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 现场总线技术及其应用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现场总线将朝着开发系统、统一标准的方向发展
1984年美国仪表协会开始制定现场总线标准 1985年国际电工委员会决定由PWG负责现场总线标准研究 1986年德国开始制定过程现场总线标准 1992年80家公司开始联合,成立ISP组织 1993年120个公司组织成立FIP组织 1994年成立成立现场基金会组织FF,1996年颁布低速总线标准H1 各行业公司推出自己的标准:CAN,LonWorks。
典型控制网络结构:罗克韦尔公司
设备层:采用DeviceNet设备(开关量传感器/执行器,条形码扫描器, 变频器驱动接口) ,变送器、流量计等采用FF。通过扫描器或网关 将数据送到控制层。 控制层:采用ControlNet,典型的包括:控制器、可编程终端、操作 员图形工作站、高级I/O。通过网关设备与信息层连接。 信息层:采用工业以太网(10/100/1000M),可连接PC、控制器、 高速I/O、其它局域设备。通过网关可以接入互联网。
现场总线技术及其应用
现场总线概述 现场总线的原理及其发展概况 几种典型的现场总线 现场总线控制系统与工业企业网
现场总线概述
现场总线简介 现场总线的种类 现场总线的发展与未来 现场总线的应用
现场总线简介
现场总线:现场总线是应用在输出现场、在微型计算机测量控制设备之 现场总线 间实现双向串行多点数字通讯的系统(底层控制网络),具有开放式、 数字化和多点通讯的特点。 应用领域:制造业、流程工业、交通和楼宇方面的自动化系统。 应用领域 现场总线控制系统( 现场总线控制系统(Fieldbus Control System):采用现场总线,将 ) 智能设备连接在一起,实现基本控制、补充计算、参数修改、报警、显 示、监控、优化及管控一体化的综合自动化系统。涉及智能传感器、控 制、计算机、数字通讯和网络技术。是继基地式气动仪表控制系统、电 动单元组合式模拟仪表控制系统、集中式数字控制系统、集散控制系统 后新一代控制系统。 底层控制网络(Infranet):1、负责将现场测量控制设备联成网络、实 现不同网段、不同现场设备间的信息共享。2、实现现场测量和控制:即 将现场设备的运行状况等信息送往控制室,同时将各种控制、维护和组 态指令送往现场设备。因此要求具有实时性、可靠性。
应用层
为用户提供简单的接口,定义了如何读、写、解释和执行一条信息或命令; 定义了传输信息的方式;规定了如何初始化网络等。
用户层
把数据规格化为特定的数据结构。由10个标准模块(AI/AO/PID)组成,19 个附加的算术功能块。使用这些模块,用户可以组成手动控制、反馈控制、 前馈控制、比例控制、串级控制等控制算法。
现场通讯网络:用于现场设备互联的通讯网络 现场设备互联:用不同介质连接现场设备 互操作性:不同品牌的现场设备的即插即用 分散功能模块:控制算法可置于现场设备中,形成虚拟控制站,实现彻 底的分散控制 通讯线供电:现场设备和仪表可直接从通讯线上取电 开发式互联网络:可以与不同层网络互联,实现不同厂商的软、硬件产 品的统一组态。
现场总线的特点和优点
特点
系统的开发性 互操作性与互用性 系统结构的高度分散 性 对现场环节的适应性 一对N的结构 可控状态 互换性 综合功能 统一组态
优点
节省硬件数量和投资 节省安装费用 节省维护开销 用户具有高度的系统 集成权,选择权。
几种典型的现场总线
--控制层现场总线ControlNet
概述:ControlNet是一种面向控制层的实时性现场总线网络,在 同一物理介质上提供时间关键性I/O数据和报文数据:包括程序上、 下载,组态数据,和端到端报文传递。具有高度的确定性和可重 复性。适用于控制关系复杂关联、要求控制信息同步、协调实时 控制、输出数据速率高的应用场合。 7 应用层 对象和对象模型 ControlNet协议规范
应用层设计 周期性冗余 检查 I/O数据触发 方式 I/O数据点数 中继器类型 中继器数量 连接器 物理层介质 网络和系统
其他几种典型现场总线
设备层现场总线DeviceNet:
基于CAN技术的开放标准,三层协议结构。罗克韦 尔
ProfiBus协议:
非完全开放的标准。德国
FF总线
由FF组织提出。三层协议结构。国际
几种典型的现场总线
--控制层现场总线ControlNet
优点
同一链路可满足各种不同信息传输要求; 是确定性和可重复性的控制网络,适用于离散控制、过程控 制 同一链路允许多个控制器同时共存; 支持输入数据和端到端的多路发送 可选的介质冗余合本征安全 安装和维护简单 网络节点居于对等地位,可以从任意节点实现数据存取 灵活的拓扑结构(总线、星形、树形)和介质选择。
数据链路 物理层
OSI 参考模型与现场总线协议的结构
现场总线的结构
物理层
规定传输介质、传输速率、每条线可接仪表数量、最大传输距离、电源及连接方式和信 号类型 本安型与非本安型:网络通讯段数量、长度不同 H1b标准与4-20mA标准:设备电路不同连接的设备类型不同
数据链路层
规定了物理层与数据层间的接口:包括数据结构、差错识别处理、噪声检查,通过帧数 据的校验保证信息的正确性和完整性。控制对传输介质的访问。
现场总线的种类
现场总线组织FF(Fieldbus Foundation现场总线基金会):1994年 9月由ISP和WORLDFIP集团共同制定的现场总线准国际标准。 全功能数字网络:提供从物理层到用户层的所有功能。包括 IEC/ISA(美国国家标准)、Porfibus-PA和DP(德国国家标准)、 FIP(法国国家标准)、Lonworks(Echelon公司)等。 传感器网络:在CAN(Controller Area Network,德国Bosch公司)基 础上建立起来的总线标准。包括DeviceNet(Lockwell公司)、 SDS(Honeywell公司)等 数字信号串行线:不提供应用层和用户层。Seriplex,InterbusS,ASI等。
现场总线的实质
现场总线的协议 制定协议依据:ISO的开发系统互联协议(OSI)。 实际制定的协议:OSI中的某些层 OSI OSI协议:7层协议结构 7
现场总线系统的组成:
现场设备 形成系统的传输介质
7 6 5 4 3 2 1
应用层 表达层 会话层 传输层 网络层 数据链路 物理层
应用层
总线访问子层
几种典型的现场总线
--控制层现场总线ControlNet
网络目标功 能 网络拓扑 最大通讯速 率 通讯方式 网络刷新时 间 数据分组大 小 网络最大拓 扑 电源 网络模型 网络速率 端到端设备和I/O网络 在同一链路上传递I/O,编程和系统组 态信息 总线、星形、树形 5Mb/s 主从、多主、端到端 可组态:2—100 ms 可变长:0-512B 6 Km(同轴),超过30 Km(光缆) 外部供电 生产者/消费者 5 Mb/s(单段最大长度); 网络节点数 99个可编地址 单段最多48个 模型对象设计;设备对象模型,类/ 实例/属性,设备描述 改进的CCITT16为多项式算法 轮询;周期性发送;逢变则报 无限多个 高压交、直流电,低压直流 5个中继器(6个网段)串接;最多 48个网段 标准同轴电缆BNC RG6同轴电缆;光纤 带电插拔;
LonWorks控制网络和Lon总线
端到端的控制系统解决方案。七层协议结构。 Echleon公司
CAN总线
开放系统,二层协议结构。德国Bosch公司
典型控制网络体系结构
基本层次
信息层:处于最上层,数据量大,但对实时性要求不高。与数据库 技术、互联网技术、数据分析处理技术关系密切 控制层:连接不同设备,实时性高,通讯是确定的、可重复的 设备层:控制网络底层,数量巨大,通讯速度不一定很高,但容错、 智能。
现场总线的发展未来
国际标准统一 FCS系统取代DCS系统 与工业企业网的融合(Intranet)
现场总线的应用
现场总线的原理及其发展概况
现场总线的实质 现场总线的结构 现场总线的发展概况 现场总线的特点与优点
现场总线的实质
现场总线的定义:
ISA SP50的定义:是一种串行的数据链路,它沟通了工程控制领域 的基本控制设备之间以及更高层自动控制领域自动化控制设备之间 的联系。 国际电工、IEC和FF的定义:连接智能现场设备和自动化系统的数字 式、双向传输、多分支结构的通讯网络。
采用生成者/消费者通讯模式 传统的是源/目的网络模式 实时性得不到保证。 一组数据可以发送到多个节点 由节点有选择性接收。
6 5 4 3 2 1 表达层 会话层 传输层 网络层 数据链路 物理层
报文路由器传输 连接管理器
数据管理
逻辑链路控制、介质存取 物理层信号子层 中间附加子层
OSI 参考模型与 ControlNet 分层模型
现场总线的发展概况
现场总线的发展是综合自动化的发展需要
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未来生成制造业的发展趋势。 综合自动化:在信息采集、加工的基础上,运用网络和数据库技术, 实现信息集成,在集成信息的基础上进一步优化生产与操作,增加 产量,改善TQCS,提供企业竞争能力。
智能仪表为现场总线的出现奠定了基础
传输信号的数字化:以微处理器为核心进行仪表的数字化
现场总线将朝着开发系统、统一标准的方向发展
1984年美国仪表协会开始制定现场总线标准 1985年国际电工委员会决定由PWG负责现场总线标准研究 1986年德国开始制定过程现场总线标准 1992年80家公司开始联合,成立ISP组织 1993年120个公司组织成立FIP组织 1994年成立成立现场基金会组织FF,1996年颁布低速总线标准H1 各行业公司推出自己的标准:CAN,LonWorks。
典型控制网络结构:罗克韦尔公司
设备层:采用DeviceNet设备(开关量传感器/执行器,条形码扫描器, 变频器驱动接口) ,变送器、流量计等采用FF。通过扫描器或网关 将数据送到控制层。 控制层:采用ControlNet,典型的包括:控制器、可编程终端、操作 员图形工作站、高级I/O。通过网关设备与信息层连接。 信息层:采用工业以太网(10/100/1000M),可连接PC、控制器、 高速I/O、其它局域设备。通过网关可以接入互联网。
现场总线技术及其应用
现场总线概述 现场总线的原理及其发展概况 几种典型的现场总线 现场总线控制系统与工业企业网
现场总线概述
现场总线简介 现场总线的种类 现场总线的发展与未来 现场总线的应用
现场总线简介
现场总线:现场总线是应用在输出现场、在微型计算机测量控制设备之 现场总线 间实现双向串行多点数字通讯的系统(底层控制网络),具有开放式、 数字化和多点通讯的特点。 应用领域:制造业、流程工业、交通和楼宇方面的自动化系统。 应用领域 现场总线控制系统( 现场总线控制系统(Fieldbus Control System):采用现场总线,将 ) 智能设备连接在一起,实现基本控制、补充计算、参数修改、报警、显 示、监控、优化及管控一体化的综合自动化系统。涉及智能传感器、控 制、计算机、数字通讯和网络技术。是继基地式气动仪表控制系统、电 动单元组合式模拟仪表控制系统、集中式数字控制系统、集散控制系统 后新一代控制系统。 底层控制网络(Infranet):1、负责将现场测量控制设备联成网络、实 现不同网段、不同现场设备间的信息共享。2、实现现场测量和控制:即 将现场设备的运行状况等信息送往控制室,同时将各种控制、维护和组 态指令送往现场设备。因此要求具有实时性、可靠性。
应用层
为用户提供简单的接口,定义了如何读、写、解释和执行一条信息或命令; 定义了传输信息的方式;规定了如何初始化网络等。
用户层
把数据规格化为特定的数据结构。由10个标准模块(AI/AO/PID)组成,19 个附加的算术功能块。使用这些模块,用户可以组成手动控制、反馈控制、 前馈控制、比例控制、串级控制等控制算法。
现场通讯网络:用于现场设备互联的通讯网络 现场设备互联:用不同介质连接现场设备 互操作性:不同品牌的现场设备的即插即用 分散功能模块:控制算法可置于现场设备中,形成虚拟控制站,实现彻 底的分散控制 通讯线供电:现场设备和仪表可直接从通讯线上取电 开发式互联网络:可以与不同层网络互联,实现不同厂商的软、硬件产 品的统一组态。
现场总线的特点和优点
特点
系统的开发性 互操作性与互用性 系统结构的高度分散 性 对现场环节的适应性 一对N的结构 可控状态 互换性 综合功能 统一组态
优点
节省硬件数量和投资 节省安装费用 节省维护开销 用户具有高度的系统 集成权,选择权。
几种典型的现场总线
--控制层现场总线ControlNet
概述:ControlNet是一种面向控制层的实时性现场总线网络,在 同一物理介质上提供时间关键性I/O数据和报文数据:包括程序上、 下载,组态数据,和端到端报文传递。具有高度的确定性和可重 复性。适用于控制关系复杂关联、要求控制信息同步、协调实时 控制、输出数据速率高的应用场合。 7 应用层 对象和对象模型 ControlNet协议规范
应用层设计 周期性冗余 检查 I/O数据触发 方式 I/O数据点数 中继器类型 中继器数量 连接器 物理层介质 网络和系统
其他几种典型现场总线
设备层现场总线DeviceNet:
基于CAN技术的开放标准,三层协议结构。罗克韦 尔
ProfiBus协议:
非完全开放的标准。德国
FF总线
由FF组织提出。三层协议结构。国际
几种典型的现场总线
--控制层现场总线ControlNet
优点
同一链路可满足各种不同信息传输要求; 是确定性和可重复性的控制网络,适用于离散控制、过程控 制 同一链路允许多个控制器同时共存; 支持输入数据和端到端的多路发送 可选的介质冗余合本征安全 安装和维护简单 网络节点居于对等地位,可以从任意节点实现数据存取 灵活的拓扑结构(总线、星形、树形)和介质选择。
数据链路 物理层
OSI 参考模型与现场总线协议的结构
现场总线的结构
物理层
规定传输介质、传输速率、每条线可接仪表数量、最大传输距离、电源及连接方式和信 号类型 本安型与非本安型:网络通讯段数量、长度不同 H1b标准与4-20mA标准:设备电路不同连接的设备类型不同
数据链路层
规定了物理层与数据层间的接口:包括数据结构、差错识别处理、噪声检查,通过帧数 据的校验保证信息的正确性和完整性。控制对传输介质的访问。
现场总线的种类
现场总线组织FF(Fieldbus Foundation现场总线基金会):1994年 9月由ISP和WORLDFIP集团共同制定的现场总线准国际标准。 全功能数字网络:提供从物理层到用户层的所有功能。包括 IEC/ISA(美国国家标准)、Porfibus-PA和DP(德国国家标准)、 FIP(法国国家标准)、Lonworks(Echelon公司)等。 传感器网络:在CAN(Controller Area Network,德国Bosch公司)基 础上建立起来的总线标准。包括DeviceNet(Lockwell公司)、 SDS(Honeywell公司)等 数字信号串行线:不提供应用层和用户层。Seriplex,InterbusS,ASI等。
现场总线的实质
现场总线的协议 制定协议依据:ISO的开发系统互联协议(OSI)。 实际制定的协议:OSI中的某些层 OSI OSI协议:7层协议结构 7
现场总线系统的组成:
现场设备 形成系统的传输介质
7 6 5 4 3 2 1
应用层 表达层 会话层 传输层 网络层 数据链路 物理层
应用层
总线访问子层
几种典型的现场总线
--控制层现场总线ControlNet
网络目标功 能 网络拓扑 最大通讯速 率 通讯方式 网络刷新时 间 数据分组大 小 网络最大拓 扑 电源 网络模型 网络速率 端到端设备和I/O网络 在同一链路上传递I/O,编程和系统组 态信息 总线、星形、树形 5Mb/s 主从、多主、端到端 可组态:2—100 ms 可变长:0-512B 6 Km(同轴),超过30 Km(光缆) 外部供电 生产者/消费者 5 Mb/s(单段最大长度); 网络节点数 99个可编地址 单段最多48个 模型对象设计;设备对象模型,类/ 实例/属性,设备描述 改进的CCITT16为多项式算法 轮询;周期性发送;逢变则报 无限多个 高压交、直流电,低压直流 5个中继器(6个网段)串接;最多 48个网段 标准同轴电缆BNC RG6同轴电缆;光纤 带电插拔;
LonWorks控制网络和Lon总线
端到端的控制系统解决方案。七层协议结构。 Echleon公司
CAN总线
开放系统,二层协议结构。德国Bosch公司
典型控制网络体系结构
基本层次
信息层:处于最上层,数据量大,但对实时性要求不高。与数据库 技术、互联网技术、数据分析处理技术关系密切 控制层:连接不同设备,实时性高,通讯是确定的、可重复的 设备层:控制网络底层,数量巨大,通讯速度不一定很高,但容错、 智能。
现场总线的发展未来
国际标准统一 FCS系统取代DCS系统 与工业企业网的融合(Intranet)
现场总线的应用
现场总线的原理及其发展概况
现场总线的实质 现场总线的结构 现场总线的发展概况 现场总线的特点与优点
现场总线的实质
现场总线的定义:
ISA SP50的定义:是一种串行的数据链路,它沟通了工程控制领域 的基本控制设备之间以及更高层自动控制领域自动化控制设备之间 的联系。 国际电工、IEC和FF的定义:连接智能现场设备和自动化系统的数字 式、双向传输、多分支结构的通讯网络。
采用生成者/消费者通讯模式 传统的是源/目的网络模式 实时性得不到保证。 一组数据可以发送到多个节点 由节点有选择性接收。
6 5 4 3 2 1 表达层 会话层 传输层 网络层 数据链路 物理层
报文路由器传输 连接管理器
数据管理
逻辑链路控制、介质存取 物理层信号子层 中间附加子层
OSI 参考模型与 ControlNet 分层模型
现场总线的发展概况
现场总线的发展是综合自动化的发展需要
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未来生成制造业的发展趋势。 综合自动化:在信息采集、加工的基础上,运用网络和数据库技术, 实现信息集成,在集成信息的基础上进一步优化生产与操作,增加 产量,改善TQCS,提供企业竞争能力。
智能仪表为现场总线的出现奠定了基础
传输信号的数字化:以微处理器为核心进行仪表的数字化