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改革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问题
• 读写结合的问题 • 作为内容的“主题-情境”,以语文实践活动 为核心打通听说读写,并为其提供一个共同的 语境。对于阅读选文来说,在“主题-情境” 中的阅读比泛泛阅读更为有效;而且阅读所得 又能成为同一情境中围绕相关话题的说写活动 的背景支持,从而有机地与说写活动相勾连, 有效地促进说写活动。
• 二、对于阅读教学一些问题的思考
问题
• 在强化对课文内容理解的同时,要加强 阅读中的积累 • 在阅读中积累: • 语言材料:词语、句子、段落 • 文章样式:课文的结构、形式,如诗歌 的重复与回旋, • 思想情感
• 语言材料的积累: • 以某一“主题-情境”为背景,将优秀 的言语作品集中起来,让学习者在一段 时间内就一个主题、在丰富的情境中进 行深入学习,优化了言语内化实现的条 件。
• 四年级下册中“眼睛”单元,围绕主题,通过 课文及活动,呈现各种情境。在这个单元中, 三篇主体课文分别是《渴望读书的大眼睛》、 《我只见到你的眼睛》(歌颂抗击非典义务工 作者的一首诗歌)、《永生的眼睛》,拓展阅 读则是一篇科普文章《谁的眼睛最好》(写各 种动物眼睛特点),四篇课文从不同的角度共 同指向“眼睛”这个主题。而“语文天地”中 的语文活动也都涉及爱护眼睛、保护眼睛等内 容。
• 教科书中的每一个单元都是在遵循儿童 认知规律的基础上构建出的与其生活经 验相关、相对独立且完整的“场景” (也即情境)时,单元本身也就具有了 吸引儿童参与其中的魅力。而在这样的 情境中,学习者可以不断从自己所接触 的活动或学习任务中发现其所特有的吸 引人的特征,从而逐渐形成场景兴趣。
• 首先,单元包括丰富的语文实践活动的 设计。与学习者生活经验相关的活动, 必然更容易引发其兴趣。 • 其次,单元中的各要素,包括课文、课 后问题、实践活动等在内容上都尽量相 关,即围绕一个主题展开。这种相关度 越大,理解越容易发生,单元本身也就 越具有吸引学习者参与其中的魅力。
• 学习者紧紧围绕一个主题,在一段时间 内集中地学习,能更充分地内化言语对 象。机械地记忆一些语言规则并不意味 着真正的消化、吸收,也不能称之为内 化。内化需要主体的参与、投入,必须 建立在学习者对所学内容的充分理解的 基础上。
• 情感之于语文,有着比其他学科更重要的意义, 因为语文的学习内容本身就蕴含着丰富的情感 因素。 • 语文中的字词句章都有明显的情感色彩。比如 说,一个词不仅有直接的、字面的、字典的意 义,还有内涵的、情感的、牵涉许多联想的意 义。让学生通过语言感悟、体验世间真情,正 是语文学习的魅力之一。 • 作为内容的“主题-情境”给学生的情感释放 留下了充分的空间。
挑战
• 文学教学存在的问题 • 1、按照实用文体教学的模式处理文学作 品 • 2、强调对文学作品整体感悟、品味,不 等于一味地要求多读,缺少具体可行的 操作性作法。(如诵读、表演、复述等 活动)
问题
• 个性化解读文本问题 • “主题-情境”提供了一个凝聚的触发 点,既给这种个性化的解读提供了一定 的支撑,又留下了充足的空白,让学习 者个体借助自己的生活经历去填补。学 生正是在与教科书的对话、碰撞过程中 不断地获取主体精神,提高言语能力, 创造着自己的成长经历。
• 从学习者熟悉的事物切入,易于激发其 对学习材料的兴趣; • 在教科书不断展开的情境中,学习者的 视野得到了拓展; • 附着于情境中的丰富文化内涵也帮助学 习者加深对原本熟悉的事物的理解。 (眼睛)
问题
阅读方式的选择 • 问题一:“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来读” • 同学们,你们想怎么读这篇课文呢? • 学生提出各种方案 • “想怎么读就怎么读” • (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鼓励学生选择 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
问题的建议
• 引导学生选择、尝试合适的阅读方式 • 让学生体会、感受不同的阅读方式具有 不同的阅读效果、价值 • 针对不同的阅读内容、学习目的以及不 同学段的学生,进行有目的的引导 • 有效的阅读方式、阅读策略是阅读能力 发展的重要保证
• 依托情境呈现的语文学习方法及策略, 体现了学会学习的理念,是对语文学习 过程性的最好诠释。
• 一、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改革的进展
阅读教学的定位:
• 强调阅读对于学生发展的价值和意义 • 加强诵读优秀诗文,阅读经典名著已成 为共识
阅读教学内容:
• 文学作品数量增加 • 阅读总量加大(课文数量、长度)
wk.baidu.com
阅读教学方法:
• 淡化分段、总结段落大意和中心思想的单一教 学模式 • 强调整体感悟 • 强调个性化解读: • “你最喜欢的……” “你感受最深的……”
问题
• 脱离文本随意发挥的问题: • 在强调尊重学生个性化体验和感悟 的同时,应该引导学生钻研文本。 • 不应以教师的分析代替学生的阅读 实践,也要防止集体讨论代替学生 的个人阅读,或脱离文本的发挥。
问题
• 应从单元整体的角度设计单篇课文的教 学 • 语文教科书以“主题-情境”来组织单 元,鲜明地呈现出一个相对完整的母语 学习情境,这在很大程度上恰恰能发挥 培养“场景兴趣”的优势。
• 根据思维科学相似论的相关研究成果,这种相 似性越大,学习者越容易整合外界的信息。 • 仅以词语的积累为例。积累的并不是单个的词 语,而是与所学主题相关的很多词语。随着相 似情境的复现,已学的词语不断地在运用中被 激活,学习者对于这些词语的理解也就更加深 刻。作为背景的“主题-情境”的确为言语主 体内化言语对象提供了必要的支撑。 (路) (眼睛)
• 教科书的编写提供的不仅仅是情境的设 计,更重要的是要赋予使用教科书的学 生们一种强烈的角色意识,通过各种编 制策略使学习者不断地将自身融入到整 个活动中的每一个环节中去。 “只是告 诉我,我会忘记;要是演示给我,我就 会记住;如果还让我参与其中,我就会 明白
问题
• 教学目标的课前预设和动态生成: • 静态的教学设计不等于动态的教学过程 • 教学目标需要课前的预设,也需要动态 的生成 • 决定是否调整教学目标的根据:学生的 实际情况 • 教师素质、教学机智等因素决定着生成 效应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