纯化ABA 特异性的结合蛋白和克隆ABA 受体基因方面做出了许多重要的工作。最近相继发现一种RNA 结合蛋白FCA 和一种编码Mg 离子螯合酶(Mg-chelatase )H 亚基的CHLH 作为两种不同的ABA 受体分别调控植物的开花时间和介导种子萌发、幼苗生长及叶片的气孔运动。本文从实验策略的角度重点分析总结了研究脱落酸受体相对有效的途径与方法, 同时就有关的研究结果给予了评论和展望。

关键词 脱落酸, 感受位点, 结合蛋白, 受体, 基因

Research Advances on Abscisic Acid Receptor

Chunpeng Yao *, Na Li

College of Life Sciences , Henan University , Henan Key Laboratory of Plant Stress Biology , Kaifeng 475001, China

Abstract Abscisic acid (ABA) regulates various physiological processes of plant growth and development,besides mediating adaptive responses to diverse environmental stresses. Great effort has been made in detecting ABA perception sites, identifying the specifically binding-protein(s) and cloning the receptor gene(s). An RNA-binding protein, FCA and a Mg-chelatase H subunit, CHLH, had been recently identified as two ABA receptors in controlling plant flowering time and regulating seed germination seedling growth and stomatal movement, respectively. This article summarizes the practical approaches employed in exploring putative ABA receptor(s) and discusses the prospects for future investigations.Key words abscisic acid, perception site, binding-protein, receptor, gene

作为一种植物激素, 脱落酸(abscisic acid,ABA)调控植物生长发育的许多方面, 如调节植物的胚胎发育、种子休眠与萌发、气孔关闭、开花时间和果实成熟等生理过程以及植物对干旱、盐碱、低温、高温、紫外辐射和病原侵袭等多种胁迫的适应性反应。ABA 信号转导和作用机制的研究一直是植物逆境生物学的重要课题, 现已鉴定出许多重要的ABA 信号转导元件, 包括蛋白激酶、磷酸酶、离子

通道和Ca 2+ 等(Giraudat et al., 1994; Leung and Giraudat, 1998; Rock, 2000; Finkelstein et al., 2002;吴耀荣和谢旗, 2006)。对于ABA 的感受机制,在最近终于有了突破性的进展, 继Razem 等(2006)报道一种RNA 结合蛋白FCA 作为ABA 受体调控植物开花的时间之后,不久前Shen 等(2006)又宣布一种编码Mg 离子螯合酶(Mg-chelatase)H 亚基的CHLH 作为另一种ABA 受体介导种子萌发、幼苗生长和叶片

719 2006姚春鹏等: 植物激素脱落酸受体的研究进展

气孔的运动。

为了进一步总结ABA受体研究的进展, 本文主要讨论ABA受体研究过程中不同的研究思路和结果, 重点介绍ABA作用位点的检测、ABA特异性结合蛋白的鉴定和潜在受体基因的克隆, 并分析将来研究工作的发展趋势。

1 检测ABA感受/作用位点

通常认为ABA作为一种激素信号首先在细胞的某个位点被感知, 和受体特异结合后启动后续的生理生化反应。由于ABA是一种含15个碳的倍半萜羧酸(pKa=4.8), 在较酸性的pH条件下表现为亲脂性的分子(ABAH)而容易透过质膜进入胞质溶胶中; 在较高的pH条件下表现为亲水性离子态(ABA-)则难以进入胞质而留在质外体。基于这种特性, 以鸭趾草保卫细胞作为模式系统, 在特定pH条件下分别采用胞外施用和胞内显微注射外源ABA的方法, 对比观察ABA引起的气孔开度的变化, 分别得出了ABA 感受位点位于细胞质膜外和细胞质内两种不同的实验结论(Anderson et al., 1994; Allan et al., 1994; Schwartz et al., 1994), 并且都有其他相关实验提供有力支持。Gilroy和Jones(1994)在大麦糊粉层细胞原生质体外施ABA可明显拮抗赤霉素对α-淀粉酶合成与分泌的诱导, 而用显微注射法使胞内ABA浓度升高到250 μmol.L-1却没能产生拮抗效应, 这与Anderson等(1994)的实验设计类似, 结果明显证明了ABA感受位点位于质膜外侧; Schwartz等(1994)与Gosti等(2000)利用膜片钳技术检测分析了ABA对内向K+通道和Ca2+电流的影响, 则对胞质内存在ABA感受位点提供了电生理学证据(Gilroy and Jones, 1994; Schwartz et al., 1994; Gosti et al., 2000)。

鉴于在植物体内ABA既存在多种抑制效应又有多种促进效应, 人们猜测可能同时存在两类感受位点。后来研究发现 86Rb+从保卫细胞的流出既受到胞内ABA又受到胞外ABA的诱导, 进一步证实胞内外均存在ABA的受体位点(MacRobbie, 1995)。

Yamazaki等(2003)采用生物素标记的ABA 和荧光标记的生物素抗体处理蚕豆保卫细胞原生质体, 通过激光扫描显微镜和流式细胞仪非常直观地揭示出ABA感受位点在质膜上的空间分布, 丰富了人们对质膜上ABA受体的认识, 也为揭示胞质内ABA受体的动态分布提供了新思路。

2 鉴定ABA特异性结合蛋白

传统上人们认为ABA受体是蛋白质, 受体蛋白为配基ABA特异性结合蛋白。通常膜上的受体为难溶的整合蛋白, 胞质内受体则为可溶性蛋白。从目前的研究来看, ABA受体应该包含膜上受体和胞质内受体两类, ABA受体蛋白的分离和鉴定也同样存在蛋白相对含量非常低、膜上整合蛋白不易溶解以及难以保持受体本来的敏感性等制约因素。

放射配基结合分析法作为研究配基与受体相互作用的传统核心技术, 在早期研究ABA特异性结合蛋白上得到了很广泛的应用。利用同位素标记的ABA(3H-(±)-ABA)先后于蚕豆叶片亚细胞组分(Hocking et al., 1978)、蚕豆保卫细胞原生质体膜(Hornberg and Weiler, 1984)、水稻幼叶(陈瑞等, 1992)、玉米糊粉层胞质组分(Bai et al., 1994)、玉米根微粒体组分(陈珈等, 1997)和苹果果肉(Zhang et al., 2001)中发现了ABA特异性的结合蛋白。

除Veliev(1991)利用放射免疫法在小麦茎胞质部分发现了与ABA高亲和结合的蛋白质外,亲和层析技术也发展出一系列探针用于检测和纯化ABA结合蛋白, 并在拟南芥微粒体膜(Pedron et al., 1998)、蚕豆叶片(Zhang et al., 2002)和大麦糊粉层(Razem et al., 2004)检测到了ABA高亲和蛋白。

尽管已经在7种植物中发现了10个ABA 特异的结合蛋白或蛋白性结合位点, 但对这些结

72023(6)

合位点进行纯化鉴定的文献一直很少。继Zhang等(2002)首次报道采用亲和层析法从蚕豆叶片中纯化出具有潜在ABA受体特性的结合蛋白之后, 迄今只有Razem等(2004)又报道纯化出体外表达的具有潜在ABA受体特征的大麦糊粉蛋白(Zhang et al., 2002)。

目前看来, 分离纯化ABA受体蛋白的最有效方法应该是亲和层析法。该法包含多种形式, 但其基本原理都是以蛋白质和结合在介质上的配基之间的特异性亲和力为实验基础。ABA通常通过载体蛋白(如牛血清蛋白, bovine serum albumin, BSA)或者一段经过特殊化学修饰的连接物作为间隔臂偶联到载体介质(如sepharose)上进行纯化操作(Pedron et al., 1998; Zhang et al., 2002)。Razem等(2004)通过一系列蛋白-配基结合分析实验发现蛋白(ABAP1)与ABA的结合具有可饱和性、可逆性、特异性和高亲和力等特征, Western-blot显示ABAP1为糊粉细胞质膜组分, Southern-blot显示ABAP1在小麦、苜蓿、烟草、芥菜和豌豆等多种单子叶和双子叶植物中都有同源基因(Razem et al., 2004)。

理论上, 受体蛋白与配基的结合都具有可饱和性、可逆性、特异性和高亲和力等特征,但这只能是鉴定受体的必要条件而非充分条件,没有与相应的生理功能联系起来依然很难定论和让人信服。所以Zhang 等(2002)和Razem等(2004)各自所在的实验室在纯化到ABA特异性的结合蛋白之后分别时隔4年和2年最终才鉴定出相应ABA的受体。

3 寻找ABA受体基因

遗传学和分子生物学特别是植物基因组学的快速发展积累了大量的生物信息资源和突变体资源, 这为人们直接分离鉴定ABA受体基因从而在生理学和分子生物学水平上综合进行基因功能鉴定提供了极大的便利。

3.1 突变体筛选

植物激素的信号转导是以受体感受激素信号为起点, 生理反应或表型产生为终点。通过化学或物理诱变, 筛选出对激素响应表现异常的突变体后克隆基因并分析其功能, 确定突变基因在激素信号转导中的位置, 这在植物激素乙烯受体和细胞分裂素受体以及蓝光受体的研究中都已有很成功的范例(Briggs and Olney, 2001; Heyl and Schmulling, 2003; Chen et al., 2005),理论上和技术上都为寻找ABA受体突变体提供了良好的研究依据。

然而, 从20世纪80年代至今, 根据玉米特别是模式植物拟南芥在种子休眠、萌发、气孔关闭、根生长和幼苗发育等过程中对ABA、生长素、油菜素内酯和乙烯等植物激素敏感性异常(不敏感或超敏感)以及对糖、盐、旱和冷等胁迫反应异常(表型异常或基因表达异常), 已经筛选出60多种突变体, 得到编码基因20多个, 功能鉴定均为ABA信号转导中间元件而非ABA受体基因(Merlot and Giraudat, 1997; Leung and Giraudat, 1998; Finkelsteina et al., 2002; Nambara et al., 2002)。尤其是Nambara 等(2002)以ABA类似物筛选对ABA立体异构体(-)-ABA和(+)-ABA敏感性不同的突变体, 以求获得受体基因突变体, 在筛选策略上侧重于ABA的感受, 然而至今还没有真正的突破性报道(Nambara et al., 2002)。

3.2 文库表达筛选

Razem等(2004)采用抗-抗ABA抗体(也称Ab2)筛选ABA处理过的大麦糊粉层的cDNA表达文库, 获得一全长cDNA(aba33)之后, 又进行体外富集表达和蛋白特性鉴定。Liu等(1999)曾以同样的实验方法从ABA处理过的大麦糊粉层的cDNA表达文库中分离出一全长cDNA (aba45), Northern-blot显示aba45 mRNA在发育中的糊粉层细胞和胚中丰富表达, 而在大麦根、茎和叶中则没有检测到, 同时发现aba45受ABA上调诱导和赤霉素下调诱导(Liu et al., 1999)。事实上, 早在1998年, 郑志富等就曾采

721 2006姚春鹏等: 植物激素脱落酸受体的研究进展

用抗ABA结合蛋白(ABBP)血清作为探针筛选玉米cDNA表达文库, 从20万个独立噬斑中, 获得1个编码多肽的cDNA克隆, 它与动物的某些核酸结合蛋白基因的同源性高达60%~65%。由于该抗血清不仅能识别ABBP, 还能识别rRNA, 暗示该蛋白可能作为一种细胞质内ABA 受体与核糖核酸结合, 在转录和翻译水平上调控基因表达(郑志富等, 1998)。这种方法将免疫技术特有的专一性和高度的灵敏性与现代基因表达分析技术的灵活性相结合, 在寻找ABA受体基因与蛋白的手段上是独特而高效的。但郑志富等(1998)和Liu等(1999)均未有后续深入研究的突破性报道, 而Razem等(2006)则在对纯化蛋白测序的基础上发现ABAP1与一种已知的RNA结合蛋白FCA的氨基酸序列相似, 他们以此为突破口鉴定出FCA作为一种ABA受体调控植物开花的时间, 最终在ABA受体领域取得突破性进展(Macknight et al., 1997; Razem et al., 2006)。

与利用复杂的免疫抗体作探针筛选cDNA 表达文库不同, Leyman等(1999)借鉴动物受体研究中已有的成功策略(Takahashi et al., 1987; Browaeys-Poly et al.,1998), 从干旱胁迫处理的烟草叶中提取总mRNA后, 显微注射到爪蟾卵母细胞中进行异源表达, 发现存在响应ABA(20μmol.L-1 ABA处理)的能激活卵母内源Ca2+依赖的Cl-电流的蛋白后, 构建相应的cDNA文库再经卵母表达和亚克隆表达筛选后获得Nt-SYR1基因, 电生理学和分子生物学实验结果显示其蛋白产物可能在ABA信号转导早期扮演很重要的角色(Leyman et al., 1999)。这种运用爪蟾卵母细胞进行基因的表达筛选, 可以获得很多常规方法无法得到的克隆, 尤其对于受体这种常为膜上的疏水蛋白、含量太低难以得到高纯度蛋白而无法运用合适的核酸探针或抗体进行cDNA文库筛选的基因的克隆更是非常适用,在ABA受体研究中将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Takahashi et al., 1987)。3.3 基因芯片和表面等离子体生物传感器技术

基因芯片技术是对传统生物技术如基因检测、核酸杂交、分型和测序等技术的重大融合与升级,具有快速、高效和高通量等特点, 在检测差异表达基因和筛选新基因等方面具有强大优势(Schena et al., 1995; Eisen and Brown, 1999; Schenk et al., 2000)。在鉴定ABA应答基因、响应逆境胁迫的基因以及分析ABA信号转导中间元件的表达研究中也已得到成功应用(Seki et al., 2002; Leonhardt et al., 2004; Philip et al., 2004; Osakabe et al., 2005)。特别是Osakabe等(2005)借助cDNA芯片技术分析RPK1突变体和反义-RPK1转基因植株中目前已知的大量受ABA诱导的基因的表达模式, 结果发现几乎所有受ABA诱导的基因都被下调, 从而辅助鉴定出RPK1位于ABA信号转导级联反应的早期位置, 很可能是介导ABA感受或者是ABA受体复合物的成分。

另外, Desikan等(1999)曾利用表面等离子体生物传感器技术, 在水稻细胞原生质体上发现了一参与ABA信号转导的与JIM19(Knox et al., 1995)相互作用的膜复合物。随着表面等离子体生物传感器的改进,目前人们已经能够利用该仪器在无标记的情况下实时地对粗提的生物分子进行包括蛋白质与蛋白质、蛋白质与DNA、DNA与DNA、抗原与抗体以及受体与配体之间相互作用的研究(Schuck, 1997),这无疑为ABA受体及其信号转导的研究提供了一种较为强大和便利的工具。

4 展望

ABA受体研究对于深入了解植物生长发育及逆境适应性调节的分子生理机制具有重要的科学价值和社会意义, 是植物学研究的重点、难点和热点之一, 受到国内外许多实验室的密切关注。现已采用了大量先进的生理学和分子生物学实验仪器及技术手段, 做出了颇有价

72223(6)

值的工作。揭示出ABA感受位点不仅有助于阐明受体的分布, 也为进一步分离纯化受体蛋白提供了必要的理论依据; 通过分离纯化ABA 特异性结合蛋白来克隆受体基因是最直接最传统的分离蛋白编码基因的方法; 而分子生物学和基因组学的迅猛发展则为直接进行受体基因克隆提供了更便利的途径。虽然长期以来一直没有获得突破性进展, 但前人的探索却为今后的研究奠定了有利的基础。

迄今, 通过遗传学的方法已经克隆了许多ABA应答基因, 但一直没有筛选到ABA受体基因突变体。从其他动植物受体的研究结果来看, ABA受体很可能是由冗余基因或者胚胎/配子致死突变基因编码, 也可能存在种内外差异和时空表达的差异(不同生长阶段组织或细胞的ABA受体特性不同); 对于前一种情况有必要调整突变体的构建和筛选方法, 如最近发展起来的激活标签法在解析基因家族的功能方面已经表现出很好的前景(Nakazawa et al., 2003)。对于后一种情况则应充分考虑ABA受体结构与作用机制的复杂性, ABA受体很可能并不都像传统上认为的仅仅是一种简单的功能蛋白, 它在与ABA结合后可能激活或抑制一种也可能是几种信号转导途径; 同时, 可能某些ABA受体是一些蛋白复合物或蛋白复合物的某个亚单位而这些蛋白复合物又是由某些相同或不同的亚单位组合构成; 正如生物化学中的同工酶一样, 这些ABA受体都能和ABA特异结合, 但是它们的理化性质、调控的信号转导途径以及反应机理却差别很大甚至完全不同。

ABA参与的生理过程错综复杂, 其功能的多效性也暗示植物体中存在着受体的多样性。ABA在植物生命活动中起着重要而复杂的作用, 长期的进化选择压力必然形成了一套严密协调的作用机制。在各种实验系统中, ABA最适浓度差异很大, 对于不同组织其产生的效应甚至相反。对ABA结构类似物的研究表明, 在ABA 不同的反应中对ABA立体化学结构的要求有所不同, 进一步暗示高等植物体内存在着多种类型的ABA受体(Walker-Simmons et al., 1997; Kim et al., 1999)。

Razem等(2006)应用前人的策略, 借助目前普遍应用的生物信息学分析方法和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实验技术, 首次鉴定出一个早在1997年就已经报道过的与植物开花有关的RNA结合蛋白FCA作为一种ABA受体调控植物开花的时间。该受体介导ABA对开花时间的调控, 但并不参与ABA调节的种子萌发和气孔关闭的反应途径, 暗示在植物体内肯定还存在其他类型的ABA受体。这种科学推测很快被中国农业大学张大鹏课题组的研究结果所证实。他们利用之前从蚕豆叶片中得到的ABA 特异性结合蛋白ABAR的序列信息,研究了拟南芥中相应的同源基因的功能。结果发现拟南芥中ABAR与ABA也具有受体-配基结合特性;通过转基因上调ABAR的表达(over-expressing ABAR)后,植物在种子萌发、幼苗生长和气孔运动方面对ABA“超敏感”; 而通过转基因(RNAi, ABAR反义)下调ABAR的表达后植物在种子萌发、幼苗生长和气孔运动方面对ABA反应“不敏感”; 同时发现ABAR 的T-DNA插入敲除突变体由于种子不能正常成熟,是致死突变;由于ABAR蛋白的基因被报道编码M g离子螯合酶的H亚基——CHLH,是叶绿素的生物合成以及植物质体向细胞核信号转导过程的关键元件,他们又研究了叶绿素合成和质体-核信号转导相关的突变体,结果发现如果突变不影响ABAR/CHLH 的表达,就不影响植物对ABA信号的响应,从而证明了ABAR是一个ABA受体,其介导的ABA信号转导是一个独立于叶绿素合成和质体-核信号转导的不同的细胞信号过程。(Shen et al., 2006)。

Razem等(2006)和Shen等(2006)的重要发现为ABA受体及其信号转导的研究开辟了新的思路和研究方向,如进一步鉴定FCA和ABAR/

723 2006姚春鹏等: 植物激素脱落酸受体的研究进展

CHLH中ABA结合区的保守序列及其同源序列分析、充分挖掘分析FCA和ABA/CHLH同源基因的功能以及寻找受体下游的效应子等。相信随着生物化学、基因组学、蛋白质组学和生物信息学的发展及新技术的应用, 最终会全面揭示ABA受体及其调节相关生物学过程的分子机制。

致谢 导师宋纯鹏教授对本文写作给予了宝贵指导, 在此表示诚挚的感谢!

参考文献

陈珈, 吴忠义, 朱美君(1997). 玉米根质膜ABA结合蛋白的增溶及特性研究. 植物学报11, 1015-1020.

陈瑞, 王丽蓉, 陆漓, 张振先, 张德颐 (1992). 水稻幼叶中与ABA亲和力强的结合蛋白. 植物学报34, 185-190.

吴耀荣, 谢旗(2006). ABA与植物胁迫抗性. 植物学通报23, 511-518.

郑志富, 金振华, 周燮, 夏凯, 马诚 (1998). 一种与核酸复合的脱落酸结合蛋白. 中国科学(C辑) 28, 22-29. Allan, A.C., Fricker, M.D., Ward, J.L., Beale, M.

H., and Trewavas, A.J. (1994). Two transduction pathways mediate rapid effects of abscisic acid in Commelina guard cells. Plant Cell 6, 1319-1328. Anderson, B., Ward, J., and Schroeder, J. (1994). Evidence for an extracellular reception site for absci-sic acid in Commelina guard cells. Plant Physiol. 104, 1177-1183.

Bai, D.G., Smith, J.D., and Moon, J.S. (1994). Ab-scisic acid binding to extracts from normal and vi-viparous-1 mutant aleurone layers of Zea mays L. J. Plant Biol. 37, 151-158.

Briggs, W.R., and Olney, M.A. (2001). Photorecep-tors in plant photomorphogenesis to date five phytochromes, two cryptochromes, one phototropin, and one superchrome1. Plant Physiol. 125, 85-88. Browaeys-Poly, E., Cailliau, K., and Vilain, J.P. (1998). Fibroblast and 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 expression in Xenopus oocytes displays dis-tinct calcium oscillatory patterns. Biochim. Biophys. Acta 1404, 484-489.

Chen, Y.F., Etheridge, N.A.O.M., and Schaller, G. (2005). Ethylene signal transduction. Ann. Bot. 95, 901-915.

Desikan, R., Hagenbeek, D., Neill, S.J., and Rock, C.D. (1999). Flow cytometry and surface plasmon resonance analyses demonstrate that the monoclonal antibody JIM19 interacts with a rice cell surface com-

ponent involved in abscisic acid signaling in protoplasts. FEBS Lett. 456, 257-262.

Eisen, M.B., and Brown, P.O. (1999). DNA arrays for analysis of gene expression. Meth. Enzymol. 303, 179-205.

Finkelsteina, R., Gampala, S., and Rock, C. (2002). Abscisic acid signaling in seeds and seedlings. Plant Cell 14, S15-S45.

Gilroy, S., and Jones, R. (1994). Perception of gib-berellin and abscisic acid at the external face of the plasma membrane of barley (Hordeum vulgare L.) aleurone protoplasts. Plant Physiol. 104, 1185-1192. Giraudat, J., Parcy, F., Bertauche, N., Gosti, F., and Leung, J. (1994). Current advances in abscisic acid action and signaling. Plant Mol. Biol. 26, 1557-1577.

Gosti, F., Beaudoin, N., Serizet, C., Webb, A., Vartanian, N., Hamilton, D.W.A., Hills, A., Kohler, B., and Blatt, M.R. (2000). Ca2+ channels at the plasma membrane of stomatal guard cellsare activated by hyperpolarization and abscisic acid. Proc. Natl. Acad. Sci. USA 97, 4967-4972.

Heyl, A., and Schmulling, T. (2003). Cytokinin sig-nal perception and transduction. Curr. Opin. Plant Biol. 6, 480-488.

Hocking, T., Clapham, J., and Cattell, K.J. (1978). Abscisic acid binding to subcellular fractions from leaves of Vicia faba. Planta 138, 303-304. Hornberg, C., and Weiler, E. (1984). High-affinity binding sites for abscisic acid on plasmalemma of Vicia faba guard cells. Nature 310, 321-324.

Kim, B.T., Min, Y.K., Asami, T., Park, N.K., Kwon, O.Y., Cho, K.Y., and Yoshida, S. (1999). 2-Fluoroabscisic acid analogs: their synthesis and bio-logical activities. J. Agric. Food Chem. 47, 313-317. Knox, J.P., Peart, J., and Neill, S.J. (1995). Identi-fication of novel cell surface epitopes using a leaf epidermal strip assay system. Planta 196, 266-270. Leonhardt, N., Kwak, J.M., Robert, N., Waner, D., Leonhardt, G., and Schroeder, J.I. (2004). Microarray expression analyses of Arabidopsis guard cells and isolation of a recessive abscisic acid hyper-sensitive protein phosphatase 2C mutant. Plant Cell 16, 596-615.

Leung, J., and Giraudat, J. (1998). Abscisic acid sig-nal transduction. Annu. Rev. Plant Physiol. Plant Mol. Biol. 49, 199-222.

Leyman, B., Geelen, D., Quintero, F.J., and Blatt, M.R. (1999). A tobacco syntaxin with a role in hor-monal control of guard cell ion channels. Science 283, 537-540.

Liu, J.H., Luo, M., Cheng, K.J., Mohapatra, S.S., and Hill, R.D. (1999). Identification and character-

72423(6)

ization of a novel barley gene that is ABA-inducible and expressed specifically in embryo and aleurone. J. Exp. Bot. 50, 727-728.

Macknight, R., Bancroft, I., Page, T., Lister, C., Schmidt, R., Love, K., Westphal, L., Murphy, G., Sherson, S., Cobbett, C., and Dean, C. (1997). FCA, a gene controlling flowering time in Arabidopsis, encodes a protein containing RNA-binding domains. Cell 89, 737-745.

MacRobbie, E.C. (1995). ABA-induced ion efflux in stomatal guard cells: multiple actions of ABA inside and outside the cell. Plant J. 7, 565-576.

Merlot, S., and Giraudat, J. (1997). Gene analysis of abscisic acid signal transduction. Plant Physiol. 114, 751-757.

N a k a z a w a,M.,I c h i k a w a,T.,I s h i k a w a, A., Kobayashi, H., Tsuhara, Y., Kawashima, M., Suzuki, K., Muto, S., and Matsui, M. (2003). Activation tagging, a novel tool to dissect the func-tions of a gene family. Plant J. 34, 741-750. Nambara, E., Suzuki, M., Abrams, S., McCarty, D. R., Kamiya, Y., and McCourt, P. (2002). A screen for genes that function in abscisic acid signaling in Arabidopsis thaliana. Genetics 161, 1247-1255. Osakabe, Y., Maruyama, K., Seki, M., Satou, M., Shinozaki, K., and Yamaguchi-Shinozaki, K. (2005). Leucine-rich repeat receptor-like kinase1 is a key membrane-bound regulator of abscisic acid early signaling in Arabidopsis. Plant Cell 17, 1105-1119. Pedron, J., Brault, M., Nake, C., and Miginiac, E. (1998). Detection of abscisic-acid-binding proteins in the microsomal protein fraction of Arabidopsis thaliana with abscisic-acid-protein conjugates used as affinity probes. Eur. J. Biochem. 252, 385-390. Philip, Z., Matthias, H.H., Lars, H., and Wilhelm, G. (2004). GENEVESTIGATOR. Arabidopsis microarray database and analysis toolbox. Plant Physiol. 136, 2621-2632.

Razem, F.A., El-Kereamy, A., Abrams, S.R., and Hill, R.D. (2006).The RNA-binding protein FCA is an abscisic acid receptor. Nature 439, 290-294. Razem, F.A., Luo, M., Liu, J.H., Abrams, S.R., and Hill, R.D. (2004). Purification and characterization of a barley aleurone abscisic acid-binding protein. J. Biol. Chem. 279, 9922-9929.

Rock, C. (2000). Pathways to abscisic acid-regulated gene expression. New Phytol. 148, 357-396. Schena, M., Shalon, D., Davis, R.W., and Brown, P.O. (1995). Quantitative monitoring of gene ex-pression patterns with a complimentary DNA microarray. Science 270, 467-470.Schenk, P.M., Kazan, K., Wilson, I., Anderson, J. P., Richmond, T., Somerville, S.C., and Manners, J.M. (2000). Coordinated plant defense responses in Arabidopsis revealed by microarray analysis. Proc. Natl. Acad. Sci. USA 97, 11655-11660.

Schuck, P. (1997). Reliable determination of binding affinity and kinetics using surface plasmon resonance biosensors. Curr. Opin. Biotechnol. 8, 498-502. Schwartz, A., Wu, W.H., Tucker, E.B., and Assmann, S.M. (1994). Inhibition of inward K+ chan-nels and stomatal response by abscisic acids: an intra-cellular locus of phytohormone action. Proc. Natl. Acad. Sci. USA 91, 4019-4023.

Seki, M., Ishida, J., Narusaka, M., Fujita, M., Nanjo, T., Umezawa, T., Kamiya, A., Nakajima, M., Enju, A., Sakurai, T., Satou, M., Akiyama, K., Yamaguchi-Shinozaki, K., Carninci, P., Kawai, J., Hayashizaki, Y., and Shinozaki, K. (2002). Monitoring the expression pattern of around

7 000 Arabidopsis genes under ABA treatments using

a full-length cDNA microarray. Funct. Integr. Genomics 2, 282-291.

Shen, Y.Y., Wang, X.F., Wu, F.Q., Du, S.Y., Cao, Z., Shang, Y., Wang, X.L., Peng, C.C., Yu, X.C., Zhu, S.Y., Fan, R.C., Xu, Y.H., and Zhang, D.P. (2006). The Mg-chelatase H subunit is an abscisic acid receptor. Nature 443, 823-826.

Takahashi, T., Neher, E., and Sakmann, B. (1987). Rat brain serotonin receptors in Xenopus oocytes are coupled by intracellular calcium to endogenous channels. Proc. Natl. Acad. Sci. USA 84, 5063-5067. Veliev, S.N. (1991). Cytosolic high affinity ABA-bind-ing protein from wheat shoot. Biokhimiya 56, 420-425.

Walker-Simmons, M.K., Holappa, L.D., Abrams, G.D., and Abrams, S.R. (1997). ABA metabolites induce group 3 LEA mRNA and inhibit germination in wheat. Physiol. Plantarum 100, 474-480. Yamazaki, D., Yoshida, S., Asami, T., and Kuchitsu, K. (2003). Visualization of abscisic acid-perception sites on the plasma membrane of stomatal guard cells. Plant J. 35, 129-139.

Zhang, D.P., Chen, S.W., Peng, Y.B., and Shen, Y. Y. (2001). Abscisic acid-specific binding sites in the flesh of developing apple fruits. J. Exp. Bot. 52, 2097-2103.

Zhang, D.P., Wu, Z.Y., Li, X.Y., and Zhao, Z.X. (2002). Purification and identification of a 42-kilodalton abscisic acid-specific-binding protein from epidermis of broad bean leaves. Plant Physiol. 128, 714-725.

(责任编辑: 孙冬花)

蛋白质的降解知识讲解

蛋白质的降解

第六章蛋白质的降解及其生物学意义 ?第一节蛋白质降解的概述 ?第二节参与蛋白质降解的酶类 ?第三节蛋白酶体-泛素系统及其功能 ?第四节蛋白质降解的生物学意义 蛋白质降解是生命的重要过程 ?维持细胞的稳态。 ?清除因突变、热或氧化胁迫造成的错误折叠的蛋白质,防止形成细胞内凝集。 ?及时终止不同生命时期调节蛋白的生物活性。 ?蛋白质的过度降解也是有害的,蛋白质的降解必须受到空间和时间上 蛋白质降解的体系 ?蛋白质消化分解为被机体吸收的营养物质。 ?研究蛋白质结构时,用蛋白酶降解肽链。 ?蛋白质新生肽链生物合成以及新生肽链折叠的过程中,质量的控制都与“次品”的降解有关。 ?蛋白质在行使功能时,很多调节控制都与肽键的断裂有关,如前肽的切除、无活性的前体蛋白质的激活等。 第一节蛋白质降解的概述 蛋白质的寿命 ?细胞内绝大多数蛋白质的降解是服从一级反应动力学。半衰期介于几十秒到百余天,大多数是70~80d。 ?哺乳动物细胞内各种蛋白质的平均周转率为1 ~ 2d。代谢过程中的关键酶以及处于分支点的酶寿命仅几分钟,有利于体内稳态在情况改变后快速建立。 –大鼠肝脏的鸟氨酸脱羧酶半衰期仅11min,是大鼠肝脏中降解最快的蛋白质。 –肌肉肌动蛋白和肌球蛋白的寿命约l~2w。 –血红蛋白的寿命超过一个月。 ?蛋白质的半衰期并不恒定,与细胞的生理状态密切相关。 蛋白质寿命的N端规则 ?N端规则:细胞质中蛋白质的寿命与肽链的N端氨基酸残基的性质有一定的关系。 ?N端的氨基酸残基为D、R、L、K和F的蛋白质,其半衰期只有2~3min。 ?N端的氨基酸残基为A、G、M和V的蛋白质,它们在原核细胞中的半衰期可超过10h,而在真核细胞中甚至可超过20h。 酿酒酵母蛋白质代谢特点 ?酿酒酵母中不稳定蛋白的N端氨基酸残基有12个: Asn(B)、Asp(D)、Glu(E)、Phe (F)、His(H)、Ile(I)、Leu(L)、Lys(K)、Arg(R)、Trp(W)、Tyr(Y)和Gln (Z)。 ?酵母中存在切除N端甲硫氨酸的氨肽酶,它作用的蛋白质底物的N端第二个氨基酸一定是N端规则中的氨基酸残基。 PEST假设 ?PEST(Pro-Glu-Ser-Thr)假设:认为含有序列为PEST肽段的蛋白质,在细胞质中很快被降解,在这个亲水的区域附近常有碱性残基。 ?PEST肽段的缺失,可以延长此突变蛋白质的寿命。 ?在22个快速降解的蛋白质中有20个是含有PEST序列。

常见五种内源激素的生理效应

常见五种内源激素的生理效应 一、生长素:代号为IAA。 生长素使最早被发现的植物激素,是一类含有一个不饱和芳香族环和一个乙酸侧链的内源激素,包括吲哚乙酸(IAA)、4-氯-IAA、5-羟-IAA、萘乙酸等,习惯上常把吲哚乙酸作为生长素的同义词。 生长素具体的生理效应表现为: 第一、促进生长。生长素在较低的浓度下可促进生长,而高浓度时则抑制生长,甚至使植物死亡,这种抑制作用与其能否诱导乙烯的形成有关。另外,不同器官对生长素的敏感性不同。 第二、促进插条不定根的形成。用生长素类物质促进插条形成不定根的方法已在苗木的无性繁殖上广泛应用。 第三、对养分的调运作用。生长素具有很强的吸引与调运养分的效应,利用这一特性,用生长素处理,可促使子房及其周围组织膨大而获得无子果实。 第四、生长素的其他效应。例如促进菠萝开花、引起顶端优势(即顶芽对侧芽生长的抑制)、诱导雌花分化(但效果不如乙烯)、促进形成层细胞向木质部细胞分化、促进光合产物的运输、叶片的扩大和气孔的开放等。此外,生长素还可抑制花朵脱落、叶片老化和块根形成等。 二、赤霉素:代号为GA。 赤霉素(gibberellin)一类主要促进节间生长的植物激素,因发现其作用及分离提纯时所用的材料来自赤霉菌而得名。 赤霉素的生理效应为: 第一、促进茎的伸长生长。这主要是能促进细胞的伸长。用赤霉素处理,能显著促

进植株茎的伸长生长,特别是对矮生突变品种的效果特别明显;还能促进节间的伸长。 第二、诱导开花。某些高等植物花芽的分化是受日照长度和温度影响的。若对这些未经春化的植物施用赤霉素,则不经低温过程也能诱导开花,且效果很明显。对花芽已经分化的植物,赤霉素对其花的开放具有显著的促进效应。 第三、打破休眠。对于需光和需低温才能萌发的种子,赤霉素可代替光照和低温打破休眠。 第四、促进雄花分化。对于雌雄异花的植物,用赤霉素处理后,雄花的比例增加;对于雌雄异株植物的雌株,如用赤霉素处理,也会开出雄花。 第五、其他生理效应。赤霉素还可以加强生长素对养分的动员效应,促进某些植物坐果和单性结实、延缓叶片衰老等。 三、细胞分裂素:其代号为CTK。 细胞分裂素是一类具有腺嘌呤环结构的植物激素。它们的生理功能突出地表现在促进细胞分裂和诱导芽形成。 细胞分裂素有多种生理效应。其生理效应表现为: 第一、促进细胞分裂。细胞分裂素的主要生理功能就是促进细胞的分裂。细胞分裂素主要是对细胞质的分裂起作用。 第二、促进芽的分化。促进芽的分化是细胞分裂素重要的生理效应之一,有些离体叶细胞分裂素处理后主脉基部和叶缘都能产生芽。 第三、促进细胞扩大。这种扩大主要是因为促进了细胞的横向增粗。 第四、促进侧芽发育,消除顶端优势。细胞能解除由生长素所引起的顶端优势,促进侧芽生长发育。 第五、延缓叶片衰老。如果在离体叶片上局部涂以细胞分裂素,则叶片其余部位变

五种植物激素的比较

五种植物激素的比较 名称产生部位生理作用 对应的生长 调节剂 应用 生长素 幼根、幼芽及发 育的种子 促进生长,促进果 实发育 萘乙酸、2, 4-D ①促进扦插枝条的生根; ②促进果实发育,防止落 花落果;③农业除草剂赤霉素 幼芽、幼根、未 成熟的种子等幼 嫩的组织和器官 ①促进细胞伸长, 引起植株长高;② 促进种子萌发和 果实发育 ①促进植物茎秆伸长;② 解除种子和其他部位休 眠,提早用来播种 细胞分裂素 正在进行细胞分 裂的器官(如幼 嫩根尖) ①促进细胞分裂 和组织分化;②延 缓衰老 青鲜素 蔬菜贮藏中,常用它来保 持蔬菜鲜绿,延长贮存时 间乙烯 植物各部位,成 熟的果实中更多 促进果实成熟乙烯利 处理瓜类幼苗,能增加雌 花形成率,增产 脱落酸 根冠、萎蔫的叶 片等 抑制细胞分裂,促 进叶和果实衰老 与脱落 落叶与棉铃在未成熟前的 大量脱落 多种激素的共同调节:在植物生长发育的过程中,任何一种生理活动都不是受单一激素控制的,而是多种激素相互作用的结果。这些激素之间,有的是相互促进的;有的是相互拮抗的。举例分析如下: (1)相互促进方面的有 ①促进果实成熟:乙烯、脱落酸。 ②促进种子发芽:细胞分裂素、赤霉素。 ③促进植物生长:细胞分裂素、生长素。 ④诱导愈伤组织分化成根或芽:生长素、细胞分裂素。 ⑤延缓叶片衰老:生长素、细胞分裂素。 ⑥促进果实坐果和生长:生长素、细胞分裂素、赤霉素。 (2)相互拮抗方面的有 ①顶端优势:生长素促进顶芽生长,细胞分裂素和赤霉素都促进侧芽生长。 ②防止器官脱落:生长素抑制花朵脱落,脱落酸促进叶、花、果的脱落。 ③种子发芽:赤霉素、细胞分裂素促进,脱落酸抑制。 ④叶子衰老:生长素、细胞分裂素抑制,脱落酸促进。 例1、从某植物长势一致的黄化苗上切取等长幼茎段(无叶和侧芽),将茎段自顶端向下对称纵切至约 3 4 处后,浸没在不同浓度的生长素溶液中。一段时间后,茎段的半边茎会向切面侧弯曲生长形成如图甲所示的弯曲角度(α),且α与生长浓度的关系如图乙所示。请回答问题。 (1)从图乙可知,在两个不同浓度的生长素溶液中,茎段半边茎生长产生的弯曲角度可以相

植物绿原酸的研究进展

植物绿原酸的研究进展 摘要介绍了绿原酸的性质、作用、提取、应用,揭示了绿原酸具有潜在的、广阔的应用前景。 关键词绿原酸抗氧化性微波辅助提取生物合成自由基 绿原酸(Chlorogenic acid)是植物在有氧呼吸过程中形成的一种苯丙素类物质,在植物界广泛存在,但含量较高的植物不多,研究表明杜仲叶中绿原酸含量丰富。我国杜仲的栽植十分广泛,每年可产叶约400万吨,从杜仲叶中提取绿原酸有重要的理论和实际意义。 1 绿原酸的性质 绿原酸又叫咖啡鞣酸,化学名为3-咖啡酰奎尼酸,其结构式如图1。绿原酸是一种多酚类化合物,由一分子咖啡酸(Caffeic acid)和一分子奎尼酸(Quinic acid,1-羟基六氢没食子酸)缩合脱水而成的缩酚酸,是植物体在有氧呼吸过程中经莽草酸途径产生的一种苯丙素类化合物。它的物理性状:半水合物为针状结晶(水)。110℃变为无水化合物,熔点208℃,25℃水中溶解度为4%,热水中溶解度更大;绿原酸易溶于乙醇及丙酮,极微溶于乙酸乙酯。 图1 绿原酸的结构式 绿原酸是由咖啡酸与奎尼酸形成的酯,其分子结构中有酯键、不饱和双键及多元酚3个不稳定部分。在从植物提取过程中,往往通过水解和分子内酯基迁移而发生异构化。由于绿原酸的特殊结构,决定了其可以利用乙醇、丙酮、甲醇等极性溶剂从植物中提取出来,但是由于绿原酸本身的不稳定性,提取时不能高温、强光及长时间加热。绿原酸的供试液放置于棕色瓶、冰箱(2℃)保存时最为稳定。 2 绿原酸的作用与用途 绿原酸是抗菌、止血[1]、消炎、利胆、增高白血球、抗病毒药物的重要原料,具有肾上腺素类似的作用;绿原酸对人有致敏作用,吸入含有绿原酸的植物尘埃后,可发生气喘、皮炎等,但食入后可经小肠分泌物作用,变为无致敏性物质;绿原酸具有降压[1]及抗肿瘤作用:蔬菜、水果中的多酚类如绿原酸、咖啡 酸等可通过抑制活化酶来抑制致癌物黄曲霉毒素B 1和苯并[a]芘的变异原性; 绿原酸还可通过降低致癌物的利用率及其在肝脏中的运输来达到防癌、抗癌的效果[1];绿原酸具有补肾、利尿、增强机体免疫作用。 许多试验研究表明,绿原酸是有效的酚型抗氧化剂,其抗氧化活性强于咖啡

植物激素脱落酸ABA受体的研究

创作编号: GB8878185555334563BT9125XW 创作者:凤呜大王* 植物激素脱落酸ABA受体的研究 摘要脱落酸ABA(abscisic acid, ABA)是一种重要的植物激素,参与高等植物生长发育、抗逆等诸多生理过程。近些年发现的能与ABA结合并发挥受体功能的有FCA(Flowering Control Locus A)、ABAR/CHLH(Mg离子螯合酶H亚基)、GCR2(G蛋白偶联受体)、GTG1/2(GPCR-type G protein 1/2)和PYR/PYL/RCAR (pyrabactin resistant/PYR-like/regulatory component of ABA),其中PYR/PYL/RCAR被普遍认为是真正的ABA受体蛋白。目前ABA受体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拟南芥和水稻等几个模式植物中。本文概述了以上几种ABA受体的研究进展,重点介绍以PYR/PYL/RCAR为受体在ABA信号传导途径中的作用模式,旨在为ABA受体及其信号转导通路的相关研究提供参考。 关键词脱落酸;ABA受体;信号转导 Research on Abscisic Acid(ABA)Receptor in plants Abstract Abscisic acid (ABA) is a key plant stress hormone,which involved in many important processes of growth and development in higher plants. Recent years, FCA(Flowering Control Locus A), ABAR/CHLH(H subunit of the chloroplast Mg2+-chelatase), GCR2(G-protein Coupled Receptor)、GTG1/2(GPCR-type G protein 1/2),PYR/PYL/RCAR(pyrabactin resistant /PYR-like/regulatory component of ABA) was found cound bond with ABA and function as ABA Receptor. PYR/ PYL/ RCAR is considered to be the

天然产物绿原酸的研究进展

No.2.2008图1绿原酸的结构 绿原酸(chlorogenicacid)是植物体在有氧呼吸过程中合成的一种苯丙素类物质,分子式为C16H18O9,分子量为345.30,结构式如图1所示。它是许多中草药如金银花、杜仲、茵陈等的主要有效成分之一,也是众多水果蔬菜中的重要活性成分。绿原酸具有清除自由基、抗菌消炎、抗病毒、降糖、降脂、保肝利胆等多种功效。近年来发现绿原酸类物质有抗癌、抗艾滋病的作用,可作为先导设计开发抗癌、抗艾滋病药物。同时,作为良好的抗氧化剂,绿原酸不仅应用于医药行业上,在日用化工、食品等领域都有 广泛的应用。当前国内外在绿原酸分布、合成、提取分析及生物活性等方面的研究成果层出不穷,本文将从这些方面概述绿原酸的研究进展,以期作为合 天然产物绿原酸的研究进展 陈绍华,王亚琴*,罗立新 (华南理工大学生物科学与工程学院,广州510640) 摘要:绿原酸作为植物的一种次生代谢物,具有清除自由基、抗菌消炎、抗病毒、降糖、降血脂、保肝利胆等多种功效。提高绿原酸生产效率,加深对其药理活性机制的认识,是当前研究的热点。从绿原酸的性质、分布、合成、提取方法、测定方法、药理活性及应用等方面概述了其研究进展,展望了通过植物生物反应器大规模生产绿原酸的工艺,为绿原酸和绿原酸类物质的研究开发提供了参考。关键词:绿原酸;合成;提取;测定;药理活性中图分类号:Q94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1005-9989(2008)02-0195-04 Advancesinresearchonchlorogenicacid CHENShao-hua,WANGYa-qin*,LUOLi-xin (SchoolofBioscienceandBioengineering,SouthChinaUniversityofTechnology, Guangzhou510640) Abstract:Chlorogenicacid,asecondarymetabolite,waslinkedwiththefunctionsofscavengingfreeradicle, antibiosis,antiinflammation,antivirus,antitumor,etc,whileasamedicineincuringdiabetic,hyperlipemiaandhepatitis.Atpresent,thestudiesonincreasingtheproductionofchlorogenicacidandexploringthemechanismofitspharmaceuticalactivitieswereverypopular.Thisarticlereviewedtheadvancesinresearchonchlorogenicacidfromitsproperties,distribution,synthesis,extractionanddeterminationtechnology,pharmacologicactivityandapplication,prospectedthetechnologyofmassproductionofchlorogeniciacidthroughplantcellcultureinbioreactor.Alloftheseweretriedtoprovidereferencesfortheresearchanddevelopmentofchlorogenicacidanditsanalogues. Keywords:chlorogenicacid;synthesis;extraction;determination;pharmacologicactivity 收稿日期:2007-08-07 *通讯作者 基金项目:广州市科技计划项目(2004JE-C0231)。 作者简介:陈绍华(1980—),男,广东汕头人,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植物细胞工程。 食品添加剂 提取物与应用195

植物激素受体研究进展

2009年4月JOURNALOFBIOI。OGYApr,2009doi:lO.3969/j.issn.1008—9632.2009.02.043 植物激素受体研究进展 赵丽1,黄海杰2,田维敏 (1.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橡胶研究所热带作物栽培生理学重点实验室,海南儋州571737; 2.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热带生物技术研究所,海南海口571101)摘要:植物激素对植物的生长发育以及在植物应对逆境方面具有重要的调节作用,植物激素受体是植物激素信号转导途径中的一个关键环节,倍受关注。近年来,由于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和遗传学结合,使得植物激素受体的研究取得了很大进展。综述了5种经典植物激素受体以及油菜素内酯和茉莉酸受体在生物化学、遗传学和分子生物学三个层面上的研究成果,旨在为进一步研究植物激素作用机制提供参考资料。 关键词:植物激素;受体;突变体 中图分类号:Q946.88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8—9632(2009)02—0043—05 植物激素受体是植物激素信号传导途径中的一个至关重要的环节。近年来,采用生物化学、遗传学和分子生物学相结合的研究手段,主要以拟南芥、番茄和烟草等为材料,在植物激素受体的分离鉴定和作用机理方面的研究取得了很大进展。本文综述这方面的研究成果,旨在为迸一步研究植物激素作用机制提供参考资料。 1生长素受体研究进展 虽然早就认识到生长素及其对植物生长发育的调节作用,但直到最近才证明TIRl(Transportinhibitorre-spensel)是生长素的受体。TIRl蛋白是由TIRl基因编码的一种F.box蛋白,含有594个氨基酸残基,由N端的一个F.box模式、一段短的约40个氨基酸残基的间隔区域(spacerregion)、16个简并的LRRs(1eucine—richrepeats)和一个C端约70氨基酸残基的尾巴构成。其中N端的75个氨基酸(包括F—box序列)是TIRl同IAA结合所必需的,推测这段序列直接控制TIRl同IAA和Aux/IAA蛋白的结合。 在模式植物拟南芥中,对TIRl的作用机制做了深入研究。r11IRl与AtCULl(cullinhomologue1)、RBXl(RING—boxprotein1)及类似SKPl的ASKI(Arabidop-sisSkpl—likel)一起形成一个SCFllm复合体,催化激活状态的泛素分子从泛素连接酶E3转移到底物分子。AUX/IAA蛋白作为TIRl识别的底物,经泛素化修饰后进入26S蛋白酶体途径降解。生长素能够促进TIRl与AUX/IAA的相互作用,在低浓度生长素环境中,Aux/IAA蛋白相对稳定并与生长素响应因子ARF(auxin.responsefactor)蛋白结合形成异二聚体,负调控ARF的功能。当细胞内生长素浓度升高时,生长素结合TIRl,促进AUX/IAA蛋白降解,解除对ARF转录因子的抑制,转录因子ARF形成自身二聚体,并通过其N端的DNA结合结构域DBD(DNAbindingdomain)结合生长素早期应答基因启动子区的生长素响应元件(auxin—responseelement,AuxRE),从而触发下游信号转导和基因表达。 最近,Tan等人研究认为拟南芥TIRl.ASKI复合体的可单独存在或与生长素及Aux/IAA底物形成复合体。TIRl中富含亮氨酸重复序列结合有肌醇六磷酸辅因子,该结构域通过一个单一的表面口袋识别生长素和Aux/IAA底物。生长素锚定在rI'IRl口袋的底部,占据结合生长素及其类似物的位点。底物Aux/IAA肽段停泊在生长素的顶端,占领了TIRl口袋的其余空间而完全封闭了激素结合位点。生长素作为一种“分子胶水”通过填充蛋白质内表面的疏水空穴而增强TIRI与底物Aux/IAA的相互作用…。 此外在拟南芥中存在3个与TIRl同源的AFB(auxin—signalingF-boxprotein)蛋白,该蛋白属于F—box蛋白家族,含有LRRs,与TIRl高度同源性。用突变体 收稿日期:2008—04—29;修回日期:2008—10—23 作者简介:赵丽(1980一),女,汉族,硕士研究生,专业方向:植物分子生物学,E—mail:yifanever2007@163.eom; 通讯作者:田维敏,博士,研究员,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植物发育生物学的研究,E—mail:wratian@163.corn。 基金项目: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2006CB08205)资助 43万方数据

植物激素脱落酸ABA受体的研究

植物激素脱落酸ABA受体的研究 摘要脱落酸ABA(abscisic acid, ABA)是一种重要的植物激素,参与高等植物生长发育、抗逆等诸多生理过程。近些年发现的能与ABA结合并发挥受体功能的有FCA(Flowering Control Locus A)、ABAR/CHLH(Mg离子螯合酶H亚基)、GCR2(G蛋白偶联受体)、GTG1/2(GPCR-type G protein 1/2)和PYR/PYL/RCAR(pyrabactinresistant/PYR-like/regulatory component of ABA),其中PYR/PYL/RCAR被普遍认为是真正的ABA受体蛋白。目前ABA受体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拟南芥和水稻等几个模式植物中。本文概述了以上几种ABA受体的研究进展,重点介绍以PYR/PYL/RCAR为受体在ABA信号传导途径中的作用模式,旨在为ABA受体及其信号转导通路的相关研究提供参考。 关键词脱落酸;ABA受体;信号转导 Research on Abscisic Acid(ABA)Receptor in plants Abstract Abscisic acid (ABA) is a key plant stress hormone,which involved in many important processes of growth and development in higher plants. Recent years, FCA (Flowering Control Locus A), ABAR/CHLH(H subunit of the chloroplast Mg2+-chelatase), GCR2(G-protein Coupled Receptor)、GTG1/2(GPCR-type G protein 1/2),PYR/PYL/RCAR(pyrabactin resistant/PYR-like/regulatory component of ABA) was found cound bond with ABA and function as ABA Receptor.PYR/ PYL/ RCAR is considered to be the most widely studied ABA receptor .Currently, most research focuses on several model plants such as Arabidopsis and rice.This paper describes the research progressof several kind of ABA receptor above, highlighting the PYR / PYL / RCAR as ABA receptors in the mode of action of the ABA signal transduction pathway,To research for the ABA receptor and its signal transduction pathway. Key words abscisic acid, ABA receptor, signal transduction. 1 ABA激素的发现

植物激素的种类及作用特点

植物激素---植物生长调节剂的种类及特点 植物生长调节剂(plant growth regulator)是指人工合成(或从微生物中提取)的,由外部施用于植物,可以调节植物生长发育的非营养的化学物质。 植物生长调节剂的种类很多,但根据其来源、作用方式、应用效果等大体分为以下几类: 1.生长素类 生长素类是农业上应用最早的生长调节剂。最早应用的是吲哚丙酸(indole propionic acid,IPA)和吲哚丁酸(indole butyric acid,IBA),它们和吲哚乙酸(indole-3-acetic acid,IAA)一样都具有吲哚环,只是侧链的长度不同。 以后又发现没有吲哚环而具有萘环的化合物,如α-萘乙酸(α-naphthalene acetic acid,NAA)以及具有苯环的化合物,如2,4-二氯苯氧乙酸(2, 4-dichlorophenoxyacetic acid,2,4-D)也都有与吲哚乙酸相似的生理活性。 另外,萘氧乙酸(naphthoxyacetic acid,NOA)、2,4,5一三氯苯氧乙酸(2,4,5-trichlorophenoxyacetic acid,2,4,5-T)、4-碘苯氧乙酸(4-iodophenoxyacetie acid,商品名增产灵)等及其衍生物(包括盐、酯、酰胺,如萘乙酸钠、2,4-D 丁酯、萘乙酰胺等)都有生理效应。目前生产上应用最多的是IBA、NAA、2,4-D,它们不溶于水,易溶解于醇类、酮类、醚类等有机溶剂。生长素类的主要生理作用为促进植物器官生长、防止器官脱落、促进坐果、诱导花芽分化。在园艺植物上主要用于插枝生根、防止落花落果、促进结实、控制性别分化、改变枝条角度、促进菠萝开花等。 2.赤霉素类 赤霉素种类很多,已发现有121种,都是以赤霉烷(gibberellane)为骨架的衍生物。商品赤霉素主要是通过大规模培养遗传上不同的赤霉菌的无性世代而获得的,其产品有赤霉酸(GA3)及GA4和GA7的混合物。还有些化合物不具有赤霉素的基本结构,但也具有赤霉素的生理活性,如长孺孢醇、贝壳杉酸等。目前市场供应的多为GA3,又称920,难溶于水,易溶于醇类、丙酮、冰醋酸等有机溶剂,在低温和酸性条件下较稳定,遇碱中和而失效,所以配制使用时应加以注意。赤霉素类主要的生理作用是促进细胞伸长、防止离层形成、解除休眠、打破块茎和鳞茎等器官的休眠,也可以诱导开花、增加某些植物坐果和单性结实、增加雄花分化比例等。 3.细胞分裂素类 细胞分裂素类是以促进细胞分裂为主的一类植物生长调节剂,都为腺嘌呤的衍生物。常见的人工合成的细胞分裂素有:激动素(KT)、6-苄基腺嘌呤(6-benzyl adenine,BA.6-BA)和四氢吡喃苄基腺嘌呤(tetrahydropyranyl benzyladenine,又称多氯苯甲酸,简称PBA)等。有的化学物质虽然不具有

烟草绿原酸的研究进展_彭新辉

烟草绿原酸的研究进展 彭新辉 1,2 易建华2 周清明1 杨丁秀 3 (1湖南农业大学农学院 长沙 410128;2长沙卷烟厂技术中心 长沙 410007; 3长沙理工大学外国语学院 长沙 410076) 摘 要:简介了绿原酸的主要理化特性和在烟草中的分布特点,综述了绿原酸的生物活性、提取纯化与分析检测等方面的研究进展,同时重点分析了绿原酸对烟草的重要影响及影响烟草绿原酸含量的主要因素,指出了今后对绿原酸的研究方向。关键词:烟草;绿原酸 中图分类号:S57210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4-5708(2006)04-0052-06 R ecent advan ces in research on chlorogenic acid in tobacco PE NG Xin-hui 1,2 YI Jian-hua 2 ZHOU Qing-ming 1 YANG Ding-xiu 3 (1College of Agronomy,Hunan Agriculture University,Changsha 410128;2Research Center of Changsha Cigarette Factory,Changsha 410007; 3College of Foreign Language,Changsha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Changsha 410076) Abstract :The main physical,che mical,and distribution characteristics of chlorogenic acid (CHA)in tobacco were reviewed as well as the recent advances in research on its biological activity,e xtraction,purification,and analytic determination.Em -phases were given to the significance of CHA to tobacco and the main fac tors influencing the content of C HA in tobacc o.The direction of C HA research was also discussed.Key words:tobacc o;chlorogenic acid 作者简介:彭新辉,(1970-),男,在读博士生,主要从事烟草农业科研 与开发研究。长沙卷烟厂技术中心,湖南长沙市劳动路426号,E -mail:pengxi nhui@https://www.360docs.net/doc/e15055915.html, 收稿日期:2005-12-30 绿原酸(Chlorogenic acid,C HA),又名咖啡单宁(Coffee Tannins),是植物体在有氧呼吸过程中经莽草酸途径产生的一种苯丙素类化合物[1],在烟叶中含有 3%或更高的绿原酸[2-3] ,是烟叶中含量最高的多酚化 合物,同时也是烟草中发现仅有的单宁类物质[4]。它对烟草的生长发育、烟叶颜色和烟气香吃味等方面有 重要影响,因而在提高烟叶品质的研究中,这种多酚物质是不容忽视的。随着对绿原酸及其类似物药效的深入研究,其它植物绿原酸的价值越来越被深度挖掘[5-11],近年来,学者们对烟草绿原酸也进行了系统的 研究[4,12-15],逐步弄清了烟草中绿原酸的分布、合成、 运输、生理作用和对烟草制品品质的影响。笔者现就前人的这些研究成果作出初步综述。 1 绿原酸的一般理化特点和生物学活性 绿原酸的化学名称为3-O-咖啡基-D-奎尼酸(3-O-caffeoylquinic acid),分子式为C 16H 18O 9,分子量为35413。它是极性有机酸,除极易溶于乙醇外,还易溶于甲醇和丙酮等溶剂,难溶于氯仿、乙醚等弱极性溶 剂[1]。绿原酸不稳定,受热、见光易氧化成为绿色醌类,在碱性条件下还可发生水解[16]。因此,高温及长时间加热均不利于绿原酸提取[17]。因此供试液要在50e 以下浓缩,并在阴凉、避光下保存备用[18]。一般在绿原酸提取过程中,要在提取液里加入亚硫酸氢钠作为稳定剂,并调节pH 在210~410的范围内[19]。 目前,绿原酸不仅在医药工业,而且在食品、日用化工中也得到广泛应用,这主要是因为绿原酸具有多 种生物活性[9,20-21]。如现已发现绿原酸及其衍生物比 抗坏血酸,dl-A -生育酚和咖啡酸具有更强的自由基清除效果[22],可有效清除DPPH (1,1-二苯基-2-苦基肼基,1,1-diphenyl-2-picrylhydazyl )自由基、羟基自由基和超氧阴离子自由基[23]。国内外研究表明,

植物激素检测技术研究进展

生命科学 Chinese Bulletin of Life Sciences 第22卷 第1期2010年1月 Vol. 22, No. 1 Jan., 2010 文章编号 :1004-0374(2010)01-0036-09 收稿日期:2009-08-03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90717002; 20805001)*通讯作者: E-mail: yu.bai@https://www.360docs.net/doc/e15055915.html, 植物激素检测技术研究进展 白 玉,杜甫佑,白 玉*,刘虎威 (北京大学化学与分子工程学院,北京 100871) 摘 要:植物激素是植物体内合成的一系列痕量有机化合物,它们在植物的生长发育和环境应答过程中 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其超微定量及原位测定技术仍是制约植物激素研究的瓶颈问题之一。该文着重介绍了近年来茉莉酸及其甲酯、脱落酸、生长素、赤霉素和多肽激素等植物激素分析检测技术的最新研究进展,并对植物激素超微量、高灵敏检测技术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和发展前景进行了简要的讨论。关键词:植物激素;分析检测;进展 中图分类号:Q946.855;Q94-334 文献标识码:A Recent development in determination of plant hormones BAI Yu, DU Fu-you, BAI Yu*, LIU Hu-wei (College of Chemistry and Molecular Engineering, Peking University, Beijing 100871, China) Abstract: Phytohormones, a series of trace organic compounds synthesized in plants, play important roles in plant growth, development and environmental response. The ultrasensitive and in-situ detection of phytohormones has been a crucial issue in the plant research. This paper mainly presents the recent development in determina-tion of jasmonic acid, methyl jasmonate, abscisic acid, auxin, gibberellin and peptide hormones, and discusses the challenges and prospects in this topic. Key words: phytohormones; determination; progress 植物激素是植物体内合成的一系列痕量有机化合物,它在植物的某一部位产生,运输到另一个或一些部位,在极低的浓度下便可引发生理反应,几乎参与了调控植物从种子休眠、萌发、营养、生长和分化到生殖、成熟和衰老的每个生命过程,既可调控植物自身的生长发育,又通过与植物所生存的外部环境互相作用调节其对环境的适应[1, 2]。通过调控如细胞分裂素、油菜素内酯和生长素等植物激素的代谢可显著地改良作物的株型结构和产量构成,从而大幅度提高作物产量和品质[3,4]。因此,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按照国家粮食发展需要、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以及我国在植物激素研究方面所具有的知识积累和坚实的工作基础,在1997年启动了“植物激素作用的分子机理”重大研究计划,其中“植物激素成分分析、超微定量检测和原位检测”成为该重大研究计划中的六个核 心科学问题之一[5]。 植物激素主要包括生长素(a u x i n )、赤霉素(gibberellin, GA)、细胞分裂素(cytokinin, CTK)、脱落酸(abscisic acid, ABA)、油菜素甾醇类(brassinosteroids,BRs)、茉莉酸(jasmonic acid, JA)及其甲酯(MeJA)、水杨酸类(salicylic acids, SA)、乙烯(ethylene)和多肽激素(peptide hormones)等,它们在植物体内的含量极低(通常在ng/g ,甚至pg/g 水平上),且周围共存的基体成分非常复杂,几乎不可能同时分析所有植物激素[6, 7]。此外,多数植物激素的性质不稳定,对温度等外界条件敏感,在各器官中呈现一定的动态分布。因此,如何精确可靠地对超微量的植物激

植物生长激素5类

【生长素】 名称(缩写)结构略: ●吲哚-3-乙酸(IAA) ●吲哚-3-丁酸(IBA) ●4-氯-3-吲哚乙酸(4-Cl-IAA) ●苯乙酸(PAA) 存在形式: 1.自由生长素:具有活性 2.束缚生长素:没有活性 注:自由生长素和舒束缚生长素可以相互转换. 分布: 1.总体:生长旺盛器官多,衰老器官少. 2.细胞:约有1/3在叶绿体内,余下在细胞质基质. 运输: 1.通过韧皮部运输:运输方向决定于有机物浓度差. 2.仅限于胚芽鞘、幼茎、幼根细胞间的单方向极性运输:只能从植物体形态学上端向下端运输. 合成: 部位: ●主要部位:叶原基、嫩叶和发育中的种子. ●少数部位:成熟叶片和根尖. 途径:依赖和不依赖色氨酸的合成途径,下面是依赖色氨酸的途径. 1.吲哚乙酰胺途径 2.吲哚乙腈途径 3.吲哚丙酮酸途径: 4.色胺途径 生理作用和应用: 1.促进作用: 促进细胞分裂,维管束分化,茎伸长,叶片扩大,顶端优势,种子发芽,侧根和不定根形成,根瘤形成,片上性生长,形成层活性,光合产物分配,雌花增加,单性结实,子房壁生长,乙烯产生,叶片脱落,伤口愈合,种子和果实生长,坐果等. 2.抑制作用 抑制花朵脱落,侧枝生长,块根形成,叶片衰老等. 【赤霉素】 缩写:GA 分类结构略: C20赤霉素:呈酸性. C19赤霉素:种类多,活性高. 存在形式: 1.自由赤霉素:易被有机溶剂提取. 2.结合赤霉素:没有活性. 分布与运输: 1.生长旺盛器官多,衰老器官少. 2.果实、种子含量比营养器官多两个数量级.

3.器官或组织有两种以上赤霉素 4.没有极性运输 合成: 部位: 发育着的果实伸长着的茎端和根部 步骤: 在质体中->内质网中->细胞基质 生理作用和应用: 1.促进作用: 促进种子萌发和茎伸长,两性花的雄花形成,单性结实,某些植物开花,花粉发育,细胞分裂,叶片扩大,抽薹,侧枝生长,胚轴弯钩变直,果实生长,以及某些植物坐果. 2.抑制作用 抑制成熟,侧芽休眠,衰老,块茎形成. 【细胞分裂素】 缩写:CTK 存在形式: 1.游离的细胞分裂素: 2.tRNA中细胞分裂素: ●自由细胞分裂素:具有生理活性 ●束缚细胞分裂素 分布:主要分布在细胞分裂的部位. 运输:主要从根部合成处通过木质部运到递上部,叶片合成部位也能通过韧皮部向下运输. 合成: 部位:在细胞质体合成但细胞分裂素糖苷位于液泡,细胞内运输还有待阐明. 途径: 1.由tRNA水解产生 2.从头合成:主要途径 生理作用和应用: 1.促进作用: 促进细胞分裂,细胞膨大,地上部分分化,侧芽生长,叶片扩大,叶绿体发育,养分移动,气孔张开,偏上性生长,伤口愈合,种子发芽,形成层活动,根瘤形成,果实生长,某些植物坐果. 2.抑制作用 抑制不定根和侧根形成,延缓叶片衰老.

绿原酸的研究

绿原酸应用与发展前景 摘要:绿原酸在中药材和食物中分布广泛,是植物体在有氧呼吸过程中经莽草 酸途径产生的一种苯丙素类化合物,是许多中草药及中药复方制剂抗菌消炎、清热解毒的主要活性成分。 关键词:绿原酸、葵花籽、 绿原酸为5-0-咖啡酰奎尼酸,又名咖啡鞣酸,由咖啡酸与奎尼酸生成的缩酚酸[1]。绿原酸在中药材和食物中分布广泛,是植物体在有氧呼吸过程中经莽草酸途径产生的一种苯丙素类化合物[2],是许多中草药及中药复方制剂抗菌消炎、清热解毒的主要活性成分[3]。自由基与癌症、心血管疾病、糖尿病的发生发展息息相关,绿原酸还具有很好的清除自由基、抗氧化作用[4].可抑制氧自由基对机体的损伤,如抗肝损伤[5]、抑制肝纤维化[6]、增强机体免疫功能[7]和解热作用[8]。近年来绿原酸作为国际公认的植物黄金引起了较多关注,各方面的研究报道越来越多[9]。 绿原酸是一种缩酚酸,属酚类化合物,是植物在有氧呼吸过程中,经莽草酸途径形成的一种苯丙素类化合物[10]。绿原酸广泛存在于许多植物中,如葵花籽(仁、粕)、水果、蔬菜、大豆、小麦、可可豆、咖啡豆和一些中草药中,尤其葵花籽(仁、粕)、可可豆、咖啡豆、沙棘果及传统中草药,如金银花、杜仲中其含量较高。它是许多药材和中成药的主要有效成分之,同时,绿原酸含量多少又是某些成药的质量指标,也是许多果汁饮料营养成分之一。绿原酸不仅在医药工业.而且在食品、日用化工中也有广泛应用。 1、绿原酸分布及存在 绿原酸广泛存在植物中,如葵花耔、水果(如苹果、梨、葡萄)、蔬菜(如:土豆)、咖啡豆、可可豆、大豆、小麦等。因此人们在日常牛活中,都能从食用的粮食、蔬菜、水果、茶和果汁中或多或少地摄取绿原酸类物质。绿原酸主要存在于忍冬科忍冬属、菊科嵩属植物中,但含量较高的植物不多,其中包括杜仲、金银花、向日葵、继花、咖啡、可可树。绿原酸是金银花、杜仲的主要有效成分之一。金银花中绿原酸含量最高的当属大花毛忍冬花.最高可达11.14%,其次是红腺忍冬花最高达7.1%,含量较稳定者当属贵州忍冬花,其含量约5 3%一5.7%。其中金银花越冬老叶中绿原酸含星是普通叶l.4l倍.忍冬藤9.08倍。不同时期杜仲叶中绿原酸含量差异显著,在年周期中,杜仲叶绿原酸含最以6月份叶含量最高.其次是11月份.而5月份叶最低。据报道,幼苗杜仲叶中绿原酸含量有的高达10%左右,不同地区杜仲中绿原酸含量差异显著,遵义地区杜仲绿原酸含量最高,宜昌地区的含量偏低。 葵花籽也是绿原酸主要来源,葵花籽壳和仁中都存在。在葵花籽仁中,绿原酸主要分布在葵花籽仁的糊粉层或细胞蛋白质颗粒中。据测定,葵花籽中绿原酸含量为l.5%~3.3%.葵花籽仁中含绿原酸2.1%~3.5%[11]。我国是葵花耔生产大国.利用葵花籽壳和葵花籽仁先提取绿原酸,然后再进一步提取葵花籽蛋白质,可增加葵花籽及葵花耔柏的利用价值,因此.它是一条有效的综合利用途径。

蛋白质的降解

第六章蛋白质的降解及其生物学意义 ?第一节蛋白质降解的概述 ?第二节参与蛋白质降解的酶类 ?第三节蛋白酶体-泛素系统及其功能 ?第四节蛋白质降解的生物学意义 蛋白质降解是生命的重要过程 ?维持细胞的稳态。 ?清除因突变、热或氧化胁迫造成的错误折叠的蛋白质,防止形成细胞内凝集。 ?及时终止不同生命时期调节蛋白的生物活性。 ?蛋白质的过度降解也是有害的,蛋白质的降解必须受到空间和时间上 蛋白质降解的体系 ?蛋白质消化分解为被机体吸收的营养物质。 ?研究蛋白质结构时,用蛋白酶降解肽链。 ?蛋白质新生肽链生物合成以及新生肽链折叠的过程中,质量的控制都与“次品”的降解有关。 ?蛋白质在行使功能时,很多调节控制都与肽键的断裂有关,如前肽的切除、无活性的前体蛋白质的激活等。 第一节蛋白质降解的概述 蛋白质的寿命 ?细胞内绝大多数蛋白质的降解是服从一级反应动力学。半衰期介于几十秒到百余天,大多数是70~80d。 ?哺乳动物细胞内各种蛋白质的平均周转率为1 ~2d。代谢过程中的关键酶以及处于分支点的酶寿命仅几分钟,有利于体内稳态在情况改变后快速建立。 –大鼠肝脏的鸟氨酸脱羧酶半衰期仅11min,是大鼠肝脏中降解最快的蛋白质。 –肌肉肌动蛋白和肌球蛋白的寿命约l~2w。 –血红蛋白的寿命超过一个月。 ?蛋白质的半衰期并不恒定,与细胞的生理状态密切相关。 蛋白质寿命的N端规则 ?N端规则:细胞质中蛋白质的寿命与肽链的N端氨基酸残基的性质有一定的关系。 ?N端的氨基酸残基为D、R、L、K和F的蛋白质,其半衰期只有2~3min。 ?N端的氨基酸残基为A、G、M和V的蛋白质,它们在原核细胞中的半衰期可超过10h,而在真核细胞中甚至可超过20h。 酿酒酵母蛋白质代谢特点 ?酿酒酵母中不稳定蛋白的N端氨基酸残基有12个:Asn(B)、Asp(D)、Glu(E)、Phe(F)、His(H)、Ile(I)、Leu(L)、Lys(K)、Arg(R)、Trp(W)、Tyr(Y)和Gln(Z)。 ?酵母中存在切除N端甲硫氨酸的氨肽酶,它作用的蛋白质底物的N端第二个氨基酸一定是N端规则中的氨基酸残基。 PEST假设 ?PEST(Pro-Glu-Ser-Thr)假设:认为含有序列为PEST肽段的蛋白质,在细胞质中很快被降解,在这个亲水的区域附近常有碱性残基。 ?PEST肽段的缺失,可以延长此突变蛋白质的寿命。 ?在22个快速降解的蛋白质中有20个是含有PEST序列。 ?在35个慢速降解的蛋白质中有32个不含PEST序列。 分泌到细胞外蛋白质的寿命 ?分泌到细胞外的蛋白质,它们的寿命都比较长,如胶原蛋白、眼睛中的晶体蛋白。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