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界的马太效应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自然辩证法论文
科技界的马太效应
SX1515011
许倩倩
2015年12月
科技界的马太效应
作者:SX1515011 许倩倩
指导老师:郑玮
摘要:马太效应造成了科技界对已有相当声誉的科学家做出的贡献给予的荣誉越来越多,而对于那些尚未出名的科学家则不肯承认他们的成绩。

从这个意义上说,马太效应已经严重制约了科技事业的健康发展。

因此,寻找破解马太效应的措施,打破科技资源以及各类荣誉垄断高度集中化的现状,已成为当今世界各国科技管理部门密切关注的问题。

本文浅述了科技界马太效应的内涵和表现形式,分析了大科技时代科技界马太效应产生的原因,马太效应的利弊,并给出了趋利避害的对策。

关键字:马太效应,科技,大科技时代
1 科技界的马太效应的内涵
“马太效应”这一概念起源于《新旧约全书》,在《马太福音》第二十五章中,有这样一段话:“有的,还要加给他,叫他有余。

没有的,连他所有的,也要夺过来”。

1968年,美国科学史研究者罗伯特·莫顿(Robert K. Merton)提出这个术语用以概括一种社会心理现象:“相对于那些不知名的研究者,声名显赫的科学家通常得到更多的声望;即使他们的成就是相似的,同样地,在一个项目上,声誉通常给予那些已经出名的研究者”。

罗伯特·莫顿归纳“马太效应”为:任何个体、群体或地区,在某一个方面(如金钱、名誉、地位等)获得成功和进步,就会产生一种积累优势,就会有更多的机会取得更大的成功和进步。

分析“马太效应”的作用过程,可以发现,它包含两个相关而又不同的侧面: 从时间角度看,“马太效应”是研究者的已有成就通过转化为科研资源而实现再生增殖的过程。

在科技界,成就是研究者能力的直接确证,因此,根据研究者的以往成就推测其未来工作,决定对他的科研投资,是科研投资者的自然选择。

于是,一个研究者如果已经获得某些成果,这些成果及声誉就会帮助其获得资金、课题等科研资源,从而为他取得更大成就奠定基础。

这种科研成就通过转化为资源而实现增殖的运行机制,很像机械结构中只进不退的棘轮装置,因此被默顿称为“棘轮效应”。

从空间角度看,“马太效应”是竞争劣势者的利益或业绩向优势者转移的过程。

科技研究是精神生产活动,按照研究者的贡献分配利益或业绩,也即论功行赏是科技界自发遵循的分配原则。

而在可分配利益业绩有名额、数量限制的情况下,论功行赏必然会导致全部科研利益业绩被少数绩优者独占,也即竞争劣势者的利益业绩份额被竞争优胜者侵吞。

美国社会学家法兰克和库克将这种竞争劣势者的利益业绩向优势者转移的现象称作“赢家通吃”。

2 科技界马太效应的表现形式
2.1 “累积优势效应”
“累积优势效应”反映了“马太效应”的实质,即把过去的成绩累积起来,形成竞争优势,并影响以后的成绩。

在科技评奖中,受思维定势的影响,在许多人几乎同时共同做出了某项科研成果时,那些在过去做出过优秀成果的人好像在将来更容易因工作良好而得到报偿;而那些不出名的,大约仍然不会出名。

2.2 “光环效应”
科尔兄弟研究了美国大学物理学界发表论文的引证情况后指出:人们倾向于引证那些对所研究的问题或领域具有影响的工作,但同时也倾向于引证那些非常可见的科学家的工作,这些科学家最初作出了重要发现,以后他们的工作还会被频频引证。

科尔兄弟形象地把这种现象称为“光环效应”。

实际上,“光环效应”所说的是容易被别人引证的科学工作更容易被人引证,而不容易被别人引证的科学工作更不易被别人引证。

这是“马太效应”在论文引证方面的表现形式。

2.3“回溯效应”
“回溯效应”说的是当一位科学家的杰出成绩得到承认后,人们可能会追溯并重新评价其早期工作。

该效应表明,对一位科学家早期工作引证数量的增加,很有可能是由于他现在在科学界分层体系中所处的地位较高,而不是由于其早期的工作质量有所改进。

2.4 “波敦克效应”
这是“马太效应”在因工作环境不同而导致奖励分配不公的一种表现。

通常,“波敦克效应”被用来解释科学家们在机构分层体系中因地位不佳而造成对获得“承认”不利的现象。

这种效应最严重的受害者是那些在声望较低,处于边远地区的机构里任职的科学家,他们很难获得适当的承认,假如他们是在声望较高的机构里工作,则不仅能得到应有的“承认”,而且很可能还会获得不应得到的奖励。

显然,在多数情况下,“承认”的分配有益于那些名牌机构的科学家,而无论他们的成就如何。

2.5 “普朗克效应”
这是“马太效应”在科学权威阻碍新的科学成果得到普遍承认及在新科学权威形成过程中的表现形式,普朗克说过:“一项重要的科学发明创造,很少是逐渐地争取和转变它的对手而获得成功的。

而一般的情况是,对手们逐渐死去,成长中的一代从一开始就熟悉这种观念。

”这种科技成果不是因为对手的承认而是因为对手的死去才得到承认的现象,叫做“普朗克效应”。

这种现象在科技史上屡见不鲜。

麦克斯韦曾这样回顾光的理论发展:“关于光的本质有两种学说,即微粒说及波动说。

我们如今习于相信波动说了,那是因为所有相信微粒说的人都已经死了。

”孟德尔的遗传定律被埋没了几十年才被重新发现,在很大程度上也是基于此点。

普朗克效应表明,科学家之所以成为权威,并不在于做出贡献之际,而在于得到承认之日,其竞争对手死去之时。

2.6 “棘轮效应”
这是“马太效应”在促使科学界分层结构单向流动中的表现。

科学社会学家发现,在科学家中荣誉的获得是一种“棘轮效应”,即科学家一旦因为自己的工作而获得某种承认与地位,就再也不会退回到原来的地位;就象有棘爪防止倒转的棘轮一样。

“棘轮效应”表明科学界分层结构中的流动是单向的,只能升迁不可逆下。

这种效应在科学金字塔结构的越高层表现得越突出。

朱克曼通过对美国诺贝尔奖获得者的研究指出:“一旦成为一个诺贝尔奖获得者,不论是好是歹,都将稳固地居于科学界的精英行列。


2.7 “时间效应”
这是“马太效应”在奖后所起作用中的表现,一个人获得奖励,尤其是高层次的奖励后,即使他以后不再有新的建树或高的产生率,不再获得新的科技大奖,也能够使他在很长的时间以至一生中反复地受到已获得奖励给他在声望、荣誉、地位、财富、工作条件等方面带来的有效影响,使其不断受益。

我们把这种科学家在其成果获得,奖励之后的时间里,在成果享受上不断强化的现象称为“时间效应”。

3 大科技时代科技界马太效应产生的原因
首先,大科技研究中不断增强的集体合作趋势,是“马太效应”得以形成的社会原因。

在小科技时代,科学和技术研究课题一般都是单科问题,科技研究者往往靠个人奋斗来解决问题。

研究者的优势当然也会积累,但其时他们能够积累的只是自身的成就和业绩,而不能通吃他人的业绩。

因此,小科技时代只存在“棘轮效应”的雏型,尚未形成由“棘轮效应”和“赢家通吃”结合而成的完整意义上的“马太效应”。

然而进入20 世纪以后,由于研究课题日渐复杂庞大,科技研究往往需要一群不同学科、不同层次的研究者来共同完成。

在科技研究日益趋向集体合作并且合作规模不断扩大的情况下,即使不考虑因合作者的贡献难以精确计量而产生的分配不公,由于下述原因,“赢家通吃”也必然会出现。

其次,日益庞大的实验设备和资金需求是“马太效应”得以强化的物质原因。

在小科技研究时代,一是由于科技研究的主要设备是显微镜、量热器等研究者能自己制造或购买的简陋仪器;二是由于当时的研究者往往小有家产,以致不必以科技研究为谋生手段,因此,在小科技时代,社会对科技工作者研究成果的承认形式主要是声誉。

这种社会承认当然会影响研究者的自信和研究热情,但并不成为他们能否继续从事研究的决定性因素。

进入大科技时代以后,这一情况发生了根本改变。

一是因为现代科技研究越来越依赖高水平实验装备,而添置这样一台先进设备,动辄就要上百万元,甚至更多。

二是因为现代科技研究已经成为谋生职业,研究者不仅需要大量资金保证自己的物质生活水平,并且还需支付参与者的各种人工费用(以至科技课题负责人已被称为“老板”)。

大科技研究对物质资源的依赖性,使得物质投资越来越成为大科技时代社会承认的重要内容,同时也使能否争取到足够物质投资,成为现代科技研究能否进行的关键。

于是,竞争优胜者和失败者所得到的不同社会反馈,不仅将从心理上影响他们的研究热情,还将从物质方面直接决定他们的研究能力。

那些绩优者不仅能得到声誉,还能得到先进设备和大量经费;而那些竞争劣势者不仅将重创自信和研究热情,还将丧失科研物质条件。

显然,竞争失败者的惟一出路就是给获得足够科研资金的竞争优胜者充当“打工仔”,这就极大地强化了“马太效应”的作用。

其三,科技信息和人才信息的爆炸式增长,是“马太效应”恶性膨胀的技术原因。

随着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科技信息量正在激增。

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有关统计,进入20 世纪60 年代以来,科技知识以每年10 %的速度增长。

到80 年代初,世界每年出版的图书已达50 多万种,每年发行的科技杂志超过10 万种,每年发表的科技论文约500 万篇,每年公布的专利达70 多万件。

但是,人脑作为天然的信息处理器,其阅读速度和记忆能力都是有限的。

根据德国学者哈根·拜因豪尔计算,一个科学家即使夜以继日地阅读,也只能读完他本专业出版物的5 %。

科技信息快速增长与人脑先天局限之间的日益尖锐矛盾,迫使科研人员不断缩小自己的研究领域,从而使科技同行快速变成“准同行”。

在科技界,科技研究课
题的发放和科技成果的评审,大都实行“专家评议”。

在小科技时代,由于科技信息总量较少,科技研究人员较少,作为评议人的科技权威一般都对本学科有较全面的知识功底,对本领域研究人员有较清楚的了解。

因此,撇开私人情感影响不谈,小科技时代的“专家评议”一般都比较中肯和客观。

但在大科技时代,即使评议人主观上不抱偏见,由于同行变成了“准同行”,由于他们也不能充分把握学科中所有分支的情况,不能充分了解学科中所有科技人员的情况,在信息不足的情况下,他们的评议必然会受“崇名心理”影响。

那些有一定声誉的研究者较容易得到关注和肯定,而那些初涉科坛的新秀则容易被忽略甚至怀疑。

很显然,“专家评议”尚且如此,那些政府机构和企业界等外行投资者当然更是“两眼一抹黑”,不得不“慕名而投”。

于是,“马太效应”恶性膨胀,有声望的科技研究者与那些无名之辈之间因此出现“饱者撑死,饥者饿死”的两极化局面。

分析表明,“马太效应”对加快科技发展速度有着不可埋没的功绩。

首先,“马太效应”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科研资源的最佳配置,有利于科研奖励的最佳分配。

科研奖励、科研经费是科研活动中的稀缺资源,它们的分配否合理,是否适当,对科技发展有重要影响。

“马太效应”扶强抑弱,将科研资源向少数业绩优良者,将科研奖励发给主要贡献者。

因此,和其他资源(利益)投入分配机制相比,它能使稀缺的科研资源得到最为可靠的利用,使科技奖励发挥最大激励作用。

其次,“马太效应”能加快科技研究团体的“自组织”进程。

由于“马太效应”是正反馈机制,它的运行能使个别优势者的声望迅速上升,成为学科内的权威,并进而在他们周围集结起大批研究人员,会聚成科技研究小团体。

这一过程可以看作是科研团体的“自组织”过程。

由于这类科研团体的核心是有较高威望和较强能力的权威人士,其外围成员多是因崇敬权威而自发结合的精力充沛的年轻人,因此,与那些因行政干预等“他组织”而成的科研团体相比,这些科研团体具有特别强的战斗力,最富活力。

它们的大量涌现对科技快速发展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再次,“马太效应”还能强化科技共同体内部的竞争,加快科技发展的速度。

由于“马太效应”使科技工作者在竞争中出现“一步领先、步步领先,一步落后、步步落后”的两极化趋势,而在科技研究已经成为社会职业的今天,这种两极化不仅表现在声誉上,而且表现在物质利益乃至权力地位上。

这一残酷事实迫使研究者不得不强化自己的竞争意识,拼命工作,以领先或超越他人。

不可否认,这种白热化的竞争是当代科技快速发展的强大内动力。

第一,“马太效应”最突出的缺陷是,它会在一定程度上压制后起之秀,从而阻碍科技发展。

由于“马太效应”是一种“损不足,补有余”机制,它的运行最后一定会导致科研资源在少数高资历者身上集中,并形成一定程度的垄断。

这就会使青年研究者因得不到研究资源而无法施展才能,因得不到社会承认而挫伤积极性。

另外,极少数由“马太效应”造就的权威“盛名之下,其实难副”,为了维护自己的地位,也会利用手中的权力和资源(如职称项目评审等)打击异己,压制那些有才能的年轻人,从而阻碍年轻人才脱颖而出。

第二,“马太效应”还会在一定阶段造成科研资源的浪费。

根据经济学家大卫·李嘉图的报酬递减理论,同类资源的重复投放会使这些资源的效益下降。

“马太效应”的运行往往会造就一批“得奖专业户”和课题、项目“申报专业户”。

对这批人而言,他们得奖之多,以至奖励对他们已失去了激励和推动作用;他们的课题项目之多,以至他们实际上已没有精力和时间去深入进入研究,这就造成了科研奖励和科研资金等科研稀缺资源的实际浪费。

最后,“马太效应”还是科技共同体不正之风的重要原因。

在当今科技界,不正当行为已经有成风的倾向。

相当多的研究者不愿意坐冷板凳,热衷于打“短平快”,热衷于“作秀”,制造新闻轰动效应(以至学术报告要规定媒体档次和宣传规模);一些研究者剽窃、侵占他人研究成果,伪造科研数据;有些实力相当的研究者互相倾轧,宁可同归于尽,也不让他人冒尖;更有些掌握一定权力和资源的研究者,互相交易科研资源,结成评奖、评审中的关系网……导致科技界不正之风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马太效应”给人们带来的过度竞争压力和巨大利益诱惑不能不说是重要原因之一。

6 趋利避害之对策分析
如何发挥“马太效应”对科技进步,对科技共同体健康发展的积极作用,抑制其负面效应,是当代科技社会学研究的重要课题。

第一,在科研资源和利益分配中坚持效益与公平兼顾的原则。

“马太效应”是一种“损不足,补有余”的机制。

在多数情况下,强化“马太效应”能增强奖励和科研投资的效率,但会造成一定的不公平;反之则可能有利于公平分配,但会影响奖励和投资的效率。

因此,对“马太效应”取利避害的关键在于处理好效率和公平的关系。

科技管理机构应当自觉按照十六大报告中“坚持效率优先兼顾公平”,“初次分配注重效率,……再分配注重公平”的原则和思路,充分认识“马太效应”的两重性,自觉协调好科技共同体中资源利益分配的公平和效率关系。

第二,加快制度性规范的建设。

到目前为止,科技共同体内部关系的协调和处理主要还是依靠科技工作者自发形成、自觉遵循,通过前辈帮、带而传承的道德规范,依靠的是研究者的科学良心、个人人品和同行评价。

在小科技时代,这种柔性的约束机制对科技共同体的健康成长,对科技的进步曾经有重要的作用。

但在今天,由于“马太效应”的存在,单靠道德约束已经不足以协调科技共同体的内部关系。

因此,有必要在已有道德规范基础上,建立强制性的,更加确定、更加细致的制度性规范。

在资源和权力被高度垄断于少数人手中,弱势群体无力与权威相抗衡的情况下,单独依靠科技共同体自身的力量,是很难建立公平合理的科技协调制度的。

因此,社会系统的外部干预和引导十分重要。

社会系统一方面可以借助公众舆论,大力宣传科学家严于律己、无私奉献的事例,抨击那些巧取豪夺、弄虚作假的不道德行为,给科技共同体营造一个积极的外部氛围。

另一方面,社会系统可以通过科技管理机构和科技政策,对科技共同体内部的利益资源分配进行引导和控制,从而帮助科技共同体形成高效公平的运行机制。

第三,完善现代科技信息、人才信息的收集利用手段。

在科技共同体中,造成“马太效应”恶性膨胀,科技工作者“饱者撑死,饥者饿死”的重要原因之一,是科技成果评审者、资源投资者的科技信息和人才信息不足。

而科技成果评审者、资源投资者的信息不足,又与他们仍然沿用小科技时代收集信息的方法有直接关系。

大科技时代科技信息的爆炸式增长,科研人员数量的快速增加,使得依靠个人阅读资料,个人交往这种小科技时代收集科技、人才信息的途径和方法已经不再适用。

因此,形成和完善现代科技和人才信息收集、利用方法,是科技共同体抑制“马太效应”负面作用的强烈要求。

近年来,我国各级科研管理机构对科技信息库和科技人才信息库的建设作了很多工作,取得了很大成绩。

当然,在信息的精确、细致,利用方便性等方面还有不少可改进之处。

但是,笔者认为,对我国来说,更重要的问题在于各级评审者、投资者对这些信息资源的利用能力较低。

据调查,约26 %的我国科技人员至今对情报检索、科技查新还一无所知,有将近一半的科技人员不知道或从未使用过国外科技报告、标准或专利价值较高的文献。

我国科技人员利用计算机进行情报检索的年平均次数只有美国的几千分之一。

因此,加快科技信息和人才信息
检索系统的完善,特别是加快科技评审者、投资者信息检索和利用能力的培训,是我国科技奖励和课题评审发放要做到效率公平兼顾而必须重视的又一项重要工作。

参考文献:
[1]徐立. 王选与科技体制中的马太效应. 自然辩证法研究. Vol.27, No.8, Aug., 2011
[2]郝海燕. 简论科技奖励中“马太效应”的几种表现形式. 自然辩证法研究. Vol.14 , No.5 , 1998·博士文苑·
[3]楼慧心. 马太效应与大科技研究. 自然辩证法研究. Vol.19 , No.7, July ., 2003
[4]/link?url=DyyU50ex3vHrWT8HQh-Dkdb8yaOMWjF9QeZTw Gop3MsZUY9ASeKCiS9z_6PmRFq_byWBTK5jbwiy_WKCTOU1lXCXtP37mcuVHUxxk uPCGgm#3。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