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体育游戏教学与素质教育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小学体育游戏教学与素质教育、
姓名:后文强
摘要:大家都知道游戏在体育教学中,以它丰富多采的内容、生动活泼、有趣的组织形式,深受广大学生欢迎。因为它不仅可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同时民有效地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以及能结合课的主题使每一体育课,每一个学生都能在活泼愉快的气氛中掌握动作技术,锻炼身体,提高素质。由于体育游戏的条件和环境经常变换,这对儿童的智力发展、身体发育都会起到良好的作用。特别是由于体育游戏有一定的规则,这对培养少年儿童的组织纪律性有一定的积极作用。而且,体育游戏富有情感,容易使人产生兴趣。青少年经常参加体育游戏,可以发展他们的跑、跳、投等基本活动的能力,全面提高身体素质。通过游戏还可以培养学生机智、勇敢、团结、负责、遵守纪律、活泼乐观、进取、创新等优良品质。能加强听力、视力、注意力、记忆力、知觉力和敏锐的观察力的训练,能训练脑筋的灵活性,正确的判断力,帮助儿童认识客观事物,陶冶美的情操,发展集体意识和个人才能。那么,我们应该怎样在体育课中最好地发挥体育游戏的作用呢?下面我仅谈谈我个人的看法:
关键词:体育;教学;游戏
一、创编和选择体育游戏遵循的原则
1、游戏的内容和形式要健康。
虽然体育游戏的形式多样,但并不是任何形式都适合教学活动,为了便于教学和取得教学的良好效果,在创编和选择体育游戏时必须遵循以下原则。只有具有教育意义的游戏才有利于教学任务的完成,有利于培养学生身体的正确姿势,发展学生的身体素质和基本活动能力,增强学生体质。对那些无意义的、带有迷信色彩的以及庸俗的,有损学生身心的游戏,我们就要坚决杜绝。另外,那些动作过于复杂的游戏也要避免,保证学生的安全。
2、创编和选择的游戏必须有趣味性、新奇性。
只有使游戏带有趣味性、新奇性,才能诱发学生参与的兴趣。游戏的创编出乎学生的意料,好奇心被激发,他们“蠢蠢欲动”,或许会想:“我能做好吗?我一定会比别人做得更好的!”同时又调动了学生的主动性与积极性,能认真地去完成这一个游戏。如一年级学生做“夹着球走”的接力比赛,学生受腿长的限制,跨下夹球已经是很不容易的事,更何况要走完10米距离的路程,那是“雪上加霜”,便会出现很多的滑稽场面,不能用手抱球、举步难行,或是走几步球便慢慢下滑——成了“母鸡下蛋”,让学生捧腹大笑。对低年级的学生而言,大部分学生都知道要认真上好这堂课,但课堂上都会情不自禁地违反纪律,这主要是由于低年级的学生注意力难以长时间地集中,所以上课时很易被一些外界事情干扰,并吸引其注意力,同时他们的自控能力水平还处于一种较低的状态,不可能干40分钟内有意强制自己集中精力认真上好课。所以教师就更应该利用游戏
来结合主教材进行教学。如:在立定跳远的教学中,过去就是利用沙池,学生排队练习,练习密度和成绩都很低。由于贯穿了游戏教学,使学生的成绩和练习密度都有较大的提高。如让学生模仿小兔子的形态和动作进行练习,在练习中带一些鼓励性的语言,让学生两手放在头的两侧做兔的耳朵,然后双脚向前跳,跳之前问学生:“小兔子的耳朵是怎样动的呢?”然后先让学生模仿小兔子的耳朵动一会儿,接着教师又说:“看谁跳的动作最好、距离最远,谁最象小兔子。”这样,先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再增强他们的好胜心理,最后再进行练习,使学生能主动进行练习,不觉得累和讨厌。但有些教材,并不能全部都运用竞赛性的游戏。如:耐久跑教材(50*8往返跑和400米跑)就可以运用“追打球”、“螺旋形跑”、“S形跑”等游戏进行耐久跑的练习。既激发学生能积极进行锻炼,又能达到耐久跑的要求,使学生不觉得累和讨厌。以上的游戏完毕进行便步走,走成圆圈,再进行一个“找伙伴”的游戏,再一次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结束部分的整理运动,用一个唱游来代替,既可以达到放松的目的,又能使学生最终都保持轻松、愉快的心情。所以为了能完成好而作不懈的努力。
3、创编和选择的游戏要具有典型性。
一种游戏往往有许多做法,教师在创编和选择游戏时就应尽是选有代表性的,这样在使用时可以举一反三,灵活多变,根据学生的接受能力逐渐提高要求。在小学高年级,学生对课堂的准备活动,总是不认真做,做得不够充分。在室内课再三强调准备活动的作用,但是学生也是觉得讨厌。针对以上的情况,教师就应该利用棒操、球操、沙包操以及一些舞蹈动作来代替使,使学生一开始上课就有兴趣。在主教材方面,也要多想一此竞赛的游戏,结合主教材进行教学。因为大多数学生都认为体育课是以“玩”为主的,所以就对体育课有兴趣,由于主教材的教学形式都是单一的,因此对体育课亦提不上兴趣,导致达不到增强体质这个目的,所以教师就应该利用学生这个“玩”的心理和结合主教材来进行游戏练习。这不仅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活跃思维、培养兴趣,还可以锻炼意志、培养高尚的情操和集体主义精神。如:50米快跑,过去就是一味强调练习次数,时间一长,学生觉得又累又讨厌,由于改变了这种方法,利用游戏和竞赛的方法,将学生分成四组,进行追逐跑、接力跑,以及利用体操棒或实心球进行跨步跑,这样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兴趣,也可以提高学生的速度和步幅。在如“接力跑”游戏,其基本方法不外乎“迎面接力”、“往返接力”以及在身后接棒的分段接力等,但在教学过程中可以用“接物”、“通过障碍”、“跳绳跑”、“运球”等一些接力的方法来灵活运用。
4、创编和选择的游戏要方便教学,简单易行。
有许多好的游戏,无论是从形式上或内容上都很新颖而富有吸引力,但由于组织方法较复杂或者需要较大的场地和器材,教学起来实在不方便,这样的游戏我们最好不选用,以免浪费人力、物力、财力,反而达不到预期的效果。
5、创编的游戏要注意安全性
促进学生的身心发展,是体育游戏的根本目的。因此在创编体育游戏时应特别注重惯彻安全原则,对游戏的各个环节均应作“安全检查”。一看设计的动作是否容易引起伤害事故;动作幅度较大时,应考虑避免发生肌肉拉伤的具体对策。二看游戏的组织教法是否合理?在使用投掷或负重器械时,要考虑避免因器械使用不当或掷出、拾回投掷器材的时机不妥而发生的伤害事故。三看规则制定是否严谨?如“反应追拍”游戏中不准推撞或重拍游戏者,跑动的线路也要予以规定,以免发生伤害故事。四看场地的安排是否注意了安全因素?如每队、每人之间的左右距离、前后间隔是否恰当,在狭窄的活动场地中,还要考虑避免因周围的障碍物引发的意外事故等。
6、游戏的内容应有利于对学生进行品德教育。
我们要通过游戏的教学过程,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培养学生团结友爱、遵守纪律、勇敢顽强的优良品质和集体主义精神,也就是说通过游戏的教学过程陶冶学生高尚品德和情操。
二、体育游戏的组织和进行
1、游戏的讲解和示范
游戏做的好坏,很大一部分关系到讲解。教师不但要使学生听的明白,而且还要简明扼要,生动形象,在短时间内将游戏的名称、过程、方法、规则与要求交代清楚。为了更好的帮助学生掌握游戏的过程、方法,因把讲解示范结合起来,特别是一些关键和难度大的动作。学生因不明而提问时,教师应向全体学生解答,只有使学生建立整个游戏的概念之后,游戏方能进行。否则,只要有一个学生不明白,都将影响整个游戏的顺利进行。在低年级就要做到边讲边示范,语言尽量儿童化。如做《大鱼网》游戏时,老师就可以形象地讲解,问学生:“鱼网破了能不能捕到鱼呀?”学生说:“不能。”然后教师提出要把手拉紧,这时学生便把手得紧紧的去捕鱼。在讲解和示范的同时,还必须讲明规则,使学生记住,按规则做游戏和进行比赛。规则是学生在游戏中遵守的准则,再淘气的孩子,只要他们喜欢做游戏,都能约束自己,遵守游戏规则,把游戏做好。
2、游戏的组织
在教学中做好游戏的各项组织工作,才能使游戏教学收到良好的效果。做游戏时应用最简单,最省时间的方法调动队形,组数分得多一点,每组的人数少一点,这样练习的机会多,密度和运动量大,有利于动作的熟练掌握和增强体质。而且要随时观察、询问,如发现学生过累,出汗过多,要及时调节。在比赛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