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评价体系与高考内容改革趋势(2020-3-19)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合理创设情境,设置新颖的试题呈现方式和设 问方式,促使学生主动思考,发现新问题、找到新 规律、得出新结论。
高考评价体系之实施路径
二、高考评价体系的实施路径
如何 落实到各个科目的考试内容改革实践之中? 根据高校对学生思想道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的综
合要求 依据《普通高中课程方案(2017年版)》 “普通高中课程标准” 高考评价体系 制订各个学科的考试内容改革实施路径
如何落实“高考评价体系”——
推进高考评价体系建设的同时,体现 改革的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通过三 方面举措逐渐完善高考考试内容改革的支 撑体系。
第一,明确各个学科改革中功能定位
贯彻落实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精神,体 现国家人才培养和高校人才选拔要求,进 一步强化高考命题的育人功能和积极导向 作用;
第二,制订学科命题标准,确定考查内容
高考评价体系与 高考内容改革趋势
测量与评价研究中心主任 华中师范大学 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胡向东
主要内容
一、高考评价体系的内涵与功能 二、高考评价体系的实施路径 三、高考内容改革的趋势与应对
第一部分: 关于高考评价体系---(一)目标与背景 (二)内涵与框架 (三)功能与实践
高考评价体系
(一)目标与背景
2。进一步加强对评卷工作的指导。完善评卷人 员的培训机制,做好评分细则制订等工作的 指导;及时收集学生的真实作答情况,利用 好试题的各方面反馈信息。
3。试点改革成绩报告方式,丰富报告的形式、 内容和功能。试点建设考试评价信息服务平 台,多维度为学生提供具有诊断和预测等功 能的成绩报告,更好服务学生,为学校改进 教学提供参考依据。
加强高考命题的标准建设,进一步密
切高考测评标准与正在修订的高中课程标准
的衔接,提升标准的科学性和规范性,突出
高考作为衔接基础教育和高等教育桥梁的功
能;
如何落实“高考评价体系”
第三,改进评分方式,加强评卷管理,增强考查效果 评卷工作、成绩报告是高考工作的重要环节。为确
保高考人才选拔要求得到贯彻,高考命题要有全局 观,要渗透到考试的全过程。 1。科学制定答案及评分参考。创新大型主观题的评 分理念和技术,通过基于能力的评分方案设计,克 服主观题评分的模糊性,提高能力考查的效果。
2.情境分类
基于知识应用和产生方式的不同,高考评价体系中 的情境可以分为两类。
第一类是“生活实践情境”。这类情境与日常生活 以及生产实践密切相关,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 释生活中的现象、解决生产实践中的问题的能力。
第二类是“学习探索情境”。这类情境源于真实的 研究过程或实际的探索过程,涵盖学习探索与科学 探究过程中所涉及的问题。学生在解决这类情境中 的问题时,必须启动已有知识开展智力活动,同时 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运用创新的思维方式。
立德树人的目标: 引导学生,“六个下功夫” :
在坚定理想信念上下功夫 在厚植爱国主义情怀上下功夫 在加强品德修养上下功夫 在增长知识见识上下功夫 在培养奋斗精神上下功夫 在增强综合素质上下功夫;
(2)服务选才——基本功能 服务高校招新,为国选拔人才
高考是高等教育的起点,要助推高教质量提升,重 点是实践能力、创新精神等综合素养的全面体现
配套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关键内容 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总施工图 构建中国教育评价体系的核心价值
中国高考评价体系之目标与背景
(一)目标与背景 配套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关键内容 早在2010年颁布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
发展规划纲要》中,已将考试 内容改革列为 最为重要的改革内容
中国高考评价体系,完成的是早已规划的任 务
(4)必备知识
由人文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各学科的基本事 实、基本概念、基本技术与基本原理组成的 基本知识体系。
这一知识体系由陈述性知识和程序性知识构 成,是应对情境所必须具备的各种复杂的产 生式系统。
必备知识与关键能力一样,是学科素养的基 础支撑。
“四层”考查内容及其关系
3.四翼:高考的考查要求
总结:高考评价体系对命题的界定
命题中应包含一定比例的基础性试题,引导学 生筑牢知识基础;
试题之间、考试内容之间、学科之间应相互关联 ,交织成网状的知识测评框架,实现对学生素质的 综合考查;
采用贴近时代、贴近社会、贴近生活的素材,鼓 励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关心日常生活、生产活动中 蕴含的实际问题,思考课堂所学内容的应用价值;
3.情境在高考命题中的四种运用
中国高考评价体系提出:
基于“四层”考查内容与“四翼”考查要求的关系,或者说 与“四层” “四翼”相对应,高考命题应设计以下四种类型 的题目。
基础性 综合性 应用性 创新性
基础性为主试题 综合性为主试题 应用性为主试题 创新性为主试题
必备知识 关键能力 学科素养 核心价值
(1)领导小组: 组长:_______ 为何让他(她)担任组长:_______ 成员:_______ 为何选他们为小组成员?请说出理由: _______ (2)应对措施: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为跟踪此次疫情,《大观园报》报社派出一名记 者专门采访报道。请问:
(1)谁有资格担任《大观园报》报社社长?并说出 理由。
(2)派出的记者会是谁?为什么是他(她)。
(3)以大观园报记者的身份,写一则报道此次疫情 的简短新闻,不超过300字。
学生饶有兴味,答案精彩纷呈
2020年3 月北京市高考适应性考试试题
“寒塘渡鹤影,冷月葬诗魂”两句联诗出自《 红楼梦》第 76回“凸碧堂品笛感凄清,凹晶馆联诗 悲寂寞”,是姊妹几人在凹晶馆赏月时即景吟出的 。湘云认为“冷月葬诗魂”一句“诗固新奇,只是 太颓丧了些”。
高考观是人才观的体现,要助推人力资源强国建设 ,重点是适应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实现
高考公平是教育公平和社会公平的重点体现,要保 证竞争机会公平、重点是保持公平性方面的优势
(3)引导教学——现实要求
与课改同行,科学解决教与考的矛盾,正确 发挥高考反拨作用
国家课程标准是高考设计命题内容的依据之 一,要通过考试评价手段,将课程改革的新 理念体现在考查内容、考查要求、考查载体 和考查方式中
(1)基础性:高考强调基础扎实 学段的关联性,知识的连续性 高考试卷中应包含一定比例的基础性试题,引导学生
打牢知识基础 例如,物理学科的基础性内容包括牛顿运动定律、万
有引力定律、机械能守恒定律、动量守恒定律、磁 场和电磁感应、光的反射和折射等,这些基础性内 容在试题命制中必须尽量涵盖 再如:北京卷语文,考查“笔顺”
wk.baidu.com
中国高考评价体系之功能与实践
(三)功能与实践
纲领性文件 理论性指导 方法论说明 实践性指南 自评价参考
1.情境
“情境”即“问题情境”,指的是真实的问题 背景,是以问题或任务为中心构成的活动场 域。
在“情境”中进行的解决问题或完成任务的活 动,则为情境活动。
高考命题评价,就是由命题者以纸笔形式建构 创设情境,由应试者通过纸笔形式(文字或 符号描述)形式完成情境活动
传统,又面向未来的态度和气度
语文题中的体育
“冷月葬诗魂”一句隐含着小说中诗作者怎样 的身世和命运?请根据原著进行简要分析。
中国高考评价体系之内涵与框架
(二)内涵与框架 中国高考评价体系主要由“一核”“四层”“
四翼”三部分内容组成。其中,“一核”为核心功 能,即“立德树人、服务选才、引导教学”,是对 素质教育中高考核心功能的概括,回答“为什么考 ”的问题;“四层”为考查内容,即“核心价值、 学科素养、关键能力、必备知识”,是素质教育目 标在高考中的提炼,回答“考什么”的问题;“四 翼”为考查要求,即“基础性、综合性、应用性、 创新性”,是素质教育的评价维度在高考中的体现 ,回答“怎么考”的问题。
作业原题(最新版)
1、假如贾宝玉参加某次家宴,吃了野味,患上了新型冠状病 毒肺炎,传染了五个人,最有可能被传染的五个人会是谁? 请按传染的先后顺序列出这五个人,并说明理由。
2、为了阻击这场疫情,贾府成立了应对新型冠状病毒五人领 导小组,组长会是谁,为什么选他(她)?成员有哪些,为 什么让他们担任成员,请说出理由?领导小组采取了什么应 对措施?(《红楼梦》中有多处应对传染病措施的描写,同 学们写的措施要以《红楼梦》中的这些描写为依据)
高考关注与创新密切相关的能力和素养,如独立 思考能力、发散思维、逆向思维等,考查学生敏锐 发觉旧事物缺陷、捕捉新事物萌芽的能力,考查学 生进行新颖的推测和设想并周密论证的能力,考查 学生探索新方法、积极主动解决问题的能力,鼓励 学生摆脱思维定势的束缚,勇于大胆创新。因此, 高考试题应合理呈现情境,设置新颖的试题呈现方 式和设问方式,促使学生主动思考,善于发现新问 题、找到新规律、得出新结论
中国高考评价体系之内涵与框架
中国高考核心功能: 立德树人 服务选才 引导教学
根本任务
统领教育与高考
基本功能
选拔合格新生
现实要求
助力基础教育
(1)立德树人 ——根本任务
落实立德树人是新时代高考性质定位的决定要素 突出立德树人是新时代高考甄选功能的核心标准 坚持立德树人是新时代高考导向作用的集中体现
四层四翼,都是基于基础教育改革要求
(4)三大功能之间的关系
中国高考评价体系之内涵与框架
2.四层:高考之考查内容 核心价值、学科素养、关键能力、必备知识
知识、能力 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 核心价值、学科素养、关键能力、必备知识
(1)核心价值的指标化
3个一级指标: 政治立场和思想
中国高考评价体系之内涵与框架
(2)综合性:高考强调融会贯通 高考要求学生能够触类旁通、融会贯通,
既包括同一层面、横向的交互融合,也包括 不同层面之间、纵向的融会贯通。
在命制试题时,要从研究对象或事物的整 体性、完整性出发,不仅要从学科内容上进 行融合,突显对复合能力的要求,也要在试 题呈现形式上丰富多样,从而实现对学生素 质综合全面的考查。
三、高考内容改革的趋势与应对
(一)强化价值观的涵化与引导 涵化:人在一生中通过学习而获得在其
文化中的适应能力的过程 有教化之意 哲学家汝信:是前代人吸引、诱导并迫
使后代人采用传统思维和行为方式的过程
(一)强化价值观的涵化与引导1。
精选命题素材,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 观选材范围广泛,体现出一种包容、开放,既传承
中国高考评价体系之目标与背景
首要的任务: 以高等学校选拔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
力人才的需求和全面贯彻国家课程标准为依 据,改进考试 技术,改革考试内容,促进学 生全面掌握基础知识,提高综合素质与能力
内容改革的核心,是考试命题改革
中国高考评价体系之目标与背景
为更好地发挥高考正向指挥棒作用、完善 立德树人体制机制,保证改革的理论成果更 加科学系统、指导实践作用更为持久长效, 按照教育部深化高考内容改革的工作部署 教育部考试中心组织研制了理论性与实践 性相结合、国际化与民族化相结合、基础教 育与高等教育相衔接的中国高考评价体系。
(3)应用性:高考强调学以致用
命题时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使用贴 近时代、贴近社会、贴近生活的素材,选取 日常生活、工业生产、国家发展、社会进步 中的实际问题
考查学生运用知识、能力和素养解决实际问 题的能力,让学生充分感受到课堂所学内容 中蕴含的应用价值
(4)创新性:高考强调创新意识和创新思维
中国高考评价体系之内涵与框架
“一核”——核心功能 “为什么考”:“立德树 人、服务选才、引导教学”
“四层”——考查内容 “考什么:”“核心价值、学
科素养、关键能力、必备知 识” “四翼”——考查要求 “怎么考:”“基础性、综合 性、应用性、创新性” “情境”——考查载体 “四层”“四翼”通过情境和 情境活动来实现
观念 世界观和方法论 道德品质
10个二级指标
(2)学科素养
3个一级指标: 学习掌握 实践探索 思维方法
9个二级指标
(3)关键能力
高考考查的重点内容 关键能力:
即将进入高等学校的学习者在面对与学 科相关的生活实践或学习探索问题情境时, 高质量地认识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所 必须具备的能力。它是使学习者适应时代要 求并支撑其终身发展的能力,是培育核心价 值、发展学科素养所必须具备的能力基础, 是高水平人才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