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十年国内城市旅游研究综述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近十年国内城市旅游研究综述
郭磊夫
摘要: 城市旅游作为一种新兴的旅游本文在简要分析是十年国内城市旅游研究的基础上,回顾了新世纪以来我国城市旅游研究发展的状况,重点论述了城市旅游理论、城市旅游发展模式、城市旅游形象与定位以及城市旅游规划与开发这四个方面的研究成果。

最后,总结并提出了目前我国城市旅游研究所存在的问题和不足。

关键词: 城市旅游;城市旅游规划;理论研究
一、引言
国外学者对于城市旅游的研究,兴起于20世纪80年代初期。

国内学者对于城市旅游的研究起步相对较晚,但进入21世纪以来,随着我国旅游事业的快速发展,旅游空间与范围不断扩展,旅游形式和内容不断更新,旅游活动和现象越来越复杂。

使得城市旅游研究变得异常活跃起来,研究的领域和范围迅速扩大,城市旅游的成果也日渐增多。

通过查询中国知网可以看出,进入21世纪以来,文献库中关于城市旅游相关领域研究的文章数量呈快速增长之势,城市旅游研究已初步形成一定理论成果。

二、国内相关研究综述
本人归纳整理近十年来城市旅游研究领域富有代表性的研究成果,选取了城市旅游理论研究、城市旅游发展模式研究、城市旅游形象定位研究和城市旅游开发与规划研究这四个研究视角来进行梳理和回顾,对新世纪以来国内城市旅游研究的成果进行探讨。

(一)城市旅游理论研究
城市旅游相关理论的研究主要有城市旅游的特征城市旅游的含义与构成要素、城市旅游的性质和地位等。

唐恩富等对城市旅游的含义、特点、趋势都进行了论述,在其文章中对城市旅游的定义为:“城市旅游就是为城市旅游资源所吸引并在城市内消费的旅游活动”[1]。

魏小安[2]则分析了城市旅游在旅游城市发展中的作用,阐述了发展城市旅游需要注意的及方面问题。

葛立成等[3]认为,发展城市旅游业既要依赖与提炼城市自身历史与特色文化内涵,同时又要加强对城市旅游业的导向,尤其是需要从战略角度,加强对城市旅游形象策划推广的研究,并以内外系统形象为基础,强化管理与创新,从而提升城市旅游产业竞争力。

陈朝隆[4]认为城市旅游建设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发展城市旅游,应树立“大旅游”的观念,在政府的主导下,协调城市规划与城市旅游规划之间的关系,并把旅游建设融于城市的整体建设。

刘蕾等[5]认为今后关于城市旅
游者需求、城市群竞争力等方面将成为城市旅游的重点研究问题。

Myriam Jansen-Verbeke等[6]在西方文献的基础上提出了一些关于城市旅游发展创新性的思想和理论构架,并指出了未来几个重要的研究方向,如城市中旅游集聚造成的拥挤问题、城市遗产类旅游资源空间格局研究(包括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空间分布对城市发展的影响)、城市旅游规划中广泛存在的"复制与粘贴"问题对城市旅游竞争力的损害以及城市舞台化旅游发展中存在的种种问题等。

(二)城市旅游发展模式研究
国内学者对于城市旅游发展模式的研究成果很多,大体可分为综合理论合研究、专题理论研究、案例实证研究这三个大类。

1、综合理论研究
郭舒[7]认为城市旅游发展模式的决定应该以城市旅游空间、旅游者行为、旅游业行为三维要素相互作用的结果为依据,并且提出,城市旅游发展没有固定模式。

潭传凤等[8]分析了城市建设的基本走势与城市山水化的动因,探讨了都市旅游自然生态化的发展趋势.并以武汉市洪山区都市旅游发展为例,初步设计了现代都市旅游发展的圈层结构。

颜丽丽等[9]应用生态文化的理念,从一个全新的视角对我城市旅游可持续发展应注意的问题进行了探索,并给出了措施。

徐红罡[10]则认为驱动城市旅游增长的正反馈结构力量不够大,而旅游和城市增长引发的负反馈机制在短期内就会蓄积力量,限制城市旅游进一步发展。

2、专题理论研究
马勇等[11]在分析长江沿线都市旅游的现状特征基础之上,对互动发展模式进行了探讨,提出了长江沿线都市旅游互动发展的创新对策。

周大庆[12]探讨了资源短缺型省会城市旅游业的发展对策,最后给出了资源短缺型省会城市旅游业的发展模型。

沈祖祥等[13]提出用古都文化铸造现代旅游之魂的构想及5个具体策略。

文彤[14]结合城市旅游住宅地产开发经营的实际,对其发展类型、经营特点、潜在的机遇与风险进行了系统的分析,阐述了这一经营模式的应用前景和发展趋势。

何玉霞[15]提出要挖掘城市的文化来发展旅游。

以城市文化为发展城市旅游的凭借,以文化兴旅游,以文化兴城市。

马晓龙[16]从经营绩效角度对城市旅游发展的阶段及其演化特征进行分析,总结了城市旅游发展阶段的三大特征。

3、案例实证研究
韩春阳等[17]对大连城市旅游的整体形象进行了定位,并具体阐述了大连城市旅游的重点发展内容。

保继刚等[18]以广东省14个地级市为例 ,试图通过量化的途径对城市海外旅游发展的各动力因子作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分析 ,并在揭示现状的基础上对将来的变化做出预测。

楼嘉军[19]以上海旅游发展为例,创造性的将旅游业列入都市型产业发展序列。

刘名俭[20]以武汉为例,总结出了大城市旅游圈的发展模式应选择“点一轴一圈”空间结构模式。

徐菲菲等[21]在全球化大背景之下,以南京为例,指出旅游功能国际化、城市形
象主题化、旅游设施现代化、旅游资源人文化、企业竞争国际化是全球化时代对城市旅游的新的发展要求。

朱竑等[22]通过对东莞旅游发展的实证研究,探索出一条不同与传统发展模式的新模式,即东莞旅游发展所走的道路是先建酒店、后建景点;先出游、后进游;先积累、后发展;先无意、后有意的经济驱动型城市旅游发展的新模式。

汪升华等[23]认为商务主导型旅游发展模式是经济中心型城市发展旅游的理性选择。

龚伟等[24]通过上海案例表明,发展都市旅游不仅需要进一步提升直接需求和直接供给的驱动质量和绩效,更要关注和提升引致性需求和引致性供给对都市旅游发展所发挥的驱动作用。

(三)城市旅游形象与定位研究
城市旅游形象问题在现阶段研究成果较多,程金龙等[25]总结出我国现阶段旅游形象研究的特点和走向 ,并指出了我国旅游形象研究中存在的问题。

梁海燕[26]在分析城市旅游形象塑造原则的基础上,探讨借助于多样化的手段,形成全方位的立体传播网络,使城市旅游保持长久的吸引力。

韩顺法等[27]根据现阶段旅游城市形象的状况及存在的问题,从旅游城市的发展阶段、替代性、受众分析、城市发展战略、事件的发生和营销理念的创新等六个方面系统的整合形象,以确立准确、合理而有吸引力的旅游形象。

佟玉权[28]认为塑造城市旅游特色必须在尊重城市自然和历史发展的文脉基础上,坚持以人为本,充分联系城市经济建设和产业发展的实际,重视营造城市文化氛围,构建特色文化街区或标志景观,科学布局并有重点地组织实施。

王旭科等[29]认为城市地标设计是城市旅游业发展的重要环节,应当根据地域特征采取相应的方法进行城市地标设计。

谢伟民[30]认为城市形象的要素由空间要素和形象要素两部分构成。

谢朝武等[31]提出我国优秀旅游城市应该在推动形象设计与口号设计的一体整合、控制口号数量与质量、发挥形象口号的管理作用、注重口号的优化设计、提升口号的想象空间等方面进行改进。

在实证案例研究方面,也有多位学者发表了自己的看法,孟凡荣等[32]以长春市为例 ,将企业CI理论导入城市旅游形象设计中 ,分别从理念形象、视觉形象、行为形象三方面对城市进行整体旅游形象塑造。

李海延等[33]以蓬莱为例,对城市旅游的定位策略进行探析。

李玲玲[34]以东莞为例,认为城市文化建设对突出旅游城市特色、提高旅游城市吸引力、实现创建中国优秀旅游城市目标有着重要意义。

袁亚忠等[35]在分析了湘潭地脉和文脉特征的基础上,提出了湘潭市旅游形象定位的具体方案。

任唤麟等[36]以武汉城市圈为例,提出塑造良好旅游形象应通过资源开发与设施建设、完善识别符号、改善接待条件、规范服务行为等形象建设策略改善旅游形象,并通过各种信息传播渠道、公关与节事活动因“客源地”制宜地开展旅游形象宣传。

侯兵等[37]结合扬州城市旅游形象的演变历程,得出城市旅游形象塑造中存在的问题与启示,阐释了城市意象变迁对城市旅游形象定位的重要价值。

(四)城市旅游规划与开发研究
城市旅游开发的研究在我国已越来越多,这些研究主要围绕两方面展开:一是城市旅游全方位的综合
开发、规划、建设研究;二是城市旅游某一个典型城市区域规划与开发、某一项产品开发、某一个区域规划的专题研究。

1、综合研究
陈杰明[38]认为城市旅游发展规划的定义是根据城市的历史、现状及特有的自然与文化等城市要素的变化所制定的旅游发展目标体系,以及为实现目标在特定的发展条件下对旅游发展的要素所做的安排。

张景秋[39]认为文化是城市旅游的核心要素;城市自身是一种旅游资源;事件旅游将成为城市旅游规划的重要内容;规划管理是城市旅游规划实施的重点。

吕倩[40]认为从旅游规划的角度,阐述了在城市化进程中,城市旅游应有自己的特色,突显其文化内涵,保护古代建筑,注重城市公共产品转化为旅游产品,走有特色城市旅游之路才能创造经济和社会双重效益。

王皎等[41]从规划水平,规划性质及规划执行等几方面来谈论旅游规划中存在的问题。

杜春艳[42]认为必须以存在的问题为出发点,探寻城市规划制定的科学方式和对策,为旅游产业的发展奠定宏观的前提。

陈君君等[43]探讨了城市旅游规划的进一步发展以及在城市规划体系中的定位,总结了城市旅游规划在城市规划管理中出现的各种问题。

2、专题研究
黄猛等[44]提出了旅游主题街区概念,并详细列出了开发旅游主题街区中所要遵循的五大策略。

朱竑等[45]以湖北黄石市为个案,指出了一条老工业城市行之有效的旅游规划发展道路。

张捷等[46]以南京市为例,结合南京旅游发展的若干问题,认为现今城市旅游业规划在规划理念、规划方法技术、规划内容、规划实施和衔接等方面均有新的要求。

赵浩兴[47]运用城市旅游的驱动机制、吸引要素等基本原理,并以“中国优秀旅游城市”浙江省金华市为例,对中小型旅游城市的城市旅游功能的完善与个性体现提出了建设性的意见。

张玲等[48]在分析广州旅游资源特色、旅游开发误区的基础上,提出了广州旅游资源进一步开发的构想。

李丰生等[49]以桂林市为例,融合了生态旅游与城市旅游这两大重要组成部分,提出了城市旅游和生态旅游也存在融合点和开发的可能性。

许志辉等[50]在总结了文化旅游的基本属性与国内外主要开发模式的基础上,根据南京文化旅游的基础与开发现状,探讨了南京市文化旅游深度开发的模式与装点整合方向。

陈晓磬等[51]以长沙市为例,提出挖掘旅游产品的文化价值,提高游客的让渡价值,进行“文化休闲”定位,走整体营销之路。

张岚等[52]以南京长江路文化旅游街为例,从开发条件、空间布局及功能组合、经营管理与市场推广等开发模式进行实证分析,旨在推动城市旅游业的发展培育新的亮点。

施蓓琦等[53]通过对上海都市旅游标识导向的现状进行了实地调研,发现了存在的一些问题,并就此提出了推进上海都市旅游标识导向系统标准化建设的建议。

黄月玲等[54]通过对桂林“老街”旅游项目的开发,深入挖掘其文化内涵,提出以历史文化为主题,以古代街区为载体 ,展现桂林城市历史文化特色。

陈朝隆等[55]通过分析博物馆的旅游属性和国外博物馆旅游开发的主要动向,并在对比分析国内外博物馆旅游现状的基础上,就城市博物馆旅游开发的若干问题进行
了讨论。

张静[56]则把研究方向对准了西部城市,以生态视角提出了西部城市旅游开发五条新思路。

罗艳菊[57]在对旅游资源非优势地区的旅游开发研究中,以深圳市、上海南汇区、和平县为案例,提出了不同类型非优区的开发模式。

三、国内城市旅游研究述评
通过对近十年来国内城市旅游研究成果的梳理和总结,发现国内城市旅游研究是一个跨学科跨行业的研究范畴,很多研究学者都是以本学科和行业的研究方法来进行论述,缺乏一个统一的理论系统。

相关研究中许多基础理论和基本概念还没有完全明确,许多基本研究定义和研究成果还存有争议。

研究的结果也大多是业务性议题,且多是演绎推理性的论证,理论探讨、学术水平高的作品不多见。

在相关研究文献中,作者运用定量研究和数学方法的比较少,并且在目前没有理论统一的现实情况下,城市旅游研究方法论并没有有建立起来。

参考文献
[1] 唐恩富,罗能.城市旅游刍议[J].市场论坛,2005,(7):101-103.
[2] 魏小安.旅游城市与城市旅游—另一种眼光看城市[J].旅游学刊,2001,(6):8-12.
[3] 葛立成,聂献忠,余足云.关于城市旅游业的三个战略问题[J].杭州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3,(5):27-30.
[4] 陈朝隆.城市旅游的特殊性分析[J].热带地理,2005,(2):133-137.
[5] 刘蕾,王晓云.我国城市旅游研究概述与启示[J].桂林旅游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8,(2):145-149.
[6] Myriam Jansen-Verbeke,孙业红.城市旅游再造—一种文化可持续发展的新思维[J].旅游学刊,2012,
(6):10-13.
[7] 郭舒.城市旅游发展模式的研究框架[J].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2002,(4):16-19.
[8] 潭传凤,李荣,李祥妹,袁俊,闵敏,常旭,孔雪松.山水城市建设与都市旅游发展[J].华中师范
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3,37(3):423-427.
[9] 颜丽丽,朱海森.促进我国城市旅游可持续发展的新思考[J].社会科学家,2004,(2):90-92.
[10] 徐红罡.城市旅游与城市发展的动态模式探讨[J].人文地理,2005,(1):6-9.
[11] 马勇,邓念梅,刘名俭.长江沿线都市旅游的互动发展与创新对策研究[J].经济地理,2005,25(1):
131-134.
[12] 周大庆.发展资源短缺型省会城市旅游业的思考[J].经济地理,2006,26(1):173-176.
[13] 沈祖祥,林奕言.我国“八大古都”古都文化旅游发展战略思考[J].旅游科学,2006,20(3):13-15.
[14] 文彤.城市旅游住宅地产发展研究[J].城市问题,2006,(9):33-37.
[15] 何玉霞.对发展城市文化旅游系列问题的思考[J].旅游发展研究,2007,(6):93-94.
[16] 马晓龙.基于绩效差异的中国主要城市旅游发展阶段演化[J].旅游学刊,2009,24(6):25-30.
[17] 韩春阳,刘仁志.浅析大连城市旅游的发展空间[J].经济地理,2001,21(3):376-379.
[18] 保继刚,刘雪梅.广东城市海外旅游发展动力因子量化分析[J].旅游学刊,2002,(1):44-48.
[19] 楼嘉军.对上海都市旅游发展战略的思考[J].桂林旅游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3,14(1):37-41-61.
[20] 刘名俭.以武汉为例:大城市旅游圈的构建与发展模式[J].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
30(2):114-117.
[21] 徐菲菲,万绪才,宋平.全球化时代南京城市旅游的发展对策研究[J].现代城市研究,2004,(5):
59-62.
[22] 朱竑,戴光全.经济驱动型城市的旅游发展模式研究—以广东省东莞市为例[J].旅游学刊,2005,
(2):41-46.
[23] 汪升华,陈田,刘洋.经济中心城市的商务旅游主导型发展模式—以温州市为例[J].财贸经济,2005,
(11):84-86.
[24] 龚伟,汪明宇.上海都市旅游发展的供求驱动机制分析[J].中国城市研究(电子期刊),2006,1(2):
60-65.
[25] 程金龙,吴国清.我国旅游形象研究的回顾与展望[J].旅游学刊,2004,(2):92-96.
[26] 梁海燕.城市旅游形象塑造与传播策略[J].福建地理,2005,20(4):40-42.
[27] 韩顺法,陶卓民.城市旅游形象问题及系统修正研究[J].现代城市研究,2005,(7):58-61.
[28] 佟玉权.城市旅游特色内涵及塑造原则[J].城市问题,2006,(5):36-39.
[29] 王旭科,赵黎明.城市地标设计与城市旅游发展[J].城市问题,2007,(4):7-10.
[30] 谢伟民.城市形象分析与城市旅游[J].经济技术协作信息,2007,(20):93.
[31] 谢朝武,李玉红.基于网络知名度分析的我国优秀旅游城市的形象口号设计研究[J].人文地理,2010,
(3):134-138.
[32] 孟凡荣,刘继生.CI战略与长春城市旅游形象塑造[J].人文地理,2003,18(2):60-64.
[33] 李海延,孙天厌.以蓬莱为例:城市旅游形象营销定位探析[J].江苏商论,2005,(10):73-74.
[34] 李玲玲.创建中国优秀旅游城市中的城市文化建设—以广东东莞市为例[J].经济地理,2007,27(2):
344-346.
[35] 袁亚忠,唐慧.论长株潭一体化中的湘潭城市旅游形象定位[J].科技与管理,2007,(4):1-3.
[36] 任唤麟,龚胜生,刘冬梅.武汉城市圈旅游形象塑造研究[J].城市发展研究,2007,16(5):24-29.
[37] 侯兵,黄震方,尚正永.基于城市意象变迁的城市旅游形象塑造研究—以江苏省扬州市为例[J].经
济地理,2009,29(12):2012-2017.
[38] 陈杰明.浅谈城市旅游发展规划[J].福建商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0,(5):13-15.
[39] 张景秋.城市旅游研究的文化方法及其启示[J].规划师论坛,2004,20(11):5-8.
[40] 吕倩.走有特色的城市旅游规划之路[J].当代经济(下半月),2007,(4)30-31.
[41] 王皎.关于城市旅游规划若干问题的探讨[A].2007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C].北京:中国城市
规划协会,2007.2435-2437.
[42] 杜春艳.论城市旅游规划的问题及对策[J].现代商贸工业,2010,(7):126-127.
[43] 陈君君,刘国英.新形势下城市旅游规划编制研究[J].山西建筑,2012,36(26):18-19.
[44] 黄猛,马勇.旅游主题街区的发展趋势与开发策略[N].中国旅游报,2006-2-15(6).
[45] 朱竑,柳意云,保继刚.老工业城市旅游规划探索—以湖北省黄石市为例[J].经济地理,2002,22
(增刊):252-257.
[46] 张捷,张兆干,张洪,章光日.城市现代化与城市旅游规划现代化—兼论南京旅游业现代化发展的
若干问题[J].铁道师院学报,2002,19(2):1-7.
[47] 赵浩兴.论中小型旅游城市的城市旅游功能完善与个性体现—以浙江省金华市为例[J].桂林旅游高
等专科学校学报,2003,14(1):68-71.
[48] 张玲,邬永强.广州城市旅游开发的个性化研究[J].桂林旅游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3,14(4):14-17.
[49] 李丰生,沈鸿,朱晓媚.城市旅游与生态旅游一体化研究—以桂林市为例[J].桂林旅游高等专科学
校学报,2004,15(2):26-29.
[50] 许志辉,丁登山,向东.对南京文化旅游开发模式与整合重点的探讨[J].人文地理,2006,(3):
34-38.
[51] 陈晓磬,钟永德,周可华.长沙城市旅游营销的文化休闲视点[J].长沙大学学报,2006,20(6):
9-11.
[52] 张岚,张树夫.城市旅游街区开发模式的实证研究—以南京长江路文化街为例[J].江苏商论,2008,
(2):79-81.
[53] 施蓓琦,陈能.都市旅游标识导向系统标准化建设研究—以上海市为例[J].城市问题,2008,(3):
48-52.
[54] 黄月玲,张瑾.城市旅游文化的深度开发—以桂林“老街”旅游项目为例[J].城市问题,2008,(10)
29-33.
[55] 陈朝隆,陈烈,徐晓红,史铁丑.城市博物馆旅游浅议[J].桂林旅游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6,17
(3):361-365.
[56] 张静.生态视角下西部城市旅游开发初探[J].生态经济(学术版),2006,(1):204-206-248.
[57] 罗艳菊.旅游资源非优区开发模式研究[D].长沙:中南林学院,2003.
[58] 马勇,周霄.旅游学概论[M].旅游教育出版社,2008.
[59] 马勇,李玺,李娟文.旅游规划与开发[M].科学出版社,2004.
[60] 孙国强.管理研究方法[M].上海人民出版社,201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