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儿惊厥PPT课件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4
15
16
17
病因
(二) 感 染 1、生后感染:见于脑膜炎、脑炎、脑脓肿、破伤风等,以 化脓性脑膜炎最常见,惊厥多见于生后1周后。 2 宫内感染:TORCH感染,惊厥多见于生后3天内。
18
病因
2、宫内感染 特点:1)流产、早产、死产 2)、小于胎龄儿 3)、颅内钙化、脑积水 4)、多器官损害:先天性心脏病、白内障、青光
(2)多灶性(游走性)阵挛性惊厥:这种惊厥是游走性的, 无固定顺序,发作 中阵挛性运动迅速地从这一肢体转移到 另一肢体,或从这一侧转到另一侧。 (3)局灶性阵挛性惊厥:这种惊厥开始起于单侧肢体或一 侧面部,可扩展到同侧其他部位 。发作时患儿常无意识丧 失。
1)具有特征性的临床表现和脑电图表现( 爆发抑制波) , 2)早期婴儿癫痫样脑病常见强直惊厥, 而早期肌阵挛癫 痫常见肌阵挛发作。 、
31
病因
3)常伴有先天性代谢缺陷或脑发育异常 4)惊厥难以控制,神经系统发育功能差,预后差。 5)大田原综合征病因多与大脑结构异常或损伤、基因突变 有关,可能与之有关的基因是 KCNQ2 基 因。
眼,黄疸、肝功能损害。
19
20
病因
(三) 代谢异常
1、低血糖:血糖<2.2mmol/L,多发生于生后3天内。母亲有糖尿病、 小于胎龄儿和有缺血缺氧病史常见。
大多数低血糖无症状,长期或反复发作低血糖可造成CNS的永久性损 害。
2、低钙血症:血清钙水平<1.8mmol/L,早发型 生后1-3天 迟发型 生后1~2周,常与早产及窒息有关。
常。 4)目前病因不明。
29
病因
鉴别
良性家族性新生儿惊厥
遗传性
常染色体显性,基因定位明确
惊厥出现时间 较早(生后2-3天)
惊厥消失时间 较晚(生后4月左右)
继发其他癫痫 10-16%
良性新生儿惊厥 家族阳性史仅0.2% 较晚(生后4-5天) 较早(数周) 0.5%
30
病因
3、 早期婴儿癫痫样脑病( 大田原综合征) 和早期肌阵挛 脑病:
6
基本概念
2.痫性发作分类: 1)惊厥性发作:伴有骨骼肌强烈收缩的痫性发作,常
伴有意识障碍。 2)非惊厥性发作:发作过程中不伴有骨骼肌收缩,比
如典型失神,感觉性发作。
7
基本概念
2.痫性发作分类: 3) 新生儿一般统称做惊厥,比如惊厥性呼吸暂停. 4)癫痫的定义强调的是慢性、反复、刻板的发作,新
生期时间较短,故一般不做癫痫的诊断。
21
病因
3、低镁血症:常与迟发型低钙血症并存。 4、高钙或低钠血症、高钠血症。 5、维生素B6缺乏症:惊厥见于生后数小时到2周,惊厥顽 固,镇静剂无效。 6、胆红素脑病。 7、遗传代谢性疾病:出生多正常,开奶后迅速昏迷、惊厥
22
病因
(四) 药 物 1、药物过量或中毒:如兴奋剂、氨茶碱、有机磷等。 2、撤药综合症:孕母用麻醉药,苯巴比妥类药物,能透过 胎盘进入胎儿,分娩后药物供应突然中断,常于生后6小时 内发生惊厥,24~48小时恢复正常。
10
11
基本概念
我们通常说的新生儿惊厥概念较模糊。包括了痫性发作 的惊厥型和非惊厥型,也包括了一些非痫性发作(比如低 钙性抽搐病 1、 缺氧缺血性脑病:占惊厥病因的60%~70%,惊厥多见 于生后24小时内。 2、缺氧性及产伤性颅内出血:惊厥多见于生后2~3天。 3、 脑梗塞:多为大脑中动脉梗塞、惊厥见于生后1~4天。 一般为一侧肢体抽搐。
病因
(五) 新生儿期发作的癫痫综合征 1、 良性家族性新生儿惊厥:
1)出生正常, 生后神经系统体查无异常, 生后2~ 3天出现全 身性阵挛样发作, 有时伴一侧或面肌阵挛、或呼吸暂停。发 作间歇期EEG正常, 脑CT扫描正常。
27
病因
3)发生后约4月自行缓解。长大后约有10%~ 15%发生其他类 型癫痫。
新生儿惊厥
1
三 1、 判断是否为惊厥? 大 问 2、惊厥的原因? 题
3、惊厥的预后?
2
基本概念
1. 痫性发作(癫痫性发作): 1)大脑神经元过度异常放电引起的发作性脑功能异 常。 2) 出现突然的、短暂的症状或体征。
3
基本概念
1. 痫性发作: 3)累及的脑功能区不同,临床可有多种发作表现, 包括意识、运动、感觉异常,精神及自主神经功能障 碍。 4) 诊断主要依据其临床表现和脑电图改变。 。
4)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本病基因缺陷位于染色体20q133 (KCNQ2)及8q24(KCNQ3), 两型均有电压依赖性钾通道异 常。
28
病因
2 、良性新生儿惊厥: 1)一般起病于生后1周内 ( 平均第5天), 俗称五日风。 2)发作形式主要为反复多灶性阵挛或呼吸暂停,发作频
繁,有时可呈癫痫持续状态。发作于生后数周内消失, 3)发作期间EEG有异常, 长大后无发作, 精神- 神经发育正
23
病因
(五) 先天性中枢性神经系统畸形 脑积水 脑发育不全 小头畸形
24
25
病因
(四) 药 物 1、药物过量或中毒:如兴奋剂、氨茶碱、有机磷等。 2、撤药综合症:孕母用麻醉药,苯巴比妥类药物,能透过 胎盘进入胎儿,分娩后药物供应突然中断,常于生后6小时 内发生惊厥,24~48小时恢复正常。
26
早期肌阵挛脑病与先天性代谢异常有关。
32
临床表现
(一) 发作形式: 1、轻微发作型:最常见,占80%以上。以头面部表现为主, 无肢体强直或阵挛,发作形式多样:呼吸暂停、眼球偏斜、 眼睑抽动、口唇颤动、吸吮、吞咽、瞳孔散大、有时伴有 异常的哭笑,有时则伴有肢体的踏车、跨步、游泳等动作。
33
临床表现
8
基本概念
3. 新生儿痫性发作,临床表现和EEG的关系: 1)某些新生儿痫性发作时,EEG可能监测不到异常。这
可能与其发作来自大脑皮质下( EEG只能监控皮质电活动) 有关。
9
基本概念
3. 新生儿痫性发作,临床表现和EEG的关系: 2) 相反,有的患儿痫性发作时脑电图异常,却无临床表
现,称为电-临床分离现象,这可能与新生儿大脑未成熟, 导致癫痫波传播失败,以至不能维持癫痫样活动有关。
4
基本概念
1. 痫性发作: 5)发作形式繁多, EEG表现亦很复杂,因而不易诊断。 6 )异常EEG表现包括:正常背景活动的限局性小尖波 放电、限局性单一节律的发作性图形(αβθδ节律) 、背 景波异常(低电压、电静息、爆发性抑制)及尖(棘) 波、 尖( 棘)慢综合波 。
5
基本概念
1. 痫性发作: 7)通常突然并反复出现,不能抑制和复位的异常活 动都应该考虑可能为痫性发作。
15
16
17
病因
(二) 感 染 1、生后感染:见于脑膜炎、脑炎、脑脓肿、破伤风等,以 化脓性脑膜炎最常见,惊厥多见于生后1周后。 2 宫内感染:TORCH感染,惊厥多见于生后3天内。
18
病因
2、宫内感染 特点:1)流产、早产、死产 2)、小于胎龄儿 3)、颅内钙化、脑积水 4)、多器官损害:先天性心脏病、白内障、青光
(2)多灶性(游走性)阵挛性惊厥:这种惊厥是游走性的, 无固定顺序,发作 中阵挛性运动迅速地从这一肢体转移到 另一肢体,或从这一侧转到另一侧。 (3)局灶性阵挛性惊厥:这种惊厥开始起于单侧肢体或一 侧面部,可扩展到同侧其他部位 。发作时患儿常无意识丧 失。
1)具有特征性的临床表现和脑电图表现( 爆发抑制波) , 2)早期婴儿癫痫样脑病常见强直惊厥, 而早期肌阵挛癫 痫常见肌阵挛发作。 、
31
病因
3)常伴有先天性代谢缺陷或脑发育异常 4)惊厥难以控制,神经系统发育功能差,预后差。 5)大田原综合征病因多与大脑结构异常或损伤、基因突变 有关,可能与之有关的基因是 KCNQ2 基 因。
眼,黄疸、肝功能损害。
19
20
病因
(三) 代谢异常
1、低血糖:血糖<2.2mmol/L,多发生于生后3天内。母亲有糖尿病、 小于胎龄儿和有缺血缺氧病史常见。
大多数低血糖无症状,长期或反复发作低血糖可造成CNS的永久性损 害。
2、低钙血症:血清钙水平<1.8mmol/L,早发型 生后1-3天 迟发型 生后1~2周,常与早产及窒息有关。
常。 4)目前病因不明。
29
病因
鉴别
良性家族性新生儿惊厥
遗传性
常染色体显性,基因定位明确
惊厥出现时间 较早(生后2-3天)
惊厥消失时间 较晚(生后4月左右)
继发其他癫痫 10-16%
良性新生儿惊厥 家族阳性史仅0.2% 较晚(生后4-5天) 较早(数周) 0.5%
30
病因
3、 早期婴儿癫痫样脑病( 大田原综合征) 和早期肌阵挛 脑病:
6
基本概念
2.痫性发作分类: 1)惊厥性发作:伴有骨骼肌强烈收缩的痫性发作,常
伴有意识障碍。 2)非惊厥性发作:发作过程中不伴有骨骼肌收缩,比
如典型失神,感觉性发作。
7
基本概念
2.痫性发作分类: 3) 新生儿一般统称做惊厥,比如惊厥性呼吸暂停. 4)癫痫的定义强调的是慢性、反复、刻板的发作,新
生期时间较短,故一般不做癫痫的诊断。
21
病因
3、低镁血症:常与迟发型低钙血症并存。 4、高钙或低钠血症、高钠血症。 5、维生素B6缺乏症:惊厥见于生后数小时到2周,惊厥顽 固,镇静剂无效。 6、胆红素脑病。 7、遗传代谢性疾病:出生多正常,开奶后迅速昏迷、惊厥
22
病因
(四) 药 物 1、药物过量或中毒:如兴奋剂、氨茶碱、有机磷等。 2、撤药综合症:孕母用麻醉药,苯巴比妥类药物,能透过 胎盘进入胎儿,分娩后药物供应突然中断,常于生后6小时 内发生惊厥,24~48小时恢复正常。
10
11
基本概念
我们通常说的新生儿惊厥概念较模糊。包括了痫性发作 的惊厥型和非惊厥型,也包括了一些非痫性发作(比如低 钙性抽搐病 1、 缺氧缺血性脑病:占惊厥病因的60%~70%,惊厥多见 于生后24小时内。 2、缺氧性及产伤性颅内出血:惊厥多见于生后2~3天。 3、 脑梗塞:多为大脑中动脉梗塞、惊厥见于生后1~4天。 一般为一侧肢体抽搐。
病因
(五) 新生儿期发作的癫痫综合征 1、 良性家族性新生儿惊厥:
1)出生正常, 生后神经系统体查无异常, 生后2~ 3天出现全 身性阵挛样发作, 有时伴一侧或面肌阵挛、或呼吸暂停。发 作间歇期EEG正常, 脑CT扫描正常。
27
病因
3)发生后约4月自行缓解。长大后约有10%~ 15%发生其他类 型癫痫。
新生儿惊厥
1
三 1、 判断是否为惊厥? 大 问 2、惊厥的原因? 题
3、惊厥的预后?
2
基本概念
1. 痫性发作(癫痫性发作): 1)大脑神经元过度异常放电引起的发作性脑功能异 常。 2) 出现突然的、短暂的症状或体征。
3
基本概念
1. 痫性发作: 3)累及的脑功能区不同,临床可有多种发作表现, 包括意识、运动、感觉异常,精神及自主神经功能障 碍。 4) 诊断主要依据其临床表现和脑电图改变。 。
4)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本病基因缺陷位于染色体20q133 (KCNQ2)及8q24(KCNQ3), 两型均有电压依赖性钾通道异 常。
28
病因
2 、良性新生儿惊厥: 1)一般起病于生后1周内 ( 平均第5天), 俗称五日风。 2)发作形式主要为反复多灶性阵挛或呼吸暂停,发作频
繁,有时可呈癫痫持续状态。发作于生后数周内消失, 3)发作期间EEG有异常, 长大后无发作, 精神- 神经发育正
23
病因
(五) 先天性中枢性神经系统畸形 脑积水 脑发育不全 小头畸形
24
25
病因
(四) 药 物 1、药物过量或中毒:如兴奋剂、氨茶碱、有机磷等。 2、撤药综合症:孕母用麻醉药,苯巴比妥类药物,能透过 胎盘进入胎儿,分娩后药物供应突然中断,常于生后6小时 内发生惊厥,24~48小时恢复正常。
26
早期肌阵挛脑病与先天性代谢异常有关。
32
临床表现
(一) 发作形式: 1、轻微发作型:最常见,占80%以上。以头面部表现为主, 无肢体强直或阵挛,发作形式多样:呼吸暂停、眼球偏斜、 眼睑抽动、口唇颤动、吸吮、吞咽、瞳孔散大、有时伴有 异常的哭笑,有时则伴有肢体的踏车、跨步、游泳等动作。
33
临床表现
8
基本概念
3. 新生儿痫性发作,临床表现和EEG的关系: 1)某些新生儿痫性发作时,EEG可能监测不到异常。这
可能与其发作来自大脑皮质下( EEG只能监控皮质电活动) 有关。
9
基本概念
3. 新生儿痫性发作,临床表现和EEG的关系: 2) 相反,有的患儿痫性发作时脑电图异常,却无临床表
现,称为电-临床分离现象,这可能与新生儿大脑未成熟, 导致癫痫波传播失败,以至不能维持癫痫样活动有关。
4
基本概念
1. 痫性发作: 5)发作形式繁多, EEG表现亦很复杂,因而不易诊断。 6 )异常EEG表现包括:正常背景活动的限局性小尖波 放电、限局性单一节律的发作性图形(αβθδ节律) 、背 景波异常(低电压、电静息、爆发性抑制)及尖(棘) 波、 尖( 棘)慢综合波 。
5
基本概念
1. 痫性发作: 7)通常突然并反复出现,不能抑制和复位的异常活 动都应该考虑可能为痫性发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