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剖学基础知识——周围神经系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总论
区分
中枢神经系统;周围神经系统:躯体神经(分布于体表、骨、关节和骨骼肌);内脏神经(分布于内脏、心血管、平滑肌和腺体)
突触
是神经元与神经元之间或神经元与效应细胞之间传递信息的特化的接触区域,通过它可以实现细胞与细胞之间的通讯。
化学突触:突触前部,突触后部,突触间隙
常用术语
a、在中枢部:
神经元的胞体和树突的聚集部位在新鲜标本中色泽灰暗称灰质。
配布于大脑和小脑表面的灰质称皮质;
形态和功能相似的神经元胞体聚集成团或柱称神经核。
神经纤维在中枢部聚集部位含脂质色泽明亮称白质。
位于大脑和小脑皮质深面的白质称髓质;
起止,行程和功能基本相同的神经纤维集合一起成为纤维束。(在中枢部)
b、在周围部:
神经元胞体聚集处称神经节
神经纤维在周围部聚集成粗细不等的神经
脊神经
1、脊神经为连于脊髓的周围神经部分。
2、有31对;每一对脊神经连于一个脊髓节段,由前根和后根组成;脊神经后根在椎间孔处的椭圆形膨大称为脊神
经节,其中含有假单极感觉神经元。
3、脊神经的前根和后根在椎间孔处合为脊神经干后,立即分为4支:前支、后支、脊膜支、交通支。
4、有躯体感觉,内脏感觉,躯体运动,内脏运动四种纤维成分
5、中枢联系
脑神经
连于脑的周围神经,共12对
名称、顺序、性质、纤维成分及中枢联系、连脑部位、进出颅的部位和分布
概况
筛孔:嗅神经
眶上裂:动眼神经,滑车神经,展神经;三叉神经中的眼神经
眶下裂:三叉神经中的下颌神经(2)
视神经管:视神经
颈静脉孔:舌咽神经,迷走神经,副神经
内耳门:面神经,前庭蜗神经
圆孔:三叉神经中的上颌神经
卵圆孔:三叉神经中的下颌神经(1)
棘孔:脑膜中动脉
舌下神经管:舌下神经
1嗅神经Olfactory N. 感觉神经内脏感觉鼻腔嗅黏膜
2视神经Optic N. 感觉神经躯体感觉视网膜
3动眼神经Oculomotor N. 运动神经
躯体运动上直肌,下直肌,内直肌,上睑提肌,下斜肌
内脏运动睫状神经节Ciliary ganglion 瞳孔括约肌,睫状肌
4滑车神经Trochlear N. 运动神经躯体运动上斜肌
5三叉神经Trigeminal N. 混合性神经
眼神经Ophthalmic N.躯体感觉眼球,泪器,结膜,部分面部皮肤
上颌神经Maxillary N.躯体感觉眼裂口裂间皮肤,上颌牙,牙龈,鼻腔、软腭黏膜
翼腭神经Pterygopalatine N.上颌神经穿圆孔出颅至翼腭窝连于翼腭神经节
下颌神经Mandibular N.躯体感觉口裂以下皮肤,下颌牙、牙龈
内脏运动咀嚼肌,鼓膜张肌(耳神经节),部分舌肌等
舌神经Lingual N. 接受面神经鼓索,下颌下神经节
展神经Abducent N.躯体运动外直肌
面神经Facial N.混合性神经面部表情肌,舌前2/3味蕾
鼓索返回鼓室,出鼓室至颞下窝,加入舌神经下颌下神经节舌下腺,下颌下腺
岩大神经膝神经节处,颞骨岩部前面,破裂孔出颅至翼腭窝翼腭神经节泪腺
前庭蜗神经Vestibulocochlear N. 位听感受器
前庭神经Vestibular N.前庭神经节球囊斑,椭圆囊斑,壶腹嵴
蜗神经Cochlear N.蜗神经节内耳螺旋器
舌咽神经Glossopharyngeal N. 腮腺,舌后1/3味蕾
鼓室神经——岩小神经耳神经节腮腺
迷走神经Vagus N. 心肌,脏器的平滑肌,腺体
副神经Accessory N. 咽、喉肌;胸锁乳突肌Sternocleidomastoid muscle,斜方肌
舌下神经Hypoglossal N. 舌内肌和部分舌外肌
4对副交感神经节(副交感纤维)
睫状神经节动眼神经副核(动眼神经)—眶上裂—睫状神经节—睫状神经纤维—睫状肌,瞳孔括约肌
下颌下神经节上泌涎核(面神经)—茎乳孔—鼓索—颞下窝—舌神经—下颌下神经节—下颌下腺,舌下腺
翼腭神经节上泌涎核(面神经)—岩大神经—翼腭窝—翼腭神经节—泪腺,鼻腔、口腔、腭黏膜腺体
耳神经节下泌涎核(舌咽神经)—鼓室神经—岩小神经(终支)—卵圆孔下方—耳神经节—腮腺
内脏神经
内脏运动N.与躯体运动N.区别
内脏运动神经有交感和副交感两种纤维成分,躯体运动神经只有一种
内脏运动神经纤维多为较细的薄髓(节前纤维)或无髓(节后纤维)纤维,而躯体运动神经纤维多为较粗的有髓纤维
内脏运动神经支配心肌,平滑肌和腺体,躯体运动神经支配骨骼肌
躯体运动神经从低级中枢至骨骼肌只有一个神经元,内脏运动神经自低级中枢发出后在周围部的植物性神经节交换神经元(肾上腺髓质除外),由节内神经元发出纤维到达效应器,一个节前神经元可以与多个节后神经元形成突触,故节后神经元数量众多
躯体运动神经以神经干的形式分布,内脏运动神经攀附脏器和血管形成神经丛,再由丛发出分支到达效应器交感N节前、后神经元、纤维的位置或走行、分布概况
位置:可以分为椎旁神经节(交感干神经节)和椎前神经节;椎旁神经节借节间支连成左右两条交感干。
走行:胞体(T1-L3的灰质侧角)——节前纤维——T1-L3白交通支——①椎旁神经节②穿椎旁神经节至椎前神经节——交换神经元——节后纤维——①灰交通支返回脊神经②攀附动脉形成神经丛③由交感神经节直接分布到脏器
分布概况:
①T1-T5:头、颈、胸腔脏器;上肢血管、汗腺、竖毛肌
②T5-T12:肝脾肾实质性器官;结肠左曲以上消化管
③L1-L3:盆腔脏器;下肢血管、汗腺、竖毛肌;结肠左曲以下消化管。
副交感N节前、后神经元、纤维的位置或走行、分布概况
位置:脑干的副交感神经核和S2-S4灰质骶副交感核;器官旁节(所支配器官附近)和器官内节(器官壁内)。
走行:
⑴4对副交感神经节(接受面神经,动眼神经,舌咽神经的纤维);
⑵起自骶副交感核,随S2-S4骶神经出骶前孔,从骶丛分出组成盆内脏神经加入盆丛,随盆丛分支沿髂内动脉各支分布到盆部脏器附近或脏器壁内的副交感神经节交换神经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