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会理拉拉铜矿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四川省会理县拉拉铜矿矿区地质2009-05-22 12:15
四川省会理县拉拉铜矿矿区地质
特征及矿床成因浅析
1 前言
四川省在大地构造上,处于南岭东西构造带与川滇南北构造带的复合部位,扬子准地台康滇地轴上,复杂的地质构造和强烈的岩浆活动及沉积、变质地质作用,造就了本省丰富多彩的矿产资源。本文探讨的铜矿床位于康滇成矿带上,结合铜的地球化学背景及前人的资料研究上,不论从构造、岩层、地层都一致认为并证明此处任具有铜的找矿前景,是建国以来在落凼地区发现最大铜矿床,通过五十多年的地质工作及生产实践,对矿区地质特征及矿床地质有了较为明确的认识,本文在综合研究以往资料的基础上,进一步探讨矿区地质特征及矿床成因。
从成矿区来看,此矿床位于康滇成矿带上,从地质构造条件来看,已具备铜矿床的形成条件;从铜的地球化学来看,该地区也是铜的富集地。
2 区域地质
拉拉铜矿落凼矿区位于四川省会理县黎溪区绿水乡之北西。大地构造上位于扬子准地台康滇地轴中段,处于南岭东西构造带与川滇南北构造带的复合部位,金沙江断裂东侧。
2.1地层
拉拉铜矿位于扬子准地台康滇地轴中段,处于扬子古陆块的川滇岛弧带中段及南岭东西构造带与川滇南北构造带的复合部位。落凼矿区位于安宁河-绿汁江断裂西侧、河口复式背斜南翼的次一级双狮拜象背斜南端西侧。
矿区地层为中元古宙会理群河口组,主要为由中部沉积变质岩段(Pt2h3)和中部火山变质岩段(Pt2h4)组成的沉积-火山旋回,本旋回之上部的火山变质岩(Pt1h )为矿区的主要赋矿层位。
矿区地层总的走向近于东西,倾向南,倾角20-30°的单斜构造。沿走向和倾向有一些舒缓的波状小型褶曲,它控制着矿区内矿体的产出形态。
2.2构造
本区长期发育的东西向构造体系和南北向构造体系,彼此交织复合组成了最为重要的构造格架。根据攀西地质大队原三区队资料,东西构造体系主要由东西向褶皱和东西向压性断裂组成;而南北向构造体系,是以不同时期形成的南北向压性断裂为主,褶皱次之,以及一些相伴生的构造组成。上述两种构造体系都经历了漫长而复杂的历史演变。
2.3岩浆活动
拉拉地区岩浆岩多沿近东西向、南北向及北西向(或北西西向)分布,侵吞并冲断河口组地层。岩浆岩分布广泛,主要为晋宁早期钠质火山岩和晋宁中期基性岩。在海西期和印支期虽有超基性和酸性花岗岩侵入,但规模较小。
2.4区域矿产、异常分布
(1)区域内主要矿产有铜、铁、锰、金、银、钼、钴等,已发现大型铜矿床1处(拉拉铜矿),中性铜矿床1处(老羊汗滩),详查和普查小型铜矿床8处,中、小型铁锰矿床多处。其中铜矿床、铜矿化点多分布在Pt1h4地层中,而铁、锰、金、银
多金属矿产分布在Pt1h2地层中。这些明显受地层层位控制。从区域资料分析,铜矿化集中分布在绿水-落凼(拉拉)-老羊汗滩一带,其成矿条件有利,找矿标志明显,是主要的找矿远景区段。
(2)通过地球化学测量,认为本区是一个铜的地球化学集中区。在区域内圈出重砂铜异常3处,水系沉积物铜异常30余处,土壤铜异常62处。各类异常重叠较好,单个异常形态较规则,浓集中心和浓度分带明显并具一定的规模,各类异常多出现在Pt1h4层位及剪切带分布区。区内绿泥石化为构造蚀变岩型及细碧角斑岩化型,其中细碧角斑岩化是拉拉铜矿的重要铜矿化类型。
3 矿区地质
3.1地层
矿区地层主要为前震旦系会理群河口组。次为通安组以及中生代地层。中生代地层覆盖于通安组和河口组之上,为角度不整合。河口组与通安组呈断层接触关系。河口组主要由正常沉积与火山沉积使得变质岩组成。本区地层总体呈北东老南西新、依次叠置、河口组划分为三个旋回,五个岩性段(表1)。
表1 河口组地层分段表
上部沉积变质岩段(Pt1h5)分布于红泥坡一带,拉拉向斜轴部。主要为一套碳质板岩夹深灰绿色石榴角闪黑云片岩、白云母石英大理岩和白云石英片岩等,厚度大于200m。
中部火山变质岩段(Pt1h4)为本区主要含铜矿层。主要分布于落凼、老羊汗滩和石龙。地层沿拉拉向斜呈弧形展布。是一套钠角斑质熔岩-角斑质火山碎屑岩,次为火山岩及局部沉积碎屑岩。厚度550-600m。
中部沉积变质岩段(Pt1h3)主要分布于大团箐、乌龙箐一带,在老虎山、小厂亦有出露。为一套正常成份的砂泥质、碳质的沉积变质岩,厚度404-610m,为本区主要标志层。
下部火山变质岩段(Pt1h2)主要分布于岔河、小铜厂、绿湾一带。主要岩性由变钾角斑岩、局部夹角闪黑云钠长岩、白云石英片岩、石榴白云片岩等组成。本层以岩性岩相变化富钾、钠为其特征。其中、下部具铜、铁矿化,厚约720m。
下部沉积变质岩段(Pt1h1)分布于白云山、大营山一带,因河口辉长岩的侵入而出露不全。其岩性:上部为变质砂岩、变质凝灰质砂岩、粉砂岩;中部为白云石英片岩夹石榴二云片岩;下部为碳质板岩、绢云千枚岩夹石榴黑云片岩及白云大理岩等,厚约618m。
3.2构造
拉拉铜矿落凼矿区位于河口背斜南翼。该向斜为北端仰起,南端撒开的不对称复式背斜。其西翼被NEE段(F13)破坏,通安组地层(Pt2t)直接接触;东翼为落凼向斜、老虎山背斜、小厂向斜等依次出现。在向东地层被F27与F29断层破坏,其中F29断层使河口组直接于三叠系接触,故F27与F29两条NNE断裂为拉拉铜矿东西两边的自然边界(图1)。矿区内断裂构造按其形成先后,有NWW、NW和NNE三组,它们均系成矿后构造,破坏铜矿体。
3.3岩浆岩
矿区内岩浆活动强烈,具多期性、多旋回特点。主要为晋宁早期钠质火山岩和晋宁中期基性岩,而海西(华力西)期和印支期则有小规模的超基性岩和酸性花岗岩的侵入。
3.3.1晋宁早期
表现为强烈的的间隙式火山喷发,出现数百次具堆积韵律的火山喷发沉积
1-第四系残破积物;2-上三叠统;3-会理群通安组;4-天生坝组;5-新桥组;6-落凼组;7-大团箐组;8-小铜厂租;9-白云山组;10-变质火山角砾岩;11-钠长角闪片岩;12-钠长岩斑状钠长岩;13-辉绿辉长岩;14-钾长花岗斑岩;15-断层及编号;16-铜或铁矿体。
图1 拉拉铜矿矿区及外围地质略图
和熔岩岩浆的喷溢,较大规模的喷发活动都是多期次间歇性喷发,形成堆积厚度较大的火山碎屑岩及熔岩。小规模的喷发也可能是多期次的。形成薄层或透镜状的火山喷发物。由该期火山喷发物为主组成的会理群可划分为三大旋回。
(1)下部火山旋回以裂隙溢流为主,爆发强度较低,次级旋回相对较少,但岩浆成分变化较大。早期为细碧质岩浆喷溢,伴有连续分异的角斑质岩浆,形成细碧岩和角闪角斑岩;中期出现三次角斑质岩浆的火山爆发,形成含铁角斑质凝灰岩;晚期为三次较大规模富钾酸性熔岩。在其间隙期内,尚有少量细碧质和角斑质凝灰岩形成。
(2)中部火山旋回以爆发为主,岩浆成分有变化。早期属规模不大的细碧质岩浆喷发,形成细碧质凝灰岩。中期出现多次强烈喷发,形成角斑质¬-石英角斑质凝灰岩和沉凝灰岩、火山角砾岩及熔岩。晚期喷发活动较弱,形成角斑质凝灰岩及熔岩。总体属由细碧质岩浆演化为角斑质和石英角斑质岩浆的过程。中期形成的这套火山岩富含Cu、Co、Mo等成矿物质,是重要的赋矿层位,老羊汗滩等铜铁矿床都赋存在该旋回火山岩中。
(3)上部火山旋回以爆发为主,早期数细碧质岩浆喷发,形成细碧质凝灰岩,中期和晚期是角斑质岩浆喷发,形成了角斑质和石英角斑质火山角砾岩,凝灰岩及熔岩。区内的主要铜矿和铁矿均赋存在该火山旋回中。
3.3.2晋宁中期
该期以基性岩浆侵入为主,在地表主要分布在拉拉厂、河口一带,岩石为辉长岩,同位素年龄为117.1-148Ma,矿区有河口辉长岩、落凼-老羊汗滩沟辉长岩、锅丁-碗水-蒿枝坝辉长岩等三个岩体。
3.3.1晋宁末期
该期以基性岩脉为主,地表出露的有煌斑岩、辉绿岩、辉绿辉长岩,这些岩脉局部地段切穿和破坏铜矿体。
3.4变质作用
落凼矿区及其外围的变质作用有:区域变质作用、接触变质作用,动力变质作用和气-液变质作用。其中以区域变质作用和气-液变质作用为主,形成本区一套变质杂岩和火山-沉积变质矿床。晚期在辉长岩侵入的接触部位,产生局部的热接触变质;在断裂构造带附近,局部由于强烈挤压错位产生岩石的磨碎和动力变质。现按主次分别叙述如下:
3.4.1区域变质作用
河口组变质杂岩,主要是变钠火山岩及一套碎屑-化学沉积的砂、泥质和碳酸盐岩石。在地槽强烈褶皱回返过程中,组成了河口组地层的基本岩类。由于变质作用的影响,其成份、形态、结构、构造都发生了一系列变化,形成了各类板岩、千枚岩、片岩和结晶大理岩、变质火山岩等。岩石片理发育,矿区和外围片理化的方向基本一致,说明是在同造山作用下形成,根据矿田和矿区内大多数同位素年龄,其形成时代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